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巅之墟 作者:野狼獾 - 第 193 页

  施瓦茨没想到,灯塔会这么蠢,竟然将如此明显的辐射源,造在一个不能动的东西上,但是空军的袭击却屡屡不能奏效,并且不时有战斗机因为靠太近,被电磁脉冲破坏而失控坠毁。看起来,她不仅有能量盾进行防御,还有一些无形的反击手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她没有使用防空导弹的原因。她发射的大功率电磁脉冲,显然对周围空中所有的电子设备,有无差别破坏作用。

  于是200公里外指挥机上的施瓦茨,给第三第四批伞兵更新了命令,要求他们放弃防守机场的任务,直接向那座神像进攻。那些电磁干扰,显然对习惯孤军作战的伞兵,问题不大。他希望尽快摧毁这座碍眼的东西,拔除任务的最后一个障碍。

  施瓦茨仍然没觉得问题的严重性,他仍然花时间,关心手下选定的明天跟着自己降落的军事记者团名单,一共60人,这将是相当具规模的一次政治宣誓,宣誓美国在主导反攻。他希望降落时,那座滑稽的神像已经被摧毁,自己能站在倒塌的灯塔神像废墟上发表一篇讲话,讲话稿就塞在他的衬衣左边口袋里。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主导了战争进程。中国军队对太平洋上的反攻,似乎没什么进取心,这没什么不好的。他得抢先在太平洋上关键地点登陆,最终反攻回北美,拯救自己同胞。如此长远的算计,都得从这里开始。这场战役,他下了血本,而只要求中国军队提供有限的,大约2万人的帮助。他需要中国的量产型的工兵动力甲,给自己打打下手,那个玩意儿确实好用。火力、装甲、全地形机动,几乎是一件万能装备。

  美军伞兵落地后,没有进行有效集结,就开始以连为单位,向神像进发。这样的进攻不需要组织,只需要一个跳伞前的命令即可,目标是如此的明显,即使不会看地图的士兵也不会错过。

  伞兵发起攻击的同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开始在距离目标80公里的区域高空投弹。

  在舟山战役后,中国军队研究了星辰号能偏转动能武器的能量护盾,发现低速武器可以穿透它。现在,大约20架轰炸机打开弹舱,开始投下惯性制导的滑翔炸弹。这些炸弹原本是联合制导,不过现在卫星定位系统都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不甚精准的惯性导航,希望扔下200枚500公斤炸弹,总有几个能打中那座巨大目标。

  炸弹从12000米落下,开始借着风势滑翔。它们在撞到能量护盾时速度仍然嫌快,开始偏转并翻滚,剧烈运动导致惯性导航累误差增大到毫无准头。

  炸弹劈头盖脑毫无准头地落下,散布在神像附近爆炸。地面伞兵观察着这个攻击,发现炸弹落点大致有规律,弹着点分散在神像两侧,却没有一颗击中神像。显然护盾的物理偏转还是有作用。

  突击的伞兵战车立即遭到零星马克IV拦截。跳伞时大量携带的红外凝视导引头的导弹不受电子干扰影响,迅速摧毁了敌人反击。遭遇的抵抗,似乎比谋预计的最坏敌情,要弱很多。伞兵们降落带来大量可以应付敌人机甲的轻便武器,现在起作用了。

  随后装甲工兵开始投入清楚外围火力点作战。这些灵巧的动力甲,利用地形掩护,很快摧毁了最外围散布的敌人小型碉堡,似乎进攻通道已经打开,攻进那座神像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工兵发现,敌人外围很干净,似乎它们主动清理过一遍。这对攻方,当然是双刃剑。通道是现成的,但是敌人的射界也很理想。

  一名勇敢的工兵利用矢量喷口的飞行,冲击到了神像下的高墙附近,高墙距离神像还有1。5公里。他的20毫米机炮,成为了战斗发起至今,第一次击中灯塔神像的武器,他看到了子弹击中半透明的幕墙,当然破坏微不足道。

  令他吃惊的是另一件事,他看到了高墙上竖着的高高绞刑架,一个被吊死的人在上面,在狂风中来回晃动着。

  他来不及仔细观察那是怎么回事,地面开始剧烈涌动。

  一个庞然大物正在升起。他可以感受到,脚下岩石在崩解、断裂。靠着迅速起飞,工兵才躲过迅速延伸开的巨大裂缝。增加了矢量机动系统后,这种动力甲的作战能力,纸面上提高不多,但是战场指挥官普遍认为,实际效能上升了不止10倍。

  工兵被迫后撤,整个进攻中断。由于缺乏友邻间联络,无法互相警告,所有进攻部队,同时在距离神像1。5公里的外壕附近,遇到了地质变化,并开始后撤。

  从地底冒出来的,是利用轨道运行的16座移动碉堡,它们修建在围绕神像的环形轨道上。

  这些东西装备150毫米以下各种口径的火力,一下子压制住了伞兵,无论是伞兵的反坦克导弹、迫击炮还是工兵的小口径机关炮都无法对付这些坚不可摧的堡垒。人类的第一次攻势,竟然被挫败了。

