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人在大唐,建安风骨 - 第 113 页

  “哼!不就是猪肉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李世民冷哼一声,脸色似乎有些怀念的说道,“当年我带着大军东征西讨,军粮供应不上之时,什么东西没吃过?别说这猪肉了,饿急了连抓只老鼠都能做锅汤来!”

  “唉!你们啊,从小长于深宫之中。根本没有机会品尝民间疾苦,吃个猪肉也要这么偷偷摸摸,要知道,就算是猪肉,也不是所有人都吃的起来。”李世民一脸正色的教训道。

  李文斌抢着说道:“父王说的是,儿臣也知道有些大唐百姓生活疾苦,这主要还是社会财富不足所造成的,不过却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哦?文斌有何想法?”李世民有些意外,没想到李文斌敢在他面前说这种大话。

  “父王。其实这个很简单,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现在我大唐因为均田制的推行,所以农业十分稳定,最少在几十年内都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也只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要想让民间富裕,一定要大力发展工业,工业与农业和商业都不同,农业虽然也创造社会财富,不过因为土地的限制,所以农业创造的财富有限,而工业则不同,也许某个人灵机一动,就能创造出一种新产品,进而养活依靠生产这种新产品的工匠及其家人,甚至还能带动一大批的相关产业,可以说只要人的智慧不绝,工业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是无限的。”

  李文斌说到这里时,禁不住激动的站了起来,刚开始他只是随便说说,可是没想到越说自己越投入,最后连自己内心深处的话也讲了出来。

  看着李文斌神采飞扬的样子,李世民也不禁有些讶然,他以前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聪明有文才,甚至对某些事上也有些独到的见解,可是没想到他竟然还对农、工、商三个行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文斌,你说了农业和工业,那么剩下的商业呢?”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接着问道,对于农、工、商三个行业,他也十分了解,不过却从来没有从社会财富这个角度来想过。

  “启禀父王,商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它本身是不产生什么财富的,只是借助买低卖高赚取差价,这也是世人之所以鄙视商人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点了点头,李文斌说的也是世人对商人的共识。

  “可是,世人只看到商人投机取巧,却没有看到商人为此付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比如就以大唐十分常见的行商为例,这些行商贩卖货物,首先,他们要先调查各地某种商品的价格,分析贩卖这种商品的风险与收入,然后再花上本钱卖上大批货物,千里迢迢运到目的地进行贩卖,而在这其中所花费的脑力、体力以及承担的风险和各种花费成本,都会叠加在这批货物的原成本上,所以人们看到商人赚取的差价,也是商人经过劳动所得来的,只是将商品的原有价值人为的提高了一部分。而且商人将工业和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往各处行销,使得天下间的财富流通起来,只有这些财富流通起来后,那些财富才能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

  李文斌说起商人这个职业时,除了后世在网上或书上看到的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思考得来的,而且用到的新名词也比较多,他还真怕李世民听不懂。

 

第一百五十八章商贾之道

  “嗯,文斌你说的不错,虽说世人都鄙视商人的不劳而获,不过从你的分析来看,其实商人也是付出的劳动。”

  李世民毕竟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理解能力十分强悍,因此对李文斌的话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这时李承乾和李泰也被李文斌的高谈阔论吸收了过来,十分老实的坐到他的两边听着。

  “父王,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农、工、商三个行业的特点与区别,那么解决民间贫苦也就很简单了,农业就不提了,除非忽然得到一大块的肥沃土地和足够的人口,否则很难会短时间增加,如此一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从工业和商业上想办法,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商业的基础,因此若是想要快速增加社会财富,第一步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

  李文斌斩钉截铁的说道。

  李世民听到李文斌的话时,却是忽然心中一动,想起这段时间他的种种举动,忽然有种福至心灵的感觉,当下脱口说道:“文斌,你这段时间搞出的炒茶、水泥、石炭等新商品,是不是开始就存了想要发展工业的念头?”

