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39 页

  高密、夷安、昌安,三座至关重要的城池,一天之内,全部陷落。

  尹礼战死,焦触被擒,只有张南运气好,逃了出来。

  三座城加起来上万守军,被尽数歼灭,逃出来的只有数百人。

  光是丢了城池也就算了,袁谭的粮草,可都基本上在高密啊!最重要的是,高密附近的潍水,刚刚被截断,如果对方等上几天泄洪的话,没有木筏这些物资的袁谭数万大军,都成为鱼鳖的腹中食物了!

  要知道这些物资和粮草,都是囤积在高密的,高密距离袁谭的大营,只有半日的路程,所以为了减少损耗,袁谭军中只有三日之粮,每日运输就行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粮道。

  这种选择,中规中矩,懂兵法的都会这么用。

  可是谁知道刘铭的那数万人,就那么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现在了高密等城池外,然后拿下了这三座至关重要的城池?

  他们从哪儿来的?

  北海现在都是袁谭的人,虽然人数不多,可是数万人在北海行动,一定会有消息!

  东莱过来的?那壮武的那一万人和守将朱灵,是瞎子吗?

  很显然,他们不是瞎子。

  实际上朱灵在壮武守得非常的认真,他完全没有发现数万人行动的痕迹。

  不管怎么样,刘铭的数万人确实切断了袁谭的退路,这是事实。

  然后他们派来了使者,告诉袁谭,如果不投降,就过两天放水,把你们的三万多人全淹死。

  跑是没地方跑的,军中只有三日之粮,没有过河的工具,他们的大营,北方是高密三城,南方是壮武,西面是潍水,东面是胶水,被围得严严实实的,逃都没地儿逃。

  这一圈本来就是城阳最肥沃的土地,就是因为这样的地形。

  而现在,成了一处死地。

  袁谭这三万多人马,就被困在这里,关键是,只有三天的粮食。

  刘铭的那一万骑兵分散了,开始四处巡逻,封堵住了袁谭军任何离开的道路。

  不管从哪个方向走,他们都支持不了多长的时间,甚至袁绍都不知道他这个大儿子已经陷入绝境了。

  不光袁绍不知道,就连比较近的,在琅琊那五万人,也不知道。

  许攸等人在琅琊那五万人,被张飞率领的三万人压制得死死的,就算知道了,也没法过来救援。

  原本是以十万大军对抗徐州总共最多六万人。

  以袁谭许攸等人并不差的水准,保持一个均势,没什么问题。

  何况徐州军还占据了不少的地方,比如太史慈的一万精兵就被牵制在了莒县,虽然太史慈拿下了莒县,可是为了在侧翼威胁琅琊和东莞,他也只能待在那里,保持东武和徐州的道路通畅。

  在有士兵优势的情况下,就算僵持下去,袁谭的情况也会不错。

  然而刘铭那三万人从胶州湾一登陆,立即就打破了均势。

  原本是十万对六万,在哪个位置袁谭的人马都有优势,结果现在变成了十万对九万,而且袁谭这五万人,还攻城损失了数千,在高密等城池里留了一万……

  在城阳这里,双方就等于是五万对五万。

  刘铭军更精锐不说,还是有心算无心,袁谭也算是很倒霉了。

  袁谭在发现后路被截断之后,第一时间就往回跑,他倒没有想要去攻打高密等三城,而是想要从高密和夷安之间穿过去,回到北海。

  在北海,袁谭军还是留了一些部队的,更重要的是,那里粮草不缺。

  可是这种唯一的道路,刘铭就在那里堵着他。

  两万多精锐,在那条通道上,设置了无数的障碍,看着对面的阵容,袁谭就失去了勇气。

  不是他胆小,而是刘铭的部队,前方长盾如墙,长矛如林,后面弓箭手、连弩手、投矛手、飞斧手,足够组成一条死亡的防线——这可是袁谭见识过的!

  别看他们人还多了一些,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布下阵势的刘铭军对抗,自己装备都不算齐全,这么冲过去,那岂不是送死?

  真要能冲过去,袁谭倒不在乎手下这些士兵全死光,关键是,就算那三万人都填进去,难道就能够冲过去吗?

  如果没有看到之前自己麾下那一万精骑,是怎么在刘铭大阵前面一次冲刺,就尽数死光的,袁谭也许还有信心,依靠麾下这数万人冲过刘铭的拦截,可是在看过那惨烈的一幕之后,他就不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可是如果不冲的话,在这里等死吗?他之前全军只有三日之粮,现在可是已经过去一天了啊。

  这个时候不光他没了办法,臧霸昌豨也没了办法。

  他们要跑倒是可以的,扔下部队,往河里一跳,也就游过去了,可是以他们的身份,没了士兵,还有什么好混的?

