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04 页

  短短时间内,连续格杀四头豹子,刘铭固然看起来风光,可是实际上,他的体能却几乎全部耗尽了!

  刚才紧张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个时候一停下来,立即就觉得手足酸软,站都站不起来了。

  幸运的是,这时候两匹马也摆脱了恐惧,开始站了起来,孙尚香将刘铭扶到了他的马上,然后自己上了马,两人调转马头,向来处而去。

  中途碰到了亲兵,把亲兵们差点吓死,幸亏刘铭没有伤,他们的责任才轻了一点,不过就算这样,回到寿春城之后,也挨了太史慈好一顿训斥。

  就算刘铭觉得自己现在很能打,可是一个人和带着一支军队,那是两码事,这不是修仙世界,一个顶级仙人就可以灭一国,和训练有素的一支军队比起来,一个猛将就算再强,还能真的万人敌?

  起码来说,如果是面对刚才那种情况,一小队亲兵连环放箭,就足够阻挡这几头豹子了,而且真要是人多,也不会遭到猛兽的袭击。

  不过看到刘铭一副透支的样子,太史慈就不好意思继续批评自己这个徒儿了,不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开始带着自己部下的精骑,围着寿春开始围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有多少猛兽被剿灭干净,倒是让淮南的老百姓生活开始变得更加的安定了下来。

  刘铭足足休养了十天,这才缓过来,经过这一下,他才发现自己武力固然上去了,可是毕竟年轻,身体底子还是不足够的,想想也是,和那些雄壮的名将比起来,他这身躯,显得太瘦弱了一点。

  换而言之,想要把武力发挥得更好,就得练块儿。

  不然的话,就算刘铭有高达97的武力,可是人家那些97武力的,打上一两天都没问题,他打上一两个时辰,可能就透支了。

  “还是得练,要吃肉!身体要壮一点,才能够在战场上支持更久!别看为师瘦,一身腱子肉。”太史慈一本正经的对刘铭说。

  刘铭极其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真的想当运筹帷幄的,不想当猛将啊。

 

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为历史

  不过不管刘铭多么不想当猛将,可是在这乱世,尤其他还喜欢到处跑——这大概是前世带来的坏毛病了,前世基本上到处都是安全的,跑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穿越过来的时候老实了一段时间,可是在自己武力提升上去之后,就又喜欢乱跑了。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铭也就老老实实的在寿春城里待着,一边在太史慈的督促下练块儿,一边自己将已经勘测出来的地图,慢慢的画出来,这样画出来的地图虽然还是很粗陋,然而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难得的详细的地图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铭的身量似乎在疯狂锻炼和大量进食的刺激之下,又开始长了,他之前的身高不过一米七不到的样子,这半年二度发育,一下子就冲到了一米八多,也可以号称自己身高八尺了。

  块儿当然也是练起来了,以前显得比较瘦弱的身躯,现在明显的强壮了起来——刘铭不知道的是,一直到这个时候,他纸面上的武力值,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之前别看他和孙策这种猛将都能打个平手,只不过第一次是在地面上,后面都是交手切磋这种,真要是生死搏杀的话,就算孙策武力比刘铭还低一些,也是有可能把刘铭弄死的。

  一名武将在战场能发挥出的水准,并不是光看武力就行了,状态、心态、交手时候的心理准备、经验……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还有杀手,就好比之前关羽一招击败徐晃,可不是因为关羽比徐晃强那么多,只不过是他的杀手刀让徐晃完全没法躲而已。

  等徐晃有了准备之后,关羽就算能够击败徐晃,只怕也要到一百合之外了。

  徐晃一招就击杀纪灵,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半夜里,纪灵仓促起身,心里也有些慌张,加上徐晃从关羽杀手中领悟出来的借力之法,这样才一招就砍了纪灵,正常情况下,纪灵也是武力接近九十的猛将了,徐晃想要和他交手,起码也要几十回合才能赢。

  之前制约刘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身体不够强壮,现在那些猛将,哪个不是体型比健美先生还要强壮?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八块腹肌,可是厚实的背部和腹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力量。

  武将在战场上,有时候一厮杀,就是一天,块头小了绝对支持不下来,也就是刘铭之前送是带着大军出发,自己很少冲锋陷阵,所以他这个缺陷才没有暴露出来。

  而这段时间里,刘铭还有另外一个收获。

  孙尚香没事就跑来看他,可能是因为看到刘铭击杀四头豹子的英武身姿之后,孙尚香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比自己大哥还小了七岁的家伙,确实也是一条勇猛的汉子,是个英雄!

