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 81 页

  只不过孙祖杰这么热心帮助他,虽然话说的漂亮,但是马晓明却有些不以为然,也许孙祖杰还真有所求,是人怎么可能没有私心,是不是因为杨希在这里,孙祖杰有些话没办法说。

  马晓明心里怎么想的,孙祖杰当然不知道,他说的是心里话,以他的手段想合法的弄点钱,不要太容易,别的不说,家里的那堆收藏只能等上几年就价值百万,这些都是合法合规的,所以他根本没有金钱上的需求。

  到了现在,追逐事业的成功才是他最大的梦想,之所以他愿意扶持马晓明,也是因为马晓明有胆量有背景也有些能力,在华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这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

  至于马晓明的诸多缺点,孙祖杰相信人总会改变的,要是一直不知道收敛,孙祖杰也会放弃的。龙口有胆量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马晓明只是他投资的其中一个而已。

 

 

第161章 表彰

 

  孙祖杰在年前先是在龙口工业区走访慰问,然后又与龙口的企业家商人们座谈,询问他们在龙口遇到的困难,有什么建议等等。

  这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对于龙口工业区的基层要求就是为外商服务,要设身处地的站在投资商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想在前面。

  为了做到这一点,孙祖杰对于龙口工业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十分苛刻,他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纪律检查部门,还公开了电话和放在龙口各地的信箱,不管是外商还是本地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以各种方式投诉。

  而调查结果也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公开,如果出现吃拿卡要现象一旦被查实,一律开除公职,谁来说情也不行。

  如果办事拖拖拉拉,有意敷衍,不干活的,对不起龙口不适合你,一些清闲的喝茶的地方也许更适合你。

  如果是工作上的疏忽或者好心办坏事,孙祖杰倒是比较宽容,如果不是重大的责任事故,一般他都会背下来,由自己承担领导责任,而不会处罚相关责任人。

  在龙口工业区刚刚开设的半年里,因为各种问题被处罚的人不再少数,来自京师大有背景的孙祖杰用强力手段压制这龙口工业区的工作人员,强迫他们打起精神来做事。

  当然想做好事情光靠处罚也不行,龙口工业区在原来的工资福利基础上,还有一份特别的津贴,工业区发展津贴,由华投龙口开发公司从龙口工业区的发展利润中提取,用来表彰做的出色的同志,分为好几等,根据他们的年底考核发放。

  为此孙祖杰受到了不少的非议,不过他也非常强硬,他甚至找到了高层领导汇报,让人做事,不给好处怎么行,平均主义大锅饭绝对要不得。

  领导们最后同意让他试行,但是还是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这只是试行,出了问题上级该收回照样收回。

  但是孙祖杰毫不在乎,甚至于在年底,他还召开了表彰大会,八名楷模被公开表彰。这八名楷模有招商出色的工作人员,有勤勤恳恳在一线工作的办事员,也有龙口公安分局的民警等等,都是来自于基层,得到公认,表现十分出色的同志。

  除了他们受到名誉上的嘉奖之外,他们还受到了物质表彰。即将动工的龙口工业区职工宿舍最好的八套房子被分给了他们;另外他们还享有最高的发展津贴,算上发展津贴,这些工作人员差不多已经有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收入。

  而作为工业区主任的孙祖杰则还是与妻子杨希一起住在龙口一间二十平方不到的小房子里,他的说法是,龙口一日有这样住的同志,那么他一日就不搬出来。

  孙祖杰讲话的时候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确,掷地有声,“我们就是要让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工作的同志过上好日子,我们就是要让拖拖沓沓,不负责任的人滚蛋。我们需要的是奖优汰劣,平均主义大锅饭决不能出现在龙口。如果有,那就是我这个开发区主任没有做好,那样的话,我也应该立刻滚蛋。”

  孙祖杰这番讲话一出口,整个表彰大会立刻掌声雷动,孙祖杰以自己出色的品行和工作赢得了掌声,这让他和他的妻子都非常骄傲。

  这一年多孙祖杰虽然经常出差,但是他还是尽可能多的出现在龙口。看着开发区从一片片农田,到到处都是工地,到今天一座座工厂建设起来,这种事业成功的自豪感无与伦比。

  尽量他的讲话还有现场热烈的掌声都被摄像机拍了下来,但是华国的媒体并没有宣传这件事。而是剪辑好,先由高层组织观看两个新区发展和建设的视频,然后慢慢的从高层到中下层一步步观看,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自上而下的推行下来的。

