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25 页

  这样一来,通过占据的鲜卑的地盘,袁绍的势力,从两个方向,压制住了辽东的公孙度。

  虽然公孙度也算是一代雄主,历史上破灭高句丽,占据整个辽东半岛,将乌桓势力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也算是赫赫有威名,可是在袁绍的威势之前,他也只能上表称臣——因为他清楚,现在袁绍不去和南方开战,曹操和刘备也不会吃饱了撑的主动打袁绍,腾出手来的袁绍,借助辽西辽东鲜卑的力量,一起来打他,他又能退到哪里去?

  现在高句丽和三韩都还在呢。

  这个时候服软,自然是最好的情况。

  所以他派了自己的儿子前来做人质,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

  正在忙着收复辽东,至少也让公孙度表面臣服的袁绍,就算听到吕布要和刘备真正结盟的消息,也只能在心里骂一声,而做不了什么。

  曹操就更不会做什么了。

  刘备将吕布势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毫无疑问,会感到巨大威胁的,不会是他曹操,而是袁绍!

  青州的争夺,将会成为刘备和袁绍之后争斗的导火索!

  而之前曹操的计策,加强了青州袁谭的力量,两者之间的冲击,就有可能会更加的激烈。

  这就正是曹操隔岸观火的好机会。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导火索

  要知道,曹操现在就算能掺和进来,他都不会掺和进袁绍和刘备之间的争夺。

  他只会闷声发大财。

  对于曹老板来说,现在最郁闷的事情其实就是,在三雄之中,他反而是最弱势的了——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哪怕是被吕布差点占据兖州的时候,他也总是一个大势力。

  要知道当时刘备遭到袁术的进攻的时候,曹操的形势可谓是相当的不错了,身边几个会威胁到他的势力之中,刘备吕布袁术三方开始混战,他虽然征讨徐州失败,又和吕布打了半天,让兖州元气大伤,可是基本盘还在,尤其是他肃清了兖州地盘上所有不安定的因素,兖州的地形也很好,四处都要险要的要寨,可以安心发展。

  在吕布刘备袁术混战的时候,他就可以趁机搞点事,甚至可以先去消灭宛城的张绣,让后方更安全一点,徐州那三个家伙混战,也是他可以合纵连横的好机会,徐州刘备和吕布,干掉任何一个,拿下徐州都会简单得多,而袁术得罪了刘备吕布之后,联合这两个去打袁术,占据淮南丰饶之地,也是一个好选择。

  然而刘备却奇迹般的稳住了徐州,消灭了袁术大军不说,还和吕布再度达成了协议,让徐州再次变成了铁板一块……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借助着曹操征讨张绣失败的空档,刘备漂亮的速胜袁术,拿下了淮南,然后依靠淮南为跳板,逐步的拿下了整个江东,现在雄踞东南,和袁绍比起来差点,也差不了太多。

  而他呢?

  虽然拿下了兖州豫州,还有南阳和关中,可是这些地方除了兖州之外,都已经很残破了,想要恢复元气,比袁绍的冀州,还有刘备的扬州,都要慢很多。

  如果不是从南阳获得了不少人口的话,曹操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

  而从地形来看,曹操也不太妙,刘备和袁绍之间隔了一个青州,吕布和袁谭再打,都不会是什么大事。

  而曹操呢?

  冀州过了黄河,就是官渡,从官渡到许都,没有别的险要可守,袁绍要打,就是打官渡。

  袁绍要从北方一统中原,必打兖州。

  而兖州和豫州的东边,就是徐州。

  之前刘备兵力不足,没对曹操动手,现在这样兵强马壮,要打,也是先打曹操,拿下中原之地,取得厚实的防线来对抗袁绍。

  对于这两人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曹操愁啊。

  终于因为各种谋划,和刘备宣布与吕布结亲碰到了袁绍的神经,曹操当然不会这个时候不知趣去惹这两个人。

  而他现在在西北方向,也开始有了进展。

  关中一带,在钟繇、张既这样的名臣的治理之下,终于开始恢复了生机,因为战乱逃入山林的民众逐步的回归,关中的土地素来都是富饶的,有了人,就逐渐的恢复了生气。

  在关中开始产出粮食,足够大军使用之后,曹操的军队,就开始逐渐的进入关中了,夏侯渊率领的大军在河东一带打了不少漂亮战,让那里的白波军余孽吃尽了苦头,偶尔来劫掠的南匈奴也被他打了几次狠的,乖乖的前来表示臣服。

