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雷霆中队-190章更新 - 第 316 页

战士摇了摇头,道:“我不行了,快,找驱寇和爱戎!”

 

“谁?”

 

“张家,我们张家最后两口人,驱寇带着爱戎躲在二里外路边的灌木里,找!找他们!别管我!”这名战士从怀里掏出一份被油纸包的文件,塞到林深河手里,用尽最后的力气问道:“喜事办……办利索了吗?”

 

“一个没留,烧的干干净净。”深河扶着战士,望向了东边,那里哪怕隔着无数林木都能看见冲天的火光。

 

“这是我们老……老张……家的族谱……就剩驱……驱寇和爱戎了……”随着2分钟时间的即将结束,战士眼里的光彩逐渐消退。

 

“放心,我们会找到他们,带他们回延安……总有一天,他会和解放军一起打回来的!”赶来的诺基亚很郑重的对着这名战士说道。

 

“首长同……志,张黄……黄达向您报道,组织任……任务完成。”

 

“好,黄达同志,解除作战状态,你可以解散了。”

 

张黄达试图给诺基亚行个军礼,却再没能抬起手。

 

“东厂,找到24名战士,男女老少都有,都没了。”

 

诺基亚轻柔的将战士双目合上,这才说道:“张同志说的驱寇和爱戎呢?”

 

“找到了,找到了!是两个娃!大的应该是被冲击波冲晕过去了,没有什么外伤……小的没事,还冲我笑呢。”

 

…………

 

7小时后,两架运输机一前一后降落到陕北秘密机场,首辅夫人和几名女性小跑着冲向了还没停稳的运输机。

 

舱门打开,最先走出来的,是杨根思,他一手牵着一名小男孩,另一手抱着一名婴儿。首辅夫人顾不上喘气,赶忙接过了襁褓,细细看了一眼。

 

“报告,带回情报员张驱寇,张爱戎,请指示!”

 

“小声点,别把孩子吵醒了。”首辅夫人温柔的看着怀里的孩子,“这是英雄的后代。”

 

“你叫驱寇?”另一名女性蹲下身子,轻声细语的问小男孩。

 

“嗯,我叫张驱寇,驱逐的驱,倭寇的寇,我爹说我这一代人一定会驱逐倭寇。姨,我爹我娘呢?”

 

2连铁骨铮铮的战士们闻言终于忍不住,泪水滚滚而下。

 

--------

 

共和国有三家人,江苏何家,山东范家和东北张家,被誉为新中国模范家庭。

 

何家在情报口为我党和新中国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突出贡献。

 

范家一家三英模是我军最为典型的突出代表。

 

而张家最为悲壮,1942年8月14日凌晨,为了保证我军定点清除罪恶滔天的731部队厂区,全家26口人秘密动员,用生命和鲜血为我军主力的清除行动作出了最为有力的保障,24人当场牺牲,仅剩2名幼童。

 

为纪念24名张家屯烈士,援助位面现哈尔滨国际机场被命名为24烈士机场,纪念碑就在机场塔楼边上,也就是民间尊称的机场双子塔楼。

 

张驱寇,1931-1953。

 

24烈士之一张远达(张黄达的胞弟)之子。

 

1942年其祖父母辈牺牲后,被传奇2连战士带回延安,首辅同志将其收为养子。

 

1948年考入延安军官学校,1951年毕业并志愿加入天朝人民志愿军。

 

1952年参加三次战役,获个人二等功。

 

1953年参加上甘岭战役,从火线上救下44名战友后牺牲,54年经中央军委批准,追授一级战斗英模和特级战斗英雄。

 

张爱戎,1941-至今。

 

解放军女空降兵第一人,绰号女霍去病。

 

24烈士之一张腾达(张黄达胞兄)之女。

 

1942年其祖父母辈牺牲后,被传奇2连战士带回延安,首辅同志将其收为养女,和其堂兄张驱寇不同的是,张爱戎同志人如其名,打懂事后就喜欢和战士们共处,几乎天天在2连的训练场,所以也被称为2连的孩子。

 

1957年考入解放军步兵学院,1960年转入特种作战专业继续深造(该专业唯一一名女性)。

 

1962年以副连长职务参与冠军伞兵突袭印军指挥部行动,获个人一等功。

 

1965年,秘密进入越南境内,为我军实行雷霆震慑行动做为地面引导,再次获个人一等功。

 

1979年,升任解放军军事研究院2级研究员(等同于上校),专门负责我军空降特种行动理论研究。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7:05 , Processed in 0.050846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