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57 页

  可是为了拿奖励,他就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先全据荆州之后,看接下来会不会有什么任务。

  任务要他打哪里,他就打哪里。

  这就是他的最高战略。

  不过这么一来,倒也省心,一根筋的去做事就行了,别人怎么也不知道他的战略出发点会是这个,只有刘备知道就够了。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不知道这一点,反而会被他的战略思路搞混。

  对曹操这种战略目光极其出色的枭雄来说,刘铭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反而能够很好的迷惑他。

  所以曹操这几年确实一直不知道刘备的策略到底是什么,拿下了扬州之后,刘备的势力好像一直就有些不干正事,尽在一些诸侯看不上的地方用劲。

  可是实际上,刘备势力,已经悄然的积攒了雄厚的实力。

  各地的民众,生活都很稳定,下一代都可以得到简化字的教育,各地的武装工作队则是在当地建立了类似民兵的组织,虽然精锐程度肯定不如那些脱产的职业化军人,却依旧算是有组织的军人了。

  财富方面,通过炼钢、橡胶、棉花、制砖这些技术,刘备地盘上的经济,发展得极快。

  在器械上,刘备地盘上也有了绝对的优势,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层出不穷,有很多东西以前没法造出来的,现在有了足够的钢铁之后,都迎刃而解了。

  除了官仓充盈之外,就连普通百姓家里,都有两年之粮。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刘备治下接下来就算两年什么产出都没有,就现在的粮食,刘备就能动员地盘上所有的壮劳力,打上两年的仗,都不会出现饥荒。

  当然刘备不会这么去做。

  这么恐怖的实力,只有刘备集团中不多的高层才知道。

  绝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一小部分实力而已。

  就好比人在大山之中,只会看到山的一部分,而看不到全貌。

  只有在山顶的人,才能看到山的全貌。

  在刘备势力中,能站在山顶的人,也只有刘备和刘铭两父子。

  所以他们的思维是相似的,刘备也认同刘铭的举措。

  “让程德谋、程德枢率万人从建安出发,前往南海,接任南海太守,程德谋的交州刺史府也留在南海,以大路前进,一定要张目,让全天下都知道他们要去南海接任,看看士家的反应,吕子明为将,谢旌傅婴为副,协助程德谋。同时让陆伯言为帅,宋谦贾华为副率两万海军,坐大船从海上出发,直达南海。程德谋等人先出发,陆伯言等人后出发,震慑交州,让士家清楚,他们占据的那些沿海的郡,在我海军面前,毫无防御。”刘铭道。

  刘备点点头,这本来就是刘铭在海上锻炼这么长时间海军的目的。

  想要讨伐交州,从陆地出发,确实太难了,道路崎岖不说,一路还有瘴气野人,相反,从海上,那就容易得多了。

  “少年兵跟随陆伯言,他们在水上锻炼了半年,是去海上锻炼的时候了。”刘铭继续道。

 

第283章 神速

  南海郡很大,基本上就是后世整个广东,郡治在番禺,也就是后世的广州,不过地方没后来那么大,毕竟广州有很多地方都是通过珠江口不断的冲积形成的地面,在这个时候,顺德都还在海底呢,珠海和中山甚至是一个和大陆没有连接的岛屿。

  不过作为南海的郡治,番禺还是比较繁华的。

  士燮到了番禺之后,就在静待着程普一行人的到来。

  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刘备方面的告知书,刘备任命的交州刺史程普和南海太守程秉,将会率一万人前来,接任南海。

  一万人不算多,似乎也证明了刘备方面的诚意。

  “大哥,你来此到底是为了啥?”

  等着刘备的人过来,需要时间,所以觉得有些无聊的士武就在自己的府邸里问士燮。

  对士燮这个大哥,士家其他人都是很佩服的,毕竟如果不是士燮当了交趾太守,士家其他人也没机会逐一的在交州担任要职,堪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过对士燮接下来的举措,士武却有些看不懂。

  “表面上,我当然是为了来见一见程德枢,回忆一下当年罢了。”士燮微笑道。

  “实际上呢?”士武追问。

  “我想了解一下刘备的势力。他的做法,对天下士族,都是一种伤害,然而虽然刘备的重臣都是那些寒门豪强甚至是良家子出身,可是也不是没有士族的人,比如陈元龙、崔季珪、诸葛子瑜……这些人,也都是士族出身,却没有一个像孙邵那样,会弃官离开刘备的麾下。按照道理来说,以刘备推行的那些举措,这些士族出身的人才,会早就忍受不了而离开,刘备也不是会强行留人的那种人,这让我觉得,是不是刘备的施政,也有其他的可取之处,并没有将我们士族赶尽杀绝。”士燮道。

  “任何人才举荐之后,还需要通过考核,这不就是挖我们士族的根吗?他平抑粮价,仗着自己手中有土地,就给自耕农更多的土地,这不就是挖豪强的根吗?这不算赶尽杀绝,什么才算是赶尽杀绝?”士武有些愤愤不平的道。

