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26 页

  安连长也是农家子弟,听说之后,就跟学校领导说了,然后到外面农村想法设法弄来了几十只小鸡,孙祖杰开始专业养起了鸡。

  后来见蚯蚓不好挖,他开始琢磨怎么用猪粪养蚯蚓,他虽然这次伤的不轻,但记忆力还可以,所以在脑海深处啪啦啪啦,找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资料,就开始自己尝试弄了起来。

  孙祖杰每天跟这些鸡祖宗打起了交道,蚯蚓瞎弄了几次,几块试验地有的蚯蚓死的差不多,有的却繁殖了不少,就这样随着鸡祖宗们慢慢长大,一个假模假样的农业技术员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老李同志这段时间一直陪着孙祖杰,怕他表面没事,心里实际想不开,但见他现在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养鸡之中,闲的时候还开始钻研医学,似乎想研究出办法解决他的头疼问题。

  老李战争年代见过太多受伤之后无所适从的同志,有的人甚至痛苦的举枪自杀。见孙祖杰这么小的年纪却可以迅速走出来,心里也很是开心,这也许就是年轻人的活力。

  要说在学校,最难熬的就是饭有时候吃不饱。屯县这地方老百姓苦的很,粮食缺乏,所以常常只能饿着肚子干活。

  孙祖杰他们拿工资的,在粮食的供应方面较当地农民优越,但也时常受到饥饿的侵袭。试想,天天吃窝窝头,几乎尝不到油水,还干着重活,肚子不抗议才怪呢。尤其到了星期天只供应两餐,这日子更为难熬。

  孙祖杰更是不够吃,他总是想起当年的那顿饭,真香呀,所以为了转移注意力,往往跟老李同志海侃一番他当年那顿菜泡饭的香甜,比在倭国吃的什么豚骨面,海鲜都要美好。

  往往说到这里,老李就要擦擦眼泪,胜利这么多年,他们一个个身居高位,却忘记了老百姓还过得这么苦,真是心里有愧呀。

  孙祖杰听完,也有些脸红,他这才出来几年,都开始嫌弃窝窝头难吃了,这就是人性,没有办法的事情。关键是要把经济搞上去,要都跟倭国那样,老百姓不愁吃穿了,很多矛盾也就不是矛盾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老李同志见孙祖杰这么想,沉吟了半天没有说什么,反而告诫孙祖杰注意言辞,这种话不能到处乱说。孙祖杰立刻明白过来,郑重的点了点头。

  只不过老李最后却又说道,“小孙,你跟我这个老头说说倒没事,记住只能跟我说。”

  孙祖杰明白过来,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这算不算成了老李同志的死党了?

 

 

第55章 退役

 

  学校待的时间不长,大概是四个月左右,就在孙祖杰那一茬鸡长得差不多的时候,围棋队接到通知,可以回京了。

  回京之后,按照上级的安排,孙祖杰再一次被送到了京师顶级的军队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脑部的淤血已经消失了不少,但是还是会压迫神经,所以孙祖杰常常感到头疼就是这个原因。

  只不过这些淤血应该不影响他正常生活,所以为了孙祖杰的身体健康,专家们认为他已经不太适合再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换句话说,他不能再下围棋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孙祖杰此时已经相当坦然,所以看到诊断结果之后,立刻就打了报告,请求退役,至于未来去哪里,他听从组织的安排。

  这份报告呈交之后,一直没有下文。只不过孙祖杰这段时间就如同放了羊一样,谁也不管他,所以他开始长时期的混迹在京师各个大学。虽然不能长时间下棋,但是欺负欺负低手还是可以的,光凭直觉就差不多能赢。

  老师同学们知道了他的遭遇,都十分同情,甚至常宁还特意带着一些水果过来看望他,两人有段时间没见,尴尬之情基本没了,反而多了一丝想念。

  常宁见孙祖杰黑瘦黑瘦的,眼圈都红了。孙祖杰笑着安慰她,虽然不能下棋了,但是身体很好,请她不要担心。

  常宁告诉孙祖杰一个消息,各个中小学已经相继开始复课,如果他想找到周琼,现在可能是一个机会。

  孙祖杰这个时候诚恳的说道,“常宁,我已经写了退役报告,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批下来,我大概会回淮西老家,以后咱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了。

  临走之前,我想告诉你几句话,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父母,不要放弃希望。前路虽然坎坷,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在意眼前的困难,坚持做人的原则,坚持学习,科学知识永远都不会过时。”