  “父王英明,其实我开始搞出炒茶时,并没有想的太多,只是一时手紧,所以才想赚些钱,不过随着资本的积累,我发现自己还可以做许多的事情,虽然无法在政务上帮助父王,但若是能将工业发展起来,使得我大唐百姓受惠,也算是侧面为父王您解忧了。”

  李文斌一脸道貌岸然的说道,他还需要李世民帮忙顶在前面打掩护,所以说些漂亮话还是有必要的。

  “那个……这我就想不明白了,工业发展起来后,最受惠的不还是那些工场主和那些商人吗,怎么能让我大唐百姓都受惠呢?”李承乾年纪小,有些想不明白的说道。

  “你想一想,若是工业发展起来后,总归是要雇佣人手的吧,一般家里富足的百姓当然不屑于做工,可是那些贫苦人家却能从中找到一条新的收入,而且工业越是发达,雇佣的人手也就越多,受到惠及的百姓当然也就更多。”

  李文斌笑呵呵的解释道。

  “嗯,不错!”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就好像文斌你和那个王鹤轩搞的那些水泥厂和石炭矿,虽然没有做过统计,不过按我的估计,最少有数万户的大唐百姓受到惠及。”

  “这么多?”李承乾也是十分惊讶,大唐总人口才三百多万户,可是李文斌搞出来的这两个产业,竟然一下子影响了大唐百分之一的人口,想想就让人敬佩。

  “父王,其实你还是小看了这水泥和石炭!”李文斌一听李世民的话,立刻出言反驳道。

  “哦?”李世民一愣,有些惊奇的看着李文斌,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自己看不透的东西?

  “启禀父王,您只看到了水泥和石炭这两样产品,却没有将与之相关的产业也计算在内,比如水泥的生产,就立刻带动了石炭石、石膏、矿渣等原料的开采及运输,而且随着水泥的应用推广,肯定还有更多的水泥制品被人们发明出来。而石炭也是一样,虽然现在它还主要做为炼制水泥和冶铁的燃料,不过它的其它功能,我们石炭工业协会也已经掌握,到时推出来时,肯定会让大唐更多的人受惠!”

  李文斌说的十分豪迈,在他当初的计划中,水泥和石炭这两样东西,可是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与另外一件即将出现的东西一样,都是李文斌布局天下的关键道具。

  李世民看着神采飞扬的李文斌,忽然间第一次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儿子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虽然对于李文斌话中的一些观点他还持怀疑的态度,不过却并不影响自己对李文斌的欣赏。

  “文斌,你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不过却太过看重工商的作用了,要知道,农业才是立国之本,而士人更是治国之本,只有将这两者抓在手里,整个国家才会稳定,国家稳定之后,才有可能大力发展工商业!”李世民语重心长的教训道。

  虽然李世民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但受限于从小的接触到的教育,已经将以农立国的思想深入到骨髓之中,因此虽然承认工商业的重要性,但士与农在他心中的重要性还是排在无法动摇的首位。

  “父王教训的是,我必当谨记!”李文斌躬身说道,他也知道,想要动摇古人这种重士农而轻工商的思想,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因此也不再反驳。不过转而又笑嘻嘻的说道,“父王,现在大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安居,儿臣也趁着这个大好时机,才能在工业这方面做出了点事情,让大唐的百姓生活能过的好一些。”

  李世民告诉李文斌:这个工商富民的事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更不要理会别人的目光,把别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给做成了,这才不愧于他李世民的儿子!

  听着李世民的夸赞,李文斌当然是乐开了花。

  这段时间他和商贾走的很近,已经让不少太子的势力趁机进谗言,说他身为亲王不思读书报国,反而把心思都放在这些贱业之上,丢了皇家的脸面等等。

  李文斌虽然对这些话不屑一顾,不过却也担心这些话被李渊给听了,万一他觉得他这个孙子给李唐皇室丢了人,命令他以后不许参与工商,那他之前的那些心血可全都完了。

  幸好李世民的思想很开通,也看到了工商的重要性,在李渊面前替自己以理据争。

  这样一来,李文斌心中最后的那丝顾虑也终于打消掉了,以后做事也可以更加放开手脚。

  说完正事,然后李世民随意的打量了一下李文斌的书房。

  做为齐王,李文斌府上的书房当然十分气派,挨着墙放着一排四个大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放着无数的书籍典藏。

  不管怎么样,这一看起来,就能让人感觉到主人十分的有文化。

 

第一百五十九章书稿

  不过李文斌可以对天发誓,自从他被封为齐王,搬进这座王府中起,这书架上的书他是一本都没看过,甚至连碰都没碰过。

  倒是锦绣平时喜欢读书,偶尔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拿回房间读一读。

  书架旁边放着几个小案,上面摆放着一些画卷及书房用品,正中放着一张大书桌,上面放着笔架、砚台、镇纸等书写常用之物。

  李世民闲着无聊,走到书案旁边,想看看李文斌平时都写些什么?

