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623 页

所以陶秘书长仔细的权衡了很久,最后咬着牙同意了。陶秘书长同意了,下一个轮到了鲍总,他又能说什么。

宋端安当秘书长,范思煌担任常务副秘书长,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一个跟那一边不是一条心,一个资历稍浅,这样的搭配,已经是难得的宽松了。

看看那一排副相和国务吧,鲁湖,常真理,吴副相,严副相,对了,国务那边还有一位在魔都做过七年的市长,旷世才,而其他三位国务是警政部辛部长,防务部孟部长,外务部宣部长。

另外还有两名总助,华投董事长夏社民,以及一位女同志成励。夏社民除了负责华投工作以外,他还是中枢财经小组负责人,并分工负责几个隶属于政务院的央企。而成励则被内定为文明委副主任,并分管一部分政务院的工作。

身处这些人之中,鲍总简直有一种窒息感,每一个人不论能力还是资历都是一等一的,夹在他们中间,他看起来就是一个会议召集人。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太上皇,在这一次会议上,由铁总提名,孙祖杰担任中枢财经小组副组长,被会议高票通过。尽管确实有人反对,但是反对的声音微不足道,面对着这一年来华国经济的突飞猛进,谁也阻挡不了孙祖杰插手政务院的工作。

鲍总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他在华办档案局看到领袖亲自起草的一则党内指示,“大政方针在中央局,具体部署在秘书处,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

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中枢。”

凡是党政军各方面送中枢的报告、文件都要先送秘书处。一般问题,秘书处讨论决定,即可下达、执行。重大问题,秘书处先拿意见再报中枢讨论、决定。

兜兜转转,四十多年过去了,竟然又一次回到了当年,孙祖杰以秘书长,枢密委员的身份,同时可以参与党政军的工作,并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相比于他的赫赫权威,陶总和鲍总都有些相形见绌。

孙祖杰这样的全面接班之势,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出席会议同志们的不安。就在其后的一次会议上,靳总临时提议,因为祖杰同志工作繁忙,建议文明委主任的职务交给元平同志,靳总提议之后,很快就有多位同志表示赞同。

而军队这一块按照会议精神,陶总将接替枢密使,两位副枢密使是朗将军和孟将军。郎将军负责军事,防长孟将军负责军工,而政工工作则由枢密委员钱将军负责。

会议有人提议孙祖杰接任副枢密使,不过被很会瞧颜色的孙祖杰拒绝了,留在枢密院就够了,接不接替副枢密使无关紧要,他也不着急。

至此中枢核心负责人终于在这一次会议上基本被确定。孙祖杰看着什么都管,但是似乎什么都没有决定权,对于这样的结果,孙祖杰并不意外,这事实上并不属于他的时代,他能有这样的收获,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对此,在会议上,孙祖杰一直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听着。等讨论完了中枢核心部门人事安排之后,就轮到了中枢其他部门和地方的安排。

孙祖杰本来以为滨海那位同志会被拉出来议论一番,结果并没有,似乎大家都默认了他终老滨海的事实,对此孙祖杰也不发言,只是牢牢记住了这件事。

京师王市长,魔都徐市长顺利接替市委书记的职务,而他们留下的市长位置,自然由章、郑两位同志接替。

但是接下来就有些麻烦了,中协部冯部长,淮西的黄书记,川东的马书记,中州的乐书记,还有离开华宣部的文高林,而留给这五位同志的,如果按照上一届的安排只有上院常务副院长和广南这个地位位置。

不过宫部长显然早有准备,升格下院常务副院长和山城书记的级别,考虑到下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协部部长,这也意味着中协部部长的级别被提高。

夏都会议一致认为上院常务副院长由冯部长担任比较合适,那么剩下四名同志将竞争三个位置,最后一位同志将出任一个大省,以实现平衡。

夏都会议讨论的很快,文同志下地方,马同志接替下院常务副兼中协部部长。毕竟文同志被挤出华宣部的理由就是他缺少地方工作经验。

考虑到文同志第一次下地方,所以他被安排到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城,这样影响不会太大;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是乐法兴和黄胤这两位同志,谁去广南。

广南的情况复杂,又是华国第一大省,为了乐法兴同志的发展需要, 他被安排去了广南,那么乐法兴同志留下的中州书记位置也被交给了黄胤。

沉默了很久,陶秘书长提议淮西书记的职务,交给江东石省长,而江东书记省长则由吕原和包长文两位同志接替。

委屈了这么长时间,陶秘书长的提议,其他同志也不好太过驳面子。虽说有些过头,但有孙祖杰推荐华慎中在前,其他同志也不好说什么。最重要的是吕原同志几方都能接受,所以他这个人事调整也就基本定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人事调整,比如浙东书记,大家都挺有兴趣,反而谁也没有得到。最后宫部长提议,资历很老,曾经给闵总当过组织部长的新闻办戚主任被外放浙东,在仕途的最后一站,去浙东这个越来越重要的沿海省份发挥一些作用。