  施瓦茨坐在指挥机上,看着传输回来的画面,惊愕的说不出话来。由于无人机必须回到敌人干扰区边缘才能发挥信息,所以他看到的映像有30分钟的延迟,这次攻击的失败,应该在30分钟前发生。他看到了那些破土而出的移动碉堡,将唾手可得的胜利瓦解了。

  “她还藏着一张牌?她为这座丑陋的偶像,配备了这么强的防御?”他愁疑惑地看着攻击受挫。当然,现在停下进攻是不大可能了,因为已经投下去3个机动旅,外加中国军队半个工兵旅。虽然整个空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而已。

  施瓦茨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赵青的阴谋论,灯塔真的可以提前几个月,预测到一切?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施瓦茨拒绝接受这种超越常识的判断。当然,几天前429地一批图像资料发回来时,参谋部也都很疑惑灯塔造了这个东西。参谋们的经验告诉他们,灯塔很少浪费资源建造无用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她造的某样东西没用,多半是没搞懂。

  战前会议时,欧洲方面也提到了在丹麦,出现了一座同样的雕像,并且那座东西是有防御能力的,因为欧洲空军已经进行了几次攻击,全都被挫败了。欧洲方面的解释,那应该是一座防空设施,用来保障进入波罗的海的关键航线。灯塔古怪的行为后面,如果细推敲,总是是有很高的合理性。

  “是的,一定是这样!”中将突然重新恢复了信心,“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菲律宾到新几内亚和澳洲的航线。”

  他宁愿把敌情想简单,也不想往坏处想。

  欧洲联军参谋部估计,这种雕像,可以控制半径80公里,大约2万平方公里的电磁权,以及半径30公里,大约2000平方公里内的防空。这可不是普通防空导弹的防空半径,而是滴水不漏的防御。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寻找铁鹰

  “敌人发射电磁脉冲,可以破坏导弹和飞机上的控制系统,由于各种精密装备上,必然存在天线、整流罩、玻璃座舱或者数据链接口,微波脉冲总是能找到缝隙钻进去,对电子设备进行破坏,几乎防不胜防。至于这种武器的运作机理,仍然没有搞懂,灯塔似乎没有引爆核弹来产生脉冲,这是参谋部认为这座神像下方,可能是一座聚变装置,而非常规的裂变反应堆的原因。不过已经观察到,这种武器的指向性和发射间隔。它似乎需要利用某个装置(可能是超级电容)来储存电荷。”

  ———罗梅罗的战场报告

  中将觉得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如何,主动权还在自己。于是他要求自己的参谋班子,仔细调查敌人地面装备情况。高空无人机已经发回了大量的敌人地面调动照片,确实只看到零星的重装备。不像是有大规模集结的样子。当然,他也不得不去思考更坏的可能,就是灯塔还藏着其他的牌,或许还不止一张。这种坏的苗头,其实已经显露,当你以为,那座神像根本没完工,而派空军从区域外攻时,那些电磁干扰出现了,当飞机被迫靠近投弹时,电磁脉冲防御出现了。当步兵进攻时,那些移动堡垒冒出来了,那么下一次当坦克出动时,她会不会还有见招拆招的本事?由此引申出一个很难用人类军事理论解释的疑问,如果她有那么多牌,为什么不一次全打出来?

  “司令官,中国军队来电,询问我方下一步决心。”

  “告诉他们,不要怀疑胜利,不要迟疑,我们将继续进攻。我会随时盯着地面机场,一旦恢复,就按计划将坦克投送上去,我会亲自降落下去,指挥那些坦克,到那时候一切都解决了。”

  中将必须让盟友保持信心,不要怀疑胜利,其实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不过现在已经回不了头了。他的远征军是美军残余力量的最后几支主力之一,但是现在他只能孤注一掷全投进去了。他相信,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军事家,也是根据有限情报,来做出判断的,他们在决胜之夜前,也一定有过无力和迷茫。所以,任何战争,本质上就是赌博。如果需要赌上美军的命运,甚至赌上人类的命运,他现在也在所不惜。

  大雨中,赵青挥舞砍刀在丛林中穿梭着,丝毫不在乎路边那些被木桩插着的人头,大树阴影里佝偻着的枯骨。赵一战几次想要劝他减慢一些速度,提防本地各种陷阱以及丛林战经验丰富的铁皮人。但是赵青并不太在意提醒,他刚才就说过,本人敌人自治的情报很重要,而铁皮人的反游击部队不重要,他似乎很轻视这项敌情。

  不过,赵青他的行动看似鲁莽,却又隐含某种理性。显然热带地方,每天几乎定时的午后大雨,是他大胆行动的基石。他在林中寻找溪水,然后朔溪向北而行。

  雨林中的定期的水流,虽然并没有经年不变的河床,但是大致上还是从低洼处流淌,会有较为固定径流,这些地方无法设置陷阱,也没办法布雷。而且在溪水中行走,可以避免被分子追踪器跟踪。赵青毕竟经过,人类联军从南方溃退回本土的全过程,积累了不少于在丛林里与敌人周旋的经验。总的来说,灯塔的部队可以适应复杂地形,但是很难适应丛林。

