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271 页

  华投系各家生产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大概是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国内的大中型企业要想学到华投的精髓,我看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如果他们想学一点皮毛,可以先学好精细化管理,然后要仔细学一学怎么搞市场经济,等有了点余地,再搞研发也不迟。“

  铁老闆听完,笑了起来,“你说的是大实话,华投确实比较特殊。这样吧,你在会议上多说一说皮毛,说实话,现在这么多企业,他们要是懂得一点皮毛,我们就放心多了。”

  “这样是不是太没有志气了?”

  “小孙,你确实做得很好,但是你也要考虑到地方的接受能力,你那百分之十的研发投入就不要说了,免得一些短视的人说长道短。”

 

 

第478章 二十年的目标

 

  孙祖杰很无奈,他能够理解上级的想法,这个时候国企确实不能要求过高,也行,那就说一说吧,就当是邯钢经验传播了,内部精细化管理加上怎么研究市场,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至于能不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孙祖杰现在根本不看好,国企的所有制问题不是关键,关键是政企不分,责任不明,哪个上面不是一堆婆婆在指手画脚,但是这十几年来这个问题谁也不敢碰,所以最后只能选择了历史上那条路,大撤退,搞国家能够控制的基干工业。

  只是这么大撤退,华投繫到时候就尴尬了,所以孙祖杰一直在盘算搞混合所有制改革,说白了,国家作为战略投资者,不再是管企业,而应该是管资本,同时企业的管理者,核心人员都要持股,这样互相牵扯,变成现代企业制度。

  孙祖杰就藉着準备在港岛上市的时机彙报了他的想法,“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制度?你仔细说一说你的思路!”

  “铁总,在我看来,国企最主要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缺乏对管理层的监督,还有一个问题是责任不明确。上级主管部门指手画脚,不懂装懂,瞎指挥,可是出了事情,他又可以推得乾乾净净。

  事实上这两个问题跟所有制都没有关係,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关键问题是明晰产权,要实行股份制,同时解决好监督,我的想法是既要让管理层认真干活,又要把他们当成贼来防。

  这些年种种实践表明我们过去那一套监督体系不行,我认为要换一个办法。所以八四年开始,我就在探索现代企业制度。

  以即将上市的欧派视听为例,我们这几年先后引入了深南政府,电子部,华清大学,华裕等作为小股东,股权十分清晰,上市之后,还有港岛和海外的各种利益集团。

  这样的企业有国有资本,也有外资资本,还有私人资本,所以我称为混合所有制。同样国有资本也可以参股民营企业,享受民营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收益。

  有诸多其他资本的监督,管理层就不敢明目张胆的乱来,因为要同时摆平这么多利益方相当困难,最起码这样做,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会少很多。

  但是管理层不是圣人,核心技术人员也不是圣人,所以既要防,又要拉,国企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收入有必要与市场挂鈎,这样方便吸收优秀人才。

  另外我想拿出一部分股份用于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但是这部分持股属于期权股,跟企业经营的好坏有关係。

  企业经营有短期行为,也有长期行为,所以在设计期权奖励时要同时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我想进行一番探索。

  当然国企领导层既然要享受这么优厚的物质待遇,我觉得他们的政治待遇就不能给了,不能两全其美。

  要钱就相当于国家请来的职业经经理人,只负责经营,只要干得好,干一辈子也没有问题。

  当然要政府工作的福利待遇,那就对不起,你只能按照所在级别的国家公职人员的待遇来,不能什么都要。”

  铁老闆听完,点点头,“你这个方案提出已经有不少年了,我也知道,看来你现在想接着上市推行下去。那么你认为怎么解决第二点问题?”

