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56 页

  说完了这些,伏在孙祖杰背上的杨希感慨的说道,“祖杰,今天我看你这么忧虑,我心里却觉得十分高兴,我相信,这一次组织用对了人。”

  孙祖杰听完,心里十分感慨,这是妻子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他抱住妻子伸过来的双手,开心的说道,“能够娶到你,真是我不知道几世修来的福分!”

  孙祖杰回到港岛,正式上任禾氏国际的执行董事,这一年他才26岁,是港岛最年轻的大企业领导人。

  禾氏国际是港岛四大洋行之一,具纯正英资背景,尽管目前还没有与黄埔船坞合并,尽管目前刚刚扭亏为盈,但是禾氏国际仍然在四大洋行中排名第二位,具有极高的地位。

  禾氏国际的规模空前,用一组数据就可以形容,控股的上市公司9家,包括禾氏国际、黄埔船坞、和保、曲臣氏、禾记地产、都臣地产、君益仓、安达臣达亚以及海港工程。

  下属子公司总共180家,业务遍及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商务、货柜运输、船坞、货仓和交通运输、地产、矿产业、建筑业,制药业以及投资业务。

  可以这么说,如果孙祖杰如果能够管好了禾氏国际,那么他也就具备了管理任何一家大型企业的能力。

  所以当华国让这么年轻的孙祖杰担任禾氏国际的执行董事时,整个港岛如同十一级台风刮过一般,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华国没人了吗?

  还是不知道禾氏国际的地位,怎么能挑这么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年轻人来担任如此重大的职务?

  这与华裕投资部经理的职责完全不一样,华裕投资部关键是看眼光,怎么花钱,现在禾氏国际看的不仅仅是眼光,还有如何赚钱,如何管好那么多人,所以港岛各界对于孙祖杰的上任都非常不看好。

  事实上华国赶鸭子上架把孙祖杰放在这个位置还真是没有办法。能够得到信任,有能力,熟悉港岛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而且每一个人都有重要任命。

  对于禾氏国际这个意外之喜,一时之间,华国还真是挑不出来一个足够担当重任的管理者,毕竟这样的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稀少的。

  既然孙祖杰能够在几年前力主收购亏损的禾氏国际股份,现在又力主控股禾氏国际,既然目前根本找不到比他更熟悉禾氏国际的人,那就是他了,反正用谁都不放心。与此赌别人,还不如赌这个在不断创造奇迹的年轻人。

  这也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老一辈才可能具有的魄力,换了其他任何一个时代,孙祖杰都不可能获得这样的重用。

  上级当然明白孙祖杰同样心里没底,所以不惜召开了一个庆功会给他鼓劲,又将华裕投资部直接拎出,让他没有压力放手去做,这一切一切的目的就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的财富。

  正是因为外界对于孙祖杰这样的不看好,所以禾氏国际的股价开始掉头下跌,不断有人卖出,但是股价却并没有急剧暴跌,同时也不断有人买入,擅长分析的市场人员以为这是华裕在加大收购,可能是想完全控股。

  殊不知华裕早就完成了控股,目前买入的都是与孙祖杰打过交道的港资丰汇,怡合手下的证券部门和华资郑,邱,利等人,他们都十分清楚孙祖杰的能力,愿意赌一把他可以管好禾氏国际。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孙祖杰来到了禾氏国际总部,开始履行他执行董事的工作。他第一件事就是请来了郑先生和邱先生,两位老先生将作为禾氏国际的新任董事,给孙祖杰撑场子。另外丰汇也将自己的副主席派来,给孙祖杰撑场面,这都是商量好的。

  你还别说,他这一招着实管用,这三位这一出面,禾氏国际董事局立刻就暂时稳定下来,大家认为有这老三位的指点,最起码孙祖杰不会立刻胡来。

  可是谁知道孙祖杰当着这三位的面,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分禾氏国际,他直截了当的告诉董事局和实际的管理者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威利,根据华裕,丰汇和邱先生三方达成的协议,禾氏国际将一分为二。

  未来的禾氏国际将专注于国际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商务,制药和投资领域,旗下只会保有禾氏国际,曲臣氏两家上市公司和其余的几十家相关子公司,业务范围大大缩小。

  而包括黄埔船坞、和保、禾记地产、都臣地产、君益仓、安达臣达亚以及海港工程在内的七家上市公司,一百几十家子公司将全部出售给邱先生。另外公司现在有短期负债7.6亿港元、长期债务5.7 亿港元,也一并由邱先生承担。

