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230 页

秦亮道:“嫂子泼辣,可别惹到她。”

 

三人一边说话,一边沿着回廊走到书房门口。秦亮转头看了一眼天色,吁出一口气道:“你们先去沐浴歇着,我稍晚一点回房。”

 

令君道:“我去为夫君煮一锅热汤。”

 

玄姬也告辞,回到自己住的房间。只呆了一会,她便默默地去了书房,假装在木架上找书卷看,侧对着秦亮。这时秦亮翻看着案上的东西,忽然抬起头看向这边“呵”地笑了一声。玄姬侧目,瞪了他一眼。

 

秦亮道:“姑能坐过来吗?”

 

玄姬便拿着一卷简牍,坐到了几案边,秦亮便把手伸了过来。玄姬急忙抓住他的手,从白狐裘的哅襟里拿出去,没好气地小声说道:“一会令君来看到了,说我耽搁仲明做正事。”

 

秦亮作罢,说道:“她不会那么说。”

 

玄姬看了一眼案上自己的画的东西,荭着脸道:“一时没忍住手,给君弄花了。”

 

秦亮道:“画得很可爱,我一看到,便想亲近姑。”

 

画得又不是春宫,仲明真是好奇怪的兴致。或许玄姬就不该进这屋耽搁他,仲明一看到她、就像看她的身体,好像怎么也看不够。

 

不过等令君端着木盘进来了,玄姬便感觉自己的罪责小了很多。因为秦亮也喜欢看令君做琐事,他一直在留意着两个女子,早就分心了。

 

果然秦亮干脆把毛笔放下,坐在那里专心地喝汤,默默欣赏着两人的笑颦姿态。

 

这宁静的傍晚,外面又下雪又起风的,大伙只能呆在房间里。虽然没做什么事,但空气中仿佛流动着某种心情,隐约的慾念与些许的暖意,渐渐与放了蜂蜜的热汤白汽混合在了一起。

 

……

 

……

 

(微信公众号:西风紧)

 

 

------------

 

卷二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情淡如水

 

淮南过年与洛阳差不多,城中到处烟雾缭绕,各家各户都在祭祀祖先。没有鞭炮声,倒不时能听到杀猪的嘶叫。

 

过完年便是正始五年,甲子年,此乃干支的一个新轮回。

 

正月十五一过,种稻谷的水田、便可以开始犁田了。堆粪已经强制推行,但都尉府没能制出太多曲辕犁,铁料不够,大部分屯户春耕仍旧要使用长直辕犁、甚至木犁,十分费力。

 

秦亮一大早便带着几个人,沿着沘水骑马南下,来到了沘水之畔、靠近大别山的铁官城,亲眼再看看炼铁的进展。

 

陈安等官吏出城迎接,秦亮没有多话,径直要求巡视铁窑。城很小,除了陈安的属吏、找来的匠人,便是庐江郡调过来的民屯、守卫,没有别的居民。

 

半空也没有冒黑烟,炉窑显然还没烧起来。

 

陈安引荐了个叫杜衡的属官,说是从司州荥阳县征辟来的人,建造炉窑就是此人负责监工。

 

秦亮一边听杜衡介绍他监造的几个炉子,一边观察那些底部是椭圆形状的砖土炉窑,据说这种形状没有火力死角。秦亮对冶金的具体技术不太了解,便没多话。汉朝人就会建造高炉,关键是找到有能耐经验的人。

 

听了一会,秦亮仅靠直觉,便觉得这个大汉好像真的会炼铁。因为杜衡还谈到了、用生铁制作熟铁与钢的步骤,把铁料烧成半熔后反复翻炒云云。秦亮听说过这种法子。

 

还有杜衡建造在沘水边的水力鼓风机,能转起来、鼓风还很大。据说都是汉朝传下来的工具,若是没点经验的人、应该做不出这种东西。

 

很快大伙把小小的铁官城转了一圈,众人便到官寺中歇息。秦亮单独与陈安走出官寺,在满是尘土的路上走了一阵。

 

秦亮见陈安比在洛阳黑瘦一些了,便好言道:“铁官不归郡守直管,我只能找季乐来帮忙。若有什么难处,卿只管明说。”

 

陈安皱眉道:“只是找人不太容易,之前辟了两个人都不行。事先说得很好,还有个祖上做过将作大匠,找过来一用,他建造的炉子第一天便烧塌了。若非如此,三四个月定然能出铁。毕竟沿着沘水上游过去,铁矿、石炭都是现成。”秦亮点头道:“我看这个杜衡有点能耐。”

 

陈安叹了口气道:“希望如此。”

 

秦亮看了一眼他蓬乱的八字胡,笑道:“我记得,季乐自称是懒人。”

 

陈安虽然长着八字胡,但人中位置很平整,不算是“八”字、而是一横(下巴没什么胡须的、都叫八字胡),并非丁谧那种狗头军师的造型。

 

陈安露出一丝笑容,淡然道:“懒人到什么地方都能随遇而安。”

 

秦亮感慨道:“记得我刚出仕的时候,起初与那个孙谦相谈甚欢,跟季乐倒没什么话、后来慢慢才熟识。不过现在我与孙谦已经没有来往,倒与季乐情谊日增。”

 

陈安忽然小声道:“那个孙谦,似乎有点问题。”

 

秦亮立刻沉声道:“原来季乐也有察觉?”

 

陈安一脸诧异道:“我以为府君不知。”

 

秦亮思索了一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0 , Processed in 0.03816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