  “我认为中枢和地方要改变对国企的管理模式,明知道国营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跟不上,那就乾脆退出经营,怎么经营直接交给企业管理层。

  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由他们负责监管下属国企,国资管理部门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

  国资管理部门必须放权,出资人代表机构代表国家,事先制定各种清单、列出各种规範。对清单之外出资人代表机构不做干预,清单之内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少事前审批,包括事前备案。

  而各级行政部门与各级国企脱钩,他们只担负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下面的国企搞得好不好跟他们再没有任何关係。

  从此之后国企不能再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必须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当然还有一点,既然国企变成了纯粹的企业,很多国企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由国家承担,企业以职工保险和公积金的方式缴纳,原来的福利待遇取消。”

  听完了孙祖杰彙报的做法,铁老闆想了很久,“这是一套很成熟的想法,应该是你这些年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但这同样是一个大工程,涉及到的东西很多。

  这样吧,在这一次会议上,你的发言也把这些包括在内,全面阐述你的做法,你对未来的想法,成就说清楚,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也说清楚。

  现在是到了正视问题,积极面对的时候了,既然你愿意做这个试点对象,那我们就好好看一看,听一听。”

  到了九一年,国营企业积重难返,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乏力让所有人都无可奈何。这些年各种办法可以说是想尽了,利改税,承包制,政企分开,优化组合,股份制,租赁制,药方开了一贴又一贴,就是见不到成效。

  所以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上级想试一试华投系的做法,华投系的做法就是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以明晰产权关係为重点。

  这涉及到姓资姓社的问题,所以在八十年代就算是孙祖杰这么胆大,也不敢轻易动手,但是现在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看一看华投的做法行不行了。

  华投成立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国有资产不断保值增值,调整了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提高。

  但是就连孙祖杰自己都坦诚,华投系的改革只干到了一半,现在他想试验做另外一半,那当然只能让胆子最大的孙祖杰先行了。

  孙祖杰回去之后,开始準备,然后在这一次中枢工作会议上,他对华投的成功经验,出现的问题,未来的打算进行了一个长时间的彙报。

  孙祖杰最后说出了他的规划,华投将坚持技工贸路线,在二十年内,培养出几家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工业製造企业。

  孙祖杰坦言这不是梦想,在过去十年,他已经做到了,那么再用二十年时间,他也同样可以做到,所以请中枢全力支援他的工作。

  他的发言结束之后,参加会议的中枢以及各地方大员都十分震惊的看着孙祖杰,这是大吹法螺,弥天大谎还是雄心壮志,胸有成竹?谁也不知道,也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孙祖杰慢慢走下台阶,他的步伐无比的坚定,华国马上就要迎来一段黄金岁月,他已经做好了準备,到了该尽情燃烧的时候了。

 

 

第479章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有了,那海里游的呢?

 

  孙祖杰安心的走下台,他并不觉得搞出几家世界五百强有多大难度,华国本土的市场规模在那里,只要稳健发展,未来光光华投电子部门就可以创造出好几个五百强。

  此时的华投并不是世界五百强单位,因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巨头,要是华投这样堆垒数据的企业算在内,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单一领域的企业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但是上面知道,天翼曾经是世界五百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么一个好公司被迫将大部分股份卖掉了,换成了各种海外矿产投资。

  除此之外,要是把华投旗下国内所有的企业营收加起来也能凑成一个五百强,现在孙祖杰宣称要在二十年之内,旗下要有几个世界五百强的工业企业,那么华投的规模该有多大,也许这是一个新三井?或者胜过三井?

  基于以往的成就,高层对于孙祖杰现在很有信心,但也有些患得患失,所以会议休息期间,孙祖杰就被大老闆喊了过去,“小孙,你现在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呀!你真能做到吗?”

