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205 页

  孙祖杰十分坦诚的说道,“诺娜,虽然大道理说了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华投与苏俄有许多贸易往来,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获得贵国的好感。”

  诺娜点点头,“您非常坦诚,但即便如此,您的心也是非常善良的,不像某些人,他们的心都黑了,黑透了!“

  孙祖杰一愣,诺娜以一种痛恨至极的表情说道,“就在刚才,在基辅的五一大游行刚刚结束,他们都疯了,疯了,当我们的人民是什么!“

  孙祖杰听完,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你们缺乏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这样的灾难应该第一时间向人民公开,越是隐瞒,对政权的公信力危害越大。“

  诺娜咬牙切齿的说道,“不,他们变了,真的变了,人民再也不可能相信他们的话,再也不可能了!”

  孙祖杰再一次沉默了,诺娜接着说道,“我会帮助你,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不过我需要的东西你也要支持我,等价交换。”

  孙祖杰望着诺娜坚定甚至于有些疯狂的眼神,不由得有些迟疑,过了一会,他才点点头,“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一切手续都需要合法合规,我们绝不会掺合到贵国的内部争斗。”

  诺娜点点头,伸出手与孙祖杰握了握,“这是长期的合作,孙,你不会失望的,我们会拿出让你羡慕的筹码。“

  说完诺娜就告辞了,孙祖杰突然间觉得有些寒冷。当他回到华国,将与诺娜交谈的经过告诉铁主任之后,铁主任沉默了一会,“很沉重的教训,值得深思!”

 

 

第369章 863计划

 

  孙祖杰与铁主任聊了一会,刚准备休息,却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孙祖杰听完,立刻答应第二天一早就过去一趟。

  原来著名的863计划已经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批复,所以国家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召集科委和两院学部委员正在商议细节,而孙祖杰是所有人都没办法回避的对象。

  因为PCR的成功,孙祖杰获得了一项国际大奖,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诺贝尔奖还没有拿到,但是谁也不能忽视他的巨大影响力。

  只是孙祖杰自己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在任何人面前从来不提及此事,就算有人提及,他也立刻说我是代表华投医药研究院拿到的奖,他个人也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且孙祖杰也十分明确的拒绝了任何关于他成为学部委员的提议,公开表示自己不配,这样谦虚的态度让太多人心里很舒服,慢慢得大家也都接受这个初中肄业生了。

  当然这也跟孙祖杰领导下的华投在科研上的成就很有关系,科学家们都知道,即使孙祖杰不是一个科学家,也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科研项目管理专家,相比于前者,某种意义上后者的影响力更大,地位更加重要。

  当然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孙祖杰管理的华投有钱,非常的有钱,那么863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就一定需要拉他一起参与。

  另外就是孙祖杰对于科学家们非常尊重,华投下面的研究院简直就是科学家的天堂。所以从这种种角度来分析,小组联系孙祖杰就十分必然了。

  孙祖杰也一点不谦虚,再没有比他更熟悉哪些项目未来有可能突破的了,所以他欣然应约,准备好好参与一把,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项目总要有人帮着产业化吧,华投愿意参与做这样的好事。

  但是任何时代大家都不能忽视一件事,围绕着项目经费的争夺,足以让任何一个风度翩翩的科学家变成泼妇骂街,此时专家们围绕着那个课题的重要性炒得不可开交。

  所以孙祖杰一进工程院就发现自己进了贼窝,小组长希望华投提供一部分资金,并且要求孙祖杰承担一部分项目基金的最后审核任务,也就是说孙祖杰同志将掌握着无数教授研究员的命运。

  孙祖杰明白小组长为什么这么做,两院内部到处都是老师同学,一不小心都能扯得上关系,那么由一个外人来决定项目经费就十分公正公平了,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

  事实上这也是中枢领导人的提议,他们觉得孙祖杰对于高科技发展很有预见性,当初两个小玩具变成了庞然大物就是证明,国家有必要让他承担起这一块的重大责任。

  所以孙祖杰点点头,欣然同意了他确实很有话要说,因为项目审核的结果与华投的利益息息相关。

  这一次863计划,华投系必然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华投在电子,汽车,航空和材料等前沿领域投入巨大,成果也很多,很多领域都是国内顶尖水平,按理钱当然会投给他们。

  但是华投这么有钱,再把宝贵的项目经费给他们,肯定有无数人不服气,真要穷得穷死,撑得撑死吗?

