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652 页

孙祖杰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宋端安的中枢副秘书长位置太重要了,陶总必须有一个人站住这个位置,要不然陶总就在秘书处没人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欧展鸣是淮西人,现在担任一省的副书记,他曾经担任过淮西青委书记,中枢青委副书记,九十年代在政务院副秘书长的任上做了六年,十分熟悉政务院,他回到政务院工作,合情合理,孙祖杰根本没办法反对。

欧展鸣想接替中枢副秘书长,资历确实不行,陶总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提高欧展鸣的分量,果然孙祖杰让步了,允许他列席秘书长例会,有这个就够了,陶总对此十分满意。

现在欧展鸣列席,等到下一届自然就是正式的副秘书长,就算做不了副秘书长,也可以竞争一个比较显赫的职务。再加上眭朋林同志下一届接替华办主任,这将十分有利于他接下来的工作。

只不过孙祖杰也不算亏,确定范思煌为负责经济的常务副秘书长,也就意味着范思煌将成为孙祖杰在政务院最重要的助手之一,这样孙祖杰在政务院的权力同样会变相增加,虽然并不明显。

当然表面上看,孙祖杰迎合了陶总,让步很多,宫总自然有些不太高兴,只不过孙祖杰和陶总定了下来,他也没办法否决,三人之间,他毕竟相对弱势一点。

想了想,宫总就提到另外一件事,“文迪同志想提拔淮西省委常委江城市委书记成乾林同志为政务院副秘书长,协助他处理一些政务院的工作。文迪同志负责政务院工作,我看也需要尊重他的意见。”

鲍文迪想提拔一个政务院副秘书长并不重要,问题在于成乾林的年龄,宫总提出这个人选,事实上就是想借机定下来一些年轻干部的安排。

在这个问题上,孙祖杰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他欣赏的干部不会放在第一梯队,这也符合政治上的平衡之道。

果然,陶总也听明白了宫总的潜台词,他想了想问道,“永胜同志,你有什么建议?”

“我想应该让一些年青同志开始锻炼了,十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有一批年轻干部开始锻炼,最后我们筛选出了祖杰同志、元平同志和法兴同志。”

陶总想了想,点点头,“可以考虑!华组部对吉坚同志和齐林森同志的建议,我觉得可行。”

“华组部考虑得不错。吉坚同志虽然级别较高,但是锻炼较少,在潭州书记的任上过渡一下比较合适,我看以后要形成这样的惯例。

凡是下放的青委书记一律降半级任用,以省委副书记兼省会城市书记过渡一两年,在根据表现,看是否提拔为正省部级领导;而青委副书记下放,则以省委常委的名义下放,这样也可以分开档次。”

孙祖杰说完,陶总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他知道孙祖杰对吉坚不太感冒,所以对于吉坚的使用,华组部背后据说也有孙祖杰的授意。对此,他也没有表示直接反对,吉坚前些年提拔得太快了,等一等其他人,对他也是好事。

如果青委书记的任用形成规矩,那么接任的青委书记下放时自然也可以这么安排,这样也省了很多麻烦。说到新的青委书记,陶总也有些头疼,他中意的同志太年轻了,恐怕孙祖杰和宫永胜这一关不太好过呀!

就在这个时候,孙祖杰接着说道,“我再提一个意见,锻炼可以,但是不能留在他们原来工作的省份,要让他们换个地方继续啃硬骨头!

比如建安同志,他已经在甘西工作了四年,我听说组织部准备让他留在甘心担任省政法委书记,我不支持,既然是培养干部,那就不能循规蹈矩。

山城这些年的社会治安情况十分糟糕,年轻女同志晚上都不敢出门,让他去山城扫黑,看看他做事的魄力怎么样!”

山城情况确实很糟糕,钟建安如果能做好这件事,那最起码也是方面之才,所以陶总听到这里,想了想,点点头表示同意,只不过这样一来,对于小王的安排就要重新考虑了。

宫总想了想说道,“既然这样,平秋同志也不要再留在直隶了,我看他可以去一个大一点,情况复杂一点的城市担任市委书记。

说到治安不好,广府的治安也是出了名的糟糕,就让平秋同志去广府吧,他也可以顺便帮一把法兴同志!”

孙祖杰听到这里,摇摇头,“还是循序渐进点好,平秋同志现在去广府不合适,广府太复杂了,他的工作经验还是不太够。说到广府,唉,法兴同志现在遇到的困难也确实让人头疼!”

三人都有些沉默,广南地方势力战斗力强大,又有一个陈家,所以历任广南省委书记都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地方势力折腾的七荤八素。

现在乐法兴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中枢要求他做好宏观调控,可是他又控制不住广南的局面,所以广南宏观调控显得困难重重,这也让中枢相当不满。

广南是华国经济第一大省,广南的宏观调控做不好,这一次宏观调控就相当困难,所以中枢准备派人过去帮他一把。

广南有两大重要城市,深南一直处在中枢的控制之中,所以中枢就想调整一下广府书记,但是换谁过去,能够震得住本土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陶总有些头疼,都知道广南难搞,但是经历两个省份的乐法兴都搞不定,确实很让人头疼,“祖杰同志,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人选我倒是有一个,程广同志,但是他在辽东工作还不到两年,现在去广府是不是不太合适?”

