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1243 页

大伙从西堂这间屋出去、便是一道阁道,此乃西閤门的二楼、连通太极殿正殿与西堂。

 

秦亮刚想与郭统等人闲聊几句,忽然就发现、正门台基上正站着个官员。庞黑留意着皇帝的视线,马上在后面弯腰轻声道:“陛下,来的人是吴国人沈莹。”

 

“哦。”秦亮随口发出一个声音。

 

沈莹在斜对面、同样看到了秦亮等君臣,虽然隔了挺远一段距离,但秦亮身上的红色袍服、通天冠很好认。

 

不过沈莹没法直接过来,这阁道与西堂前面的台基不通,除非翻栏杆过来……大臣当着皇帝的面翻栏杆,当然不可能那么干!毕竟大家在这种地方、一言一行都要讲究点仪式感。

 

秦亮遂道:“汝去把他叫到阁道上来。”庞黑道:“诺。”

 

于是秦亮继续与王沈郭统闲聊。没过多久,沈莹便跟着宦官庞黑、从旁边的侧门走出来了。

 

秦亮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觉得这两人还有点稀奇。冗从仆射名叫庞黑、但他既不胖也不黑,沈莹的字是伯玉,却晒得皮肤黝黑。二人的名和字,非要反着干阿。

 

沈莹走上前,躬身揖拜道:“臣拜见陛下。”他已经受了晋朝给的一个闲职官位,但也成了晋臣,所以改口称臣了。

 

此时世人的正坐就是跪坐、跪拜的含义与后世不太一样,并非明确尊卑的意思,书信里平辈也常写上“顿首”,相互磕头很常见。但人们在外面站着的时候,无论尊卑,大多也只会揖拜;除非是认错或者特别郑重,否则地面上没有筵席、大家都不用跪。不过一会进屋子里入座、沈莹多半会行稽首礼。

 

秦亮微微颔首,然后继续沿着阁道漫步。沈莹也跟着王沈他们,追随其后。秦亮一时没有说话,因为他竟然把事情给忘了!他有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要做的事项,但此刻丢在了里屋。

 

今天召见沈莹,究竟是干什么来着?

 

皇帝一言不发,沈莹的神情倒愈发緊张起来,估计他正在猜测、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主要是那么多吴国降臣,不乏有吕据、滕胤等地位更高的人,皇帝却偏偏召见他一个吴国的年轻郡丞、确实有点反常。

 

好在秦亮终于想起来了什么事,他当即停下脚步,转身问道:“我听说吴国南方出产棉布?卿游历各地,了解此事吗?”

 

实际上三国就有棉花,但北方种植的棉花主要是来自西域;短绒棉的纤维太短,根本没法用来纺布,填充被子都会被嫌弃,百姓宁肯用柳絮等物。秦亮知道后世有西北长绒棉,但此时西域传过来的显然不是一个品种,还得培育亚洲棉才行。

 

沈莹忙躬身道:“回陛下,臣知道朱崖洲(海南岛)的黎族人、已种植棉花多年,出产的布称‘吉贝布’。但棉花脱籽麻烦,黎族人纺布又太慢、因此运到石头城的吉贝布,品相较差、价格贵,世人只是当稀罕物购买。由于朱崖洲当地缺少纺布原料,当地的百姓才一直种植棉花纺布。”

 

秦亮事先并没有告诉沈莹、今天要问什么,不料沈莹这都知道,说得还挺详细!秦亮忽然觉得,沈莹确实是个人才。

 

听到这里,秦亮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不巧了,马少府当初出名,其中一件事就是改进了织绫机、在民间传开了名声,若叫少府针对棉花制作更好的器械,应该不难。伯玉尽快派人南下,找一批棉花原料回来看看。”

 

沈莹立刻揖道:“臣谨遵诏命。”他想了想又道:“但朱崖洲的棉花、只适应当地气候,曾有人向北移植、却没有成功。”

 

秦亮道:“培育种子只能慢慢筛选,缓慢向北移栽、不断挑出那些适应气候的种子,此事无法急于求成。不过我们可以开通海运,先把原料运到北方来加工;到时候还可以从交州运粮到朱崖洲交易,鼓励当地黎族扩大种植。”

 

而且有了棉花、不一定都用来纺布,要是做成棉袄和被子,加上以后加大对石炭(煤)的开采;不仅有利于北方民生,还可以让辽东等地的军民更抗冻,利于开发和占据地盘。

 

沈莹恍然道:“陛下真博闻广识也!”

 

秦亮看了一眼沈莹,觉得把此人派到交州去做官、多半能有所作为。让沈莹去南方,还能让他有机会、继续收集当地风物人文资料,完成那本准备要写的书。唯一的问题是可靠性,沈莹刚刚投降、兴许应该多考察一段时间。

 

这时一行人已经走完了不长的阁道,来到了一处梯道前;若是走上木梯、便是太极殿正殿的台基了,正殿台基要比东堂、西堂的台基都高。秦亮没有上去,转身又缓缓往回走。

 

他一边慢行,一边又随口问了一句:“芍陂之役后,吴国发生了二宫之争,伯玉是支持哪边的人?”

 

沈莹有点尴尬道:“臣当时人微言轻,还不能支持某一方。”

 

此言倒也有道理,官职太低的人、确实没资格站隊。

 

沈莹又主动说道:“不过臣与张伯彰将军(张布)交好,两个家族还有联姻关系。”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孙子烈(孙休)受封东吴藩王时、居住在丹阳郡,但与丹阳郡守李衡不睦,常受侵扰。当时张将军为其左右将督,便曾找到臣帮忙说和;然而臣也无法说动李衡,便建议张将军劝藩王、迁到会稽郡。会稽郡守濮阳兴与臣有旧,张将军等人到了会稽郡,果然受濮阳兴照顾。这样看来,臣或许算是支持故太子的人。”

 

故太子孙和与孙休是同母兄弟,沈莹之言确实说得通。不过秦亮听到这里,关注点已不在二宫之争了、而是张布。

 

“原来如此。”秦亮的神情忽然稍显复杂。

 

 

------------

 

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堂晴日

 

沈莹刚告退,秦亮看了一眼广场上、便见有一辆四轮马车过来了。

 

晴朗的上午,二月的阳光、似乎比秋冬的太阳更加明亮。或许只是太极殿宫院这片广场、造成了一些错觉,没有草木的砖地,在太阳照射下亮得刺眼。

 

广场中间行驶的一辆马车十分明显,瞥一眼就能看到。这个时间坐马车来的人,应该就是马茂、隐慈、朱登三人。

 

秦亮看了一眼太阳的角度,转头对郭统、王沈道:“上午已没有什么事,卿等可以回去了。一会我与马茂他们商议的话题、不用记录,其中只有一些官职变动,可告知平章政事堂诸臣。”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任命隐慈为秘书监,朱登去接手校事令。马茂转任侍中,他的城门校尉职位、诏令甄俨回来做;凉州刺史则让殿中校尉严英去做,祁大殿接任殿中校尉。再召田豫回来、拜为太尉,熊寿外放并州刺史、兼任护匈奴校尉。”

 

郭统等人允命拜别。

 

刚才离开的沈莹、此时还没走出阁道,他听到秦亮说的前半句,他已放慢脚步、大概是想等着郭统二人同行;然后听到了人事安排时,沈莹立刻回头看了一眼,神情有些诧异。大概是觉得、皇帝调整人事也太轻描淡写了,只是临别之时顺带提一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23 , Processed in 0.07047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