  “咦?这是……”李世民走到书案旁,立刻看到书案上竟然有摞厚厚的书稿,最上面的那张写着四个大字——《三国演义》。

  这四个字字体娟秀,书法中柔弱飘逸有余,可是却阳刚不足,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女子之手。

  这正是李文斌每天给锦绣默写的三国演义,每次都由自己口述锦绣执笔。

  李文斌则把它放在书桌旁边,有空时就拿出来看一看,没想到今天被李世民看到了。

  李世民一时好奇,将书稿拿起来看了一下,刚打开第一页,立刻被那首沧桑厚重的临江仙所吸引。

  再看到下面三国演义的正文时,立刻就再也移不动脚步,一页又一页的看了起来,最后干脆坐到书桌后面的椅子,整个人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几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之中。

  李文斌立刻心中大急,三国演义倒没什么,不过桌子上的那份可是锦绣亲自抄写的,意义当然是大不相同,万一老爹向他索要的话,他是给还是不给啊?

  “父王,天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李承乾和李泰他们等了好一会儿,可是李世民却连头都没有抬一下,无奈之下,李承乾只好开口提醒道。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后,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然后接着看自己手上的书稿,脸上也时而微笑会意、时而疑惑不解。

  “放的是什么书啊,怎么父王看的那么入迷?”李泰就在李文斌旁边,拉了拉他的袖子问道。

  “唉,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李文斌的神色十分焦急,李世民越是入迷,他也就越担心。

  桌子上的三国虽然没有写完,但也有一半多了,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看的完的。

  也就是说,李世民极有可能把书稿给带走。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世民一直看到第六回的孙坚背约藏玉玺时,才忽然想起来李承乾他们。

  “哈哈哈……”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看到几个儿子看向自己,这才脸红的说道:“这个……,呵呵,刚才为父看的太入迷了,倒是忘了时间了。”

  “父王,那本三国演义真的那么好看?刚才我们一连叫了您好多次,您却都像是没有听到一般。”李泰十分不满的说道。

  刚才李文斌看李世民一时半会清醒不过来,再加上李承乾和李泰他们一直追问,无奈只能简单的把书中内容简单介绍了一下。

  “嗯,这真是一本奇书,竟然能将整个三国中的人物都写活了,让人是欲罢不能,而且其中用到的权谋与兵法,也都很有借鉴之处,为父只看了一眼,就立刻被吸引了进去。”李世民说话时一脸回味,似乎还沉浸于书中的世界不可自拔。

  “父王,我们还是快点回府吧,现在天都黑了!”

  李世民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也知道是该回府的时候了。

  于是急忙站起来走到兕子身边,一脸歉意的说道:“呵呵,父王错了,咱们现在就回府。”

  李文斌却还一直盯着李世民手中的书稿呢。

  看到他要走了,也不舍得把书稿放下来,心中立刻就是一沉。

  “父王,那个书稿……”想到这里,李文斌忽然脑子一热,上前一步拦住李世民,指了指他手中的书稿,面露难色的说道。

  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他觉得李世民应该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噢,对了!”李世民忽然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李文斌以为他终于肯把书稿还给自己了呢,没想到李世民接着问道,“文斌,刚才我都忘了问了,这书是何人所做?”

  李文斌一听李世民竟然问这个,不由得失望的答道:“启禀父王,这书我也不知是何人所做,只是我以前曾经看过,可惜后来原书不慎损毁,因此就凭记忆将书默写了下来,现在还只默写了一半。”

  当初李文斌对锦绣解释三国的来历时,也是这么说的,现在也不好再改口。

  “哦?这倒是奇了,如此奇书我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李世民讶然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9:55 , Processed in 0.02980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