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50 页

  当然这也是孙祖杰太过黑心,把所有的花费都加起来,怎么算成本都不可能超过三千美元的东西,他竟然敢喊出六千美元。

  当然孙祖杰这么做也有自己的道理,目前的小型机价格都在上万美元甚至更高,TY001-Plus已经足够便宜,而且对于很多小型企业来说,TY001-Plus的表格编辑功能已经够用了。

  既然P6060敢于卖七千多美元,而且还能卖出不少台,凭什么我这个明显好很多的新产品要卖的那么便宜,太便宜了不好。

  目前没有竞争对手出现,在这个短暂的垄断时间内尽可能的多攫取超额利润才是最关键的,等其他产品搞出来之后,咱们再降价也不迟。

  赵小姐此时已经打听到Intel有员工辞职,正在生产8080的兼容低价芯片,到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个廉价芯片生产一款低配版天翼电脑,抢夺几百美元的低端电脑市场,所以该黑心的时候就应该黑心。

  至此,天翼电脑第一代电脑上市之后,针对不同用户形成了低配版和Plus高配版,分别主攻个人计算机市场和企业用户。

  又根据配件的有无,品质不同划分为五六种价格,涵盖了一千美元到六千美元区间的所有客户。

  这一次各大电子经销商不再拒绝天翼电脑进入他们的商店了,而是十分欢迎,因为天翼电脑明显大势已成,两个系列多种价位的电脑涵盖了大半个人电脑市场。

  同时随着代工厂生产数量的增加,技术也更加成熟,天翼电脑的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返利,看在钱的份上,这些经销商当然十分卖力。

  比如这一次最高配的TY001-Plus,虽然对外销售价高达6000美元,可是孙祖杰给各大经销商的价格只有4800美元,高达1200美元的巨大利润,意味着卖出一台天翼电脑相当于卖出五六台简陋电脑整机的收入。

  而且孙祖杰还承诺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返利还会增加,这样一来,经销商们不约而同的将天翼电脑放在自家店面最显眼的位置。然后拼命的发动唇舌试图说服企业用户购买天翼系列产品。

 

 

第102章 新时代

 

  相比于孙祖杰对于个人电脑的相对谙熟,他对于游戏机就比较头疼了。虽然华国长城卖的越来越好,但是他脑子里能够记住的游戏十分有限,没有了思路鬼知道搞出来的东西受不受欢迎。

  孙祖杰觉得应该在倭国身上下功夫,任天堂的名气谁都知道,要是在未来他还可以从倭国那里把设计人员挖过来,可是偏偏在这个时代难度非常大。

  倭国人的终身雇佣制正处在巅峰期,没有几个倭国职员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公司,那代价实在太大了。

  到了最后,孙祖杰决定召开一个诸葛亮会,当年下棋时他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所以他在港岛秘密进行研究的所有内地研发人员都召集起来商议。

  “各位,咱们的游戏机前途很有光明,对于下一步研发的主题,大家有什么想法?请各位畅所欲言。”

  孙祖杰起了个头之后,这些来自内地的研究员立刻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原先他们对于这一类产品并不太看重,可是现在既然卖出了高价,那当然就重视起来。

  孙祖杰听着他们的方案,心里暗自叹息,思路还是狭窄了一些,竟然大部分围绕着华国的历史在转,问题是他的游戏机是卖给老外的,搞太多的华国文化有什么用,难度大不说,人家也不一定感兴趣呀。

  当然有些人的想法却让他产生了联想,比如射击游戏,各种各样的打鬼子,藏在地道里射击,也可以挖地雷炸鬼子,甚至于可以把手榴弹藏在胯下炸鬼子嘛!

  孙祖杰想了想,倭国是重要市场,这么打鬼子,估计卖不出去,那咱们可以换个思路,换成打妖魔鬼怪,打外星人,都可以嘛,射击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错,值得考虑;

  一个年轻人提到了刚刚过世没多久的大明星,他的截拳道全世界都知道,可以开发武术游戏嘛,孙祖杰听完立刻就点点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值得考虑;

  这个诸葛亮会开了很久,孙祖杰心里也有了主意,未来这样的会要多开一开,另外个人计算机这一块也要多开,一个人主意再多,也不如一群人。

  这个诸葛亮会之后,孙祖杰下令成立了几个项目组,开发那几个被孙祖杰看中的游戏,提出意见的人直接成为项目组的负责人,他们国内的级别也立刻提高,并享受更高的业务津贴。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十分吃惊,原来提出好意见的好处竟然这么大,所以每周固定的诸葛亮会,大家的态度明显就重视多了,也更加的踊跃发言。