  身边有着孙坚孙策这样的父兄,一般人孙尚香又怎么能看得上,被她认为是英雄之后,刘铭在少女心目中的印象,已经不可磨灭。

  两人感情迅速升温的同时,刘铭的心里,却偶尔会想起另外一个英姿飒爽的影子。

  来江南,不知不觉也快两年了,也不知道那个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冬天来了。

  在徐州北部,吕布的人马正在四处巡逻,随着稳固了在彭城郡的统治,并且拿下东海五县之后,他的势力逐渐的扩展到了青州,尽管因为小沛太重要,他一直派自己手下最值得信赖的大将高顺驻守,可是他和陈宫,现在重心都已经放在了北海,在那里对抗袁谭的兵马。

  这样的情况下,吕玲绮就有些无聊了。

  她继续留在小沛,可是母亲严氏跟着父亲吕布一同去了北海,她一个人在小沛,觉得很无趣。

  哪怕偶尔带着成廉他们出去打猎,都觉得没有以前有意思。

  都怪那个人。

  跑江南去了那么久,都不说给我来一封信,我现在戟法比以前更强了,下次见面,一定要收拾里!

  随着冬天的到来,诸侯们在北方的动作开始平息,袁绍这次终于抢在寒冬来临之前,击破了公孙瓒,公孙瓒举火自焚,全家死于高楼之中,自此横行一时的白马将军,成了历史。

  占据整个幽州之后,袁绍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志得意满,可能是因为他南边那几个诸侯,也已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了。

  吕布逐渐的稳固了半个青州和半个徐州,虽然加上泰山的臧霸他们,部下兵马也不到十万,然而其中却有吕布的万余并州老兵和数万凶悍的泰山贼子,战力不可小视,无非就是青州残破,人口不足,没法维持更好的生产而已,可是依靠着刘备方面粮草的输血,却也支持得住。

  曹操吞并了张绣,全据兖州豫州和一个南阳,加上对关中的掌控,已经横跨三州之地,虎踞中原。

  刘备则是占据了半个徐州和半个扬州——看起来虽然很寒酸的样子,可是实际上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和战争潜力,都似乎还要超过曹操。

  这样的三个敌手在,袁绍敢放松吗?

  不敢。

  就在这个时候,在安丰的袁术,也实在支持不下去了。

  西面北面是曹操,南面和东面是刘备,唯一可以不招惹这两个家伙的方向,又是刘表……

  袁术混不下去了。

  所以他自去帝号——当然他也清楚就算不当这个皇帝了,也没法继续和许昌小朝廷混下去,所以他联系了袁绍,愿意让袁绍当袁家的家主,自己打算带人去邺城投奔袁绍。

  袁绍答应了。

  然而袁术却过不去。

  想要通过兖州前往冀州,却中途被曹操的部下朱灵所阻,只能残兵退往安丰,中途兵马逐渐离散,只剩下千余人。

  袁术想要蜜水止渴,唯一还跟在他身边的阎象苦笑叹息道:“到了如今,只有血水,还哪里有什么蜜水呢?”

  袁术叹息良久,大喊一声:“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言毕,吐血而死,阎象在旁边自刎,也算是用这条命,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至此,显赫一时的袁术袁公路,和公孙瓒一样,同样成为了历史。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将姓甘

  冬天对于曹操和袁绍来说,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对于在江南的刘铭来说,却是动兵的大好时机。

  北方冬天休养,是因为天寒地冻,大军出动不易,而在淮南这里,现在的天气还是很温暖的,刘铭喜欢在这个时候动兵,主要就是淮南等地现在都已经种上了早禾,第二波的收割,是在十月之后,这个时候不管军中还是民间都有粮食,而且秋高气爽的时候,士兵们都练得龙精虎猛,正是憋了一身力气想要发泄的时候。

