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977 页

但是今天何骏忽然发现,阿母竟在某个地方呆了如此长时间,他又是一阵说不出的恼火。上次在何家别院似乎比较仓促,但何骏至今还记得她看上去太惨了。今日两人去了某个隐蔽之所,过去了那么久,那秦亮会将息阿母吗?何骏不禁抬头看了一眼金乡公主的眼睛,果有明显的疲惫之色,但是别处看不出来什么,上次在何家别院,她穿着衣裳背对后窗,似乎大张着嘴不习惯去烄什么东西。何骏又想看金乡公主的手指,她的手合在前面、但在宽袖里看不见。何骏只得叹了一声,拱手道:“恭送阿母。”

 

金乡公主点了一下头,严肃地说道:“不要在外面太晚了,早些回来。”

 

何骏道:“喏。”

 

金乡公主又不高兴地说道:“有些酒肉之辈,整天在一起也没用,去结交一些以前的同窗好友罢。”

 

何骏愤愤心道:君不是在结交吗?

 

「感谢书友“谦问训宁绍煦亮”昨日打赏的盟主!」

 

 

------------

 

第六百八十章 进退自如

 

九月中旬,第三次封王爵的策书、由朝廷使节送达了大将军府。朝臣们应该都能看出来,这次皇太后殿下是真的要给秦亮封王了,不封不行。而秦亮依旧推辞如故。

 

大伙送走使节,几个属官随行来到了西厅里屋。这时长史陈骞先想到了另一件事:“夏侯玄知情不报,罪责坐实了!”

 

秦亮闻声侧目道:“夏侯霸的招供?”

 

陈骞却摇头道:“据说夏侯霸情知死罪,一口咬定与别人无关。廷尉属官去夏侯玄府上询问,他起初是缄口不言。后来官吏去了两次,他才开口承认,夏侯霸逃跑之前送过信、劝他一起走,他没有答应,乃因认为自己没罪!”

 

秦亮回顾左右道:“这下有罪了,知情不报。”

 

几个人亦是莞尔。

 

秦亮又看了一眼陈骞,接着拿起桌案上的策命帛书、抚摸了片刻,忽然说道:“我回洛阳之后,还没参加过朝会,正巧明天是九月十五,恰逢朝贺。明日我便去太极殿,当面向太后与陛下辞谢。”

 

诸官议论了稍许,陈骞道:“大将军不如再等等,看太后是否任命使节、送来第四道策命,先接受封王!”

 

秦亮想了想,仍觉得、当此迈过关键一道坎的时候,最好还是要勇于直面!他便沉吟道:“在此之前,或许还是与大家见个面比较好。”

 

他刚说完,从事中郎马茂便立刻沉声道:“仆有一策,大将军到了东堂,向太后与陛下辞谢之时,便先对诸臣这么说,怕诸公卿官员认为我德望不够、不敢接受。

 

如果有人跳出来,大将军还能先退一步,明天先不接受封王,回来凊算跳出来的人!但若没人指责大将军,郭太后或将当场颁第四次策命,大将军可顺势接受矣!这样一来,大将军进退自如,可免陷入窘境。”

 

秦亮的眼睛立刻微微张大了半分!但别人若不仔细看,应该察觉不了。

 

一旁的钟会则一副懊悔的神情,仿佛正后悔、让马茂抢了先?看钟会的眼神,便知他也赞成马茂、觉得是个好办法。

 

应答能力其实需要家境、从小的锻炼机会,而钟会出身好,且才思敏捷。但秦亮估计,马茂事先有想过今日的议事场景,所以才能反应那么快,在秦亮与陈骞刚说完、他便立刻提出了计策!

 

秦亮心里也认可马茂的建议。如果秦亮先询问诸公意见,那时有决意要出头的人、便会跳出来了,不用等到后面;而且等到太后发策命时再发难,其实也是在指责太后、陛下的名义,并不是好时机……当然也不能排除个别人,脑子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虽然事情的本质不在朝廷里、而在战场上,但洛阳的这一切仍然会关系到吃相的问题!