  孙祖杰笑着说道,“闵总,我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样的会议上大放厥词,我向您保证,二十年之内肯定就可以做到。”

  大老闆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你要什么优惠条件,只要中枢能够做到的,我亲自帮你解决。”

  孙祖杰想了想,“我也没有太多要求,现在这样我觉得挺好。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中枢能给我们多一些外汇留成。

  钱放在外储局买美债,还不如给我们一部分用来搞海外投资,手里的外汇不够,就是看到了好机会,也会捉襟见肘。”

  大老闆想了想,点点头,“你放心吧,这一次一起给你解决。”

  就这样,中枢工作会议结束之后,孙祖杰再一次来到了政务院,铁老闆笑着说道,“小孙,政务院开会讨论了一下,又谘询了几位老同志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对华投的海外投资工作进行重新规划。”

  说完,铁老闆就开始解释起来。当初华投成立的初衷就是国家觉得手里的外汇不断贬值,需要进行投资。

  可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元强势,贬值预期不强,国家又没有足够的外汇,所以华投从外管局那里拿不到外汇不说,反而还要不断上缴手里的外汇。

  这完全违背了华投成立的初衷,到了九一年,外管局手里的外汇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亿美元,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捉襟见肘,所以中枢决定,从现在开始,华投要恢复原来的外汇投资工作。

  因此中枢决定华投系下属企业执行国家现有的外汇额度留成制度,不再为华投制定特殊的额度留成制度。

  除此之外,中枢决定给予华投十亿美元的外汇投资额度,由华投负责海外投资,并向政务院经贸办公室定期彙报工作。

  孙祖杰听完就一愣,什么时候又多出来一个经贸办公室,铁老闆毫不奇怪,笑着说道,“前几年经委撤销,可是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遇到了不少问题,所以我入京之后就建议成立了生产办公室。

  现在又在生产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经贸办公室,通知还没有发下来,你不知道也正常。”

  建国以来,华国经济部门中最掌实权的还是计委和经委,计委负责规划,经委负责执行,这样两巨头格局一直到前几年经委撤销才终止。

  铁老闆是老经委人,他想做点事情,肯定是老经委这班人用的比较顺手。所以经委换了个名头,现在又活了过来。

  孙祖杰归口铁老闆管,当然他就有必要向经贸办公室彙报工作。铁老闆见孙祖杰听懂了他的意思,笑着说道,“这个办公室刚刚成立,你要不要过来兼任一个职务?”

  孙祖杰想了想,还是拒绝了铁老闆的好意,“首长,我这个运动员还是不兼任球证的好,这样办公室对于华投的工作才能更加中立。”

  铁老闆想了想,就接受了孙祖杰的看法,“你说得也对,不过你是财经小组成员,经贸办公室的档案都可以看,也可以发表意见。”

  孙祖杰示意明白,铁老闆接着说道,“按照你的要求,钱给你了,你怎么投资,中枢不管,但是要定期彙报,外管局也会给你派一个副总过来,既是学习,也是监督。

  你做得好不好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只要你们赚的比美帝国债利率高,多余的钱中枢会和你们华投分账,赚得越多,你们分得越多。

  但是丑话说在前面,做得不好,是要打板子的,既然敢主动要求加担子,就要有这个自觉。”

  孙祖杰点点头,表示明白,铁老闆继续说道,“给了你这么大好处,你们华投也得帮中枢解决一些难题,你们现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有的,那海里游的呢?乾脆也搞一个。”

  孙祖杰听完想了想,看来是要接一个船厂了,“您的意思是华投要办一个造船厂?”

  “国内那么多船厂会给你们一个,不过你们也要付出点什么,等价交换嘛,谁让你们华投富得流油。”

  孙祖杰明白中枢现在瞄準了华投旗下的汽车製造厂,当初为了发展华飞搞了四个车厂,现在哗哗的收钱,眼红的人太多了。

  此时正好是国际船舶工业大萧条的年代,所以这样的交换,孙祖杰绝对会亏大发的。孙祖杰想了想说道,“首长,联合钢铁的教训在那里,所以能不能这样,我用华投下属单位的股份交换这个造船厂,这样地方政府收钱就够了,也省了不少麻烦。”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9:04 , Processed in 0.03693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