  河东关中之地,一旦安定下来,发展得就很快,而夏侯渊等人的勇武,也让关中诸将心悦诚服,不管是段煨还是李蒙王方伍习等西凉旧将,还是远在庸凉的那些八部豪强们,都开始产生了敬畏之心。

  终于,庸凉最大的两股势力,马腾和韩遂坐不住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西凉主人,只不过在西凉势力比较大而已,杨秋候选成宜李堪张横马玩这些所谓的西凉八部将领,并不是韩遂的部下,而是在西凉各自拥兵,占据州郡,更像是部落领袖,西凉这些人就算凑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大势力,而是无数个小势力组成的部落联盟罢了。

  人多了,心就不齐。

  当他们开始畏惧,彼此猜疑的时候,就会争先恐后的臣服强者。

  于是,马腾和韩遂纷纷派遣质子到许都来,表示臣服,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些精锐的骑兵,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曹操当然是笑纳了,同时还将马腾的次子马休,韩遂的次子韩林都放归了西凉,以表示自己对马、韩以及西凉诸部是诚心接纳,只要承认中央王朝的权威性,并且每年进贡马匹,就可以了。

  这样的做法,当然就让西凉诸部更加的觉得心悦诚服。

  曹操老辣的政治手腕,在威压西凉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是按兵不动,发展关中,慢慢发展起来之后,就派遣手下大将夏侯渊进入关中,压制关中诸将的同时,拿南匈奴开刀,展现了武力,同时不断的放出风声,让西凉诸部相互猜疑,最终兵不血刃的让西凉表示了臣服,虽然这不是真正的加入曹操的势力,却最起码,能够在很多地方,为曹操所用。

  这就足够了。

  关中稳定,曹操的战略纵深就更大了,就算兖州守不住,还可以退往关中嘛。

  当然这是不得已情况的最后一步,现在西北方向的战争潜力,和关东比起来,实在是太差了。

  现在曹操治下五百多万人口,倒有接近四百万是在兖州和豫州,南阳有数十万,然后整个广阔的汉中,就算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也不过十余万人罢了。

  之前的董卓之乱和诸侯伐董,对关中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什么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可不是什么文学艺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啊。

  这五百多万人,还是曹操安心发展了这两年的结果。

  可是曹操也清楚的知道,不管是刘备还是袁绍,他们地盘上人口基数,都比自己要大,所以战争潜力,也都比自己要强。

  除非他们先打起来,不然自己没机会。

  可是如果自己不推动一下的话,也许刘备和袁绍就是先打自己,把自己地盘分了,再来决战。

  所以曹操之前就先动手了,现在只是看那根导火索,会不会烧起来。

 

第二百二十六章 等着那一天

  吕布最近心情很好。

  下定决心和刘备联姻,然后投入刘备麾下之后,吕布反而放松了。

  之前连续作战,要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当一个君主,已经让吕布觉得有些累了。

  其实吕布也算是文武全才的一个人,不是像游戏中显示的那样智力只有十几——他在并州出名之后,在丁原的麾下,他当的可是主薄,就类似于大会计,整个并州的钱粮都要由他来分派出去,文化少点都做不了这事儿。