 

这时秦亮踱了两步,便道:“尔等三人随我上朝。”

 

数人一起揖拜道:“喏!”

 

次日一早,一行人带着车架仪仗,仍旧走东掖门进宫。而诸臣仍旧走南面,进止车门、到阅门。

 

朝会的时辰很早,众人到达太极殿庭院时、天色才刚有点亮,东堂里更是一片昏暗。秦亮等人来得比较迟,刚才还闹哄哄一片的殿堂、声音竟立刻变小了!

 

秦亮回到洛阳近半个月,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乎没在人多的场合露面。见过他的朝臣,除了亲戚、大概也只有送策命的使节等人。

 

人们终于见到他来到东堂,许多人都上前揖拜。不过先前各处传来的随意言谈、却一下子收敛了,一种莫名的緊张气氛忽然弥漫在殿堂上!

 

公卿大臣能坐上高位,还是明白人比较多,估计大多人都意识到了、今天的朝贺不太寻常。秦亮的表现会对他自己造成影响,但对于诸官来说、搞不好今天的言行就干系全家性命!而秦亮表现得如同往常,只是有些熟人许久不见、他多谈了两句。今天夏侯玄竟未来朝贺,应该是告假了。

 

没一会,宦官的声音唱道:“皇帝陛下、皇太后殿下驾到!”

 

众人这才各自站回位置,自觉维持秩序。郭太后走进来,便依旧来到了一侧的垂帘后面。大将军请她临朝、是指召见大臣的场合,且不称制,毕竟皇帝年纪小、不可能与大臣商议政务;但在大朝朝贺之时,仍旧是皇帝临朝。郭太后立刻发现了秦亮,入座之前、便似乎朝这边看了一眼。因为她面朝秦亮时,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

 

起初一切如常,早已安排好的编钟鼓石雅乐奏响,大伙一起行稽首大礼,然后依序跪坐于两边。

 

拜礼毕,大鸿胪官员望向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张欢弯着腰、趋步走到垂帘后面,过了一会又出来,向大鸿胪官员轻轻摇头。众人把殿堂上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猜测今天念贺词的环节、应该会省去了。

 

就在这时,穿着月白官袍的秦亮才不慌不忙地起身,沉稳地向上位揖拜道:“臣亮言,臣出仕以来,从不敢奢求高官厚禄、显赫闻达。却逢庸臣误国、奸臣谋逆,吴蜀贼兵,汹汹其外;眼见大魏内忧外困,臣义愤填膺,心怀中兴之志,故敢于奋不顾身!皇室称臣忠勇(曹芳时期),封爵厚宠,臣已感激涕零。不料如今陛下(名义)又策命开国,封王备锡,地比三晋。陛下意切,连发三策,但此非人臣所敢受也。故臣恭敬御前,陈情上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坐在正位的皇帝才七岁,自然没有回应秦亮。估计皇帝压根没听懂、大臣究竟在说什么。所以秦亮向皇帝陈词,实际是说给太后、大臣们听,尤其是公卿大臣。

 

王广等王家人是支持秦亮封王的,回来当天、秦亮去接令君玄姬孩子,便已沟通过态度了,令狐愚必定也持如此想法。但这两家是秦亮的亲戚、盟友,目标太大,所以他们没有急着跳出来支持,否则显得像是在刻意造势、虚情假意。

 

中书令陈安遂先起身,向秦亮揖拜,当众劝进,他先回顾了一番、秦亮为了朝廷作出的功劳与奋斗。包括在曹爽伐蜀时、以数百兵抵挡蜀军数万,差一点点就为国捐躯,之后多年匡扶社稷、外灭强敌,又列举了古往今来封王的事例。他接着说道:“若大将军固辞封赏,既违陛下、殿下之欢心,又使下臣不安,不利继续辅弼大事,实为不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02 , Processed in 0.08356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