  所以孙祖杰给威利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待在哪一边都可以。威利听到孙祖杰这段话之后,气的脸色铁青,一连串骂人的话就蹦了出来。孙祖杰英语不错,当然听明白了,这是在骂他崽卖爷田不心疼。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港岛第二大洋行的禾氏国际,竟然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威利心灰意冷,准备辞职不干了。

  这时候丰汇的副主席出面了,告诉威利,关于禾氏国际的拆分,是几方早就商量好的,将港口船坞以及建筑相关的板块交给港岛地产协会的会长邱先生所有人都放心,华资和英资股东的收益也可以得到保证,对于这一块你不必操心。

  至于剩下贸易那一部分,繁琐无比,收益也不高,正好可以让孙祖杰来练练手。这样所有股东的压力都不大。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这一块与华裕的业务对接比较顺利,英资也可以顺利的通过这一块渗透到华国,说白了剩下的小禾氏国际就是华国和英资联合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威利为了不列第亚人的利益必须协助孙祖杰搞好这家样本企业。

  所以到了最后,威利答应了丰汇的请求,他还是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才走上正轨的禾氏国际,那就为禾氏国际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第114章 败家子

 

  类似于禾氏国际这样的大企业,要想拆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里面的将近两百家公司,要一一理清楚,需要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耗时良久,所以必然对禾氏国际的业务有所影响。

  孙祖杰知道,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他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强的能力东跑西跑去搞这么多公司,港口船坞和建筑相关产业交给邱先生,他放心,上级放心,英资股东也放心。

  不仅如此,华国这么做就是一个大广告,华国不仅帮着邱生出了气,找回了场子,还将这么一大块肥肉便宜交给了他。

  是的,确实十分便宜,当年丰汇几乎是将禾氏送给了利半城,孙祖杰背后的华国财力不够,没办法这么豪气。

  可是孙祖杰直接让会计师按照净资产计算,有了那么多债务,禾氏国际港口地产建筑板块根本没剩下多少,所以孙祖杰直接以五亿港币将这一块华投的股份打包卖给邱先生,至少打了个五折。

  邱先生坚决不同意,他怎么能占国家的便宜,孙祖杰安慰道,邱生您要不过意,日后多给国内投资就好。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告诉世人,华国不会亏待功臣,这是千金买马骨,请他务必配合。

  孙祖杰在向上级汇报时,明确的说道邱先生至少少花了五亿,但这是值得的,因为这样一来,邱生就有足够的资金去经营相关业务,可以迅速壮大。

  而邱先生的壮大也是华国的壮大,这笔钱说到底相当于华国借给邱先生的,他迟早会给予华国更大的回报。

  他的目的就是告诉海外的华商甚至于外商,华国是知道感恩的,只要真心愿意与华国交往,华国不会亏待他。这就是花钱做了一个广告,相比于未来有可能流入国内的数万亿资金,我们这个广告做的值。

  孙祖杰这是从郑先生身上学来的,做生意不能在乎眼前的一分一厘,要立足长远。眼前的赚钱很重要,但是长远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他记忆里丰汇对于利半城的扶持就是明证,作为华国在港岛经济利益的代表,他必须学会这么思考问题,因为华国再穷,那也是一个大国,比丰汇也要强大的多,考虑问题必须长远。

  上级听完之后,表示同意,让他放手去做,大胆去做,不要在乎别人的议论。挂断电话后,领导笑着说道,“孙祖杰这小子又长进了不少,可喜可贺!”

  事实上对于高层领导来说,他们当然看的明白孙祖杰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底下眼皮子浅的人很多,他们需要打这个电话,给孙祖杰鼓鼓气,我们是看好你的,好好干。

  孙祖杰贱卖华投股份的消息传到丰汇,正在与新朋友利半城加深了解的沈弼沉默了。他已经对孙祖杰高看了一眼,但是他发现还是低瞧了这个年轻人。

  华投贱卖股份,看起来少收入了好几亿港币,但是得到的更多。首先邱先生无形中相当于多了一大笔资金,这样一来他在港岛地产界的竞争力明显提高了不少,可以轻装上阵,一个华国有很大影响力的地产巨头很快就要诞生,这对于港英当局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土地流转资金是港英当局掠夺港岛最大的一块收入,有了邱先生这个不听招呼的,日后麻烦会不少。

  另外就是华投此举,必然会让很多华商对于华国心生兴趣,这样一来,华国的开放难度也减轻了不少,很有可能会开一个好头。

  沈弼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竟然有这样的大局观。当然了,对面的利半城也不差,此人足堪大用,也该下决心扶持一番了。

  沈弼心里叹息了一声,要是没有把禾氏国际卖给华裕就好了,只不过也不用担心,怡合那群蠢货,这一次栽了这么大跟头,听说纽璧坚现在在搞什么连环船,让怡合和置地交叉控股,认为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别人的觊觎。

  只不过这样一来,怡合增加持股的同时,必然需要卖出一部分资产减轻债务,看来自己需要想想办法,让利半城有机会多分一杯羹。

  这样想着,沈弼笑着说道,“利生,听说您最近买入了不少禾氏国际的股份?”

