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21 页

  实际上现在要说权力,双方已经分得差不多了,除了冀州派和豫州派之外,袁绍手下现在多了第三个派系,那就是鞠义加上幽州投降的鲜于辅、齐周、阎柔、田豫、牵招等人,这些人在幽州掌握一部分精兵,又不太干涉政事,也算是给这两派中间有了个缓冲。

  对于上位者来说,下面如果只有一派,那当然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意味着自己很快就会被架空,刘表在荆州就是如此,虽然他自身手腕高,能力强,在他的治下整个荆州都是铁板一块,可是等他一死,荆州就是诸家族做主了,说让刘琮接位就让刘琮接位,说投降曹操就投降曹操,上位者完全做不了主。

  如果下面有两派的话,就容易相争,要么就是扶一派打一派,扶植弱的,打击强的,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就是这么做的,扶植东州士,打压本土势力,所以一直以来他们的位置都坐得很稳,不过后果就是张松法正孟达这种本土的强者,就一直心怀不满,想要找外援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不管是找曹操还是找刘备,都展现出了这种不满。

  而袁绍历史上用的则是第二种办法,让两派混杂在一起,比如入主冀州以及和公孙瓒的交手中,他就重用冀州派,比如沮授领军,田丰参谋,张郃高览等人都受到重用,同时却也让自己的老班底鞠义掌握最核心的精锐部队——先登营,颜良文丑等人也在军中领兵,郭图许攸参赞军机……

  本来这样的做法也不错,展现出自己的一视同仁,是上位者应有的气魄。

  可惜的是,袁绍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然而他关系最好的豫州派那几个人,都是气量狭小争权夺利的,郭图、逢纪、许攸,莫不是如此。

  从亲厚关系来看,豫州派这些人当然比冀州派要亲近得多了,毕竟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袁绍的旧班底,像许攸,在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和袁绍交好了,淳于琼也是在洛阳就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和袁绍并列的,关系也是极好,几十年的感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磨灭的。

  然而在取冀州和平公孙瓒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冀州派却是有着巨大的功勋,沮授田丰善谋,张郃高览善战,袁绍的老臣子里争气的只有一个鞠义,一举消灭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从而为袁绍占据彻底的优势奠定了基础,最终攻破易京则是沮授和田丰的谋划,和这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功劳比起来,所谓的亲厚,实在是不值一提。

  历史上在刚刚平定幽州之后,借助着接下来路线不同的争吵,冀州派成功的打倒了田丰,排挤了沮授,让张郃高览也被排挤到了边缘——攻打曹操的先锋先后是颜良文丑,这两人在征伐幽州的过程中可是从来没有单独领兵过,沮授就劝过袁绍,说这俩不适合当先锋,袁绍却不听,可见因为在战略上的不同,冀州派已经全面的失宠。

  不用的战略,无非就是沮授和田丰都认为在平定幽州之后,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蓄养士卒和军马,等到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再数十万大军南下,横扫曹操自然是手到擒来。

  袁绍本人却更倾向于立即击败曹操,他和曹操的联盟当时已经彻底的破灭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小弟的曹操已经和自己旗帜鲜明的开始对抗了,不收拾怎么行?

  再说北方只有曹操这么一个大势力了,打垮了他,整个天下,就是袁绍的囊中之物!

  这样的诱惑,让袁绍选择了急于求成,而一直强力反对的田丰,被他幽禁了,同样反对的沮授,也靠边站,袁绍剥夺了沮授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郭图,豫州派占据了彻底的上风。

  可是现在,却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

  因为刘备的崛起,让袁绍发现,曹操并不是他在南边的唯一对手了。

  要是马上出动大军去打曹操,双方胶着的时候,也许就会便宜了刘备。

  去先打刘备呢,又有点够不着,毕竟刘备和他的地盘没有接壤的,就算从青州打过去,也要先打吕布。

  这就有点麻烦。

  同时因为刘备的存在,曹操就比历史上老实一点,和袁绍的冲突少一些,尽管袁绍对曹操还是有些不满,却没有历史上要将曹操必须除掉的那种情绪了。

  所以他接受了田丰和沮授的意见,袁绍最倚重的智囊团给出的意见和他并没有相悖,这也让郭图等人失去了兴风作浪的空间,冀州派迄今为止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些环节。