宫总摇摇头,“这两年辽东动作很大,程广同志同样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他的表现也相当好,他去广府能力上毫无问题。

再说了,现在辽东也逐渐稳定下来,调走他问题也不大。我看可以这样,程广同志调走后,他的位置可以由钟信同志接替,平秋同志可以去滨城。”

陶总陷入了沉思,对这个方案,直觉上他就不太认可。华慎中去辽东,用了两年时间清理,辽东政坛副省级干部拿下了四五个,厅局级干部拿下了两百多个。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清理还在继续,又有两个副省级干部在这个月被双规……

辽东虽然政坛风云变幻,但是经济上的表现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一来是入世之后,整个华国经济好转,以重化工、重装备为核心的辽东经济开始全面复苏。

二来,国家振兴东北的投资大头放在了辽东,这也刺激了辽东经济的发展,另外华投系也很给面子,投资了几个不错的项目。

二来就是这一批入辽干部确实相当能干,他们做了不少事情,逐渐扭转了辽东相对糟糕的投资环境,辽东民营经济在华慎中主辽后有了不小的发展。

这里面华慎中对于华晨汽车的处理起到了很大的广告效应,华慎中虽然得罪了辽东地方,但却让他得到了一批民营企业家的欣赏,这样开明的地方官确实不多。

随着华慎中坐稳位置,一批又一批民营企业家跑过来看一看,这时候程广和钟信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两人都比较擅长与民营企业打交道,慢慢的愿意过来投资的人也多了起来。

辽东经济触底反弹,开始复苏,中枢也长出了一口气,所以这批在辽东干得不错的同志自然就比较受中枢的欣赏。

华慎中既能在中枢协助孙祖杰工作,帮助他站稳脚跟;又能执掌一个大省,有条不紊的完成中枢的部署。

这样的表现让他赢得了一些老同志的赞许,廖总去年在辽东坐镇过一段时间,回来后,很欣赏他,私下里竟然对老同志们说出了华慎中这个人才,我们发现得太晚了这样的话。

同样这句话,十多年前也有人这么评价过铁总,所以廖总这句话,相当于将华慎中比作铁总,也是因此,华慎中引起了很多老同志的关注,现在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局委员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辽东现任省长还有两年的任期就要退休,而程广的表现也就意味着他将是新省长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孙祖杰竟然在这个时候提议他去广府啃硬骨头,说明他对目前广南宏观调控的工作十分不满,必须派一个自己人坐镇。

这也让陶总相当头疼,法兴同志这样的表现,换届之后就不太好安排了,他要是表现得不好,麻烦大了。而宫永胜提议平秋同志去滨城,甚至有些不怀好意,等于限制了他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程广一旦被调走,那么辽东新省长很可能就是钟信,他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已经得到了认可,这个时候平秋想跳过钟信担任省长,难度太大。

甚至于孙祖杰提议调走程广,也可能是为了钟信考虑,同一个省不能留下两名竞争者,这应该是孙祖杰和宫永胜商量好的。

所以想到这里,陶总想了想说道,“既然辽东已经清理的差不多,再让平秋同志过去锻炼的意义不大,我看这样吧,平秋同志可以担任河东副书记兼晋阳市委书记。”

顿了顿,陶总接着说道,“河东省委副书记,原晋阳市委书记武英杰的问题很严重,华纪委已经准备立案查处他,平秋同志过去正好可以多锻炼。平秋同志调走后,唐州市委书记一职,青委副书记魏湘同志接替比较合适。

程广同志,我看可以调任广南省委副书记,协助法兴同志做好宏观调控,是否兼任广府书记,需要与广南的同志协商一下。

钟信同志表现不错,可以接替程广同志留下的辽东省委副书记,并继续兼任滨城市委书记,至于常务副省长的位置,我看留待中枢会议协商决定。”

陶总这个说法,无可挑剔,孙祖杰点头表示同意,见孙祖杰同意了,宫总想了想,也没有说话,毕竟钟信能够接替辽东副书记,也就意味着陶总愿意接受他竞争辽东省长,对于这样的交换,宫总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谈话结束之后,宫总有些不太满意,“祖杰,这青委干部一个接着一个下来,你怎么都不说话?”