  这是孙祖杰对常宁的忠告,如果他猜的没错,这个女孩子很快就要下乡成为知青,未来的路如果她能做到他所说的,一定会无比光明。

  孙祖杰很聪明,非常有主见,这是很多与他关系莫逆朋友的共识,常宁也是因为这个,崇拜他,喜欢他,所以她虽然有些迷惑,感觉孙祖杰话里似乎含话,但她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记住了。

  回到家中,常宁闷闷不乐,母亲王阿姨知道她今天去见了孙祖杰,就开始转着弯子的打听,常宁正好也需要倾诉,就把孙祖杰临走之前说的话告诉了王阿姨。

  常教授灰溜溜的回到家,王阿姨连忙帮他换上专用制服,就悄悄的将孙祖杰说的话告诉了常教授,常教授感慨了一声,“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大器,我们家常宁不能和他在一起,可惜了!”

  王阿姨也点了点头,“是呀,他才多大,竟然对世事看的这么透,确实让人想不到!”

  就在常教授夫妻俩感慨的时候,孙祖杰也听到了消息,对他的安排出来了。人的一生真的祸福难料,他下不了围棋,反而让自己有了一个不错的未来。

  十七岁不到的孙祖杰被安排回淮西省,这是意料之中的,可是他被安排到淮西磷肥厂工作,竟然坐起了办公室,这就有些想不到了。

  除此之外,他还被涨了一级工资,成了该厂生活福利科的一名副科长,工作清闲,一点也不辛苦。

  找他谈话的领导说的很清楚,他现在回淮西养病,所以给他找了一个清闲一点的工作。平日里也可以研究研究围棋,如果伤好了,觉得可以再下,围棋队会对他敞开大门的。

  孙祖杰一听就明白过来,他的成绩太好,以至于国家队对他还是有些割舍不下,所以干脆找了个好地方把他养了起来,万一哪天好起来呢?

  之所以找到淮西磷肥厂,一来该厂离淮西省城很近,他要是不舒服了可以直接去省城看看病,不会耽误他治病;二来,淮西的围棋搞得不错,孙祖杰在那里应该也能找到一些人陪他下下棋。

  另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厂矿是真正的好去处,农业太需要化肥了,化肥厂的效益都非常好,这样他的待遇也会不错,总之一句话,孙祖杰感觉是上级觉得有些亏欠他,所以找了一个好地方把他养起来了。

  孙祖杰拿到调令之后,立刻就开始与京城的朋友们告别,并且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虽然谁都知道根本不靠谱,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又在京师待了十天,孙祖杰才开始了返乡之路。此时形势已经慢慢缓和下来,折腾了一年多,大家也都有些疲惫了,所以回乡的火车也不像去年那么拥挤了。

  孙祖杰弄到了一张硬卧,在火车上睡了两天,回到了省城,然后立刻就赶去淮西磷肥厂报道。没办法,现在王老头的家也不好再住了,那名义上是淮西体工大队的宿舍,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反而不好。

  淮西磷肥厂位于淮西省会下属的DX县,与孙祖杰的老家湖县连在一起,兜兜转转,他又回到了家乡。

  淮西磷肥厂接到上级通知时,也是一脸懵逼,怎么突然给调来了一个围棋队的国手,还直接就担任了副科长。

  只不过上级的意思很含蓄,这个副科长只是挂一个名,管不管事你们看着办。小伙子受了点伤,要养一养身体,你们按照副科该有的待遇给他就行了。

  听到这里,淮磷的领导哪里还不明白,不就是上级看我们过得不错,给咱们派来一个吃闲饭的吗?既然待遇这么好,搞不好还真是通了天的,得了,那就当大佛供着吧。

  所以孙祖杰办理有关手续的时候,办事人员总是以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这么年纪轻轻的,也就是半大孩子,竟然就是华国下棋最好的,还受伤了,哪里受伤了,也看不出来。

  孙祖杰对这种看大熊猫的眼神早就免疫了,所以他一点也不在乎,办好了相关手续,然后又分到了一间不错的宿舍,他关上门,把包裹放了下来,打开被子,得了,到了新家了,先眯一会。

 

 

第56章 第一把火

 

  孙祖杰躺在床上,想着心事,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要在淮磷厂待上好些年,现在这种养病的状态短期内可以,但是长期绝对不行。哪个单位也受不了一个光吃饭不干活的主,群众的眼光都是雪亮的,他得有这个自觉。