  可是以袁绍的性格,他倒不会对豫州派这些老人动手,实际上袁绍对他们依旧是非常好的,待遇啊,官职啊,都不比冀州派差。

  当然,在官场上,一个人有没有权力,看的从来就不光是他的官位,而是他的职权。

  和冀州派比起来,豫州这些元老们,现在相对还是失落的。

  可是对于许攸而言,他现在却发现,自己可能要比其他的豫州派的元老们,更加的倒霉一些。

  许攸贪财。

  这一点他自己都没有否认过,每次找袁绍要赏赐,他都是最拉得下脸的一个,仗着自己和袁绍认识的时间长,关系好,倚老卖老……

  对这种事情,袁绍倒不在意,而实际上许攸也不是在乎那点赏赐,那才多少钱?他是摸准了袁绍的心思,自己越这么做,袁绍反而会对自己越亲厚。

  这么一来,他放纵自己家人在邺城强占土地,敲诈商户,也就有能力遮掩下去了。

  然而现在不妙的是,三公子袁尚,似乎有些盯上自己了。

  许攸这些豫州派,都是支持大公子袁谭的。

  原因很简单,袁谭是袁绍之前的正室所生的,那个正室是豫州人,天然就和许攸他们这些豫州派亲近。

  而袁尚则是袁绍现在的续弦刘夫人生的,刘夫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冀州人,冀州派的审配就是袁尚的坚定支持者,沮授田丰没表态,不过内心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许攸感到了严重的危机。

 

第二百一十七章 故人

  路线之争,因为袁绍自己的选择,已经没有冲突了,可是接下来的冲突,就在眼前。

  那当然是夺嫡之争。

  这可比路线斗争更可怕,赤裸裸的就是站队了。

  你是站长子袁谭,还是站幼子袁尚。

  袁绍三个儿子里,有资格争夺的,也就这俩了,二子袁熙体弱多病,是没法继承家业的,他也不被袁绍所喜欢,也不被文武所支持,所以一贯都是比较老实。

  袁谭年纪比较大,现在已经二十多快三十岁了,袁尚则还不到二十,理论上袁谭的优势是很大的,又是长子,又是嫡子,可是奈何袁绍自己更喜欢袁尚这个幼子,而且之前袁绍曾经将袁谭过继给已经亡故又没有孩子的兄长袁基为继子,所以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袁绍这一支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袁绍本人的态度,似乎是偏向袁尚的。

  虽然袁绍诸子之中,袁谭是最早被放出去独镇一方的,可是他现在却只是青州刺史,同时只占据了青州的一半地方,和被袁绍封为幽州刺史的二子袁熙,并州刺史的外甥高干比起来,都要差了一些。

  袁尚虽然没有外放,可是袁绍将他放在自己身边,各种政务都是早早的让他参与,同时也放任他接触自己身边的这些重臣……这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袁尚能够更好的接位么。

  作为幼子,袁尚天然和袁谭争锋的时候就处于弱势,如果不是想让袁尚接位,袁绍也未必会搞这么多的事。

  而现在冀州派的人,至少审配已经是公然的站在袁尚那一边了,每天和袁尚共同出入,为他出谋划策什么的,不过也正常,作为冀州派里现在最不受宠的一个,审配虽然也是个忠直刚正的人,却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一下了,更何况这是袁绍想要做的事情,他提前投资,也可以得到袁绍的欢心。

  田丰沮授这两个举足轻重的倒没有表态,作为士大夫,他们是反对废长立幼的,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冀州人来说,对冀州更亲厚的袁尚接任,当然比和豫州亲厚的袁谭接任来得更好一些。

  在夺嫡这样的事情上,袁尚已经得到了审配的投靠,同时得到了张郃高览的善意,同时因为袁尚和袁熙关系良好,袁熙又是幽州刺史,鞠义和鲜于辅等幽州派也更偏向袁尚一些,田丰沮授两个重量级角色虽然没有发话,可是只要他们不旗帜鲜明的反对,就算是支持了。

  稳住了冀州派,袁尚接下来要干什么,以许攸的智慧,简直是随便想想就能知道。

  那当然是对付豫州派了!