孙祖杰摇摇头,“陶总是一号,他决定一个副省级干部,没有足够的理由,你我都不好说话。我看差不多也就够了,没必要争论太多。”

宫总看了孙祖杰一眼,他明白孙祖杰现在需要低调。 孙祖杰拿下徐志毅,架空鲁湖,现在变成了政务院的太上皇,他得了这么大的好处,自然需要向陶总做一些让步,以赢得他的支持。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有些难做了,想到这里宫总就一阵阵头疼。这个时候,孙祖杰说道,“这几年煤价飞涨,河东乱象不断,秦平让搞搞宣传还行,搞经济行不行,说实话我心里没底。让王平秋过去,正好也可以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

宫总恍然大悟,“不错,他要是能够打出来,咱们无话可说,要是没有能力,硬生生的提拔,那我们也不能让步。”

孙祖杰点点头,“明天我要开始在全国跑了,有什么事情咱们多沟通!”

“我听说李胜利同志身体有些不好,你要多节哀呀!”

孙祖杰长叹了一声,有些感慨的说道,“人都有那么一天,这个老犊子活了这么大岁数,也不算亏!”

孙祖杰这一轮考察,主要是为了宏观调控,他之所以把第一站放在淮西,主要是想看一看李胜利,这个当年骂骂咧咧的老家伙,现在终日躺在床上,没多少日子了,论情论理,他都要过去见他一面。

次日一早,孙祖杰乘坐的专机就在庐城降落,石书记和金省长到机场迎接,先公后私,孙祖杰首先听取了淮西省委关于宏观调控的专题汇报。

淮西是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和水泥这些基础物资最大的生产省份之一,各类物资对于华东六省一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淮西又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城市,所以淮西的房价也就那么回事,这种情况下,孙祖杰对淮西宏观调控的要求就是淘汰落后产能。

孙祖杰指着庐钢的方向说道,“庐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科技为导向,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器、软件等产业,庐钢这样两头不接,成本高、产能小、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果断的关停并转,你们给我一个明确的时间!”

淮西的头头脑脑知道孙祖杰过来,肯定要提庐钢问题。孙祖杰的第一把火,就放在了老家,石书记必须给力,所以他十分肯定的说道,“明年十一前,保证关停!”

“好,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再来一次庐城,你们只要做到了,我给马钢增加三百万产能,另外你们让马钢想办法淘汰两百万吨的落后产能,这样马钢后年就可以再上一个六百万吨的大项目!”

孙祖杰先苦后甜,要求高,但是好处也给得足,淮西只要淘汰四百万吨产能,就可以上一个六百万的大型钢厂,这对于马钢来说是巨大的诱惑。

想到这里,石书记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然后笑着说道,“这个大型钢厂,您干脆今年就给我们批了吧!”

“那不行,不见兔子不撒鹰,亏本的事情我不能做!”

孙祖杰说完,会议厅就笑了起来,孙祖杰顿了顿,“庐钢谢幕之后的人员安置,一定要做好,别让我被老家的亲戚朋友指着鼻子骂祖宗十八辈!”

又要安排好,又要上心项目,淮西的财政可能有些吃不消,所以金省长就想请孙祖杰帮帮忙,中枢提供一部分资金,孙祖杰笑着一指成乾林,“这个事情,你们到时候请小成帮忙就好了!”

成乾林听孙祖杰这么一说,猛然间感觉心里一阵狂跳,难不成他真有可能调到政务院,但是孙祖杰没有往下面说,而是开始交代起廖小林,

“小林同志,接下来的工作,对你是十分严峻的考验,你一定要做好预案,宁愿把困难多想一点,也不要到时候脑袋一抹黑!”

廖小林点点头,孙祖杰说得没错,随着钢铁价格的上涨,庐钢逐渐有了盈利,这种情况下,孙祖杰强迫庐钢关停,至少影响上万个家庭,到时候肯定有人闹事,他必须早做准备。

只不过廖小林也有不满,凭什么庐钢要减产能,马钢要增加产能,这里面庐城损失惨重,太平城却会凭白多了一个大钢厂,GDP增长一大截,这对庐城太不公平。

虽然说全省一盘棋,但是省会吃亏,南都的附庸城市占便宜,心里很不自在,对他的反应,在座的都知道,孙祖杰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是以省为单位,有些地方占便宜,有些地方吃亏是难免的,淮西要一碗水端平,在财政补贴和政策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尽量弥补一些地方损失!”

石书记是江东人,大内斗省这样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他也有一些主意,他就打算先让马钢兼并庐钢,然后在以马钢的名义撤销这些产能,这样一些人员就可以安置在马钢。

孙祖杰想了想,觉得石书记的想法还不太够,所以就想出了另外一招,“你们可以试点搞产能交易,庐钢把退出的产能卖给马钢,马钢可以用其他方式交换,资金不够,那就新钢厂的股份!”

说到这里,孙祖杰笑着说道,“当然了,要是马钢不乐意,你们也可以卖给其他省份,我相信还有地方乐意的!”

这个主意,廖书记非常感兴趣,产能置换,如果能换来钱,至少比淮西省拿出的那点补贴款要多不少,这对于庐城绝对是好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8:51 , Processed in 0.05720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