戚主任资历很老,又是沪东新区的第一任书记,他去浙东完成最后一站,谁也没办法说什么。在讨论的时候,孙祖杰一直没有发言,到了这个时候了,他拿到的已经足够多了,不需要再多嘴多舌什么。

就这样,虽然有些小小的风波,但是这一次夏都会议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换届安排,闵总全退,陶秘书长相忍为国,蹦来蹦去的孙猴子也终于消停,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一次成功的,胜利的大会即将召开,会议最后讨论的是大会的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人选,孙祖杰拒绝担任副秘书长,他准备乘着会议召开前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再去地方考察一番。

孙祖杰这个举动让很多大佬们迷惑不解,而宫部长则与闵总对视了一眼,他们隐约明白了孙祖杰为什么这么做。

会议结束后,宫部长来闵总处汇报工作,闵总有些犹豫,“你觉得祖杰同志是不是知道了?”

“我也有这种感觉,毕竟祖杰同志与很多同志关系很好!”

“永胜同志,你说我到底应不应该做?”

“看看祖杰同志的态度,您不做行吗?”

闵总沉默了一会,顿了顿说道,“以考察地方的名义,躲避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参与就不参与吧,他现在已经有资格说不了!既然他没有直接反对,已经算是表明态度了,不必要苛求!”

宫总点点头,闵总接着说道,“为了以防万一,你在人事安排上对华投出身的同志倾斜一点,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好。”

听到这里,宫总苦笑得点点头。这一轮人事调整,孙祖杰占尽了便宜,结果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他反而不出力了。但是即便如此,闵总还得哄着,生怕他捣乱。

听闻孙祖杰准备在大会前夕出去考察,杨希觉得莫名其妙。大会前夕,各项人事安排不断,这个时候他这个即将上任的秘书长,不参与进来,反而跑出去视察工作,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不管杨希怎么想,孙祖杰都没有回答为什么,她也能胡乱猜测。到了九月份,换届安排正式启动,而此时孙祖杰又一次开始了密集视察。

他准备用两个月的时间,好好地看一看华国各地。第一站是寒冷的黑省,虽然爹爹不疼,娘娘不爱,但是黑省在华国的军工业和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祖杰先是看了著名的五常大米,吃了一碗香喷喷的正宗五常大米,然后又走访了几家水稻和大豆种植户。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华国的农业有着深渊的影响。黑省的主粮生产影响不大,但是黑省的大豆业却开始迅速萎靡。对此孙祖杰虽然早有准备,但是看到的一切还是让他十分担心。

确实进口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通过改变基因使得油脂含量人为增高,在榨油方面,国产传统大豆优势逐步丧失。

但国产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合开展酱油、豆制品等领域的深加工,有着进口大豆无法替代的作用。

所以在黑省考察时,孙祖杰就大豆产业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华国真正大豆加工企业的规模都偏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作用。

所以孙祖杰对着黑省主要负责人说得很清楚,大豆生产必须整合,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问题,当地政府要进行合理扶持,让这些企业尽快适应生产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的进口量肯定会不断增加。所以目前国产大豆的困境,将会与日俱增,必须尽快想办法整合国内的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

必须从大豆育种、选种到种植,到销售、物流,到下游工业,推进大豆产业一体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大豆产业基金,用市场的方法推动大豆产业的转型和整合,寻找出一条企业-基地-农户共生共存的新路。

困难是肯定困难,但是国产大豆绝不能放弃,这么大一个国家,对豆类产品需求那么大,要是完全被控制了,以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得了。

所以孙祖杰给罗省长出了一些主意,国产大豆确实成本高,但却是绿色食品,非转基因食品,可以在这两点做文章,要想办法树立绿色食品更好、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的观念。

第二点就在国产大豆的深加工上做文章,我国药用等级的大豆磷脂一直是大量进口,黑省有关部门在这一块要做做文章,另外还有其他大豆提取物等等。

怎么做,这不仅仅是黑省一家的事情,宣传和卫生食监等部门要做一些工作,中枢这边的工作,他会想办法,但是地方上也绝不能坐等靠。

当然了,除了在国内想办法,还要在国外想办法,要想办法在其他国家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在国外生产大豆等经济作物。

这一点上,爱华在俄罗斯做过一些努力,也购买了一大块地,生产了不少农产品,一方面满足俄罗斯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出口到国内。

