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213 页

  孙祖杰笑着说道,“有您这么有经验的系统管理专家坐镇,华投当然求之不得。只是您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估计上级还会重用,恐怕信息部请不来您这位大菩萨呀!”

  铁主任哈哈笑了两声,他插了一句,“系统管理专家,这个用词有点意思,那我呢?”

  “您是经济管理专家。”

  “嗷,你自己呢?”

  “我勉强算是半个企业管理专家。”

  “有些谦虚了。”

  “哈哈哈,老铁说得没错。我这辈子都在搞工业,卖过雪糕,搞过汽车,做过研究,还管过电子,现在是做地方工作。

  下面的企业研究所见过很多,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你们华投,朝气蓬勃,看着跟建国初期的企业差不多。”

  孙祖杰连忙谦虚的说道,“两位领导,你们都太夸奖了。我实际上做得不多,就是加强了企业的管理,理顺了一些分配制度,现在都还是半拉子工程,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铁主任点点头,“你还想做什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解决企业高层的激励问题,做不到这些,华投现在的辉煌很有可能会昙花一现。”

  闵老板关心的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我们的管理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有些事还是防不胜防。但要是管得太死了,灵活性不够,竞争性又不强。

  我看呀,国企不管是承包也好,还是放权也罢,都必须解决好高管的激励问题。”

  一边说,孙祖杰一边摇头,摊子大了,他只能放权,可是一放权问题就来了。

  尽管他是软硬兼施,让他们不要着急,可是人的贪欲真是太可怕了,这两年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当然这是任何国家都避免不了的问题,说到底他只能做到增加贪腐的成本,而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闵老板听完,也开始摇头,“就算政策允许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关事业部门又怎么办,是不是也要改?其他问题姑且不论,这么干老百姓怎么看,国力又怎么能吃得消?我看这件事一定要慎重。”

  铁主任哼了一声,“就算管理层激励了,真想乱来也还是挡不住,我看国企应该有所取舍,不是什么行业都适合国企的存在。”

  闵老板摇摇头,“那样做就是要动大手术了,我看就算要做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大环境。

  而且国企怎么退出也要讲究,好几千万人呢,要让他们有饭吃呀!

  还有我看也不能放弃对乡镇企业的管控。小孙,你提出通过投资基金银行等方式参股渗透,确实是不错的想法。”

  都是具体做事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相似的,很多思路都是相通的,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孙祖杰做企业的,他更关注企业的效益,所以怎么提高效益怎么做。铁主任是中枢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他更在意的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而闵老板是一级政府的领导,他更在意社会稳定和管控。

  聊了一会之后,铁主任想了想,说道,“我看技术手段也要用上,你们华投试行ERP管理软件有两年了,有效果吗?”

  “这个管理软件修改了好几次了,目前看来很有效果,我已经在推广,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对下属企业的控制力会加强不少。

  虽然美帝的沃尔玛都发射卫星了,但这一块事实上在美帝也才刚刚兴起,我们现在跟着学习也不算晚。

  企业如此,国家也是如此,随着计算机水平的提高,通过技术手段逐步提高国家对于地方和各行各业的管控是必由之路,这一块我觉得中枢也应该有相应的规划。”

  “小孙,你说得很对,你这些年在这一块做得很好,让我们确实长了不少见识。

  看来对于电子产业不是该不该重视的问题,而是无论怎么重视都不够的问题。”

  闵老板一句话一出,两人都连连点头。孙祖杰更是十分开心,他们两位现在就有这样的认识,他觉得自己十分成功。

  他发现有些想法恐怕他们在这些年早就想到了,只不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他们也就是嘴上说两句,毕竟说到底他们都是执行者,甚至于连自主权有时候还不如孙祖杰。

  就这样,三个专家聊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秘书们过来,这才结束了这一次谈话。

  孙祖杰回到家中,心情很好,只不过一个电话到来让他很是无奈。

  “老领导,不是定了你去一家军工集团吗?怎么又变卦了。”

  李胜利摸了脑袋上最后几根白毛,有些无奈的说道,“找我谈话的领导很明确的告诉我,让我回去是首长亲自点名的,说我最合适。

  谈话结束后还给我提了一级职务,以后你我平级,你小子别想再把老子指挥得团团转。”

  看着李胜利苦笑的样子,孙祖杰也是摇摇头,不得不给他当起了狗头军师。

  等孙祖杰说完后,李胜利点点头,“有你这席话,我现在真正心里有底了。奶奶的,大好的局面,有些人就是瞎折腾,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说完,李胜利意犹未尽,他又开始交代起来,“小孙,你让老卢来接我的班是对的。

  魔都人太精明了,我这满头的毛一大半是让他们折腾没得,让他们搞飞机,恐怕很难静下心。”

  孙祖杰点点头,“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两人又紧紧的拥抱了一下,这才握手告别。孙祖杰看着他的背影,一时间心乱如麻。

 

 

第383章 飞机谈

 

  八七年初,孙祖杰陪同着铁主任一起乘坐联合航空的飞机前往广府,视察欧派电子。两人在飞机上聊起了华投的几个企业。

  “我这段时间考察了华夏飞机,华夏动力和华夏飞机的研究院工厂,你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孙祖杰无奈的说道,“都是花大钱的坑,国家把那几个需要花大钱的项目交给我,就是为了让我找钱养活他们。”

