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631 页

钟会道:“当然如此,否则姜维一开始就不会调主力来到南乡。”

 

所以大家争的从来不是这块地皮,而是战场形势。一旦双方大军离开这里,这片山区、便又只是不起眼的山沟沟。

 

王沈沉声道:“此役必将名垂青史!卫将军盛名于世,正在此时。”

 

秦亮转头看了王沈一眼,但未说话,立刻又继续观望西南方向的山势。

 

他的目光越来越冷峻、慢慢地转动方向,仿佛在仔细审视着整个战场、乃至天下。

 

这时他抬起了手臂,指着天边的一条山影,开口道:“那段山脉后面、有一条开阔的谷地,不过这里看不到。由北向南,直接延伸到大沙水北岸。”

 

钟会瞄着秦亮遥指的方向看了一会,又埋头看地图。

 

秦亮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熊伯松在山谷北段,明日一早、让邓艾军向熊寿部靠拢,便先从那条谷地重点突破,直接分割姜维的大阵!”

 

“妙!”钟会忽然合掌赞道,“我军若能插到大沙水之畔,不仅能破坏蜀军的战线,还能动摇姜维的信心。到时候只要派兵渡过大沙水,便能威胁到姜维军的侧背。”

 

王沈道:“开阔地形,利于骑兵冲阵,姜维在谷地挡不住我军。”

 

钟会沉吟道:“蜀军有车阵,当年诸葛孔明的八阵图、便是靠车阵对付骑兵。”

 

秦亮镇定地说道:“姜维不是诸葛孔明,他用车阵、我亦有办法破解之。”

 

他说罢收起了远眺的目光,转身面朝来路。这时他才注意到脚下凹凸不平的石头,埋头用鞋子碾了一下。

 

山坡上这种像癞蛤蟆一样的麻石,十分奇特,而且风化的痕迹很明显。南边那条河叫大沙水,兴许就是因为、山石冲成了砂子的缘故罢?

 

众人跟着秦亮,又穿过那片锯齿草丛,然后一路下山,返回中军大营。

 

傍晚时分,各部派来了一些将领,秦亮照事先的安排、部署了各营的攻击方位。

 

先前双方渐渐靠近战场的过程中,姜维率先抢渡了大沙水、兵势比较激进。但秦亮军也没打算采取保守的策略,此番最先发起攻击的、正是魏军。

 

在这片宽度约二十里的战场上,虽然山林密布、河流交错,地形复杂;但大多是些小山,地势不算险要,大军可以在横面摆开。

 

战场宽度能够拉开、战斗的接触面便可保证,相比之前的小规模冲突、杀伤效率必定不可同日而语!

 

这场战役决策胜负的时刻、或许会比预料中来得更快!只看明天熊寿部的中垒营左校、邓艾的凉州中外军,在左翼谷地的突破程度。

 

……

 

……

 

(感谢书友“难得一笑sky”的盟主!恭喜书友“书友598229527”升为盟主!感谢“地利123321”、“月巴宅”、“MONK08”等书友们的大力捧场!今天写不了那么多字了,明天加更哦。)

 

 

------------

 

第四百五十二章 阵战

 

清晨的山野之间,笼罩着一层依稀的白雾。

 

本是宁静的风景,却传出一阵阵“咚咚咚”的鼓声,惊醒了沉睡的山川。渐渐地,马蹄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在四面山间回响起来了。

 

秦亮甚至听到了人们的齐声呐喊:“统一!”大概是之前他在军中宣扬的大义说辞,统一天下、结束战乱,当各部武将再次拿出这句话鼓动士气时,将士们便有了简短的呼声。

 

前线所有的山沟里都是人马,山坡也有人。起伏的地形上人马成群、旗帜如云,各部兵马在低山丘陵之间展开,朝着东南方向推进。乍一看去,人马简直是漫山遍野。

 

此役与平原上的战场不太一样,山林把地形分碎了,应该会由多处发生的战斗组成。主要战场,就在大沙水北岸、那一片河湾地。

 

不过重点突破方位,还是在东边一条宽阔平坦的谷地。

 

昨天傍晚秦亮爬上山坡、已经看清了大谷的位置,只因那条山谷的西侧有一道山脉阻挡,所以瞧不见山谷里面的光景。

 

今日一早,秦亮便带着人马离开了山村、向东南方向移动,把旗号锣鼓都搬到了一处高地上。中军设在此处。

 

此地的角度很好,站在高地上,视线能穿过山脉间的一处缺口、看见后面的山谷。只不过现在熊寿部尚未推进到缺口位置,目前隐约能看到的人影、其实是蜀军的人马。

 

美中不足的是,高地上有个庙、乃皇天庙,里面还供奉着个头戴冕旒的泥菩萨。秦亮不喜欢庙,对这些东西的态度一向是敬而远之,这一点倒是很符合古代圣贤的观念。

 

不过正因有个庙,上来的路才好走;传达消息的士卒甚至可以骑马、直接冲上高地。世事总是难两全。

 

……熊寿的中垒营左校军四个部,正在谷地中间行进。

 

两翼也有友军共进退,看山坡上挥舞旗帜的将士、便知道友军的前进位置。右翼(西)是杨威部,二人麾下的人马都属于中垒营,所以离得不远;不过右翼的山高一些,视线阻隔、看不到杨威的主力。

 

左翼则是邓艾的凉州中外军,在山谷里的某些角度、便能直观地看到他们的活动位置,起伏的山坡之间到处都是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15 , Processed in 0.04876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