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43 页

  毕竟张辽高顺他们也不需要详细的知道每个士兵会带什么样的兵器,擅长什么样的器械,他们只要知道徐州和扬州在出兵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流程就行了。

  具体在战场上怎么去打仗,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当然不用教,他们需要的是了解到刘备部队的本质,这让他们在用兵上,就更加的容易一些。

  而这次作战,也应该论功行赏,赵云取东武,守东武有功,从骑都尉升到了中郎将,这也让赵云感慨万千,他当时在公孙瓒麾下,也算是劳苦功高,末了连个校尉都没有混上,而在刘备麾下呢?一来就是骑都尉,然后打了一仗,就升成了中郎将……

  虽然赵云对个人的利益不是很看重,然而这种待遇,确实让人觉得很是舒服。

  而接下来给他安排的位置也很重要,刘铭安排张飞守下邳,这是刘备的老巢,不能出什么问题,彭城则是交给了吕布的头号大将高顺,他带着成廉魏越等并州旧部守在彭城,琅琊东莞那几个边境的重镇,则是交给了黄盖凌操与吕布麾下的魏续侯成宋宪等人把守,太史慈作为他们的主将,至于北海的平寿,这个直面袁谭压力的重镇,则是交给了赵云。

  陈宫和吕布则是在东武驻守着,那里现在成了吕布这个青州牧的治所,让吕布靠后一些,也是因为他现在身体不好,并没有恢复,然而青州地面上的唯一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就在他的手里,一旦北海、东莞、琅琊、彭城这些是边境的地方遭到攻击,他就可以迅速第一时间的去支援。

  而他在城阳,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东莱郡现在除了将会成为工业基地之外,还将会成为养马的地方——胶东半岛这里相对来说,算是刘备地盘上最适合养马的地方了,而这里的港口建立起来之后,刘铭就将会通过这里的港口,不断的和辽东的公孙度做交易——虽然现在公孙度臣服于袁绍,可是他的自主性还是相当强的,辽东那地儿别的不多,就是马多,公孙度这个人还是比较识时务的,反正现在他表面臣服袁绍,暗地里和刘备做生意也不算什么,徐州需要他的战马,他也需要徐州的铁器、橡胶、纸张这些东西。

  实际上之前徐州的海船就已经和公孙度取得了领先,当然用的理由是糜家的商船,虽然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不过遮掩一下总是不错的。

  实际上公孙度在知道刘备地盘上的商船可以在他的辽东郡甚至是乐浪郡停靠做生意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首鼠两端了——袁绍他都不是特别的害怕,毕竟从幽州打过来,辽东这边也挺远的,路还不好走,一路打过来,得费多大的力气。

  想想后世隋唐是怎么拿高句丽都没太大办法,以盛唐的强悍,都历经两代,打了二十多年,才算是彻底的平了高句丽,就知道哪怕是袁绍,想要平公孙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刘备的海船能够抵达辽东,甚至抵达乐浪和带方二郡,这意味着,刘备已经掌握了长途海上航行的能力,这样一来,他治下那漫长的海岸线,都将会成为刘备随时可能攻过来的地方。

  公孙度不是没有造船能力,实际上数十年后,辽东的第四任主人公孙渊,就曾经不断的从辽东派出海船,袭击青州之地,可是暂时来说,公孙度的船只还是只能在近海打打鱼罢了,这么长的航行能力,是他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如果刘备击败了袁绍的话,那么他在辽东,就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依靠路途遥远而抗拒中原的大军了,到时候海上陆上一起来,他就算再厉害,也抵挡不住。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公孙度就决定首鼠两端了,两边都不得罪,反正不过是卖马罢了,又不是拼命。

  以前刘铭没有大规模的买马,主要就是觉得从徐州出海去辽东,路途确实太遥远了,万一出点什么事不划算,而现在有了东莱之后,从胶东半岛的最东面出发,不管是去辽东还是去乐浪,都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这就方便多了。

  从辽东购买军马,然后在青州训练骑兵,到时候从青徐之地,刘备也会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

  虽然在正面对抗中,以刘铭军的器械,丝毫不畏惧现在的轻骑兵,可是毕竟骑兵在运动战中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刘铭军在拥有可以单手发射的连弩之后,骑兵也能够占据优势,可是也要人数上去才行。

  这样一来,吕布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他现在就算上不了阵,可是在训练骑兵这方面,他依旧算得上是天下无双。