  在未来,只要有表现出色的项目组,孙祖杰打算直接让他们独立出去,游戏内容让相关项目组自己干,他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游戏机设计上,不仅仅是街机,还要争取设计出可以更换游戏内容的家用机甚至是掌机。

  这事实上就是计算机的设计,可以与个人电脑相通,也更能发挥他的特长。

  作为企业领导人,孙祖杰知道诸葛亮会确实不错,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官僚主义也必然会出现,这样的诸葛亮会有没有效果谁也不清楚。

  所以最好是形成一种制度,鼓励研究员甚至普通员工畅所欲言,要是现在有BBS这样的东西就好了。

  就在一次诸葛亮会的次日,天翼公司发布一条制度,任何员工如果觉得他的想法有价值,都可以写出来,放在公司指定的邮箱里。如果这一项建议被公司采纳之后,他将获得相应的丰厚收益。

  同时孙祖杰下令成立创意部,由他们负责对这些建议的整理和分析,每一项建议都必须被登记,并报公司领导层随时查看。

  创意部还需要向所有的客户征集他们对公司产品的意见,每一项回馈也必须记录下来,报孙祖杰查看。

  孙祖杰虽然忙于制度建设,但是他还是一直紧紧的盯着个人电脑市场的一举一动。TY系列电脑的热销,给大大小小的公司开拓了思路,第一个模仿TY电脑的新产品只用了两个月就横空出世,让孙祖杰对于美帝电子工业深厚的家底佩服不已。

  因为目前个人电脑市场在迅速扩张, TY系列电脑的生产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整个市场的竞争并不厉害,属于野蛮拓荒阶段,孙祖杰当然也就没有降价的必要性,所以这是一个难得的积累机会,他也不着急,准备乘着这个机会先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软驱,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后世被淘汰的东东,现在竟然卖的这么昂贵,严重影响了个人电脑的销售,再加上市场对软盘的巨大需求,所以孙祖杰认为必须首先攻克这个难关。

  至于怎么做,他也不知道,反正现在钱赚了不少,加大投入就是。在美帝一个项目组,在港岛一个项目组,国内也成立了相关的项目组,三方一起攻关,互相通气,他就不相信了这玩意能有多难。

  说来也有意思,随着研发的进行,他很快就发现在倭国时布局的无刷电机竟然也派上了用场,原来软驱需要无刷电机的配合,得了,倭国的相关项目组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这还是相对简单的软驱,如果是芯片,如果是存储器,那他需要动员多少资源呀,到了此时,孙祖杰对于电子工业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要想摆脱记忆中的桎梏,必须整合力量,成立大国家队,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行。

  孙祖杰刚想准备上书,可是想了想,又停了下来,时机不成熟,还是要先做出成绩再说。

  时间就这么飞速的过去了,这一年注定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斗大的流星雨和地面疯狂的震动,都预示了一个大时代即将结束。

  终于在一片无助茫然的哭泣声中,华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就在这一年的年尾,孙祖杰终于有机会回家了,他带着新婚妻子杨希回了一趟淮西,先是去了省城,在科大的校园,孙祖杰与李胜利对坐聊了很久。

  就要告别时,李胜利终于憋不住了,“小子,你现在混出头了,你就不想问一问小周当年为什么?”

  孙祖杰摇摇头,拦住了李胜利的话,“知道又能如何,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了,我们彼此都有了家庭,再想这些,那是自寻烦恼。

  如果您再次见到周琼,请转达我的歉意,是我有负于她,另外记得提醒她和他的两个弟弟,不要忘记我当年给她的教材,书本上的东西要赶紧抓起来。”

  李胜利叹息了一声,“你这个家伙要不是这么聪明,这么能干,是一个普通人,该有多好呀!”

  孙祖杰苦笑着摇摇头,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对于他与周琼的感情,他心中明白,他的责任更大,他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写那份报告,也许他早就与周琼成婚有子了。

  可是如果让他再做一次选择,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写出那份报告,因为没有那份报告,他不会被重用,又怎么会有这五年的精彩人生,所以他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他知道他骨子里还是那个自私自利,淡薄感情的人。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必要推脱自己的责任呢。

 

 

第103章 回乡

 