  就在袁谭左右为难的时候,对面刘铭军有一骑,打着旗帜就慢慢的走了过来。

 

第249章 摊牌

  虽然现在被包围了,也算是穷途末路,袁谭的架子还是要摆的。

  所以他还是在阵中摆了一个案几,自己坐在后面,让前军分开来,让对方的使者进来。

  来人三缕清须,相貌儒雅,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不过身上却带着一些危险的气息,袁谭这种在战阵上出生入死过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对方并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使者可通报姓名。”袁谭沉声道。

  “颍川野人徐庶,见过大公子。”徐庶行了一礼,洒脱的道。

  “你是徐庶徐元直?”袁谭一惊。

  如果换了四年前,没有人知道徐庶是什么人,然而四年之后,徐庶也是天下闻名的智者,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他干了什么事儿,可是大家都清楚,在刘铭那一系列辉煌的战绩之中,一直跟随在刘铭身边的谋士,就是徐庶,没有别人。

  刘铭身边的将领会换来换去,可是谋士,始终是徐庶跟在身边。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没有赫赫之功,然而位置却一直是水涨船高,就非常值得人关注了。

  所以现在徐庶的出身其实天下都清楚了,士族们要扒起人来也是很简单的,颍川人,年轻的时候仗剑杀人,然后开始学习韬略,在颍川之后又去了荆州,得到司马徽的赞赏,认为他堪为一州之才,同时善于从大处着眼,却也不会忽视细微的地方,总能够从纷乱的形势中,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

  有了这样的评价,当然不会再有人会小看徐庶,曹操就想过要通过徐庶的母亲把徐庶弄回到颍川来,可惜徐庶已经早早的将母亲迁往了徐州,就在下邳供养。

  “你乃刘铭智囊,就不怕我以你为质,让刘铭让开道路吗?”袁谭冷笑了起来。

  徐庶哈哈一笑,自顾自的坐了下来,这才道:“袁公以宽厚闻名天下,我听说大公子也同样是宽厚之人,又如何会作出这种事情呢?更何况两军阵前,不斩来使,绑架使者为人质这种事情,又岂是袁公的儿子能做出来的呢?”

  “我军现在绝境之中,袁谭不会为了一己的清名,去让三万多儿郎处于危险之中,只要能让刘铭让开道路,那么就算袁谭为天下所笑,又能如何?”袁谭板着脸道。

  “那是自然,徐庶自然相信大公子能为了士卒的性命,不顾自己的清名。然则大公子觉得,徐庶是这种贪生怕死之人吗?能来大公子军中,徐庶要么就是得到满意的答案,然后离开,要么就是仗剑杀人,至死为止罢了。徐庶深受我们少使君大恩,无以为报,来这里,就没想着能活着回去!大公子若再在言语中对我们少使君不敬,那就休怪徐庶仿效曹刿之行,血溅五步了!”

  说到这里,徐庶脸上的笑容依然保持,然而手,却已经搭上了腰间的剑柄之上,一股凌厉的杀气,从他身上冒了出来!

  袁谭身边的臧霸和昌豨,同时上前一步。

  袁谭举手,示意他们不要上来。

  然后他才苦笑着对徐庶道:“元直先生不必如此,袁谭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少使君用兵如神,将我与麾下士卒困在此地,袁谭也算是心服口服。”

  看到袁谭服软了,徐庶这才松开了剑柄,笑道:“大公子为了麾下士卒,宁愿有损自己的名誉,徐庶也是佩服得很。”

  臧霸和昌豨在心里都叹了一口气,他们当然清楚,徐庶其实也是给了袁谭一个台阶,袁谭刚才的话,也是一种试探,现在看来,刘铭并不想撕破脸。

  想想也是,他们身后是袁绍啊!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啊!就算刘铭占据了优势,只要他不想让刘备和袁绍之间全面开战,那么就不敢把事情做绝!

  “先生此来,必有教我之处。”袁谭道。

  “我们少使君并不想与大公子为敌,奈何大公子与吕青州之前产生了误会,所以才使得两家兵戎相见。臧霸等泰山诸位将军想要投入大将军麾下,不管是刘皇叔还是少使君,对此都并无意见,毕竟泰山诸位将军并非吕青州麾下,而是客将罢了。只不过吕青州毕竟是名正言顺的青州牧,他的地盘,不能让其他人轻易的占据了。更何况琅琊东莞两郡,本来就是徐州的地盘,臧将军等人既然已经接受了大将军的任命,再留在徐州的地面上,就不太合适了吧!所以,只要臧将军等人退出琅琊东莞,同时大公子交出原本就属于吕青州的北海、城阳二郡的话,此事大可化干戈为玉帛,刘袁两家,依旧可以修好。”徐庶笑道。

  “不可能,琅琊本来就是我们的……”

  昌豨忍不住吼了起来,却被臧霸拉了一把。

  当下昌豨忍住了气,不再说话了。

  “这些地方要么是泰山诸将的立足之本,要么是我军力战而来,谭又岂能因为贪生怕死,而让出国家的地盘!”袁谭作色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少使君就只能请大公子以及诸位将军,去我军阵营中做客了。”徐庶笑道。

  “我军虽然被围困,却也还有三万雄兵!”袁谭怒道。

  “敢问大公子,营中还有几日之粮?现在大公子麾下人马,一半在这里,一半在琅琊,要从冀州调援军过来,起码要五日的时间,大公子还能坚持多久?徐庶话已至此,不再多言,大公子若是想得明白,欢迎前去我军营寨中做客。当然,大公子和诸位将军也可以抛弃麾下士卒,单独逃跑,然而你们这么一逃,琅琊那数万人马,就将被我军截断后路,照样也是无法逃脱。他们的粮草,也是依仗齐国那边的补给吧?一旦切断的话,琅琊那五万人马,又能有几日之粮?”

  徐庶扔下这句话,然后行了一礼,施施然的离开了。

  留下袁谭与臧霸昌豨对望,心下都是一片冰凉。

  徐庶的话没错,琅琊那边的粮草补给,是从齐国到东莞那一线补给的,路途遥远不说,还行动不便,不然为什么袁谭要打通东武这条线,因为只有通过潍水到济水,才能够更顺畅的给琅琊补充粮草啊!

 

第250章 协议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4 , Processed in 0.04576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