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11 页

  刘备只是把他们学习的权力分了出去,并没有剥夺他们做官的权力。

  别的士族可以不满,可以尽全力去支持袁绍曹操等其他的势力,可是已经投入刘备麾下的,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在刘备麾下去做得更好。

  而刘备这些对麾下文武职位的调配,实际上也是对外表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刘备集团想要出兵与天下争雄,估计不太可能了,他们在两年内吞下了地盘如此巨大的扬州,将自己治下的民众从两百多万增加到了超过七百万,不好好梳理一下内部,是很难出兵的。

  而二十二万正规军,就有十三万驻守在扬州各地,就很说明问题了。

  而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给天下诸侯足够的警告——不管是荆州的刘表还是交州的士燮,都不要想对扬州有什么想法了,实际上十三万正规军也足以打消所有人的杂念——要知道在扬州,除了十三万正规军之外,还有近百万的屯田兵,是刘备军的坚实后盾!

  这些屯田兵,基本上是淘汰下去的老弱,战乱中失去土地的平民,以及正规军的家属,他们集中在一起,在刘备官府的帮助下分片屯田,在扬州各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是刘备势力坚强的后盾。

  扬州近百万屯田兵,徐州五十万屯田兵,这是刘备最大的基本盘,有他们在,刘备父子的统治,就是稳如泰山。

  等待几年之后,刘备地盘的人口膨胀起来,举手之间,就是数十万大军。

  在这期间,看到作为刘备的屯田兵会有那么多的好处,给那些士族大族种植田地的佃户什么的,会有什么想法呢?

  刘备手上,现在可不缺乏土地!

  加上粮食的高产,土地,再不会是那些有钱的士族们必须要多控制的,因为粮食多了,就便宜!田地的价值,也就会变得低了!

  到时候,就是要发展商业的时候了,让各士族将手头的财富,投入到工业中去,工业催生商业,这样的社会经济,才是良性循环的。

  江东良田多,发展农业,而徐州,就是要发展手工业的时候了。

  东海的田地虽然也不错,可是和江东,尤其是和广陵以及现在的毗陵典农校尉那一片地方比起来,粮食产量就不算高了,那两个地方,现在种植早禾,可以一年两熟,而且产量惊人,只要那两个地方没什么问题,刘备地盘上,就不会缺乏粮食。

  将东海和广陵合并,实际上就是要在原来东海的地方,修建更多的工厂,生产更多的商品。

  橡胶轮胎配上四轮马车,混凝土修建道路,海船出海打渔,海边晒盐,养猪技术……这些都是刘备势力官方掌握的技术,出产的商品,会分区让那些商人来进行销售,带活整个地盘上的经济。

  刘铭现在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张飞太史慈孙策诸将每日练兵,他就是每天充当技术指导,很多东西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要带出这样的技术员还是有点难的。

  不过早一批开始学简体字的学生,现在有一些年纪大的,已经可以来帮忙了。

  他们认识一些字,也有了正常的思维能力,在刘铭的培养下,他们很快就成了第一批可以教授他人的种子,刘铭在徐州开了一个技术学校,以这些人为老师,专门收穷人家的孩子当学生,包教包会,只不过学会之后,得去厂里干活才行,当然,在厂里干活的收入,会比种地要高很多。

  所以很多家庭都开始选择,一部分孩子留在家里种田,一部分孩子去工厂做工……

  当然,那已经是将来的事情了。

  至少在这一年里,刘铭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为将来打基础罢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烦恼

  建安四年,就相对安静的过去了。

  这一年里,其实天下的大势力都没有闲着,袁绍稳固了自己在幽州的统治,同时和黑山贼达成了协议,十万黑山贼下山,一部分为民,强壮者为军,张燕被袁绍表为平北将军,并州刺史,自此并州也安定了下来。

  曹操则继续以南阳为核心,朝着关中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势力,虽然庸凉还是处于马腾等人的势力范围之下,可是他们至少在表面上,已经表示了对曹操的臣服,钟繇在经营了一年之后,终于带兵进驻了长安,自此,关中开始成为曹操一个稳固的后方。

  刘备集团则是稳固了扬州和徐州,同时周瑜鲁肃在豫章演练水兵,明显就是准备冲着荆州而去,荆州上下的气氛,已经非常的紧张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备就会率领扬州的大军,来取荆州!