  而敌对地盘上,基本上都是种植的冬小麦,现在冬小麦刚刚种下去,这时候自己地盘上发生战争的话,就很容易会影响到来年的收成……

  这种情况下打仗,刘铭最喜欢了。

  淮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已经算是刘备集团稳固的地盘了,尽管淮南挨着曹操的地盘,然而曹操新才拿下汝南安丰这些地方,老百姓都没多少,就算派部队来,也很难对寿春造成什么影响。

  更何况刘备军中首屈一指的大将太史慈驻守在寿春,堪称是万无一失。

  现在刘备手下的将领也多了不少,而且几个军师都算得上是允文允武,所以在人员的调配上,刘备刘铭两父子讨论之后,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徐州还是最重要的后方,所以除了糜竺在东海之外,刘备亲自率领张飞陈到和刘晔,以及淮南降将张勋乐就李丰等人驻守在下邳,护卫着广陵和东海这两个大粮仓,在这里有不下二十万的屯田兵和五万精锐,足够让徐州如同铁桶一般。

  而陈登则是带着潘璋和龚都两人在吴郡屯田,吴郡现在已经是很安全的后方了,有丹阳南和会稽北这两个地方保护,别人就算想打吴郡,也打不到,所以陈登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屯田,潘璋虽然是个武将,却擅长理财,龚都则是比较老实,什么活都肯干,吴郡的正规军只放了一万人,屯田兵却有足足三十万,刘铭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大粮仓,实际上吴郡这里的土地相当肥沃,有这个潜力,只不过要逐渐开发罢了。

  徐晃带着贺齐和裴元绍驻守会稽北,这里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会稽南的那些山越来骚扰吴郡,同时不断的用粮食吸引山越下山耕作,反正也没有深仇大恨,有饭吃比什么都强。当然山越都比较彪悍,没有足够的武力是不行的,这里驻守的三万正规军可以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拳头。

  而丹阳南,驻守的人就不算多了,主要是乔蕤在溧水的那五千人,以及蒋钦率领的五千水军驻守牛渚,护着吴郡的侧翼,程秉严峻等人都在后方抚民。

  淮南作为拿下庐江以及随时准备震慑扬州其他地方,当然就是大军云集,除了太史慈率领两万人把守寿春,以防备曹操,同时诸葛瑾帮他参赞军机之外,刘备现有的二十万正规军中,剩下的八万精锐,全部由刘铭来指挥。

  而他的麾下,同样是名将云集,关羽率周仓与两万人囤兵于历阳,鲁肃训练出来的水军除了分拨一部分给蒋钦之外,剩下的两万水军都在巢湖,陈武为他的副手。刘铭则是率领四万人在合肥,带着刘辟朱治凌操,徐庶为参军。

  手下这三名武将虽然看起来不算豪华阵容,然而刘辟稳重,当个副将没问题,朱治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凌操则是勇将,可以冲锋陷阵那种,这样的组合,是刘铭喜欢的。

  当然,刘铭更注意的是凌操的那个儿子,不过凌统现在还不到十岁,上阵确实太勉强了。

  在合肥驻兵之后,刘铭带着徐庶来到了巢湖,看鲁肃那边的情况如何,鲁肃练水军已经有一年多了,足足训练出了三万实力不错的水军,配合上从孙策降军中的水军,足够掌握水网纵横的江东地区了。

  对水军,刘铭清楚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发展,不然的话在江南地区就很难保持机动力,可是也不能投入太多,毕竟在江南稳定之后,水军的作用,就不是太大了——你可以靠水军在南方称雄,可是要往北方打,那还是得靠步兵和骑兵。

  再说了,与其发展水军,刘铭觉得还不如发展海军。

  作为现代人,刘铭自然清楚,水军也就是在南方有用,而到了将来,真正管用的,还是海军。

  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近海航行的技术,还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水军中的话,那就有些太浪费了。

  而且以鲁肃和周瑜的水准,他们的未来,是在海洋上,而不是在长江上!

  听闻刘铭来到了巢湖,鲁肃马上就迎了出来,看着已经是顶盔贯甲而不是文士长袍的鲁肃,刘铭差点没认出来。

  “少使君来了。”鲁肃行了一个礼。

  “惭愧,这么长时间都没来看子敬先生,也不知道子敬先生在这里辛苦。”刘铭笑道。

  “份内事罢了,没什么好辛苦的。”鲁肃摇了摇头,他向来拙于言辞,也没太多的客气。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1 , Processed in 0.03145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