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1051 页

送走使节,大伙跟着秦亮回到西厅,再次一番口头劝说。秦亮也很无奈,辞让的理由早就说过了,什么想做周公之类的话、都从旧书堆里翻了出来,若是继续念同样的内容、又显得太虚假。

 

他忽然想到一个新理由,遂道:“陛下尚未亲政,孤若是接受禅让,后世恐怕会骂孤趁虚而入。”

 

实际上秦亮不太在乎后世的评价,更不怕骂,他亦已在心里承认、自己确实就是在篡位,没有什么不能承认!不过刚才他是实在找不到别的理由了,才随便说了几句话、听起来不是太假那种。

 

或因秦亮说话时的神情严肃认真,而且还故意有点徘徊的样子,一些官员竟然因此脸色都变白了。大王收手的可能性不大,却还是有点吓人!万一他真的过于在乎名声,不小心玩脱了,那大伙岂不都是乱臣贼子?

 

贾充在人群里,他的神情也是稍显难看,好像修受禅台的时候、他去做过设计监督。贾充率先说道:“世人都知道、大王以前就是忠臣,现在只是天命难违也!太后临朝听政,正因得到了大王辅佐。陛下虽未亲政,太后却一直掌握宝玺诏令阿!”

 

众人一阵附和,钟会苦思一会,开口道:“陛下未亲政,齐王当初却已成年、到了亲政的年纪。不过齐王不修德行,以至谋刺发生在大殿,叛乱荼毒其外,天怒降及各地、而频现灾祸;太后废齐王,实乃大王之意,此非趁虚而入也。那时魏室着实最为虚弱,若非大王匡扶社稷,岂有今日承平?”

 

不过先废立也没错,对三方其实都更好。曹芳早已明事了,如今社稷并非葬送在他手里、他也不用太难受;而曹启还不太懂,他经历这个过程应该是稀里糊涂的,禅让了正好回到父母的身边过好日子。秦亮也省去了许多麻烦,更不用威逼利诱皇帝松口,把事情做得太绝。

 

又有人说道:“大王虽受禅于魏,但西南原有汉,全赖大王以力破之。大王既因德行而承运,又有大功而威服,没有比大王登宝,更具天命、民心了!”

 

灭汉带的兵,名义上也是魏军,讲道理还是有点虚。但大伙也是好意,只是想方设法给秦亮召理由而已。于是秦亮只说道:“诸位好意孤已知了,孤实为敬畏,不敢接受魏朝宝册。”

 

大伙一番劝说之后,自然没有什么结果,只得陆续拜别散去。毕竟这是第三次推辞,都推辞两次了,秦亮当然要坚持做完!

 

或许秦亮这次的神色、情绪、说法好像稍微有点过了?以至于六月间朝廷最后一次送来禅位宝册的时候,晋王宫忽然来了好多人,比第一次遣使的人还多。一些官员是自发跟着来的,这次是真的不能让秦亮拒绝了!

 

陈骞、荀勖等人则拿出了一卷长长的登坛受命表,并双手奉上笔。

 

使节钟毓也捧着宝册道:“大王,天命不可违!”羊耽看着秦亮颔首道:“大王请受之。”

 

“唉!”秦亮叹了一声,终于伸手接过毛笔,在表上写下一个“可”字。

 

钟毓和羊耽都长松了口气,接着把盛放传国玉玺的匣子,也一并交给了秦亮。

 

他还没正式坐上那个位置,人群里有人竟开始说起恭贺来。秦亮没有回应,保持着严肃的神情,依旧率众送别使节。

 

荀勖随后把衮冕送了过来,先存放到了西厅里屋的椒房内。穿这衣裳的时候,须有懂礼仪的属官们在旁检查,免得内宅那些侍女出现疏漏。服饰大概是四件套,中单、玄衣、纁裳,穿起来就是上黑下红,还有一顶带旒珠的帽子,冥币上那种模样。

 

大伙在一起准备了一番,分好各自负责的事宜。及至傍晚,秦亮才带着那只匣子返回内宅。

 

禅让的程序折腾了那么多次,今日前厅庭院的人又多,到了傍晚时分、令君等人应该早就知道今日之事了。

 

果然秦亮来到西庭院门楼时,不仅有令君玄姬等人迎接,羊徽瑜、吴氏、陆凝、吴心也来了,居然还有潘淑带着她的小宫女。孙仲谋才死几个月,潘淑的丧期显然没结束,不过她过来拜见,倒是先换了一身浅黄色的淡雅细麻深衣,更加得体。

 

大家都深揖道:“妾等恭迎大王。”其中潘淑的姿态明显比以前更加恭敬,她那个皇后有争议、在魏国不被认可,但秦亮即将做的皇帝,却没人不认!连吴国人到时候也得承认。

 

秦亮的目光从令君她们红扑扑的脸上扫过,拱手还礼道:“卿等不必多礼。”说罢手里拿着匣子,阔步向门楼走去。她们好几个人也转身跟进了庭院。

 

他顾不上换衣裳,径直走进了阁楼厅堂,便在一张小木案后跪坐下来,伸手打开了宝匣,里面是传国玉玺!宝册等东西,秦亮都让荀勖负责收好了,只有这枚真货,他自己带了回来。

 

传言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上面有彩色丝带,秦亮拿起来一看,果然看到了下方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有一个破角,镶黄金修补的。侧面的玺肩上,却又有曹丕叫人刻的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秦亮翻来覆去地瞧了一会,便抬头递给令君。令君忙跪坐揖拜,双手接过宝玺。

 

“那个角,是王莽代汉的时候,逼迫汉朝太后交出玉玺,太后给摔坏的。黄金便是王莽叫人所补。”秦亮道。

 

令君、羊徽瑜等应该听说过,陆凝估计不知道,果然一脸稀奇道:“原来破一个角还有故事。”

 

秦亮道:“王莽当时已是圣人,但从这些细节可以猜测,他把事情干得、还是不太好看。”

 

这时他还恍然想起,王莽的头骨应该还在,就在此地北边武库里放着!

 

秦亮看了一眼姿态端庄的令君,又淡然道:“让大伙都瞧瞧罢,此物盛名已久,稀罕得很,传到现在挺不容易。周天子那会,便差点被蔺相如给摔了。平常也有专门的官员保管,往后卿等也不容易见到。”

 

玄姬观摩了一下,说道:“大王要在这行小字后面,再刻一行‘大晋受魏传国玺’吗?”

 

秦亮心说,如果传国玺以后不会弄丢,一个朝代就得刻一行字,以后怕是太多字、没地方刻字了。

 

他当然知道,世上没有江山永固的王朝,若能传个两三百、便已很厉害。不过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不太应景,秦亮便说道:“不如找来工匠、把那行小字抹去省事。”

 

.....

 

 

------------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与日同登

 

正元三年,壬申。六月二十日,大暑到立秋之间的天气才最炎热,不过一早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多少还有一些凉风。

 

黯淡的光线中,洛阳城南的洛水北岸,聚集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人们走宣阳门或开阳们出城最近,靠近洛水时,夏季草长,前面许多人的袍服下摆、都被露水打湿变了颜色。

 

周围人山人海,简直比大市上还热闹。其中有大量朝廷文武官员、中军将士,还有匈奴、鲜卑、乌丸等部落使者,以及外围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其中还有僧侣、刚从西方来到洛阳不久的康僧铠。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22 , Processed in 0.07983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