  所以孙祖杰就借着锂电池的事情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针对的是审评制度,他认为初步拟订的制度很不完善。

  锂电池华投水平最高,就要实现产业化了,而且下一代锂电池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突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玩平衡,找理由不把钱交给华投,那就不符合这个项目的本意了。

  高科技研发就要把更多的钱给更适合的单位,而不是撒大饼,科研单位同样要优胜劣汰,这样可以把宝贵的研发力量整合起来。

  所以孙祖杰要求建立专家库,确定好回避制度,然后随机抽取专家,由多名专家交叉评估打分。同时专家的信息也必须保密,不能让项目申请者知道,尽量减少这种不公正,让更出色的人负责国家课题。

  孙祖杰提到的第二点就是对项目经费要专款专用,加强监管。很简单一个问题,一位讲师接受了新兴事物,提出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也拿到了基金。

  但是他所在单位的老教授因为知识陈旧,反而没有经费,要是老教授凭借种种手段把他的研究经费抢走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科学家不是小白兔,孙祖杰就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

  所以孙祖杰毫不客气的提出了这一点,而且他还介绍了华投的经验教训。

  第三点就是项目验收,要防止学术造假,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注意,要有制度保障;另外项目也不能只讲技术,还要讲产业化应用,要不然搞了一篇论文有什么用,搞不好还便宜了老外。

  孙祖杰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意思很明显,他要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下面一大堆已经功成名就的学部委员连连点头,这是一个内行人,他说得几点都切中要害,看来让他来干这个得罪人的事情确实比较适合。

  孙祖杰装逼结束之后,来到了小组长的身边,“首长,这一次国家准备投多少钱,一年怎么说也有十个亿吧?”

  小组长瞪了一眼孙祖杰,“孙猴子,你以为国家有你那么有钱呀,刚才我问过,刘院士说一年最起码要两个亿。”

  孙祖杰立刻摇头,“这点钱能当什么用。去年我们华投如果算上汽车国产化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十个亿了,就这我还觉得远远不够,今年又加大了投入。”

  小组长听完,吃惊地无以复加,他毕竟不管财务一块,所以不知道这个夸张的数据,“中央敢于让你这么乱花钱?“

  “我没有乱花钱呀,我投入的每一块钱最起码可以赚回十块钱,要不然锂电池,铁马金戈这些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呀!“

  小组长听完,摇头不语,这实在没办法争辩。据有关专家评估,锂电池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至少上千亿,所以现在无论孙祖杰在科研上投入多少钱,中枢都闭嘴不说话了,没办法说,这个功劳实在太大了。

  小组长立刻说道,“不行,你们华投得给我们出钱,中枢现在手里的财源太少了,我估计能给五个亿就顶天了。”

  孙祖杰想了想说道,“首长,让华投出钱,没有问题,但是华投是企业,我们的任何投资都要有收益,所以我只投资能够产业化的项目,另外我需要在信息技术领域几大主题之外,增加两个主题。”

  “你想增加什么主题?”

  “互联网主题和通讯技术主题,网络时代已经呼之欲出,2G数字通讯即将全面铺开,这是两个潜在规模超过千亿,万亿的庞大产业,我国太落后了,必须加大投入,迎头追赶。“

  孙祖杰这句话一出,小组长立刻震惊不已,孙猴子又觉察到了什么领先科技了,竟然敢说这样的话?