  孙祖杰处理好了龙口相关事务后,又回到港岛,视察欧派电子在港岛的两条生产线。液晶生产线还是在勉强支撑着,生产出来的液晶屏合格率相当感人,但是兢兢业业的华国技术人员还是不畏挫折,开始一点点的努力,不断试验各种提高合格率的办法。

  孙祖杰把他们召集起来,鼓励道,“这条液晶生产线就是让你们练手的,一定要吃透,不要怕花钱,我现在很肥,绝对可以挺上几年。”

  说完孙祖杰拍了拍胸口,又拍了拍大腿,技术人员都哄堂大笑。孙祖杰继续说道,“事实证明高科技是买不回来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同志们,欧派电子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说完孙祖杰深深鞠了一躬,这些刚刚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同志面对后世的作秀,显得是那样的单纯,他们热烈的鼓掌,不少人眼圈都红了。

  孙祖杰又去看了看完成了施工,很快就要预生产的三寸晶圆生产线,点了点头,“老郑,这两年辛苦了!”

  郑老板看着这座厂房,也很感慨,“终于差不多了,现在就看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了。”

  孙祖杰点点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这条线,最起码咱们有了起步,很多东西都可以试一试。

  咱们不仅需要三英寸线,未来还需要更好的,总不能什么都靠买吧,所以不仅要吃透,还要具备更新换代的能力。”

  郑飞点点头,他当然明白,只不过难度太大了,能不能做到他也不知道。孙祖杰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度。

  别的不说,就说光刻机吧,现在还好,能做的厂家还挺多。到了日后就需要集全世界的电子厂家之力才能弄出一个高端光刻机企业,所以越早起步越好。

  但是孙祖杰同样知道,国内是有根基的,比如离子注入机,前几年都能出口到倭国,可是没钱更新换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慢慢落后。

  因此孙祖杰才不惜代价的发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欧派整合了相当一部分国内的研发力量,为了不就是紧追不舍吗。

  两人聊了很久,不仅仅提到了研发的问题,还有郑飞最关心的,庞大的研发资金的来源问题。

  孙祖杰告诉他,除了一部分来自于与天翼的合作,另外他准备由众多即将开设的电器企业来承担。

  八十年代几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孙祖杰都在买入生产线,不断扩大规模,准备放在龙口生产。

  等过两年欧派管理体系成熟了,有人才了,就把各个车间独立出去,成立一个个子公司,由他们单干,去抢占市场。

  这就是孙祖杰的基本思路,用国内赚来的钱来贴补科研,钱交给他来用,总比给别人乱花来得强。

  当然还有一大块,孙祖杰并没有说,但是随着合资制药厂的建成,也该准备起来了。

 

 

第162章 禾氏院线

 

  从70年代初开始,维生素C的医疗价值不断被开拓,两次获得诺奖的鲍林教授写了一本书认为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这本书在美帝非常畅销。

  众所周知,感冒在东方也许是一件小事,而在西方那是会死人的,所以维生素C被老外怎么看重都不为过。

  而到了1976年和1979年,维生素C又被认为可以止疼,而且长期服用,可以用来抗癌和降低心脏病的得病风险。

  可以这么说,整个70年代,维生素C的潜在医学价值被不断开拓,所以科学家们的鼓吹也助长了维生素C的市场不断扩张,价格不断上涨。

  就在各大制药巨头心奋不已,准备大捞一把的时候,来自于华国的维生素C在禾氏国际的帮助下突然出现,横扫了世界维生素C市场。好不容易炒热的市场竟然被华国一群土包子来了个截胡,这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华国大量低价高质的维生素C由禾氏国际独家代理出口,迫使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商注意到华国,此时他们已经知道华国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成本,而且这项工艺还被注册了国际专利,所以制药巨头们都愤怒不已。

  这些制药巨头面临着很大的麻烦,因为对维生素C市场的看好,他们花费重金购买设备准备扩大生产,结果这些花了大钱的设备还没有派上用场,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现在华国的维生素C产量每一个月都在增加,所以必须立刻想办法来应对这个讨厌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

