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19 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云的疑惑

  “子龙叔叔,你觉得这帮少年兵如何?”刘铭问了赵云一句。

  “少使君,云可不敢当叔叔这个称呼,叫我赵云就可。”赵云先是这么说了一句,然后道:“这些少年里,那个丁奉不错,以后可能会是大将之才,可是这么多人,不太可能都成材。如果是练兵的话,把精力用在十几二十岁的精壮身上,更合适一些。”

  刘铭点点头。

  这几乎是正常人会有的看法。

  养这种少年兵,一般来说,只有一种原因。

  那就是蓄养死士。

  从小训练起,各种恩义,各种培养,要的就是关键时刻,要么去刺杀敌手,要么去保护主公,一般一些豪门大族都会培养这样的死士,而这些死士往往也是忠贞不二。

  可是那也只是小规模的,没有听说谁大规模的培养死士的,同时也是从极小的时候就开始控制对方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这些十岁的孤儿们,年纪不上不下的,培养士卒浪费了,培养死士年纪又太大了。

  可是实际上,刘铭并不是要培养死士,而是为未来准备的班底。

  十岁开始就培养的职业军人,当然不会是在一线冲锋,随随便便就填了战壕的普通士兵。

  而是拥有更多技能,可以指挥部队的军官。

  水准高的,是高级军官,水准差一点的,是基层军官。

  更重要的是,这些少年的存在,将会是将来军校的雏形。

  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军校的校长。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大量的基层军官,会让刘备的军队更加的精干。

  刘铭也不担心尾大不掉,不管是刘备还是自己当这个校长,那么就是这些军官效忠的对象了,而他们作为同学相互之间拉帮结派虽然也难免,可是现在的军制注定了,他们之间就算是拉帮结派,也不可能集体造反。

  更何况这种军校还不会只有一家,到时候刘铭要开更多,相互牵制之下,当然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而且还能够通过军校,将高深一点的文化,普及开来。

  之前退伍的那些军人,可以将基本的文化普及开来,而这些预备役的军官们,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些更高深的知识。

  这年头文官武官之间的分际,其实一点都不明显。

  诸葛亮的出师表名垂千古,诗词文章无一不精,然而一辈子却在带兵打仗,周瑜倜傥风流,精通音律,却也是名将之资,鲁肃、徐庶、庞统、荀攸、陈宫、陈登、沮授……这些文人哪个不是率领大军,驰骋疆场过?除了很少个人冲锋陷阵之外,比那些著名的武将,都差不到哪儿去。

  汉儒和后面的儒生,都不太一样,君子六艺,那可是从来都没有放下过的,就别说还有很多以“大复仇”和“大一统”为标杆的公羊派儒士了。

  这年头文人带兵,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这些将来会成为军官的少年们,同样可以将比较高深的文化,传播开来。

  军事方面的,文学方面的,生活方面的……

  孔子之所以伟大,不光是因为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教育家,将教育扩展到普通人身上,所谓有教无类。

  然而秦汉以来,教育更多的成为了一种被垄断的手段,以至于阶层流动极其的不明显,下面的英杰看不到上升的途径,上面的显贵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以至于强盛的汉朝,就那么不知不觉的走向了衰败。

  刘铭现在要做的,就是圣人曾经做过的事情。

  他当然不是想自己做圣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统治更容易一些罢了。

  既然来到了这个朝代,刘铭不可能傻乎乎的搞什么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之类的,任何政治体系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够真正的有效。

  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妄想拓土开疆,那就只能是空想,没有足够的运输效率,想要将统治深入到乡间,那同样也是妄想。

  衣食住行,这几样不解决,就想要掌控整个国家的行政权力,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不过现在刘铭掌握的技术已经很可观了,农业技术和占城稻的获得,让粮食产量大大丰收,水泥技术和钢铁的大量炼制,让交通变得更方便,也有了前提,这样的话,将来朝堂上的指示要传达到帝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就有了可能性。

  可是再好的技术和体制,也要靠人来执行,所以哪怕现在似乎显得有些早,刘铭也要未雨绸缪的先做准备。

  “子龙将军,如果接下来你有空的话,可以没事去教教他们,教他们骑术枪法之类的,我师父还有三叔和孙伯符也没事就去教教他们的,让他们成长得更快一点。”刘铭对赵云道。

  “没问题。”赵云点点头,他虽然三十出头了,可是还是个单身汉,也没有家室之累,闲下来去教教这些孩子们也很正常。

  不过他还是有个别的想法要对刘铭说。

  “少使君,我在徐州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可是有件事,还是不吐不快。”赵云道。

  “哦?子龙将军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我父的左将军府三日一朝会,从来都是畅所欲言的,有问题指出来才能够解决。”刘铭笑道。

  赵云点点头:“我从河北来,也曾经看过袁绍治下的情景。民生方面,比之刘皇叔治下,可谓是差远了,然而冀州之地,粮食产出容易,又有山林铁矿,袁绍以粮食引诱,鲜卑乌桓等族纷纷愿意为其效死,用不了几年,十万精骑,唾手可得。骑兵之威,云亲眼见过不知道多少,奔袭起来堪称无人能挡,青徐之地又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到时候拿什么抵挡袁绍的骑兵?”

  这一点是他想了很久的问题,本来是本着自己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不知道,所以不想贸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而现在也待了一两个月了,却发现刘备刘铭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于是今天忍不住就问了一句。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可能

  听了赵云的话之后,刘铭不置可否,而是反问了一句:“子龙将军来徐州,已经多长时间了?”