  利半城笑着说道,“大班阁下,确实如此,虽然与市场观点有些不同,但我认为,孙生值得投资。”

  沈弼习惯性的打了个响指,“您说的真是对极了,我也这么看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利半城十分欣喜,他笑着说道,“大班阁下,您太过奖了!”

  就在沈弼与利半城热切讨论的时候,孙祖杰坐在宽敞的执行董事办公室,他正在静静的思考。

  孙祖杰闪电般的切割了禾氏国际大部分业务,低价卖给了邱先生,收回了五亿港币,这样一来,禾氏国际做到了轻装上阵。

  但实力也大为缩水,所以刚刚有了一丝恢复的股价又开始暴跌,但是经过这么一番伤筋动骨的清理之后,孙祖杰十分清楚,他对禾氏国际的掌控提高了不少。

  进出口贸易,商贸流通这一块,华裕有不少的人才,由他们看着,英资高层就算想做什么手脚,也难度不小,他可以放心。

  这方面的人才才是孙祖杰收购禾氏国际的第一目的,只要这些人继续为禾氏国际服务,他就不会亏本。幸运的是,英资为了加大与华国的合作,也在帮着他安抚相关高层,所以孙祖杰目前对于这一块,还是比较放心的。

  对于禾氏国际下属的投资行业,目前孙祖杰亲自把关,他知道未来几年港股还会继续攀升,房价也会继续上涨,所以他只需要按照在华裕投资部的老模式操作就好。那就是盯着有大量储备土地,但是经营一般的公司下手即可。

  这方面经过几年多的不懈努力,华投港岛已经做的不错了,禾氏国际投资部门只需要理解他的思路,与华投港岛对接好就可以了。当然为了取信丰汇,禾氏国际相关投资都会在丰汇的眼皮下进行。

  另外禾氏国际名下那几个玩具厂,电子代工厂什么的,孙祖杰准备卖给与华投港岛有过合作的几个老朋友,顺便回收资金。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不搞与主营无关的业务。

  只不过这样一来,外界只看到孙祖杰上任以来,不断的卖卖卖,所以他赢得了超级败家子的美誉。

  孙祖杰对此倒是不太在乎,他在十几岁时就被人指指点点,早就习惯了。明眼人都知道华投旗下的禾氏国际正在转型,只要他率领禾氏国际转型成功,估计一系列美誉又会重新贴在他的脑门上。要没有这个心理素质他还混什么。那么他又该如何转型呢?

 

 

第115章转型

 

  孙祖杰心中一一盘算禾氏国际旗下的业务。在他的思考中,禾氏国际未来的第一核心业务是投资部门,这是他最擅长的。他最大的依靠就是超越时代的眼光,必须充分利用好,为华国牟取利益。

  随着美帝从工业国往金融国的转型,国际间的金融震荡将会越来越激烈。凭借他的超前眼光,他可以率领禾氏国际获得超额的收益。

  所以现有的投资部门必须完善,除了传统的股市交易以外,孙祖杰决定增加外汇和商品期货交易部和风险投资部。

  而这一块可以与丰汇合作,也可以收购港岛的相关企业,他作为企业领导人,只需要把好关即可。

  至于风险投资部,主要是针对新兴电子行业和网络软件产业新兴企业的投资,他不想再看到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大股东都是外资的悲剧,当然他非常乐意成为思科微软这些未来超级巨头的大股东。

  当然,禾氏国际需要将大量的海外收益转移到华国,用于华国的改革开放,所以在合适的时机成立内地投资部就很有必要了。

  在禾氏国际投资的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往来,所以必须有自己的证券,银行和保险公司。而港岛大小银行多如牛毛,在未来他准备乘机收购几家,形成自己金融板块。

  尽管与丰汇要加强合作,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对这家银行掉以轻心,丰汇吃人不吐骨头,再没有比这几年的禾氏国际理解更为深刻的了。

  想好了投资板块,孙祖杰规划中的禾氏国际第二块业务就是商贸板块。

  原来的进出口贸易,孙祖杰没有太多关注,只要稳健发展就可以。在未来恰当的时机,这一块业务他准备整体出售给华裕,以补充华裕的不足。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53 , Processed in 0.03039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