  所以小组长立刻说道,“小孙,我知道通讯技术,现在是电话、BP机,但是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2G数字通讯,我听都没有听过,你给我这个老家伙上一上课,普及一下。“

 

 

第370章 网络时代的来临

 

  事实上小组长作为主管领导,他老人家不知道很正常,但是下面的科学家们有不少人知道孙祖杰说得这两个主题,而且也明白这两个主题的意义,当然他们现在不可能想到未来会有那么颠覆性的发展。

  但是互联网现在还是阿帕网,数字通讯领域偏向于民用,所以这两块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并不奇怪,毕竟863计划的核心是为了保证华国在顶尖军事领域保持跟踪。

  是跟踪,而不是朝着未知领域进发,这是华国现在的实力决定的。除了妖孽一般的孙祖杰,即使是很多院士,也不敢说有胆量开辟一遍新天地,道理很简单,在研究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当然要优先保证追赶性研究,谁也不敢浪费在未知领域。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基于军用领域,类似于阿帕网的研究也是国家的资助项目,但是很明显他们只能是项目,离主题还很遥远。

  所以当孙祖杰提出这两个主题,并发表了一番即席讲演之后,会议的主持人发现又多了两块抢钱的主题。

  中枢得到报告,看到了孙祖杰所说的千亿万亿的话,中枢的决断十分直接,孙祖杰被任命为华国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科技项目的筛选和经费划拨。

  同时中枢责成孙祖杰全面负责这两个主题项下各种项目的筛选,经费支出和产业化经营,当然经费全部由华投支出。

  中枢领导们的意思就是,这两个主题的研究我们不是很懂,现在交给你了,你投资、你管理、你收益,看你有没有本事搞出千亿万亿的产业出来。

  中枢不给钱,但是给人给政策,其他就看你得了。最后中枢答应在未来十五年拨付一百亿华元,孙祖杰听说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想到了华夏汽车。

  孙祖杰对于这个任命有些犹豫,你让我审核经费,我意见不大,但是有一条我三天两头的出差,我没时间经常往京师飞。

  当然这也不难,上级给他配了一个高级秘书,小黄,不过看起来年纪不比孙祖杰小,所以孙祖杰叫他老黄,老黄专门负责与京师的联系。

  与财经小组,科技小组甚至于体改委的联系,老黄都可以帮着孙祖杰传话,实际上对于他为什么躲在魔都,不愿意回京。这段时间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鬼精鬼精的家伙,见到风头不对,立刻就躲了起来,跑得真够快的。

  不过这样的做法,大家也都接受了,他这样的风云人物,还是躲起来好,等有了结果了,再让他入京,总比他乱说话,上面到时候不知道怎么处理好。

  孙祖杰躲在魔都,现在莫名其妙得杨希与他的关系缓和了不少,两口子虽然回不到过去那种甜蜜,不过也算是相敬如宾,也恢复了一些往日的默契。

  孙祖杰还是习惯与杨希谈工作,而不是那个老黄同志,实在是使唤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老黄更多的当起了他事实上的办公室主任,做起了上通下达的工作。

  如果个人有什么事情孙祖杰更喜欢用小秦,虽然他比较喜欢给他提意见,但小伙子确实做得不错,再说听一听小秦的主意也不错。

  到了八六年,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车就越来越多了。

  杨希在魔都市府工作,她现在是市青委办公室副主任,所以在这个上通下达的部门,她看到的东西很多很多,尽管这是一个清水衙门。

  杨希说起魔都的一些情况,笑着说道,“现在市里一开会,那么多局长的车一摆,市政府两边的路都给堵住了,老百姓们意见很大。”

  “呵呵呵,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咱们的宝马?”

  “也不是,好多倭国进口的车,另外大众也慢慢多了起来。”

  孙祖杰脸色有些难看,说到底现在的宝马卖得太贵了,相比于倭国走私车,性价比确实不够。

  不过现在的市场空白还很大,就算十五万辆的产能完全发挥出来,宝马一代照样卖得很快,没有库存;

  而宝马二代因为零配件供应的关系,目前产量还没有完全上来,所以更是供不应求,因此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降价,否则就是顶级傻瓜。

  等到下半年,华夏汽车将逐渐压缩宝马一代汽车的产量,增大宝马二代汽车的产量,这样与其他国内的汽车厂错开竞争,继续享受高额的利润,这就是研发的好处,你永远比别人快一步,能吃到最好的肉。

  华夏汽车目前除了研发之外,另外一笔大投入就是从德国订购了一条十五万辆产能的全新生产线,只不过要等到八七年才能安装调试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9:50 , Processed in 0.03386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