  所以当天下午,孙祖杰就找到了生产福利科,在向科长汇报情况时,把他的家庭情况,下围棋的经历,受伤退役的状况都一一说了一遍,然后孙祖杰很诚恳的说,能够到淮磷厂工作是他的荣幸,如果组织有什么工作安排,他一定全力执行,绝不会脱离革命群众。

  不管怎么说,孙祖杰的态度表现出来了,所以朱科长也十分高兴,上级有过交代,具体的工作安不安排随便,关键是让他好好养伤。既然他觉得现在病情稳定了,厂里也要酌情考虑给他派一份工作,总不能养着闲人吧。

  朱科长把孙祖杰打发走之后,抱着水杯想了很久。首先,孙祖杰别看年纪轻轻,但是可以看出这个人很聪明,又见多识广,名气很大,确实是一尊大佛,所以对他的态度要好,反正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没必要得罪他;

  其次,他主动要求工作,说明他对自己的处境有一定的认识,不想脱离群众,那么可以想办法给他调配一些轻松点的工作,这样群众就算有意见,考虑到他的情况,也能理解。

  所以朱科长跟军管领导李胜利营长汇报时,说孙祖杰是本乡本土的争气孩子,见过大世面,人又聪明,既然孙祖杰主动找上门来,那怎么着也得安排点事情做。

  快到年底了,职工的福利就要发放,他这个副科长正好可以管一管福利的发放,借此公开亮相。

  朱科长心想,这个工作看起来也不劳累,而且还有一点实权,符合他副科长的身份,最关键的是他又是新来的,跟谁都没有利益冲突,所以让他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哎,现在这领导难当呀,哪个厂里总是有那么一堆刺头,厚待了谁,薄待了谁,都有人会找事,搞不好墙壁上一贴,又要闹一阵。

  要不是这么个原因,怎么会弄来一个解放军管着?

  李营长似笑非笑的看了朱科长几眼,然后挥挥手让他离开了。

  孙祖杰听到这个任命,立刻就妈妈呸起来,这不是坑我吗,这年头,福利发放那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让他来做,一不小心就稀里糊涂的得罪了人。

  只不过是他自己主动去请求了,又是福利科副科长的职责,总不能说事情太难,做不了吧。所以孙祖杰只得硬着头皮就接下了这个活。

  一个好汉三个帮,孙祖杰同样也是,他现在两眼一抹黑,怎么办,他就把领导交代给他的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会。他说了一通自己的看法。

  首先,福利非常重要,所有人都在看着,所以一定要做好,大家要高度重视。

  其次,福利要公平公正,所以你们算好每一个工人群众的福利,然后贴到外面,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要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关于这一点,孙祖杰仔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方案,按照工作轻重,表现,级别,工作年限等最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省得大家争来争去。

  工作轻重,级别,工作年限都是固定的,表现跟我们无关,有意见找各个部门领导去,这样咱们生产福利科的压力就少了不少。

  再次,要考虑到特殊性,谁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特别困难,要以组织的名义给他们多发一点,具体怎么操作,大家研究出一个方案。

  最后,福利要考虑实际,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附近都是农村,是不是可以与附近的公社交换一些物资,增加粮油肉禽蛋这些生活必需品。

  说完了这些,孙祖杰就把相关的工作人员留下来,咱们开会讨论,讨论完了,然后交给领导看。

  孙祖杰这么一说,这些人都相当佩服,这家伙绝对是个人精,考虑的面面周到,谁都不得罪。关键是把责任推卸的光明正大,怎么以前我们就没有想得这么细致呢?

  孙祖杰很清楚这些工作人员很可能都是各个领导的亲信,他又搞不清楚谁跟谁,那怎么办,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只看水平,不论关系。

  所以经过了好几天的谈论,生产福利科就拿出了一份福利的具体分配草案,然后贴了出来,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这事实上就是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此时在华国各大厂矿企业可能是管理水平的问题,根本想不到或者是无心做的这么细致,所以往往围绕着分房,围绕着福利工资,三天两头的闹事,乱七八糟的事情也特别多。

  这一套处理方案,拿出来之后,整个淮磷厂都震动了。孙祖杰初来乍到,他不可能知道大家的情况,这一点职工们都知道,所以他拿出来的这一套方案,应该是最公平的。

  但是很多基层的争论,哪项工作重,哪项工作轻,总是有争论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争论的都是具体细节,对于这个方案,大家伙都挺满意,框架搭的挺好。

  而相关领导事实上也很满意,这个特殊时期,喜欢玩点花花的都在底下干活呢,谁也没胆子乱折腾。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8:12 , Processed in 0.03678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