  禾氏国际此时已经收到几大制药公司的压力,要求他们想办法控制维生素C的出口,要不然他们就要对付禾氏国际了。

  所以腿软的禾氏国际董事们找到了孙祖杰要求他赶紧想办法,劝说国内降低维生素C的产量,孙祖杰不得不召开了一个董事局会议。

  “各位董事,恐怕你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现在的成本是最低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现在应该是那三家企业向我们屈服才是。”

  孙祖杰刚刚说完,一个华资股东颤抖着声音说道,“那可是罗世,巴斯夫和武天制药呀,咱们这样的小身板怎么可能扛得住?”

  孙祖杰气得拍了桌子,“不过三家制药企业而已,他们再强有华国强大?有英国强大?你们不要忘记了,现在禾氏国际也有后台,华国和英国都是他的后台。”

  说完,孙祖杰笑着看向丰汇的董事,“鲍尔先生,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孙生,您说得很对,这一块市场数亿美元的市场必然属于禾氏国际,我已经说服不列第亚的制药公司,他们非常乐意与禾氏国际合作。”

  孙祖杰之所以一定要拉上禾氏国际一起赚钱就是这个目的,国际制药巨头们也是有矛盾的,他们非常乐意看到罗世,巴斯夫和武天制药三家吃这么大的一个苦头。

  而且维生素C降低价格,必然会扩张市场,对于他们维生素制剂的销售是十分有利的,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有禾氏国际一群洋鬼子帮忙跑关系,维生素C的销售就不会在欧美出现人为的麻烦,当然在这期间肯定有很多内幕交易,这也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这个年代,如果每年能够出口数亿美元的维生素C,对于华国的意义绝对非同一般,这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比贱卖石油煤炭稀土来的划算。孙祖杰已经下定决心,就算是打价格战,也要把这个市场彻底抢过来。

  所以他点了点头,“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不仅仅是英国,美帝那几家制药企业也请您多费心。”

  “愿意为您效劳,亲爱的孙。”

  孙祖杰说完了维生素C,就提到了那个合资制药企业。这是一个完全高标准的制药公司,按照孙祖杰与不列第亚的制药公司达成的协议,他们将协助禾氏制药完成欧美的验厂,作为代价,禾氏国际生产的青蒿素类制剂将由他们代理在非洲销售。

  当然孙祖杰也不是傻子,这些制药公司拿了大头的同时,也需要将一些药物授权给禾氏制药生产,并且对国内外销售。

  也就是说,通过几个青蒿素制剂,孙祖杰就有可能打开欧美高端药品市场的大门,这也是他的核心目的。

  既然要求这么严格,那么大部分设备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都需要从欧美招聘,这样一来这个禾氏制药出来的产品肯定比国内很多产品要贵很多。

  但是孙祖杰知道这些药品肯定能卖的出去,国内不说,那么多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同志一定会只买贵的,不买便宜的。

  而这样一些药物虽然欧美的市场价格也不高,但是再怎么说禾氏制药的成本也比欧美的价格要低,所以只要能够出口欧美医药市场,就算是亏本也是值得的。

  所以孙祖杰对这个制药企业极端重视,他听取了相关汇报后,点了点头,1980年上半年投产,时间还很充裕。

  说完了制药公司,孙祖杰就开启了另外一个话题,“诸位,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港岛的电影市场十分红火,不仅本土的电影票房迭创新高,而且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市场。”

  此时在港岛的娱乐圈,真正的大亨只有邵爵士一人,其他人实力都很一般,禾氏国际虽然拆分了,实力大损,但相比于这些人却是超级巨无霸,所以孙祖杰根本不担心进入的难度。

  一个英资股东突然问道,“孙生,我很坦率,希望您不要生气,是不是您得到了指令,要影响甚至于控制港岛的舆论?”

  孙祖杰摇摇头,“我明白您的担心,但是我以人格担保,没有这条指令。我只是看到了电影市场日渐火爆,认为值得投资而已。”

  说完孙祖杰就让人将他的投资计划递给与会的董事,并且开始阐述他的投资想法。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6:41 , Processed in 0.0424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