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669 页

姜维踱了几步,抬头眺望远近的山势。

 

定军山是西高东低,主峰就在西面、正在姜维脚下,这座山大又高。往东那山就要低矮一些了,中间隔着一条山沟;继续往东就到了沔水南岸,那里只有一座不大的山丘。

 

所以能布兵守山的地方,主要还是西侧主峰这边。

 

姜维又回头看西面,西面就是米仓山。两山之间隐约有些丘陵,但中间有一条宽阔的平坦地带。

 

一会工夫,姜维便做出了判断。双方总计超过十万大军若是交战,战场不可能局限在定军山主峰、单是这里根本摆不开,而会在附近周围的地方上演变为野战!

 

当年夏侯渊与昭烈皇帝在此攻防对峙,乃因此地双方都是偏师。两军的主力实际在阳安门那边对峙,因为汉军那次是进攻方,打通阳安门、才能从正面突破。

 

哪怕是在同一个地方,形势不????????????????同,一切都会不一样。完全照搬以往的经验不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中的多种考量、重新做出判断。

 

这时有武将建议道:“曹军后方有变,军心不稳。我军此时站着高地,何不在此与之大战?”

 

姜维说道:“勿急,战场上一定要沉得住气,切勿心浮气躁!”

 

他接着说道:“我军起初的方略,便是固守以拖待变。如今已有变数,但曹军兵马未变。此时我们没有必要与之摆开大战,应该再等等。等曹军回师、向秦川中撤退时,再从后面掩杀、必可大获全胜!”

 

张翼也难得地支持了姜维的看法。

 

姜维手里是全蜀国的主力,张翼这种人一向不愿意拿最后的力量、与曹军主力硬拼。

 

姜维再度观察定军山时,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此山的形状拼起来、不就像一座大土坟?土坟正是这样,前面垒土比较高、也比较大,往后面则逐渐降低。

 

这种不吉的念头,让姜维心头又莫名多了一分不祥之兆。

 

他遂下令道:“除了留守定军山主峰的营垒,主力诸部立刻向西撤退,往米仓山山谷遁走避战。”

 

诸将纷纷道:“遵命!”

 

……秦亮率军浩浩荡荡地沿着沔水进军,远处已能隐约看到定军山的余脉了。他一边在马上慢行,展开地图看,一边左右观望,认定定军山就在附近!

 

就在这时,斥候却来禀报,大量蜀军正在向西调动、往米仓山里走了。

 

秦亮还没反应,周围的部将们就大骂起来,以各种方式问候姜维的母亲。

 

熊寿正在身边,当即说道:“姜维如此胆小怕战,我们给他送一身妇人衣裳去罢!”

 

众将士听到这里,顿时“哈哈哈”一阵哄笑。

 

秦亮也觉得,那姜维真是龟缩上瘾了。虽然他事先也想到了、姜维仍可能不愿意大战,但姜维一直这么拖,也让秦亮感到恼火。

 

不过秦亮想到,自????????????????己刚砍了姜维派来劝降的信使,这会要是送女装去羞辱姜维,信使多半也要被砍。没有必要白送人头,遂未回应熊寿的提议。

 

前军最先靠近定军山东麓,秦亮带着部下和骑兵赶到了前军。

 

只见远看是一座山丘的地方,实际却是一座真正的山。乃因定军山越往西越大,便显得东端这边的山坡很小。

 

但这座山并不险要,秦亮找准了稍微平缓的方位,带着骑兵直接骑马冲到了山上。他勒马停下来一看,站在这里的视线一下子开阔了!

 

西面是一座更大的山、便是定军山中段,地势也更高,面对东麓山丘这边是居高临下的形势,视线也会好一些。

 

然而秦亮不会被唬住,关键还是要从具体角度去看。以此时的兵器,没有射程极远的炮,西边的远程倵器打不到这边的山脊上;从西边的山上进攻过来,也得先下山,然后仰攻东坡。

 

所以此地依旧可以作为一道屯兵的屏障。

 

秦亮遂转头下令道:“传令前军,立刻派人上山、构筑营垒工事。诸部到来后,在东边择地修整,准备扎营。”

 

部将拜道:“喏!”

 

两军主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就隔着这一片定军山山脉,上次那么近、还是在南乡之战。然而姜维主力往米仓山里钻,秦亮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跑得了和尚

 

定军山东麓,在沔水南岸,位于沔水河拱上;对岸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坦河湾地。

 

魏军驻扎的地方,西面是一道山坡,坡山在修筑工事;北面是沔水,南面有一条小河。只有西南角有一处完全无险可守的豁口。

 

秦亮的中军设在了一个小村子里。他要扎营,能找到房屋的话、一般不愿意住帐篷。

 

站在门外,最吸引秦亮注意的地方,是南边小河畔的一座突兀的山,周围都是平地,就那么一座半圆如嬬的山丘耸莅在那里。这倒让秦亮想起了广西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不过汉中很少见这样的山,通常山坡都有一个逐渐升高的正常坡度。

 

????????????????部将走过来禀报道:“将军,定军山西侧的山脊上,还有蜀军营垒没有撤走。”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8:54 , Processed in 0.04891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