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1082 页

马钧应喏。这时旁边一个官员拜道:「臣请言,铁铳制作,过于复杂。锻卷为筒,已是不易,因孔变小,之后还须钻磨内孔、用锉打磨光滑,十分费时。其效用提高亦不大,校场试验,二十步内勉强可穿铁甲,击伤无甲之物、最多四五十步之内。权衡诸方,或不如铸铜。」

 

此官应该从来没上过战场,秦亮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二十步与十步区别便很大了,十步之内发射,敌步兵可能提前冲到跟前。二十步则能先发射一两轮,并换兵器拒敌。」

 

随从文武纷纷附和。秦亮顺手拿起了案板上的一件工具、穿越者王莽搞出的简陋版游标卡尺,他量了一下铁铳的内径,随口又说了一句:「想继续增大射程,须加长铁筒。」

 

他自然知道、槍械都有个最佳的长度口径比例,虽已记不清楚,却可以试出来。不过现在不用试,目测这铁铳的长度就太短了。

 

铸铜的法子、更无法提高长度口径比,锻裹熟铁,反而还有改进的空间。秦亮便问马钧:「

 

能否将两三段铁筒、烧红了拼接起来?」

 

马钧想了想,躬身道:「回陛下,铁水浇固……可能不牢固,臣可以试试烧红接口……锻接。不过铁筒一长,钻孔锉磨……又要重新设法。」

 

秦亮点头道:「命考工先批量制作这种稍短的铁筒,拼接之法再想办法。」

 

马钧揖道:「臣遵诏!」

 

秦亮早就知道火器是怎么回事,之前却仍未真正预料,这种最简单的火药槍、烧火筒一样的东西,也有许多工艺须要突破。他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好在至少知道,这条路是对的、并且一定走得通!

 

同样是远程兵器,弓箭的射速不是黑火药武器可以比拟,应该不在一个生态位;火铳竞争的位置是弩,同样射速低、破甲强。qδ.net

 

但即便铁铳的制作复杂,造价仍然比弩低,因为材料主要是廉价的熟铁和木头;火器也不像弩那样、娇贵容易损坏。而且弩矢耗材的造价同样很高,火器用铅弹裹上一小块丝绸、仍然比弩矢便宜,辎重运输的负担还减小了。

 

秦亮率众在甲城、乙城都看了一遍,终于回到金墉城的宫殿歇脚。

 

因为兵器火器甲胄、与箭矢火药铅料是分开存放的,金墉城这边主要囤着弹药,大臣还劝秦亮不要过去。不过秦亮察觉一下自己的灵体、认为没什么危险,便径直进了金墉城。

 

这时秦亮才想起,于甲城、乙城都没看到高炉,便问马钧:「铁料全从别处运来?」

 

马钧拱手道:「禀陛下,炼铁炉的烟尘……很大,洛阳附近……只瀍水城有几座炉子,除此之外,便是偃师县……与荥阳县有炼铁炉。」

 

他接着从袖袋里掏出一卷纸来,双手呈上:「陛下曾于……数月之前,下令臣、设法多炼铁料。臣正欲上奏,新设炼铁炉之外,亦得到了改进大炉、增加出铁之法,请陛下过目。」

 

「哦?」秦亮接过图纸卷,立刻拉开,埋头看了起来。

 

这时秦亮从余光里瞅见,马钧侧目观察了一下同行的中书令陈安。没一会马钧的声音又道:「此乃考工杜衡之功。」

 

秦亮没有急着回应,不过发觉了马钧的小动作,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马德衡口吃是口吃,却也懂人情世故。

 

古人的画图方式有点不一样,秦亮一时间也没太看明白,大概是高炉顶部的排气口变了。他暂且收起了图纸,回顾左右道:「杜衡呢?」

 

马钧道:「陛下,考工杜衡昨日刚离开洛阳,去了荥阳。」

 

秦亮想了想道:「即在少府新设一个官位,加官无职责,俸禄八百石,终身领俸。无论官吏、军士、庶民,只要在诸工艺技巧上有功,皆可赐封。就叫……大匠。马少府、杜考工有功,可加官为大匠。」

 

马钧立刻跪伏拜道:「臣不敢居功,谢陛下恩赏!」

 

侍立在侧的官员们都行揖礼,没人有异议。大伙根本不在乎、皇帝是否喜欢工匠,对于增加官位通常也不会反对;只要不裁撤官位、便没什么阻力……比如像正始改制一样,曹爽府刚放出要裁撤郡府一级的消息,立刻就引发了上下愤慨。所以随着王朝持续,冗官问题常常无法避免。

 

但秦亮并非胡乱加官。多养几个提高生产力的人、财政也破不了产,何况还能起到鼓舞士庶的作用。刚才秦亮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心里盘算过了、怎么也亏不了本,不过他有时候决策事情太快,着实容易给人一种随意的错觉。

 

有了鼓励的态度,这时他又想到了一件事,遂转头对桓范和马茂道:「今日下午,大司农与城门校尉到阅门来,商议稻谷旱地育苗之法。到明年春尝试,办成之后论功欣赏,首功者加官大匠。」

 

桓范会亲自管理屯田的具体事务,听到这里困惑地

 

脱口道:「稻谷可在旱地生长?」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急忙弯腰揖礼。

 

秦亮也是后来才想起,稻谷移栽前在旱地育苗、应该是更好的法子。不过在洛阳附近气温较低的北方试验,最好用马粪等物、事先调节旱地的酸碱度,可以减少病害。

 

他一时来不及多言,便简单对桓范说道:「旱地的稻苗先长根后长芽、根须更强,移栽水田后生长也更快。若如所料,定可再次增产粮食。」

 

众人虽将信将疑,但试试总没有错,便都陆续颔首。官员们对于农业技术的态度、好像更加重视,毕竟有的人就是从汉末过来的,知道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就在这时,马茂的声音道:「陛下文治武功,心系万民衣食、并在关中躬耕屯田,古之圣人不过如此也!」

 

大伙这才回过神来,纷纷揖拜道:「陛下英明!」

 

跪坐在侧的令君见状,只得跟着大臣们执礼,她向秦亮顿首之后,起身时忍不住隔着纱巾看了他一眼。

 

秦亮受禅称帝、毕竟也算是篡位,此时还有点担心皇位不太稳固。只是在场的几个人表示心服、也起不到多大的心理安慰作用,他当即抬起手道:「罢了罢了,免礼。」

------------

 

第七百六十三章 只识美貌

 

刚到午后,桓范与马茂便来了阅门。君臣谈论之事,大概是先把稻种放在旱田里育秧、然后才移栽到水田的过程。说得非常具体,诸如利用稻草在夜晚保暖、马粪草木灰的不同属性特点,之类的细枝末节。

 

令君接受了大臣拜见之后,离开了桌椅、到屏风后面的窄塌上休息。不过只有一道绫布之隔,外面的说话声依旧听得很清楚,甚至隐约能看到人影。

 

她不禁又想起了上午、在金墉城那边的情形。仲明反复摩挲、试用那把火铳的认真细致,恐怕除了绝色美人的身体、他从来没有那么仔细地对待过一件事物。那个少府马钧也有点口吃,听他说话比较难受,但仲明还是与之交谈了许久,详细倾听每一个过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8:54 , Processed in 0.07762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