  这样一来,青州有太史慈赵云吕布陈宫,徐州有张飞高顺,青徐之地,现在算是安稳下来了。

  而等到刘备麾下的修路队,把吕布之前的属地,都用道路连接起来几条主要的通道之后,那么这里十数万大军就算是分散开来,也等于是集中在一起,就算袁绍曹操倾尽全力联手来进攻,也能够支持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所以在把这里安排好之后,已经是建安七年的开春,刘铭带着孙策和张辽,去了扬州。

  同行的,还有那一千少年兵。

  烟花三月下扬州,刘铭这次下扬州,可谓是春风得意,虽然没有带着大军出行,可是左边是小霸王孙策,右边是智勇双全的张文远,身边还跟着徐盛董袭这两位江表之虎臣,带着少年兵的则是凌统丁奉这两个未来的江表之虎臣,当真算得上是意气风发了。

  离开徐州去扬州,当然要先去舒县,拜会一下自己的便宜老爹了。

  这两年来,刘备一直待在舒县,和扬州其他的大城比起来,舒县当然不起眼,住着也不算很舒服,然而刘备却一直待在这里,丝毫不以为苦。

  他这种行为,当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毕竟和之前比起来,刘备可谓是抖起来了,之前他的职位和爵位就已经是左将军宜城侯,而就在不久之前,朝廷又来了奖赏。

 

第257章 英雄

  现在袁绍的官位是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并冀三州,封邺侯。

  曹操也是车骑将军、司空、领司隶校尉,持节总督兖豫司三州,录尚书事。

  刘备作为不逊色这两人的天下英雄,现在还只是一个区区的左将军宜城侯,就算他不在乎,他麾下那些精兵猛将也不会干啊。

  曹操当然清楚现在压制刘备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人家的地盘和潜力摆在那里,不是你压制就可以真的压制的,人顶着左将军的称号不过是不好听罢了,一点影响都没有。

  所以让许昌小朝廷以刘备治理扬州有方,下了一道旨意,封刘备为司徒,兼骠骑将军,领扬州牧,持节总督徐荆扬三州,封合肥侯。

  这样一来,三公的位置,就被这三人给瓜分了,同时三个位置最尊贵的将军位置,也被这三人瓜分了,再加上这三个人总督加起来九个州,说天下三分,那是一点都不稀奇。

  要知道整个大汉的天下,除开交州,也不过就是十三个州罢了。

  自己官职又提升了,刘备当然不会对手下吝啬,除了刘铭继续领徐州牧之外,其他的文臣武将们,当将军的当将军,当太守的当太守,功劳大的,资格老的,基本上个个都是二千石——这放在黄巾没乱之前,二千石,就已经是所有人追求的极限了,堪称人臣之极。

  要知道按照东汉官制,秩万石的,只有三公,大将军等区区几个职位,而众所周知的是,在东汉,三公是拿来牺牲的,一旦出现天变啊,灾祸啊什么的,往往就是三公下台,所以这样的头衔,往往真就是个虚衔,万石的职位里,真正有用的就是外戚担任的大将军了,那确实是地位尊贵,权力极大,几乎可以当皇帝的家。

  而在这几个职位之下,就是二千石的高官了,无非就是九卿、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执金吾、大长秋、各地方的郡守、各杂号将军等等这些地位显赫的职位了。

  一般人,一辈子,能混个二千石,那就算是到头了,而如果这一家,数代都有二千石的高官,那就必定不是一般的世家。

  自然,和老袁家四世三公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的。

  就在刘备也封赏了手下,让他麾下的将士们都觉得很满意了之后,刘铭就带着人,来到了舒县。

  他倒是没有大张旗鼓的来,不过现在在刘备治下,这样上千人的移动,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毕竟到处都有武装工作队,超过十人携带兵器行走就会被要求登记,不登记者以谋反论罪。

  不过刘铭之前,早就让快马通知了自己的便宜老爹,说自己要到扬州来。

  可是刘铭也没有想到,便宜老爹居然出城来迎接,在远远的看到城门外的黄罗盖的时候,刘铭连忙下马,带着孙策等人走了过去。

  “不用跪,不用跪。”

  刘备笑呵呵的制止了刘铭等人准备下拜,汉朝在礼节上倒并不繁琐,毕竟这些礼节最早还是刘邦让人搞出来的,远远没有后来搞得那么隆重,不管是刘邦还是后来的刘秀等人,其实都不太遵守那些礼仪,也不让人随便的跪拜自己。

  “伯符在青徐之地,感受如何?”刘备没有先理刘铭,而是笑着问了孙策一句。

  “果然是英雄用武之地。”孙策回答道。

  “那是自然,江东富饶,可为我们的后方,然而想要争夺天下,还是要去北方争夺啊。”刘备笑了起来。

  然后他转向了张辽:“文远远来辛苦,若有不适就好好休息,北人来了南方,水土不服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不是我在徐州的时候,经常去广陵,只怕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

  “父亲您放心吧,只要听我的,喝烧沸过的水,水土不服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刘铭笑道。

  “就你知道的多。”刘备瞪了刘铭一眼,眼中却尽是笑意。

  当下刘备挽着刘铭的手,一路进了舒县,两三年过去了,舒县并没有扩建,虽然变得更加的繁华了,却似乎配不上刘备治所这样的地位。

  刘铭却知道,这是刘备为了对天下展示——他是志在天下,而不是偏安于江南一隅!

