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魏芳华 - 第 988 页

陆凝道:“妾遵大王之令。”

 

秦亮又说了一句:“现在蜀地已是大魏管辖,卿去仓库、给道士张羽他们领一些盘缠,再让相国长史府发一份过所。如此前往会方便一些,还能从驿城换马匹,少一些劳顿之苦。”

 

陆凝揖道:“大王想得周全,妾恭送大王。”

 

秦亮先走出房门,却见吴心还在外面走动,似乎等着自己。秦亮招呼了她一声,一起登上阁楼台基。他走到西厅门外时,没急着进门,又站在栏杆后面观望初冬的风景。

 

过了一会,秦亮收回目光,看着吴心道:“本该在后宫给卿一个身份,地位会高一些。可我习惯卿在身边了,若是后宫之人、反倒不方便。”

 

吴心面无表情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她的话还是很简单:“没事。”

 

秦亮沉吟片刻,想了一下此事,还是觉得平常出门时、

 

有吴心在挺好,遂暂且作罢了,以后再说。

 

吴心倒忽然开口道:“妾得遇明主,深受大王信任,能这样在大王身边,便已心满意足,并不在意是什么样的地位。”

 

她平时的话很简短,难得多说两句。她的声音不大、也没看着秦亮,但秦亮还是认真听着。有时候秦亮觉得自己内心是个消极之人,但吴心好像与他有某种相似之处。

 

吴心转头看了他一眼,接着又望向偌大的庭院,好像还想再说点什么。

 

但就在这时,秘书令朱登来到了台基下方,见到秦亮在外面,他便加快了脚步。吴心沉默下来,安静地站在旁边不再言语。

 

朱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上前揖见言谈几句,便要把手里拿的文书、拿到了西厅里屋去。这时相国左长史钟会从阁楼东边过来,见到秦亮在此,也走了上来揖见。很快朱登从西厅出来了,三人在台基上交谈了一会。

 

秦亮趁此时机说了一件事:“孤打算铸造铜币,铸五铢钱。这次分量要足,不能偷工减料、弄成以前那样只剩一个铜圈。两面分别铸上晋国通宝、五铢的字样。”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铜料来源,直接从官营铜矿中购买。我会上书朝廷,请诏恩准晋王国铸钱。”

 

朱登听到这里,愣了一下,小心提醒道:“大王,朝廷不准民间私采铜矿,所以卖得贵。若是王宫照市价购买铜料,即便铸造一枚当五钱,恐怕也得不到多大好处阿。”

 

一旁的钟会立刻不动声色道:“大王不为财货之利也。”

 

朱登犹豫着缓缓点头,却是一脸困惑。

 

此时秦亮不禁看了一眼钟会、心下有点意外。他不好明说原因,也是偶然间想起的路数;没想到钟会一听就明白了!

 

那可是后世元末才发生的事,朱元璋北伐元朝时、为了营造一种大势既定的气氛,便提前印制了黄历到处发。其实铸钱也是同样的道理,大伙都要用钱,看到钱币上的晋国字样,用料色泽又比市面上的好,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心。至少没什么坏处!

 

何况秦亮早就想重新铸钱了。原先魏蜀吴的钱,大家的认可度都不高,主要是太薄太差、面值极大,动不动就一钱当五千。民间很多人以物易物,布帛粮食太笨重了,很影响市面的活力;而且朝廷机构同样不方便,进一步导致效率低下。

 

此时秦亮若以晋王国的名义铸钱,可谓一举两得。晋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不过仍奉大魏天子诏命,货币出自晋王国、以交易形式发出去,则可在整个大魏流通。

 

秦亮的目光从钟会与朱登脸上扫过,才想起来王宫刚建立,缺了个专门掌财货的官员大农。

 

“过两天,孤把少府马钧请过来,再让陈长史等人参与商议一下。”秦亮开口道,“这事便由士季负责,伯上从旁协助。”

 

两人一齐揖拜道:“仆等遵命!”

 

 

------------

 

第六百八十九章 现成的东西

 

钟会与朱登拜别,秦亮抬头看了一眼、观察西边在云层里若隐若现的太阳,估摸着这会还在申时。他便走回西厅里屋,去看朱登刚送来的东西。

 

原来是各地仓库的情况。上面大半文字都是数字、且是汉字写的数,秦亮深吸了一口气,先大致看每个仓库的存量总数。

 

魏国制度正在向三省六部制转型,但在行政上与秦汉的仍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的相同点就是仓库,都在各地修了各种各样的仓库。单是洛阳至少就有两个大型的综合仓库,分别是太仓和常满仓,还没包括如武库那样的分类仓库。

 

这样不见得不好。但凡事常有两面性,相比明代那种现付制度,比如郏县田税收上来、直接指定交给许昌驻军;魏国这样先把物资收到各处仓库里、再调拨用度,可能反而减少了出错的环节。比如郏县的田税即便出了问题、也几乎影响不了许昌驻军的军需。

 

但是也有缺点,一旦发生叛乱,叛军往往是重点攻打各地的仓库,拿下来之后实力就能立刻壮大!秦末就发生了多次这样的情况。秦亮在扬州起兵时,亦是首先突袭南顿县粮仓。

 

秦亮大概看了一下各类物资的数量级,便合上了纸张。反正相国长史府已经查过了,秦亮只是确认一下而已。他现在的心思,几乎不在具体政务上。包括先前提起铸币、也不是为了治理国家,就是想怎么顺利坐上那个位置!

 

说白了就是篡位!秦亮没必要自我欺骗,暗自大方承认便好。其实他倒觉得,现成的东西没什么不好!

 

走到这一步,篡与不篡、根本没必要再纠结了。就像之前秦亮自比的霍光,权势跟皇帝似的,最后便没有篡,但后人照样没啥好下场。

 

现在只是怎么篡的问题,古往今来权臣不少,能成功篡位、并且长久的人却不多,可见此事操作不当的话,仍然可能被反噬。秦亮好不容易走到现在这一步,形势一片大好,如若倒在黎明前、那也太可惜了!反正都会有个皇帝,为什么自己不当?

 

他的手按在一叠纸上,犹自琢磨了好一阵。偶然间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吴心还在,她坐在一侧的椅子上、正默默地看着秦亮的侧脸。她平时在人前的眼神空洞,但此刻的眼睛倒仿佛明亮了不少。

 

秦亮动作自然地转头看向吴心,随口道:“有时候局面就是那么奇怪,大家都能猜到的事,我也知道大家能猜到,却都没说破。”

 

所谓秦仲明之心、路人皆知!不过历史上司马昭之心那句话,因曹髦御驾讨伐、当众大骂,说出了口,所以才是成语;现在还没有重要人物说出来,这个成语多半是没了。就像“乐不思蜀”,若非秦亮有意引导刘禅当众言论,应该也不会再有那个成语。

 

吴心听罢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下,片刻才恍然回过神,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妾去为大王泡茉莉花茶。”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52 , Processed in 0.06431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