  铁主任笑着说道,“就算上级不给你任务,你恐怕也会主动做一些研发。你们投入大,但是收获也很大呀。“

  孙祖杰点点头,“确实如此,我原来的计划就是搞一搞汽车和电子,这两块属于民用领域,国外虽然封锁,但也不是那么厉害,只要敢于投钱搞研发,短时间内出来一些成果还是挺容易的。”

  铁主任笑着说道,“我也看出来了,别的不说,你那个宝马二代上级领导就很满意,私底下都批评长汽不争气,同样是造车,怎么到了你孙猴子手里三下五除二就搞出来了,他们怎么就那么难。”

  孙祖杰摇摇头,把宝马二代里面的弯弯绕主动说了出来,“宝马三代才是最考验华夏汽车的一关,扛过去我们才算是真正出师了。”

  铁主任心里暗自琢磨,都说孙猴子猴精猴精的,看来真没说错,他想出这么一招,糊弄了上面,给自己争取了时间,这一招还挺有用。

  现在宝马二代就敢光明正大的比宝马一代多三万块钱,已经卖出了两万多辆车,就这么随便弄弄,他下一代汽车研发的钱就有了。

  想到这里,铁主任对孙祖杰就有些刮目相看,戏法人人会玩,关键要有效果,看来国产汽车交给他确实没错。

  孙祖杰倒没有注意到铁主任的想法,他还在那里倒苦水,“汽车还好点,这飞机简直难得离谱,难得超出想象。

  里面都是老牌国企,内部人事关系也复杂的要命,我整整折腾了两三年,才把华夏飞机理顺了。到现在才开始造飞机,可是只要一想到要花的钱,我就头大的不得了。

  一架支线飞机光光研发就不下十个亿,后面还要不断的修改拿适航证,研发的过程一不小心就是十来年,要花多少钱,根本不知道,压力太大了,怪不得全世界没几个飞机制造公司。

  这还是支线飞机,到了干线飞机,完全就是国力的大比拼,没有国家的补贴,我们想都不用想。“

  铁主任听完,脸色慢慢严峻下来,“有这么严重吗?你们运十不是已经试飞了吗?”

  孙祖杰把正在进行的运十改造告诉了铁主任,“就算是有了苏俄帮忙,而且一切都十分顺利,按照总师老马给我的时间表,到90年第一架运十才可以再次试飞,这一次才是完全按照七十年代的图纸要求,制造出来的飞机。

  就算这样,发动机不算,我们能够拿出来的也不过是美帝五十年代水平的干线飞机,这就是我们目前工业实力的真实写照,所以干线飞机急是绝对急不来得的,只能不断的堆钱改造。”

  “那么引进技术呢?”

  “绝没有人会教我们怎么造干线飞机,就算是帮着设计支线飞机,我也是答应了麦道不少苛刻的条件。”

  铁主任不由的摇摇头,“也只有你敢往这个无底洞里面塞钱了,上级领导那里估计你都不敢这么说吧。“

  孙祖杰点点头,“我们国家有十亿人口,如果没有民族飞机工业,日后航空业大发展之后,进口飞机需要花的钱就是百亿美元、千亿美元。

  所以在航空业爆发之前,我们必须把自己的飞机工业发展起来,最起码到时候也有一个谈判的筹码。“

  看着铁主任沉思,孙祖杰又说道,“虽然华投确实花了不少钱,但是航空业代表着国家工业的最高水平。我们在飞机制造上取得的进步,也同样可以应用到其他各行各业,所以这笔账如果放在国家通盘考虑,绝对是赚的。”

  听孙祖杰这么说,铁主任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些?”

  嘿嘿,孙祖杰心里暗说,以后你就知道了。不过此时的他笑着说道,“我觉得您是经济管理专家,一定能理解我的用意。您也知道,这么大的投入,找到一个能够理解的人倾诉一二,并不容易呀。”

  孙祖杰这么说,铁主任大起认同感,语气也温和了不少,“小孙,你这么努力,上级领导肯定看得到。”

  孙祖杰笑而不语,然后接着说道,“如果说有比搞飞机难得,也许就是搞发动机了。

  科工委从不列第亚人那里买来的斯贝发动机,人家教了我们那么多,到现在我们还是有一大堆问题。

  按照吴老给我的时间表,这台发动机,一切顺利,怎么着也得等到九十年代中期才能用得上,而且这还是我国目前唯一有希望的国产涡扇发动机。

  咱们国家前些年一口气开了五个涡扇项目,花了不下十个亿,结果没有一个成功的,真是让我都不知道怎么吐糟好。“

  铁主任听完,也是无奈得很,那个时候的十个亿得多少钱呀,怪不得孙祖杰不断叫苦,他笑着点点头,“怪不得章国务找上了你,只有你这个金刚钻,才敢揽这个瓷器活呀。”

  孙祖杰笑着摇摇头,“我也不想揽呀,不过我运气好,搞出了一个铁马金戈,用这款药加上两个汽车项目支撑着,应该能扛住大部分花销。“

  铁主任哈哈笑了起来,“用春药造飞机,也亏你想得出来,不过还真得挺靠谱的。你们那个铁马金戈卖得那么贵,还能卖得那么好,我帮你算过,你们半年至少赚了三四个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54 , Processed in 0.03550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