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312 页

  不要说梦想集团潜力无限,就算给孙祖杰一个面子,他也要帮着孙祖杰解决问题;倒是资管公司,说说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他需要好好想一想。

 

 

第548章 技术路线 基础研究

 

  郑总、陆主任回京的同时,孙祖杰开始了在深南和珠州这两个特区企业的考察。说是考察,也不算,他还带着女儿,算是非正式的走访了各家单位。

  此时的深南相比于前世,电子产业的发展要快速的多,除了华投系的大量电子企业以外,电子部、邮电部也有不少企业,另外港台一些代工企业也都在深南立足。

  孙祖杰首先去的就是欧派视听,欧派视听上市程序已经完成,融到了几亿港币,又有VCD越来越多的收入,所以资金很充足,也就加大了研发资金的投入,比如基于快闪记忆体的Mp3播放器的研究,比如纯平显示器的研製。

  传统的CRT显示器是球面屏,在这个阶段显像管的荧光屏所呈现的映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必然都是弯曲的,映像也随着屏幕的形态弯曲,越到屏幕边缘失真越厉害,映像严重失真而且实际显示面积较小,弯曲的屏幕还很容易造成反光现象。

  时间移至90年代初,是显示器平面直角的时代。这种平面直角的屏幕四角是略微圆弧的,但实际上也是一个球体的一部分,只是这个球体的直径很大,使得屏幕看起来几乎是个平面。

  在原理上与现在的曲面显示器的曲率是完全相反的,曲屏显示器是曲率越小,直径越小,屏幕也就越显得曲面,它则是直径增大,屏幕变平。

  考虑到此时的液晶技术还很落后,所以液晶领域不断研究以外,欧派视听也在CRT显示器领域加强了攻关。

  要不然这十几年时间欧派视听就有可能在电视机和PC显示器领域被彻底落下,这是谁都不能接受的。

  孙祖杰记得未来LG推出的第四代方管显示器,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CRT显示器边角显示变形的问题。

  方管技术把传统的圆形偏转线圈换成全新的矩形偏转线圈,同时採用方锥形的玻壳以及三重平面。在矩形偏转线圈的调整下,电子束的偏转误差大大减少,在显示屏的每个点上都可以準确聚焦。

  但是矩形偏转线圈需要进行大量超级複杂的三维电磁场计算和优化,同时需要极高的显像管製造工艺,这也是为什么矩形偏转线圈一直到新世纪之后才被研发出来的原因。

  所以欧派视听将主要精力放在视觉纯平显示器的研製上,由于光有折射与反射,一旦透过显示屏玻璃,其成像必然失真与变形。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鬚根据人眼观察显示器的位置和显像管屏幕表面玻璃的折射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出理想的纯平显示器屏幕内部结构,即外表面平面、内表面曲面及荫罩曲面的所谓“外平内凹”结构。

  这种被称之为“内球面补偿”的技术可以减小画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失真,达到了完全的平面。

  根据这种思路,研究院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行各种模拟计算,希望可以得到最好的方案。

  孙祖杰来到欧派视听时,意外的听说他们请过来的俄国专家在複杂计算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一代视觉纯平显示器的理论计算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此时董超已经上任华投集团的轮值总经理,人正在京师,他的位置由他的副手小鲁接替,孙祖杰听完了小鲁的彙报之后,有些意外,想了想说道,“俄国人的数学功底真是雄厚呀!看来基础领域研究这一块我们要加大投入了,这一次要不是有苏俄专家,光凭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带着这样的思考,孙祖杰去了欧派通讯,说起来也有意思,他正好遇到了一起面试。

  因为孙祖杰这一次属于逛一逛性质,他也没有通知华投总部的同志,所以他有些意外的听说郑老闆竟然也在欧派通讯,而且在面试研究生。

  这下子孙祖杰的兴趣来了,有什么样的牛人竟然要郑老闆亲自出马,所以孙祖杰悄悄地走到了面试房间的门外,隔着窗户听里面的交谈。

  郑老闆坐在正中央,沈国明坐在他旁边,另外还有欧派通讯的总工小郑,规格很高,而被面试的人则只有一个十分消瘦带着眼镜的年轻人。

  说是面试,倒不如说这个年轻人正在大发厥词,他对于欧派通讯进行着严厉的抨击,所以老郑一言不发,总经理沈国明竟然在和面试的年轻人辩论。

  争论的焦点是欧派通讯设备的研发方向是GSM,还是CDMA,此时因为天翼联络的关係,欧派也把精力放在了CDMA研究上,这也是孙祖杰的安排。

  可是面试的年轻人不屑一顾,“就算天翼有一部分专利又怎么样,专利的大头还是在高通手里。GSM没有专利限制,我可以肯定GSM绝对会获得最大的推广!”

  “什么3G,国内数字通讯网都没有建立,还想着3G,太过好高骛远了!”

  “就算是孙祖杰说得又怎么样,孙祖杰又不是神仙,他也同样会犯错!”

  在窗外的孙祖杰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由得笑了起来,他推门进去,老郑见他出现了,吃了一惊,孙祖杰挥挥手,然后笑着说道,“你觉得欧派通讯应该怎么搞?”

  这个20多岁戴着厚厚眼镜的小年轻,并不认识孙祖杰,他仰着头说道,“CDMA留给天翼研究,欧派全力攻关GSM,除了佔据国内市场外,还可以向亚非拉主推。”

  孙祖杰笑了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李毅楠!”

