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22 页

  “据说是故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内外

  果然是故人。

  在会客之处,许攸看着面前那个身材修长,三缕清须,温文如玉的中年文士,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在洛阳的时候,自己一度与袁绍曹操等人为友,在大将军何进麾下当差,也算是一时的风云人物。那个时候荀家叔侄可还是在颍川混着呢。

  可惜谋划废帝之事败露,许攸逃亡,虽然他也没吃什么亏,反而还是回了洛阳,隐身在袁绍府上,见不得天光。

  而那个时候,荀彧荀攸俩叔侄,则被大将军何进征辟入京,荀彧当了守宫令,荀攸当了黄门侍郎,颇得何进信重,和当时的自己比起来,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然后就是董卓进京,袁绍、自己、荀家叔侄,几乎是同时逃离的洛阳,自己就是当时投入了袁绍麾下,而荀彧也是跟着袁绍,自己就是那个时候认识荀彧的。

  荀彧,荀文若,天下闻名,有王佐之才。

  在袁绍麾下待了一年多之后,荀彧认为袁绍成不了大事,而离开了袁绍,投入曹操的麾下,对此袁绍常常深以为憾,耿耿于怀,袁绍和曹操从一开始的亲密战友到后来的不共戴天,固然是势力膨胀和其他对手纷纷倒下的必然,荀彧的离开,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因素。

  可是现在,这个温文如玉的君子,没有留在许都,而是悄无声息的来了邺城,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里。

  “文若兄此来,必有所告。”

  亲自给荀彧倒上了茶,许攸笑着问了一句。

  “深夜来访,打搅了。只不过和子远兄也算是故交,不忍见子远兄大祸临头还浑然不觉,所以提醒一下。”荀彧微微一笑,然后道。

  “没想到文若兄王佐之才,却也效仿说客,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许攸哑然失笑。

  “是否危言耸听,子远兄自然是心中清楚。以子远兄的智慧,难道真看不出来自己已经大祸临头?现在邺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冀州众不单已经说服了本初公,还开始提前为下一代打基础了。子远兄诸人还浑然不觉。就算本初公现在身体尚好,短时间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袁尚在冀州那些人的谋划下,先拿你们中的某个人开刀,难道会很困难吗?子远兄纵容亲属,在邺城内外大肆掠财,就连文若远在许都都有所听闻,何况审正南这等人?”荀彧淡然的道。

  许攸不说话了。

  自古以来,聪明人不可能被人用嘴说服,可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摆在面前之后,被说服,就很简单了。

  荀彧说的,不过是许攸最近一直头疼的事情罢了。

  “此等死局,如之奈何?”许攸叹息道。

  “在邺城,当然是死局,跳出邺城,那自然是大有可为。”荀彧微笑了起来。

  “文若大才,还望不吝指教。”许攸立即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以许攸的智慧,当然清楚荀彧会连夜到这里来,绝对是不安好心,可是不安好心,那也看是对谁——对袁绍是不安好心,可是对许攸自己,那说不定就会有极大的好处了。

  当然,要是荀彧说投降曹操的话,那许攸肯定不干——他整个家族都在邺城,历史上如果不是审配在后方把他的家族其他人都给抓了,他也不会连夜去投奔曹操——人都已经把事情做绝了,还不跑等死啊?

  而现在,家小和家族其他人都在邺城,让许攸跑,许攸都会跑。

  “文若只送子远兄两句话。”荀彧站起身来,低声在许攸耳边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说完这句话,荀彧就再没有说话,他还要连夜离开邺城。

  从许都到邺城,哪怕已经有两三年没发生大的战争,守卫什么的都松懈一些,荀彧能来到邺城许攸家里,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曹操动用了在河北埋得极深的几条线,才让荀彧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出现在了许攸的家里。

  如果不是只有荀彧是许攸的旧识,曹操绝对不会让荀彧来冒这个险。

  荀彧离开之后,许攸想了很久。

  荀彧这话没什么难理解的,申生,重耳,那都是春秋时候的人,都是晋献公的儿子,当时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要谋害两个公子,重耳知道父亲被骊姬所迷惑,辩解什么的也没有用,于是就逃出晋国,申生比较孝顺,不肯逃走,结果还是被骊姬给害死了。保住性命的重耳虽然在外流落,很吃了一些苦头,可是最终还是回归晋国,当了晋国的主人,就是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用这种事情做比喻,一般都是告诉你,你继续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跑出去,还能有活路。

  而跑出去,能去哪里呢?

  “荀文若这是要祸水东引啊!”许攸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长叹一声。

  可是只有这么一条生路,就算知道荀彧是想祸水东引,他也只能乖乖的照做。

  于是第二天,许攸就去见了袁绍。

  “公子袁谭在青州,并非自己无能,也并非不够努力,而是吕布占据徐州,又有陈宫之谋。智勇都不如的情况下,公子袁谭只能保住三个郡,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现在冀州需要休养生息,然而青州方面,却是可以突破的,许攸不才,愿意前往青州,协助公子袁谭,将整个青州拿下,以护卫侧翼。如青州全部都在我们的手中,那么我们进攻曹操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吕布和刘备从侧翼袭击我们了,只要在青州放置一支精锐,那么刘备就不敢轻举妄动,对我们进攻曹操,拿下兖州之地,有着极大的帮助。”许攸对袁绍道。