孙祖杰最后告诉罗省长等人,“美帝是世界第一大粮食和大豆出口国,他们想尽办法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这几年大豆大量向国内倾销。

但是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农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在全力保证主粮生产的同时,大豆等经济作物也必须有一定的议价权,要不然以后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中枢和地方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说了这么多,孙祖杰也有行动,他准备回去推动国内最大的几个食品企业,比如华粮集团,华裕集团等,加强对黑省的投资,通过他们来整合黑省的大豆生产资源。

不过央企过来了,黑省也要配合好,让他们能够赚到钱,现在是市场经济,都要算一笔账,央企更要算账,要是赚不到钱,新成立的国资委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听完了孙祖杰说得这些,许书记罗省长当然很高兴,这些央企能来,那就帮了大忙了;另外就是,孙祖杰的思路和想法确实很有意义,他提到的几点确实是黑省需要下功夫做得,需要尽快贯彻执行。

当然具体执行可能就不一定是罗省长的事情,他的下一站是闽西省,他将接替入京的赵端安同志,只是具体任命要等到换届后,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前途。

这位与孙祖杰同龄的同志,虽然比不上他和乐高,但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成为了一省主官,未来的前途同样不可限量。

孙祖杰对这位罗省长早闻大名,也知道他的个性,尽管程广和他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却没有和他有密切往来的想法。

事实上罗学农也是这个意思,他的出身和个性决定了他的思路,他也不是很喜欢孙祖杰的一些做法,两个人有点志同道不同的味道。

孙祖杰说得不错,他自然会去做,但是一切公事公办,他不会像孙祖杰那样表面正经,但是私底下拉拢一大堆人,搞出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他很反感这样的做法,认为有着很大的危害……

到黑省考察,除了农业问题,当然也要考察工业,孙祖杰的下一站就去了华国的能源重地贺城,这是一座新兴城市,流传着太多的故事。

孙祖杰在齐林森的陪同下,参观了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然后在生产现场齐林森脱稿讲解介绍石油生产、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就如同他十年前一样。

孙祖杰认真听完之后,就问了一句,“九十年代末,你做出的油田减产决策,很有眼光。现在国际油价又上来了,你对未来的石油价格有什么看法?”

“得益于我国越来越庞大的需求,还有就是美帝对伊拉克的战争威胁,国际油价应该会有一段比较大的涨幅。”

孙祖杰点点头,“说得不错,我个人认为国际大宗产品的繁荣期已经到来,油价会有一个很大的涨幅。

所以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还没有建设好之前,贺城油田的稳定生产对于我国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们一定要想办法降低油田产品的递减幅度,同时精力不仅仅要放在国内,还要勇敢的走出国门,不断加码海外市场和国内天然气市场,这一块要大胆,要舍得花钱。”

孙祖杰说完,齐林森高兴的带头鼓掌,孙祖杰的说法正好说到了他的心中,有了孙祖杰的支持,贺城油田海外找油的阻力将会进一步减少。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的齐林森,孙祖杰内心深处却有些犹豫。随着政治地位的提升,孙祖杰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比如眼前的齐林森,他的能力无可挑剔,而且他与某人也确实并不是同路人。

宫部长之所以把他推荐给自己,也是因为一位出身贺城的老同志的推荐。而根据孙祖杰的调查,齐林森的出身和自己差不多,他这一路上来,除了自身能力得到了考察的闵总赏识以外,还有就有贺城在九十年代初的一系列大案,一大批梯队干部被查办,这样就给他带来了历史机遇。

齐林森上任以来,也确实做得很好,但是也有不足,比如不断安插自己的人,以至于一些人告状;另外也许是苦出身吧,他上来之后,老家的人自然要照顾,有得在油田安排了工作,不识字的都能在待在澡堂。

对此孙祖杰并不在乎,他上台了,同样也搞了鸡犬升天的一套,老大不说老二。不管他以后怎么样,现在的齐林森是一个好同志,所以孙祖杰想来想去,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在离开贺城前,孙祖杰把齐林森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全面听取了他对华石油发展的思路,结束谈话前,孙祖杰递给了他一张名片。

孙祖杰微微叹了一口气,“你的出身我知道,有些事情没办法,但是瓜田李下,对你的名声不好。老家的人都退出油田,名片上的人会帮你安排好。

你以后就一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做好,只要你工作做好了,其他的事情都不要担心。小齐,慎之,慎之!”

孙祖杰说完,齐林森猛地一身冷汗,看到他的紧张,孙祖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一下,齐林森很显然方寸已乱,他很快拿着名片告辞离开,他确实需要好好想一想。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5:18 , Processed in 0.05695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