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789 页

“五年前,他被他姐姐奥萝尔带回了村里,再也没有离开过,你想,那之前,他才十三岁,怎么可能去医院做守尸人?嗯,离我们这里最近的医院在山下的达列日,要走整整一个下午。”

 

“带回村里?”莉雅敏锐问道。她略微侧头,带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皮埃尔点了点头: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

 

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然后,他就跟着奥萝尔姓‘李’,就连名字‘卢米安’也是奥萝尔取的。”

 

“原本叫什么我都忘了。”卢米安喝了口苦艾酒,笑嘻嘻说道。看起来,他对自己的过去被这么抖露出来一点也不自卑和羞耻。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妙计安大事

 

正当十月中旬,满月刚过。入夜之后,有时月光明亮,有时月亮又被云层遮住,可谓光暗不定。

 

群山南麓,有吴军的大片军营和营垒。诸部回营之后,诸葛恪立刻在一些军营内布置伏兵,并增设陷阱。

 

一下午的大战,吴军的劣势有点明显。一些将领认为,魏军使用的喷火投石机、火筒影响了将士们的士气,才造成诸部作战不力!无论如何,此时诸葛恪等人都想到了、要防着魏军趁势夜袭。

 

不多时,诸将都来到了中军营垒,急着商议对策。

 

退兵显然已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从今日下午的战况看,继续这么对耗下去、多半是赢不了!

 

但是退兵,有不同的退法。目的是要尽力保存实力,赶紧逃离战场,还是想以退为进、创造反击的战机?

 

将军朱异正说着、怎么跑路的法子,“从营地往东走,便是羡溪。我军只要沿着羡溪水陆并进,八九十里路,不出两日便能抵达羡溪城。

 

现在大将军便派人赶去羡溪城,命令城内外军民,围着城池、赶修半圆防御工事!待我大军抵达羡溪城,一面固守工事,一面坐船撤到大江南岸,贼军便只能望江兴叹,无计可施矣。”

 

羡溪是一条河流,发源于群山,向东偏北的方向汇入大江。在汇水口附近、大江北岸,有座吴国占据的城,便是羡溪城。

 

这座城的名字就看得出来,正是为了控扼羡溪之用!但此小城,曾出现在一次重要战役的记录中。当年吴国至尊孙权、受封为大魏吴王那一年,到了年底、曹丕就认为至尊不是真心臣服,竟派曹仁来打东吴。那时东关还叫濡须城,曹仁想拿下濡须城,假装大张旗鼓去打羡溪;就这么一次,羡溪才出现在了两国的各种文书里。

 

而朱异的叔父是丞相朱据!丞相步骘去世之后,今年初、朱据才出任丞相,而且朱据尚公主,正是朱公主孙鲁育的夫君。不过他们这个朱,跟左大司马朱然不是一家,因为朱然本来姓施。

 

作为丞相之侄,将军朱异在军中还是有些威名的。他提出这个主张之后,顿时便有许多人附和。

 

但诸葛恪立刻问道:“吾等如此仓促逃走,东关、濡须山、七宝山三处的守军该当何如?这几年我们在濡须水等地的屯田、屯民岂不也要拱手送人?”

 

朱异则劝道:“大将军麾下十万大军(号称),才是国之根本。东关、濡须山等地守军加起来不足五千,事到如今,只能让他们各自突围。至于屯田、财货、丁口,总要有所舍弃,孰轻孰重,请大将军明断!”

 

此子倒是说得轻巧,反正他不是主将。但若诸葛恪这么狼狈地逃回江南,岂不是要被吴国各家士族耻笑?

 

这时诸葛恪忽然察觉,一旁的丁奉又没吭声!

 

丁奉并非沉默寡言的性格,而且他之前几次嚷嚷着说、想与曹魏名将秦亮交手,要把秦亮作为垫脚石!可今日半天的大战打下来,他竟然哑火了,今夜是许久都冒不出一句话来。

 

将军丁奉以前虽是陆逊的部将,但陆逊死了之后,丁奉便投奔了诸葛恪,算是自己人。因为诸葛恪与陆逊,都是支持太子的人;诸葛恪也没有计较、陆逊之前总是毫不留情地给自己负面评价,仍单方面对陆逊保持着尊敬,所以赢得了不少将领的好感。

 

诸葛恪遂主动问道:“承渊有何见解?”

 

丁奉向诸葛恪抱拳道:“仆以为,至关重要的抉择,大将军应慎重思量!”

 

果然见丁奉一脸凝重,十分严肃的样子。诸葛恪的神情也随之一凛。

 

众将沉默了一会,诸葛恪终于开口道:“我是这么认为的,此役我军虽暂落下风,但尚能一战。先可连夜派人去徐塘,请朱丞相(朱据)率兵北击,攻打渡濡须水西岸的贼军,引秦亮军调兵去救,以分贼军!!并下令濡须山七宝山的全端、留略二将,出城突击贼军,加大贼军西岸压力。”

 

诸将听到这里,一阵议论,渐渐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默。

 

徐塘就在东兴堤的南边,是吴国在此地的一个水军据点。因为魏军先前在居巢屯驻大军,对峙了半个月,当时的形势日趋紧张,丞相朱据便也率援军赶到了徐塘。

 

诸葛恪接着说道:“我大军主力则连夜赶往羡溪南岸,先脱离战场。明早佯作向羡溪城溃退,沿路扔下一些辎重、财货,让贼军轻敌,混乱哄抢。待到贼军追赶、出现疏漏时,我军便忽然调头反击!同时以精锐兵马乘船,沿着羡溪、直揷贼军纵深,攻其侧翼腹背;配合正面掩杀,定可反败为胜!”

 

大伙听到这里,立刻又有了希望,不少开始附和支持诸葛恪,还有人赞道:“大将军妙计!”

 

此时将军朱异没有急着反对,倒是丁奉说道:“此计虽妙,但我军也有短处。”

 

诸葛恪知道,丁奉不会为了反对、而故意与自己唱反调,遂道:“承渊但说无妨。”

 

丁奉道:“离开东关半岛之后,地形变得更加广阔了,无法再想今日一样、只须防备大阵正面。贼军骑兵活动的地方,会变得更大,可迂回突击、来去袭扰。”

 

诸葛恪“唔”地一声,皱眉沉吟片刻道:“承渊之言,不无道理。不过沿着河流作战,我军的战船机动优势也很大。况且羡溪流域开辟了许多稻田,水田、水渠也能限制贼军骑兵快速驰骋,敌骑恐怕无法抵消其水军弱点。”

 

部将也道:“到了羡溪下游,不但战船能行,楼船亦能驶入河道了。”

 

另一个武将道:“就算我军不反击贼军,贼军的骑兵也能先追上我们,防御殿后、同样要与贼军交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34 , Processed in 0.05704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