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569 页

主要还是因为大将军费祎的名气很大,估计蜀汉那边连坊间都在传消息。只要消息到了民间,魏国校事府的奸细、甚至来往两国的商队都很容易打听到,那便不再有任何保密可言。

 

王广道:“郭孝先(郭循)被俘虏之后,还心向大魏,此事须得表奏陛下殿下,诏令嘉奖郭孝先的事迹阿。”

 

这个时候,秦亮不禁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态度:“郭循并没有做官、不领俸禄,对大魏朝廷没有效力的义务。他要是不想做蜀国人,大可以不投降以明气节。”

 

虽然是敌国的大将军,但秦亮显然对费文伟本人没什么仇怨、甚至有好感,无非各为其主罢了。秦亮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本心、替费祎说了句话,秦亮其实本身还算是一个性情中人,不过在仕途中学得老练了一些。

 

脸上比较干净的王明山道:“郭循若是坚决不降,还是可能被杀,却难以出名了。他想要的就是大魏朝廷对他的认可,以及给他家人的褒奖。”

 

秦亮赞同道:“应该就是为了出名,想搞出一件大事、让天下人都知道。”

 

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名气,多半只有古人干得出来。反正秦亮不会干这种事。

 

王广道:“不过这也是大魏国人的气节,宣扬此事对朝廷有好处。”

 

秦亮不再反对,因为王广说得也有道理。秦亮毕竟是魏国官员,本就不应该在魏国朝堂上、为蜀汉大将军说话,刚才那句话已经能够表达情意。

 

而且郭循是西平人、又姓郭,可能与郭太后也有点亲戚关系。只是秦亮没听说过,郭太后有这么个亲戚,与她比较近的亲戚都在洛阳当官。

 

秦亮遂不置可否,既不再反对、也不继续谈论郭循。

 

这时他说了一声“对了”,然后说道:“费祎被刺之后,蜀国内部反对姜维的声音会有所减弱,我推测、姜维很快会发动大规模北伐。”

 

王广沉吟道:“蜀军今年初才攻打过凉州……”

 

旁边的另外几个人都一副思索的样子,好像一时不好判断。确实除了费祎被杀的事,西线那边还没有任何迹象。

 

秦亮却道:“姜维会来的。”

 

就在这时,宦官的声音喊道:“皇太后殿下、陛下驾到!”

 

朝臣们马上停止了交谈,纷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秦亮转身时,并没有抬头直视北边的台基,但在余光里、仍然瞥到了一眼郭太后青红相间的蝉衣下摆,长裙边缘上绣着漂亮的花纹。

 

先前有些黯淡的东堂,此时也仿佛忽然之间亮堂起来,大殿里的色彩也好似鲜艳了几分。应该是太阳马上要从东掖门那边升起了,或许也是秦亮此时的心情稍有变化。

 

除了朝见,秦亮已有将近三个月没与郭太后相见。这么长时间没见面,连她的气味、秦亮都好像有点淡忘了,不太能准确地想起来。

 

最近郭太后好像表现得也相当谨慎,去年底她说好了、要怎么奖赏秦亮,现在连见面也很困难,自然没能兑现。不过郭太后本来也是个谨小慎微的人。

 

群臣行了礼之后,皇帝曹芳竟然主动说起了郭循的事迹。曹芳还没亲政,他一般是不管事的,今天应该也听到了费祎被刺的事,好像情绪很高。

 

曹芳道:“西平人郭孝先被执去蜀地,在大庭广众之下、手刃伪大将军费祎,其心怀大魏,忠义可嘉。此等事迹,忠勇远超聂政、介子也!朝廷应行表彰,追封官职。”

 

一时间朝堂上没有任何人劝诫、或是提出反对意见。王广先前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魏国朝廷的立场和看法、对此事总体是正面的,显然与蜀汉人不一样。

 

但是秦亮听着曹芳那压抑着激动的语气,怎么听、怎么不对味。

 

曹芳把一个刺客抬得那么高,对比聂政、介子那样名垂青史的人物,也要用“远超”这样的形容?难道曹芳的内心是想号召义士、继续干刺杀的事?

 

秦亮暗忖道:但这样能把權力拿回去?

 

司马懿完了,立刻又有王、秦、令狐三家,曹芳还不明白为什么吗?他应该是不明白,毕竟年龄阅历确实差点。

 

曹家的根基盘太小了,诸曹夏侯的人才凋敝之后(否则也轮不上曹爽做大将军),已经没剩下几个人愿意拼死拱卫皇权。即便还有,那些人也没被吸纳进皇室的亲信体系,现在没兵权怎么维持局面?

 

果然连郭太后此时也没出声,哪怕郭循可能是她的亲戚。倒是曹芳暂且放下了对郭家的不满,力主褒奖郭循。

 

听出曹芳的咋呼,秦亮心里当然十分不悦,对曹芳非常看不顺眼。

 

这位皇帝的城府不深、能力似乎也不太行,其实威胁反而不是那么大,但就是让人感觉很不爽!此时秦亮心道:迟早废了他的帝位。

 

不过眼下,秦亮觉得还是要先忍耐一阵子。秦亮经历了多年仕途之后,亦不得不时常权衡得失,往往难以快意恩仇。很多事都不能马上发作,只能静等时机。

 

犹如姜维勾结司马师的人、指使卧底干的那件事,秦亮心中恼怒,亦没法立刻报復回去。

 

不过现在、便有了对付姜维的机会!秦亮虽然去不了蜀汉,但若在战场上遇到姜维、就可能找到机会把他往死里整!至少能设法挫败他的嚣张气焰。

 

而且以这种方式报復,还能得到额外的好处。通过对外战争获得的声威,显然要比内战胜利的军功更让人认可,且没有争议。

 

秦亮想到这里,便从高柔后面走了出来。垂帘后面的身影微微有点晃动,郭太后似乎马上就注意到了秦亮的动作。

 

秦亮向垂帘方向揖拜道:“费祎一死,伪卫将军姜维必会大举北伐,臣请朝廷在西线多作准备。”

 

很快东堂里便响起了小声的议论声。

 

郭太后的声音道:“秦将军言之有理,以卿之见,朝廷应该提前调兵去雍凉增援?”

 

秦亮道:“臣请朝臣集议,再禀奏殿下、陛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28 , Processed in 0.04792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