  在省城,孙祖杰除了见一见李胜利之后,又去了淮西围棋队,拜访了当年一起拼杀的战友。杨希也跟着一起过来,开始接触孙祖杰的过去。

  在棋院,孙祖杰受到了热情的欢迎,淮西围棋队现在是贯彻孙祖杰思路最彻底的棋队,所以棋队恢复三年以来,成绩非常好,一批小棋手已经脱颖而出。

  当年的教练都还在,与孙祖杰讨论了一些往事,都是唏嘘不已。这几年华国围棋靠的还是几杆老枪,还是那么孱弱,也只有聂圣才能给大家伙一丝安慰。

  但是现在华国棋手们已经不是那么担忧了,因为他们有了未来,黄教练很骄傲的跟孙祖杰说道,“最多五年,这批孩子中,肯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孙祖杰。”

  孙祖杰笑了笑,“我也就是昙花一现,没必要一直挂在口里,国家围棋队中,聂圣的实力早就超过我当年了。”

  黄教练摇摇头,“小孙,你不要妄自菲薄,正是有了你,我们才有了自信,才真正有了超越倭国的勇气。”

  聊完了天,孙祖杰又与这些孩子交流了一番,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偶像,都很高兴,欢呼雀跃中,与孙祖杰对弈一番,孙祖杰发现他们的基本功都很不错,心里笑了笑,未来三国围棋看来有意思了。

  离开了棋院,他又带着杨希去了王老头的坟地拜祭了一番,老头在地下孤零零的,不知道有没有人陪他下棋。

  孙祖杰下一步是带着杨希去了磷肥厂和一墙之隔的胜利电器厂,这一回真正算是衣锦还乡,这里是他发家的地方,有非常多的老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开心的回忆过去,聊起了往事。

  只不过两家企业很多人对于现状不太满意,厂子规模是扩大了不少,可是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当年孙祖杰遇到的窘境又出现了。

  但是现在的厂领导层魄力远远不够,守成还可以,要是搞些新花样真心没那个胆量,只能勉强支撑着。

  所以职工们对于孙祖杰的欢迎,未尝不是表达对于厂里领导的不满,可是孙祖杰也理解他们的苦衷,开拓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年他就是一个愣头青,又遇到了李胜利这样胆子大的军人在背后支撑,所以两个人搞东搞西,更奇葩的是,两人都混出头,说起来也是一桩奇闻。

  倒是在修理厂,孙祖杰眼前一亮,这个他搞了一半中途走掉的企业,虽然兵团撤销后划给了地方,可是当年孙祖杰的规划,王书记还是坚持在弄,现在已经结出了硕果,搞出了不少辆仿制的老解放。

  面对孙祖杰的好奇,老王得意的说道,“我别的本事没有,萧规曹随还是可以做到的。小孙你那一套,搞得那么好,我瞎折腾什么,照搬就是。

  咱们的汽车弄出来了,虽然是用榔头敲打出来的,但那也是汽车,这可是咱们淮西第一辆自产的汽车,大家伙骄傲着呢。”

  孙祖杰哈哈大笑,“老王,还是你有本事!”

  孙祖杰指着修理厂的一草一木,然后如数家珍一般告诉了杨希,只是看到了某一颗银杏,他突然停了下来,杨希也不打扰他,有些人,有些事并不是那么好忘记的。

  离开了修理厂,孙祖杰带着媳妇归乡,得到了乡亲们热情的欢迎,家里出了能人谁都骄傲。

  更何况孙祖杰当年在淮西工作时对于自家公社很是照顾,公社的建筑队自从修建磷肥厂宿舍打出名声之后,虽然有些波折,但是几年间在省城大大小小也做了不少工程,大家伙的腰包也跟着鼓了一些,说起来都与孙祖杰脱不开关系。

  孙祖杰带着杨希除了上坟,与孙家父母亲戚聚会以外,还特意带着礼物一一拜访了当年资助他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现在有出息了当然要感谢一番。

  做完了这一切,临走之前,孙祖杰特意拜访了老朋友张书记,那么些年的交往,他们关系也深厚了不少。所以孙祖杰聊了一会之后,就做出了邀请,“老张,愿不愿意跟我去港岛,凭你的才干做这么个公社破书记委屈了。”

  张书记眼睛一眯,想了想,摇了摇头,“小孙呀,你走到今天不容易,没必要为了感恩折腾这些,对你的前途不好。真要是公社书记做不了了,我老张也有活路!”

  孙祖杰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未来的路会越来越宽敞,老张,你搞工程队干的不错,又在省城很有些人脉,日后可以走出来搞这一块,绝对前途无量。”

  张书记愣一愣,突然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

  孙祖杰神秘的一笑,“世上没什么事不可能的,老张,你记住就好,不要到处声张。”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5:58 , Processed in 0.03015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