  天下三强,其实都有扩展的地方,比如刘备可以取荆州,也可以南下交州,袁绍可以向北方扩展,现在鲜卑无人为首,正是一盘散沙的时候,不管是鲜卑还是乌桓,都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稍微用一些手段,就可以让这些人成为袁绍麾下最强悍的骑兵。

  沮授对袁绍的提议就是“畜士马以讨不庭”,在北方,积蓄兵马,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果不听从命令,就去打他们,这样可以不断的积蓄起强大的骑兵军团,从北往南而下,无人可挡。

  袁绍接受了这样的提议,毕竟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他在南边有两个强大的敌人,尤其是刘备,以皇叔和左将军的名义,已经拥有了皇族的大义,而之前被认为是小弟的曹操,也拥有了朝廷的大义,三方比起来,反而是他这个大将军,在政治上处于被动了。

  在这个时候,强行从北方出兵的话,曹操和刘备,说不定就马上联手起来,袁绍再有自信,也不觉得自己有可能击败这两个人的联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多积蓄一些实力也好,毕竟讨伐公孙瓒,就已经让冀州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袁绍开始有一部分军队采集桑葚为食,地盘上的经济,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士兵没有粮食,就没有吃的,就打不了仗。

  袁绍就算再从小锦衣玉食,这种事情还是知道的。

  所以他听从了沮授的意见,在冀州恢复生产,在并州幽州不断组建骑兵,征召乌桓鲜卑以及杂胡骑兵,编入自己的部队,冀州从来都是产粮大州,在他手下那帮内政能力其实一点都不差的文士的治理下,维持庞大的军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曹操可以扩展势力的地方也不少,只不过关中才刚刚稳固一点,他现在同样需要休养生息,现在他周边也算是安定了,刘备似乎没有想要和他马上开战的想法,在两者边疆交界的地方,并没有什么摩擦,也让曹操比较放心。

  他真要扩展实力的话,荆州、汉中、庸凉,甚至通过南阳取上庸,然后进军益州,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曹操现在确实也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曹操来说,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还是袁绍,而最有潜力的诸侯,说不定就是刘备。

  而他,和这两者比起来,反而是比较弱势的。

  袁绍治下已经有七八百万的人口,而且坐拥冀州这个天下最繁华最强大的州,加上可以威压北方,用粮食或者拳头,从北方源源不断的组建强大的骑兵——这一点很重要,在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骑兵,始终是最强大的兵种。

  这两者,则是刘备和曹操都欠缺的。

  如果袁绍真的大军压境,从北方以泰山压顶之势下来,曹操自觉不管是自己,还是刘备,只怕都抵挡不住,倒是两家联手,还是有胜机的。

  而刘备的地盘潜力却是极大,虽然地广人稀,可是人口却相当的不少,地盘上足足七百万人口,加上整个江东都是他的后院,在内部,刘备可以毫无妨碍的发展,开垦田地,繁衍人口,增加粮草的储备,随着这些方面的进步,用不了二十年,刘备地盘上的人口,就足够翻上一番,到时候一千多万人的战争潜力,将会是极其可怕的。

  还好,刘备地盘上,想要组建骑兵,毕竟是很难的一件事,在北方争雄,没有骑兵,还是很难的。

  而曹操呢?他觉得自己和刘备比起来,劣势就是地盘上人口不够多,优势就是好歹能够从庸凉不断的补充马匹来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骑兵,以便与袁绍争雄。

  可是面对袁绍,他就一点把握都没有了。

  历史上官渡之战,袁绍不顾田丰提议的休养两年,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击败曹操的提议,强行出兵攻打曹操,可是就那样,也差点将曹操逼进了绝境——明明通过屯田取得大量粮草的曹操,居然在僵持中不如一部分军队已经以桑葚为食的袁绍军更能坚持得久,可见当时袁绍的优势确实很大,甚至不断的通过骚扰,让屯田了好几年的曹操,都接近断粮了!

  如果不是许攸透露袁绍屯粮的所在(这一点非常重要,粮食的重要性谁都清楚,两军对峙的时候,对自己粮仓所在的地方的保密和保护,都是最重要的),加上曹操弄险的战术成功了,不然曹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而现在,袁绍不仓促出兵,曹操到时候首当其冲,还能有什么胜利的机会吗?

  几乎不可能有了啊。

  战争,打的不光是谋略和勇猛,还有潜力啊,冀州的战争潜力实在是太可怕了,何况以袁绍的能力,一定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草原上获得人力的补充呢?

