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605 页

而且地方也很有象征性、颇具嘲讽意味,当初曹爽大败,便是因为被阻挡在了兴势!

 

陆凝在麦田间找到秦亮时,看起来竟有点纠结。她把消息告诉秦亮之后,便解释道:「先夫曾忠于费将军和汉国,妾本不该为秦将军做这种事。可是将军数次有大恩于妾、又为先夫报了大仇,妾实不忍见将军被姜伯约算计。」

 

稍作停顿,她又正色道:「姜伯约处心积虑、想要诱使将军中计,将军定要当心阿。」

 

秦亮听到这里,神色复杂地看向陆凝,忍不住说道:「仙姑不用担心,用计谋哪有那么神奇?并不是我中了姜维的计,我就一定会一败涂地。」

 

陆凝怔了一下,幽幽道:「妾确不懂军事。」

 

秦亮沉吟道:「姜维是想算计我,但并不一定想瞒着我。他想设计、我也愿中计,如此而已。」他又看了一眼陆凝,「有些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常有的事阿。」

 

最后那句话、好像让陆凝多想了,她的眼神有点闪躲。那双细长的柳叶眼很有意思,有时候好似用余光在看秦亮、又好像没看,十分微妙。

 

她轻声道:「只是妾多虑了。」

 

秦亮听罢,说道:「卿的心意,我知道的,也很感激。」

 

但陆凝身边那两个道士打听到的消息、只有笼统的方略,确实作用不大。

 

要想通过女干谍影响大事,至少得弄到姜维的具体部署、具体战术才行。譬如姜维的各路兵力都放在哪里,人马多少、什么配置等等。

 

道士必定接触不到这种东西,估计费祎的长女费氏倒有可能。费祎虽然去世了、但他儿子还在做官,据说蜀国内臣也与费氏有来往。

 

然而要费氏帮忙搞到汉国的机密,基本不可能!她没有理由做这种事、给她父亲的气节抹黑。

 

这时陆凝伸手到袖袋里,拿出了一卷布帛,说道:「对了,费氏给将军回了信。」

 

「哦?」秦亮发出一个声音,意外之余,仍伸手接了过来,把布帛拉开。

 

字迹一看就像十余岁小女郎的手笔,字体秀气漂亮、笔法也不甚成熟,不过因为在布帛上写字会洇墨,所以影响了工整感。

 

内容中规中矩,无非就是回应秦亮的慰问,表达致谢,又写了一些她的父亲费祎对秦亮的评价、大体都是好话。

 

但秦亮毕竟是敌国大将,费氏愿意回信、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且她的回信字数不少,写得也很认真。

 

信中有一些回应秦亮来信的内容,也表明她仔细读过秦亮的书信、说不定不止读了一遍。比如她专门提到了月亮,大意是说成都常有阴天,虽是同一个月亮,但她那里、只有夏秋最容易看到月光。

 

秦亮看了一遍书信,收起了布帛,不禁抬头观望天空,接着用随意的口气对陆凝道:「毕竟是大家闺秀,还挺有礼貌。」

 

陆凝轻声道:「那是因为她认为、秦将军与费将军有私交。」她顿了顿道,「汉国皇帝有意让费家女郎做太子妃,费将军离世了、汉国皇室对费家仍有恩宠。」

 

秦亮点了一下头,稍作寻思,也不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让费氏为自己办事。

 

上次秦亮就知道,费氏怀疑莿杀事件与姜维有关;不过那是私仇,费氏考虑到她父亲的意愿、也不太可能背叛汉国。

 

两人一前一后,沿着田垄继续往前走。秦亮伸出手掌,稍微侧身弯腰、才让手心从麦尖上拂过。

 

秦亮偶然间转头时,看见陆凝在观察他的动作,便随口道:「看着亲手种下去的麦子,一天天长高,莫名觉得挺稀奇的。不过那些每天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附农,感受应该大不相同。」

 

陆凝的声音道:「先前听秦将军言下之意,将军明知姜伯约有备而来、也要去攻打汉中?」

 

秦亮在原地站了一会,但没有回答。

 

陆凝抬头看他的脸,又问:「将军用兵,是为了结束兵祸、造福百姓?」

 

秦亮终于开口道:「最直接的动机,还是为了征治利益。」

 

陆凝幽幽叹了一口气,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捏着秦亮亲手种的麦株绿叶。

 

秦亮看了她一眼,想了想道:「但天下一统、结束内战是对的,长年累月地这么相互厮杀,没有多大的意义。魏国实力大得多,只能由魏国来兼并各国,否则死的人更多。魏军举国有五十万兵力以上,如果是吴国或蜀汉来一统,要打多少仗、死多少人才能成事?等打完仗,怕是人口都打没了阿。」

 

陆凝沉吟道:「秦将军所言,好像也有道理耶。」

 

秦亮站了一会,恍然道:「仙姑问我是否去攻打汉中,我现在无法回答。因为魏国的对外战争,很多时候都有内部问题。」

 

陆凝露出一丝笑容:「原来如此,妾还以为、将军只是不愿向我泄露军机。妾也是汉国人阿。」

 

秦亮随口道:「费文伟死了,你们要重新效忠姜维吗?那得先问他要不要你们。」

 

两人继续往麦田对面的路上走去,渐渐沉默了下来。秦亮也走了神,犹自琢磨起了事情。

 

刚才秦亮对陆凝说的是实话,魏国对外作战、问题往往却在内部。只要一想曹爽伐蜀的来龙去脉就明白了。

 

其实在曹爽时代,魏国的国力兵力、便已经具备了灭国的条件。

 

虽然魏国经历了曹爽伐蜀的失败、勤王战争、王凌王飞枭对吴的失败,以及毌丘俭起兵;但是内战的兵力损失都不大,失败的一方太容易投降了。死伤最多的一战、反而是王飞枭在东关的局部战役。

 

秦亮也几乎没杀降兵,魏军远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现在他的麾下,就有一些士卒曾是司马懿麾下的人,还有一些人是幽州军降兵。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51 , Processed in 0.04778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