  孙祖杰又一次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竟然是他,想了想说道,“你说服我了,就按照你说得办,沈国明,GSM研究队伍你负责建立起来。“

  孙祖杰又看了看李毅楠,“李一毅楠,给你一个机会,欧派的二代万门机目前遇到了一些难题,你加入这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我希望你不仅仅嘴上厉害,手上也同样厉害!“

  李毅楠抬头瞥了孙祖杰一眼,桀骜不驯的说道,“你是谁呀?你说了就能做主?”

  “呵呵,你才说我不是神仙,现在就忘记了?“

  说完,孙祖杰不顾李毅楠惊讶的表情,对着老郑说,“老郑,你跟我出来一下,有事和你商量!”

  孙祖杰和郑老闆离开后,沈国明笑着说道,“李毅楠,你真够厉害的,竟然一席话就改变了孙总的决策。你小子这下子也算是上达天听了,好好乾吧,刚毕业就是主任工程师,你是咱们欧派电子第一个!“

  李毅楠昂着头说道,“你就瞧好吧!”

  孙祖杰一边走,一边问郑老闆,“老郑,你堂堂一个执行董事,怎么干起了面试官的活?”

  “呵呵,我今天过来本来是想听一听二代万门机的研製进展,李毅楠这小子在欧派通讯实习过,听说他今天过来面试,我就过来听一听。”

  “既然实习过,为什么要面试?”

  “这小子胃口大,要做主任工程师,所以沈国明和总工小郑亲自给他面试,看看他能力有没有做到。”

  “结果怎么样?”

  “你不是看到了吗?吵起来了!”

  “哈哈,这小子也够桀骜不驯的,不过这种人往往有能耐。我让他搞万门机,就是想看看他到底做成什么样子。”

  郑老闆点点头,“孙总,你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李毅楠说得对,GSM还是要做,现在奢谈3G确实太早了点,我确实有些好高骛远了,估计你也有些意见吧。

  李毅楠能够打动我,还有关键一点,咱们要开拓亚非拉市场,还是要靠GSM,毕竟成本低呀。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已经有资本同时研究不同的路线,这样就算这条路线走不通了,咱们还可以走另外一条路线,这样风险要小得多。

  事实上,下一代显示器,我们既布局了液晶,又在发展平显,也是一样的道理。“

  “孙总,下一代显示器您似乎忘记了电浆路线?据我所知,以松下为首的一批倭国企业目前正在主推电浆路线。”

  “原因很简单,我们根本没有基础,而倭国企业又不愿意跟咱们分享相关专利,这种为倭国人打工的活我不愿意做。

  现在液晶虽然有色彩不真实、响应速度慢等种种问题,但理论上都有可能攻克,为了技术自主,咱们欧派也只会搞液晶,绝不会搞电浆。

  另外还有一点液晶跟晶片生产比较接近,这样咱们经费投入的效率会更高一点。老郑,华投一家不可能把所有产品都做完,必须有所选择,电浆还是留给别人吧。”

  孙祖杰说完,老郑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华投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技术自主,所以孙祖杰选择液晶路线在他看来也是必然的。

  孙祖杰接着把参观欧派视听的感想告诉了郑老闆,“老郑,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未来已经没有参考对象了。

  我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加强基础领域的投入,要不然未来的路绝对走不远。

  老郑,我準备用天翼的名义在国内外搞一些前沿课题的研究,你们专家团队研究一下,看看哪些领域值得投入资金,然后给我一份报告。“

 

 

第549章 全新的时代

 

  孙祖杰提到基础研究时,更多的是有感而发,华国因为处于追赶期,所以几乎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放在了对已有成果的研发上,甚至最顶尖的核武器也不例外,而对基础研究并不重视。

  这也正常,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发展过程。但是到了华投今天,因为孙祖杰的一些金手指,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领先,比如锂电池领域,比如石墨烯,再比如超导材料。

  下一步怎么走,他也不知道,所以只能不断探索,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你不花钱,对不住,很快就被捨得花钱的人赶上超过。

  这个时候,基础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为只有理论的突破,才有可能带来实践应用的突破,这一点在计算机和通讯领域未来的发展将会尤其突出。

  孙祖杰穿越的早,并不知道未来某位大企业家的诸多讲演,但是这段时间华投各个研究院搞得东西越来越难。

  这些领域要么是被国外封锁,要么已经深入到别人家的不传之秘,除非华投愿意等些年头,要不然只能下决心攻克。

  但是攻克的过程就必须首先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所以孙祖杰的感触,郑老闆同样也意识到了,两人就围绕着一些需要突破的领域进行了一番交流,最后孙祖杰说道,

  “俄罗斯科学家的数理基础一贯世界领先,这一次我在欧派视听算是见识到了。

  老郑,我们必须在挖人的同时,也要在俄罗斯搞一个研究所,那些不愿意来华国的科学家咱们得给他们找一个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充分发挥俄罗斯专家在数学、物理和软体等领域得领先;

  另外咱们在倭国的研究所力量还要加强,倭国人在终端应用上比我们强的多,也得利用好倭国人的优势;

  还有美帝,王安电脑不是快破产了,他们有那么多优秀的工程师,咱们也得挖;

  ……

  老郑,我国电信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不管是三金工程,还是村村通工程,背后都是数以千亿甚至万亿的空前投资。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準备,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电信领域大部分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当仁不让获得最大的收穫。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9:47 , Processed in 0.0568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