  如果不是以白马将军的威名,仅仅依靠半个贫瘠的幽州,公孙瓒凭什么和袁绍相持到这两年?不就是因为他总能在草原上获得马匹和战士的补充,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之外,还能够减少草原上的威胁吗?

  到时候这样的袁绍,简直等于是袁绍和公孙瓒的集合,自己的兖州首当其冲,接下来日子怎么过啊。

 

第一百九十八章 贾诩设谋

  “明公之忧虑,我已知晓,然而明公麾下既然有如此之多的智谋之士,为何不一一询问呢?”荀彧对曹操道。

  “文若王佐之才,当有可教我之处。”曹操诚心诚意的道。

  现在曹操麾下的人才也确实不少,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陈群、董昭、满宠、贾诩……个个堪称智谋深远,不过真正在这种大局上能够给曹操出主意的,无非也就那么几个罢了。

  荀彧、郭嘉、贾诩。

  其他人里,荀攸是曹操的谋主,所谓谋主,指挥某场具体的战斗,荀攸可以出主意,并且出得很好,可是大局上,荀攸就不如他叔叔那么强。陈群名满天下,政治能力极高,可是在这样的大局中,也难以展现出什么出来,董昭擅长阴谋诡计,不善战略,满宠性情刚直,是一面之才而不是全才,程昱也差不多,有手腕,能做事,可是这些方面却不是他擅长的。

  剩下这三个人里,荀彧是跟他最久的,曹操当然要先问他。

  “明公和袁绍比起来,势力确实颇有不如,可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好增强实力,无非是继续屯田,同时与治下的大族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明公之前杀边让等人,在这方面口碑已经不太好了,需要好好的补救,比如以朝廷的名义,征辟河东各地的士族子弟入朝为官,当能够很好的增强实力。”荀彧道。

  曹操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荀彧退出之后,曹操立即就叫来了郭嘉。

  “明公现在的情况,当然是不太妙的。西北方向,钟元常做得已经不能再好了,现在西北诸将相互疑虑,不少人都与钟元常暗通,假以时日,和平的获得整个庸凉,并不是难事,现在逼迫太甚,反而不好。等到西北稳定之后,不管是取汉中还是进益州,都会容易得多,所以那个方向,急不可图,只能以抚为主,收其首领,一点点的来。至于荆州方面,尽管明公与蔡家关系良好,然而只要刘景升在,荆州就不会乱,而和刘备比起来,刘表显然更相信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一些,刘繇之前的选择,就证明了这一点。”郭嘉倒是毫不忌讳的分析了一大段。

  “这么说来,本将军倒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曹操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只能慢慢的积蓄实力了,现在看来,袁绍并不想现在就发起进攻,我们也不想,因为这样一来,只会便宜了刘备,我们可以尽快的积蓄实力,屯田一定要保持,和那些大家族的关系也要好一点,至少,私兵和粮食,到时候他们掏起来,也容易得多。”郭嘉道。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曹操叹息道。

  “主公为何不问问贾文和?此等僵局,若无阴谋,将无法破局,天下擅长阴谋者,莫过贾文和了。”郭嘉最后笑道。

  曹操若有所思的看了郭嘉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接着他叫来了贾诩。

  “郭奉孝这是要把我往火上烤啊。”贾诩听了曹操转述的话之后,不由得苦笑起来。

  “本将军现在的情况,似安实危,所以希望各位都能够不吝惜自己心中所想,多和本将军商讨一下,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采用不采用,最终还是本将军的事情,文和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当年我讨伐张绣,若不是文和的计谋,我也不会拿张绣没有办法,文和的谋略,本将军素来是钦佩的,还希望文和不要有什么顾虑,畅所欲言就好。”曹操诚恳的对贾诩说。

  曹操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贾诩就算再老狐狸,这会也不得不说点真东西了。

  “明公请看,现在天下之势,无非就是三雄并立罢了,相对起来,我军势力最弱,然而如果只要有几年的时间,将西北更好的纳入掌控的话,那么不管是取汉中、入川还是下荆州,都将会容易得多,所以接下来几年内,我军不能轻启战端。”贾诩道。

  曹操点点头,这一点,之前荀彧和郭嘉都强调过,也和他的判断是一致的。

  “三雄兵力,对于最弱势的我军来说,那就需要更多的用计策,让大将军和左将军之间的注意力,放在彼此本身之上。”贾诩继续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08 , Processed in 0.031431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