  赵一战紧跟其后,希望能学到一些门道。当然这个人的行动方式,还有太多无法理解的地方。也许只有这样的行为古怪,甚至有些轻佻的人物,才能屡屡跳出灯塔的大数据预测。

  他们很快穿越了大约2公里。前方是一道低矮的夯土隔离墙。这道被雨水冲刷的稀烂的墙,就是灯塔与本地人的契约。可以看到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木桩,大部分木桩上插着腐烂的人头。这些人头表明,灯塔对待契约是严肃的。

  土墙那边,是一大片低洼地,土地上一片焦黑。显然原本是某种作物,但是最近被烧毁了。

  赵青躲在土墙的一个豁口,用望远镜向远处看,赵一战到了赵青边上。

  “这里就是本地居民点。我穿越海岸,看到过几个,格局都差不多。用土墙围着,没一个村落,大概十几到二十平方公里。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他们为灯塔种植一些工业用作物。灯塔的联合收割机,时机到了就会自己过来收割,也会给当地人一些微博的报酬。”

  “你刚才说,本地人诞生了新的崇拜灯塔的宗教?”

  “不错,看到教堂没有。”

  “看到了。村口小山坡上。”

  “他们的十字架中间有一个圆盘。就是脑机接口外壳的样子。”

  “嗯,有意思。你要是去那里,他们也会把你当成神吧?”

  “我去过,确实被当成神。”

  赵青移动望远镜,仔细观察第二遍。可以看到教堂健在一座小山上,其他破旧的房舍,围绕小山而建。

  “房屋倒塌了很多,似乎马克IV在村里横冲直撞,犁过一遍。”

  “对,最近几天,灯塔一直在清理四周人类村落,拆毁民居,四处纵火,活着的都被赶到山里去了。”

  “她在清理战场。”

  “清理?”

  “嗯,她要在这里歼灭施瓦茨的主力。这样旧美国从法统上就接近灭亡了。她也可以甩开很多束手束脚的法律束缚。”

  “她还会被法律困住手脚?”

  “说起来你一定不信,实际上我有时候也不信,她很有契约精神。她肆意驱赶本地人,显然是因为他们之间曾经的某种契约。她保存着维生舱里的人,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呵呵,”赵一战冷笑一声,不置可否,“我还有一些事情没太搞懂。”

  “哦?”

  “我们这么乱闯,怎么可能找到本地游击队?这是地球上面积排第15的大岛。如果游击队能三年不被灯塔消灭,我们怎么可能短时间内找到他们?这道理上说不通嘛。”

  赵一战决定向赵青请教,实际上,他肚子里有多问题,这是最不能理解的一个。

  “我们当然找不到他们,但是他们会找到我们。”

  “他们找我们?”

  “如果你是他们,被困在这里三年,某一天看到天上到处是飞机,伞兵不断降下,你会怎么做?”

  “我会试图搞清楚状况,然后进行联络。”

  “所以……他们这会儿,一定在向我们靠过来。但是会很谨慎,会在灯塔神像下的大部分外围村庄附近观察,就像我们做的这样。”

  “有道理啊,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要让他们看到,当然得进村。”赵青取出电台,还是无法使用。全频段噪音干扰不可能保持太远距离,只是现在还有效。

  “穿越这么宽阔的空地,太危险了。”

  “放心,灯塔的全频段噪音,也会给她自己造成一点麻烦,她的需要数据链的装备也无法使用,你看到她今天发射防空导弹了吗?”

  赵一战点点头。赵青与张寻宁的一个区别在于,张寻宁的计划,全都是赵一战都能想到,而且很可能还不是最优的那个,赵青则完全预测不到。

  “李小广,你去找个制高点监视。”

  “是。”

  “你们两个跟上我,别靠太近,烂泥地太难走,还会留下脚印,所以,从那些被烧毁的作物上走。”

  三个人迅速越过土墙,向破落村庄前进。泥泞农田里,都是烧焦倒伏的作物,田地里遍布巨大的马克IV走过时留下的脚印,估计是几部喷火型在这里走了几遍,将收成烧毁。如果灯塔赢得战争,即使她不想消灭全人类,恐怕残余的人类也会落到这样可怜的境地。

 

第二百七十七 翼装部队突袭

  “最近工兵们似乎很得意,到处散布他们可以替代装甲兵的言论,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

  ————许慎舟

  三个人赶到村庄时,大雨已经停了。村子里静悄悄的。

  赵青从村边倒塌的房子进去,里面没有人。从房屋倒毁的样子看,很容易想象出,是一台无坚不摧的敌人机甲,从这里撞了进去,从另一端走了出去。

  其余房舍情况差不多,看上去一大约三台机甲,在这里进进出出,走了几个来回。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45 , Processed in 0.03808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