  如果大兴土木的修建舒县的话,那反而说明了,刘备没什么进取之心。

  有着吞吐天下之志的,才是英雄,不然的话,再怎么强大,也不过是守户之犬罢了——曹操就是这么骂刘表来着。

  当下一行人进了舒县,刘备的议事大堂倒是重新修缮过的,毕竟以前地方比较小,很快就不敷使用,扩建一下也是应当。

  坐定之后,刘备身边的文武,除了徐晃陈到刘晔孙乾简雍张勋乔蕤乐就等老面孔之外,还多了不少新面孔,刘铭注意到有五个年轻人,居然在刘备身边文武的排序中,比较靠前。

  这就是一件很值得关注的事情了,自从徐州扬州稳定下来之后,刘铭就和刘备商量了一套行之有效同时很严谨的议功而提升职位的方法,有些地方借鉴了秦朝二十军功爵制,大体上是刘铭结合后世提炼出来的升级方法,刘备麾下就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骤然获得高位的情况了,就算是再有才的,也要老老实实的从基层做起,没有功劳不得升迁。

  就连赵云这样的旧识,也是因为有了献马的功劳,才当了骑都尉,要知道现在骑都尉已经不是什么高级武官了,只不过是略高于校尉,低于中郎将的军中官职,一直到这次力战有功,才被提拔成了中郎将。

  这五个年轻人何德何能?

  “来来来,吾儿,我为你介绍一下这四位年轻俊彦。”刘备笑道。

  当下刘备就介绍了起来,原来这五人都是这几年通过招贤馆的考核,然后要么在地方,要么在军中崭露头角,累积功勋,进入了刘备的左将军府——当然现在已经是骠骑将军府了。

  不打仗,照样有功劳可以获得,真的有本事的人,每年都会有提拔的机会。

 

第258章 俊彦

  吕蒙,字子明,今年二十四岁,他姐夫邓当曾经在孙策麾下为将,现在则是扬州军中一名校尉,而吕蒙却不是依靠姐夫在军中的位置,而是独自投了招贤馆,然后因为有文化有力气,经过整编之后就当了个什长,一路在训练和剿匪中立下功勋,现在是别部司马。

  朱桓,字休穆,今年二十五岁,他和朱治没什么关系,前年经过招贤馆的考核,担任了余姚长,治理余姚这两年里,他不但治理有方,还扫荡了一批下山的山越,得到了民众的爱戴,因功被提升为荡寇校尉。

  朱然,字义封,原本姓施,是朱治的外甥,因为当时朱治无子,所以将外甥过继为义子,所以改姓朱。曾经和孙权一起读过书,交情深厚,不过他同样是经过招贤馆的考核,担任了山阴令,同样是在面对山越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提升为折冲校尉。

  全琮,字子璜,二十一岁,是前丹阳都尉全柔之子,同样通过招贤馆进入军中,一旦有了收入,就用来补贴麾下的士卒们,士卒们愿意为其效死,征伐山越有功,被封为奋威校尉。

  这四个年轻人,都是通过招贤馆进入军中,然后打响了自己的名头,年纪轻轻都是校尉,有领两千军的权力,前途算是无可限量。

  可是和他们中间年纪最小的那个人比起来,他们似乎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陆逊,字伯言,今年只有十八岁。

  然而他通过考核进入刘备的幕府,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职位,可是协助刘备处理政务井井有条,连天下之才的刘晔都对他大加赞赏,认为这个年轻人虽然年轻,可是学识过人,沉稳老练,有王佐之才。

  刘铭微笑着对他们五人一一示意,然后勉励了他们几句,然而心中却在大笑。

  自己父子二人在扬州的经营,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不用士族之间相互举荐,也不用上门去三顾茅庐,当扬州这些杰出的人才,知道自己一旦展现出能力,就能够被刘备所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纷纷的冒头了。

  扬州,或者说江东,士族的力量是很强的。

  说他们强,是因为原本江东土著就没什么力量,他们虽然大部分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可是以他们掌握的文化和财力物力,轻易的掌控住某一块土地,是很容易的事情。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36 , Processed in 0.0453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