  “从我们知道的,是这样,可是刘备治下,出现过大规模的士族逃亡吗?豪强造反吗?”士燮反问。

  士武一下就愣住了。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

  而仔细想想的话,确实有问题。

  既然刘备治下的政策,如同他们猜测的那样,让士族和豪强都无法忍受的话,那么士族们必定会纷纷逃亡,豪强们也会纷纷离开刘备治下。

  尤其是士族。

  这年头士族和豪强其实分得挺开的,所谓士族,他们未必有多少钱,地方上的土地啊什么的,未必很多,然而往往都是诗书传家,对某本典籍的解释能力,决定了他家的地位——比如老袁家,他们就是家传一本《孟氏易》,而且是累世治这本经学,从而获得累世公卿的地位。

  所以这样的家族,是不在乎浮财的,他们人跑到什么地方,家族就在哪里。

  所以黄巾猖獗的时候,很多士人都从北方跑到了南方,也不太影响他们的位置。

  刘备治下士族虽然不算多,可是也有,尤其是江东那些大大小小的士族,虽然被孙策洗过一遍,可是他们还是在的,无非就是私兵被孙策征调得差不多了罢了。

  他们要跑,总归还是能跑出来的,也没有听说刘备会拦截那些想要逃出来的士族和豪强们。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士族和豪强们,在刘备的地盘上,不说过得多好吧,起码也还过得去。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士燮才想和自己认识的程秉聊聊,了解一下徐州和扬州现在的情况。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而士家偏于岭南,除了留在交州也没地方可去,也让士燮不得不为了家族的将来考虑,要主动了解一下刘备治下的情况,不然的话,他跑都没地儿跑。

  “程德谋和程德枢的大军,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士燮问士武。

  “十天前。一般来说,还需要五天,才能够到番禺,大哥你要不要多休息一下?”士武问。

  “不用了,不过明天我打算带人前去迎接,也展现一下我士家的诚意。”士燮想了想之后道。

  “那是不是显得我士家太过奉迎了?”士武问。

  “这种事情,惠而不费,多做何妨?”士燮笑了起来。

  看到大哥已经下了决心,士武就没什么话好说了,始终在士家,士燮的话,依旧是一言九鼎的。

  这一夜过去得很快,第二天起来之后,士燮就让士武预备出行的车马、随从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驻守在番禺外的将领,传来了消息。

  前方来了一骑快马,表示新任交州刺史以及南海太守的大队已经抵达了离番禺不远的增城,最多再有半天,就能抵达番禺了!

  “来这么快?”士武不由得吃了一惊。

  “看来扬州的士卒,比我们想象的要精锐许多。”士燮沉声道:“我们最精锐的士卒要走半个月的路程,他们十天就到了,这不光是士卒更精锐,他们的补给能力应该也是相当的出色。”

  士武点了点头,他是长期带兵的,当然清楚,士卒行动的速度和补给的完善,是足以决定一支队伍的上限的。

  行军速度快,就能够在更好的位置发起进攻,补给能力强大,就不会有额外的损失。

  这不是交州的士卒能够做到的。

  想到这里,士武就更佩服自己的大哥了,不管刘备治下对士族的态度如何,看他们的士卒如此之精锐,就应该清楚,强行以武力和他们对抗,是一件多么不明智的事情啊!

  而且看他们这行军的速度,也应该知道,想要依仗着地形来抵挡刘备军的进攻,也不太可能,以对方行军的速度,完全可以不断的击溃自己的士卒,到时候就算有沃野千里的地盘,又能有什么用呢?

  “准备各种东西,随我出城去迎接新刺史和新的太守吧。”士燮对士武道。

  士武点点头,开始准备迎接刘备的大军了。

 

第284章 二线部队

  在士燮士武准备迎接刘备的部队的时候,在增城前往番禺的道路上,骑在马上的程普和程秉,还有吕蒙,一边行军,一边交流着。

  “南海的道路,确实崎岖不平,不过不会影响到我军的运输。不管是独轮车还是二轮马车,在有了橡胶轮胎之后,就算不能翻山越岭,至少那些小的崎岖道路上,影响不会太大了。”程秉一边观察着道路两侧,一边道。

  “正是如此,我们这一路来,并没有受到什么干扰,看来士家还是很有诚意的,知道我们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程普点点头。

  “德枢先生,听闻您当年在交州和士燮也有一定的交情,不知道您对这次的事情怎么看?”吕蒙则问了程秉一句。

  “少使君任命我来,无非是知道我当年在交州有这一番经历罢了。士燮此人,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同时精研春秋,并非是那等拘泥不化的腐儒。对天下大势,他虽然未必能够全部了解,却知道在南方,占据了扬州的我们,和占据了荆州的刘表,实力都在他之上。以他的谨慎,不会轻易的得罪我们,更不会自大到认为在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下,他还能在交州割据。”程秉回答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48 , Processed in 0.0337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