  “已经两月有余。”赵云回答道。

  “对骑兵之利,子龙将军自然是深有体会,在子龙将军看来,什么才能对付骑兵?”刘铭问道。

  “那自然只有骑兵。骑兵疾如风,攻掠如火,要诀不在正面冲击,而在侧翼骚扰,再强悍的军队,也抵挡不住骑兵的骚扰,大军对峙之下,只要骑兵在侧翼不断的骚扰,再强悍的士卒,都会被骚扰得无法前进,从而崩溃。”赵云几乎不假思索的说。

  “正是如此,然而骑兵也有它自身的不足,骚扰终究只是骚扰,自古就没有用骑兵没有攻城和攻破营寨的,大军对峙,最终还是要看正面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凿穿突进,切割敌人的阵型,从而逐步消灭,以及取得优势之后的追击,才能让骑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对?可是在正面冲击中,我的步兵,不会害怕骑兵的。”刘铭微笑道。

  “铁甲军确实可以抵挡骑兵的冲击,可是铁甲耗费太多,就算徐州财力独步天下,也很难让所有人都装备。”赵云想了想之后道。

  “那是自然,可是铁甲配上连弩,就足以让骑兵只能在百步之外骚扰,别说会骑射的骑兵本身就不多,就算很多,在这个距离上,杀伤力就小得多了,不管是以马车与铁甲兵在外围护卫,还是以步兵持盾守护,都足够让骑兵的骚扰,不能影响到我军的行动。”刘铭笑道。

  “如果骑兵多了,光是靠冲击,也是可以撕开大阵的,对垒的时候,此事不可不防。”赵云想了想之后道。

  “不,我军的步兵大阵,除非对方能够打造铁甲骑兵,不然的话,不可能冲得动。”刘铭微笑道。

  “还请少使君指教。”

  “我军行动的制式装备,一个什,有长盾一,圆盾二,足够护卫正面的箭矢,后面有长矛手二,短矛手二,弓箭手二,运输兵一。布阵之时,什长们将长盾立于土中,即可组成盾墙,长矛连接在一起,可组成三丈的长矛,在盾上横架。运输兵带短斧二十柄,短矛二十只,箭只十壶,加上其他士卒携带的,足够消耗使用,更何况我军辎重不会出问题。临阵之时,先是阵后的投石车以石块压制,接着是弓箭压制,近了百步之后,连弩压制,近五十步后,飞斧斩之,短矛飞之。同时阵前还会撒满铁蒺藜,近阵之后要面临长矛的攒刺,什么样的骑兵,能够在这样的防御前,冲阵成功?”

  赵云看着刘铭拿出来的铁蒺藜,那是一个个由三面组成,每一面都是三角形,角部尖锐,却往地上一抛,怎么抛,都有一头尖角是朝上的。

  而长矛则是一丈五长,尾部中空,正好可与另外一根长矛的头部连接在一起。

  短矛就大概只有一米长短,份量不重,可以让人奋力投掷出去,飞个十几米不成问题。

  飞斧则是小的斧头,通体都以铁铸,扔出去就会在空中旋转,始终以斧刃向前,杀伤力极大。

  对于赵云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来说,都不用去试验场观看,脑补一下,就能想到那样的画面。

  平原之上,两军对阵。

  一方浩浩荡荡的铁骑洪流,如同洪水一般,冲击而过。

  临阵不过三,以弓箭的距离,不过是射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在这个距离内,只够射出三箭,就能够让骑兵冲过这一段距离了。

  防守一方,步兵大步向前,然后将袋子中的铁蒺藜,纷纷抛在面前三十步的距离上,然后往回跑。

  距离五百步的时候,投石车就可以发威了,从这里一直到两百步,都是投石车的范围内。

  一波数十块的大石,都是通过模具浇铸出来的原石,落在地上,就是一个坑,落在骑兵身上,则会溅射开来,给周边的骑兵也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这一波的损伤不会很大,可是这三百米的距离,投石车可以不断的投石,地面会变得坑洼不平,后续的骑兵,被砸死的可能性,可能还不如被绊倒摔死的可能性大。

  越过这三百米的距离之后,就是阵后的弓箭手开始发威了,进入一百米之后,持盾的什长,身边的刀盾手,以及将长矛扛在肩膀上的长矛手,则可以拿着已经装好的连弩,开始发射。

  这一段,将会带来最大的杀伤力。

  突破这一段,进入五十米之后,则是密集的飞斧、长矛。

  地面则是无数的铁蒺藜。

  一直到突破过这些,才可以获得用血肉之躯去撞击人高的大盾和数丈的长矛的机会!

  第一层盾阵就算被冲开,原地散落的铁盾和断裂的长矛等等,也会阻碍骑兵的冲击。

  第二层盾阵,再度无数飞斧长矛飞出,长盾如墙,长矛如林……

  再强悍的骑兵,面对这样的打击,还能有什么冲击力吗?

  而且现在的骑兵,防护力其实很差。

  因为没有马蹄铁,没有马镫。

  没有马蹄铁,马的负重能力差很多,长途奔袭的能力也差了很多,所以不管是大汉的骑兵还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无非就是一身皮甲,加上长矛、长刀、弓箭这些东西,再多就不行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51 , Processed in 0.03264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