  袁绍起身看了看地图,沉默不语。

  “许攸在明公麾下已有十年的时间,寸功未立,深感不安,若能有机会帮助袁谭公子拿下整个青州,许攸在所不辞!不过还请颜良文丑两位将军一同前去,若无这两人,恐怕抵挡不住吕布的勇力。”许攸继续道。

  袁绍微微的点了点头,他也在心里盘算,许攸这一去,是合适,还是不合适。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箭三雕

  袁绍最终还是答应了许攸的全部要求。

  袁绍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这也算是许攸的自保之法,远离邺城,然后去青州袁谭那里,自然能够保住性命,而且他在外面,家族亲属都在邺城,相互之间,也算是各自都能够有着好的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也还算不错。

  要知道袁绍现在的想法已经有些变化了。

  这两年休生养息下来,他治下的实力,可谓是肉眼可见一般的膨胀了起来,粮食堆积如山,从草原上换来的马匹和招募的骑兵也是日益增多,依靠河北平原上的铁矿打造出来的器械同样是堆积如山,足够支撑他已经膨胀到超过五十万的大军,两年打仗所消耗的。

  而且每过一天,粮食、骑兵和军械,都在不断的增长。

  冀州、幽州、并州,安定下来之后,创造的财富,确实太可怕了。

  这足以证明当时冀州派的看法是正确的。

  相比起来,豫州派虽然和袁绍个人的关系更加的良好,在战略和人品上,就显得有些差了。

  郭图和逢纪,一直在没事说沮授田丰的坏话,这种坏话说多了,反而让袁绍对他们产生了厌恶的情绪——看人沮授田丰这些年帮我做了多少事,怎么就在你们嘴里显得一无是处呢?这样岂不是变相说我不会用人吗?

  辛评两兄弟好点,却也在别的地方没有展现出什么突出的才能。

  许攸和他的关系最好,可是纵容家人在邺城抢钱抢良田也做得过分了,邺城不少大家族和大地主都是有能力在他面前诉苦的。

  淳于琼没事就喝酒,倒算是最让他省心的。

  颜良文丑两个,因为带兵少,所以也比较嫉妒张郃高览他们,有事没事就要冲突一下。

  袁绍现在也已经看清楚了,再积攒一两年的财富,那再平推下去,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很难是自己的对手了,在那之前,反而是内部要理顺一下,不能让一些人在关键的时候拖后腿。

  这样一看的话,许攸主动请缨要带着颜良文丑去青州,倒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许攸走了,不在邺城碍眼,袁尚和审配就没必要一定要对付他,他的家人也得以保全,而且没了许攸在邺城,他那些家族的人也没那么嚣张,自然就会收敛许多。

  颜良文丑去青州,起码不会在冀州继续和张郃他们过不去,说是河北四庭柱,其实分成两派这种事情就让人觉得很麻烦了。

  更何况到时候要出兵的话,并州高干那里会联合鲜于辅等人一同出兵,颜良文丑就可以在袁谭的麾下,从青州出兵,自己率领冀州大军中路突进,三路齐发,看他曹阿瞒能不能抵挡住我的千军万马!

  就算在青州不出兵,起码也能牵制住刘备的人马,有颜良文丑两员上将在,就算和关羽张飞,也能有一拼了吧?

  再说了,袁谭毕竟是他的儿子,虽然现在不太被他所喜欢,可是再怎么说也是亲生骨肉,给他一些兵力和支持他的文臣武将,也有点立足之地。

  至于将来内部会不会出问题,袁绍自信只要自己活着,就还压得住。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方面,袁绍同意了许攸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将内部矛盾分开,一致对外的好办法。

  以为这是许攸想法的袁绍也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不贪财的许子远,还是很有本事的啊,能够想出这么一个皆大欢喜的办法出来!

  虽然只不过是把矛盾往后推了,可是政治有时候就是这样,能把事儿往后推,不现在爆发出来,未必就是给将来埋下了隐患,因为说不定矛盾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或者是某一方突然就死了呢?矛盾也就没有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在生活中,是这人只会和稀泥,可是如果放在政治中,那就是宰相之才才能够做到的事情,这是真本事,也是真功夫。

  有能力的政治家,会让即将激化的大矛盾变成小矛盾,小矛盾变成没矛盾,然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的向着某个目标前进。

  没能力的政治家,才会将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最终内部不断斗争,导致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许攸的这个提议,起码也是大家的手笔了。

  当然袁绍不知道的是,这条计策,并不是许攸想出来的,许攸虽然也算是智计过人,可是他气量过于狭小,这种有着大格局的计策,是他想不出来的。

  实际上,这是曹操麾下的智囊团里最出色的那几个,贾诩、郭嘉、荀彧、荀攸,加上曹操自己,讨论了不知道多久,才讨论出来的这条计策。

  这招就叫“祸水东引”。

  不光是平衡袁绍内部的派系斗争——不平衡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只要袁绍在,就算他们内部斗得太凶,也不会影响到大局,只有袁绍不在了,这样的矛盾才会彻底的爆发出来。

  最主要的是,让袁绍的注意力,在刘备的身上。

  许攸和颜良到了袁谭那里,青州实力大涨,想要占据整个青州来获得优势,那就必定要对吕布下手。

  现在吕布和刘备,那叫一个唇亡齿寒,吕布被打了,刘备一定会出手协助,不然的话,他的仁义之名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不管怎么说,也要救下吕布才行,不然的话,他没法对天下交代。

  青州要是打起来的话,那就不是袁谭能解决的事情了,刘备的大军一旦北上,袁绍就要用全力,才能够对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39 , Processed in 0.03385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