  打压一部分,让豫州派的这些人知道自己的手段,然后分化拉拢一部分,得到更多的支持。

  这是很正常的手段。

  可是虽然知道,许攸却毫无办法。

  原因很简单,袁尚借用袁绍的手段来打击豫州派的话,那豫州派根本就没有反击的力量。

  而对什么人下手更好呢?

  许攸用脚趾头想就知道,那当然是自己了!

  豫州派这些人,其实人品都不咋地,比如逢纪就是个小人,喜欢进谗言;郭图心胸狭窄,喜欢搬弄是非;辛毗连自己老哥都能出卖;淳于琼好酒贪杯;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也就荀谌辛评的人品好一些罢了。

  许攸的贪财虽然一定程度上是自污之举,可是他贪财也是真的,他自己也清楚,可是就是控制不住,人的天性有时候真的是很难改变的。

  他清楚的知道,就自己纵容亲属在邺城敲诈富户,抢夺良田那些破事,袁绍未必不知道,知道了也因为发小的关系不想管,可是要是袁尚用这些事情来兴风作浪的话,自己就算能保住性命,只怕也要失去权位了。

  而如果因此投靠到冀州派那边,又是许攸不能忍的。

  许攸虽然贪财,可是他还有个特点就是好面子,而且不知进退——如果这个特点没有的话,他就不至于在曹操麾下还老喊曹操的小名,以为自己和曹操很亲密,还不断的摆谱说自己的功劳,以至于曹操都不能忍——真以为许褚是一怒之下把许攸给砍了的吗?许褚这样的曹操亲卫也许不算很聪明,可是绝对不会鲁莽成那个样子,无非就是曹操不能忍受许攸继续这么肆无忌惮的显摆,损害他的尊严,然后暗中授意许褚把许攸给砍了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绍还真是比曹操更宽厚,更能容忍,许攸能在他麾下一直混那么久,那种喊小名摆资格的事儿多半也没少干,袁绍却也一直没对付他。

  正是因为许攸这样的性格,他才不能容忍自己投奔到冀州派那里,他是什么人?十几年前他就密谋要废帝,堪称士人中的一杰,和袁绍曹操都是称兄道弟的,现在当袁绍的手下已经很委屈了,结果现在还要投靠冀州派?

  要知道作为一个智者,许攸本来就很嫉妒在攻打幽州的时候,沮授田丰依靠出谋划策和指挥作战,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他自认谋划和带兵能力都不在沮授田丰之下,只不过是没有得到机会罢了!

  而审配……和他比起来就更差得远了!

  可是现在审配是袁尚最看重的人!

  自己投靠过去的话,就一定会在审配之下,甚至会被审配所指挥。

  两个人本来关系就不好!审配性格耿直廉洁,最看不得贪财的,而许攸偏偏就是贪财的性格,两人发生冲突也不止一次两次了。

  许攸这样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忍受这样的屈辱。

  然而不能忍受这样的屈辱,就极有可能面对袁尚的打压。

  今天的酒宴之上,袁尚那不断警告的眼光,已经很能说明一些事情了。

  所以许攸很忧郁。

  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办呢?

  投靠袁尚?那不可能。

  继续坚持下去?袁绍之前不当回事,可是自己干的那些事儿被放上台面,袁绍想糊弄过去都不行,自己得罪的可都是冀州的大商贾和大地主……

  许攸愁啊。

  这个时候,他回到了自己的家。

  守门的家丁迎了上来。

  “老爷,有客来访。”

  “什么客?”许攸一愣。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58 , Processed in 0.03321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