  只不过他出身边境,确实为人也粗鄙了一些,加上政治方面近乎弱智,又见小利而忘大义,还有个喜欢睡下属老婆的坏毛病,也难怪历史上众叛亲离。

  而现在,年纪有些大了之后,他的雄心已经消磨了不少,转战天下四处碰壁的现实也让他知道了,自己想要当一个君临天下的君主,那基本上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反而是如果好好的当一名武将,倒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会接纳他的,大概也只有刘备了,而刘备一直以来对他确实也挺好的,加上又成了亲家,吕布也算是准备一心一意的帮刘备打算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干别的,就是不断的联系马贩子,从北地贩马过来,这半年来陆陆续续运了差不多近万匹马,那都是出色的可以上战场的战马,除了一少部分用来补充自己骑兵战马的损失之外,其他的尽数都送去了徐州,让刘铭去组建骑兵队伍。

  对于吕布这样的好意,刘铭也是哭笑不得,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大规模的组建骑兵,因为在不打算制造双边马镫和马蹄铁的情况下,就算组建数万人的骑兵,和河北那些动不动以十万计算的骑兵比起来,依旧处于巨大的劣势,这样的损耗,是刘铭不能承受的。

  对付骑兵的方式,固然最好的好是骑兵,可是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去看的话,刘铭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特殊的方法,一点点的将对方的优势给消耗掉。

  更何况对于刘铭来说,他不是弄不到马——有海船的情况下,刘铭完全可以直接和辽东在海上联系,那边可有的是马,哪怕公孙康已经表明上臣服袁绍了,然而袁绍想要将自己的统治延伸到辽东一带,那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不过既然吕布有这个心思,刘铭也就任他去了,反正军中多了这些马匹,也可以让士兵们平时多训练一下骑术,这总归是不错的——实际上刘铭的正规军中,就有一项平时的训练是训练骑马,只不过都是用矮小的蒙古马在训练罢了,刘铭对士兵的要求就是,虽然他们是步兵,可是给他们一匹马,他们马上就能够变成骑兵。

  当然这种要求在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双边马镫和马蹄铁的情况下,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在马上坐稳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别说是骑马打仗了。

  可是刘铭却依旧要求正规军们这样做,现在刘铭手里蒙古马可不缺,给每个士兵配一匹都算得上是绰绰有余,这种马的培育也简单,在徐州,现在家家户户都开始养马了,毕竟不管是耕作还是出行,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也要吃一部分细料,可是现在徐州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喂猪都可以,就别说喂马了。

  这些良马的到来,刘铭当然也不会浪费了,扩建骑兵是肯定的,不过也没有扩展得太多,比以前扩了一倍而已,剩下的马都作为教练马分发了下去,让士兵们除了骑矮小的蒙古马之外,也都骑骑大马,适应一下。

  太史慈对这种要求就有些不太理解,因为他知道刘铭的骑术好,也知道刘铭应该清楚,这么做是没什么意义的,这样的士兵就算骑上蒙古马,就算他们再精锐再厉害,面对对方高头大马的骑兵的冲刺,照样不是对手。

  “学学也没坏处嘛。而且每个步兵都配马的话,我们在行动的时候就快了很多,到地方下马作战就是了。”刘铭是这么回答的。

  “可是这样对后勤压力很大啊。”太史慈道。

  “后勤问题我们不用考虑,我不会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地方开辟战场。”刘铭自信的说。

  对此太史慈还是很认同的,刘备治下现在的道路可谓是修得四通八达,加上民间有着大量的骡马,可谓是让刘备治下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地的武装工作队虽然人数不算多,整个徐州地界加起来,也不过上万人,然而他们能够动员的力量,几乎是徐州当地所有的青壮!

  以这样的修筑道路的能力,不管是防守还是进攻,完全都可以一边修路,一边前进,部队向前移动到什么地方,身后的道路就可以修到什么地方,太史慈可是看过徐州那些修路队伍的水准的——他们几乎是完全脱产去干这个的,刘铭给的工钱很丰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干这个。

  “我们的橡胶产量还有些不够,等到我们的所有马车轮子都能够装上橡胶外壳的话,那么我们在运输方面,就可以一点都不担心了,不管去什么地方,哪怕是崇山峻岭里,我们的辎重兵,也可以用手推车的方式,将粮食运送得更多更快,损耗更少。”刘铭对太史慈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9 , Processed in 0.0426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