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72 页

  现在刘备麾下的名将堪称无数,关羽张飞太史慈徐晃孙策这五虎将之外,能征惯战的将领也是无数,所以在顺利的取下吕布故地的时候,北海这个重要的防御重镇,军内也是很多人都在猜想,会用什么人来镇守这里。

  张飞当时在下邳,太史慈在小沛,这两个位置都是徐州的门户,不可轻动,所以军中大部分认为应该是孙策镇守在北海,抵御袁绍的压力,也只有小霸王,能够在这样的位置上,承受得住来自袁绍的一波一波的压力。

  而高顺张辽这种从吕布麾下投过来的出色将领,应该是抽调到其他地方去镇守,也有可能是把太史慈换过来。

  可是刘铭在让高顺去小沛驻守,接替太史慈之后,却没有让太史慈驻守北海,保护他的故乡东莱,而是在琅琊一带驻守,北海的重任,交给了刚刚提拔为中郎将的赵云来担任!

  虽然没到一军皆惊的地步,可是却也是引起了不少的讨论,赵云虽然在取东武和守东武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击杀了敌将吴敦,从而从骑都尉晋升到了中郎将,可是刘备军中除了五虎将之外,老资格的中郎将起码还有七八位,怎么就轮到他了呢?

  刘铭对此当然不会解释,作为上位者,对人事的安排没必要解释得那么仔细,不过徐庶在私下里,却问过赵云。

  “在那个位置上,没有比赵子龙更合适的人选了。诸将之中,武力能比得上他的,还是有一些,可是个人武力出色之外,还会用兵,能防守,忠诚谨慎,绝不冒进,可以按捺住自己立功之心的将领,就只有他一个了。北海这地方非同小可,是我军新得之地,群众基础远不如徐州和扬州,同时和下邳小沛距离较远,琅琊之地运输不便,很多时候,将领要单独面对来自袁绍的压力,除了要驻守在北海抵御进攻之外,还需要将战火控制在一个不至于闹得很大的地步上。想要做到这几点,非赵子龙不可。”刘铭如此回答。

  对这样的回答,徐庶虽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不过想想其他的将领,确实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那种“面对挑衅要坚决打回去但是不能扩大”的要求,至少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就做不到……

  又能打,又要忍,还要小心谨慎。

  徐晃也许能做到,可是他在庐江,任务更重。

  孙策性如烈火,要进攻没问题,要防守,就不会做到那么恰到好处了。

  太史慈也是一个好对象,不过他驻守北海的话,背后就是家乡东莱,难免会影响到他的判断。

  张辽高顺都是新收之将,继续守在北海这样的地方的话,那并不符合刘铭的用人要求。

  所以想来想去,似乎还真就只有赵云才符合。

  赵云本人对此倒是很淡然,虽然在加入刘备军之后,他提拔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一下子就升到了中郎将,可是以他的性格,本来就不是会得意忘形的那种。

  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青徐之地驻扎在前线的诸将,都受到了曹操的进攻,太史慈、黄盖、高顺、张飞……

  而在后方的陈宫陈登以及吕布,都已经率领麾下的将士在靠近前线的地方,随时准备四处支援,毕竟这一线的防守力量九万人,面对接近自己一倍的进攻力量,还是很吃力的。

  对此赵云看得很清楚——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他是没有援军了。

  整个北海,需要他率领麾下这两万儿郎,好好的守住。

  哪怕之前传来的情报是曹操和刘表联手了,好像没袁绍什么事,他也依旧提高了警惕。

  在北海,他已经待了有一年了,当然也不是光杆司令一个,除了两万精锐之外,他身边还有三名副将,分别是前淮南降将李丰,江东猛将陈武和并州骁将魏越,这种打散了的组合,也算是刘备军中的一个特色,将各种出身的将领都分散在各地,一来避免结党,二来也让他们安心一些。

  如果诸将各有部曲的话,这种做法当然不太合适,可是在杂号将军都最多只能带五百亲兵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就没什么问题了,反正士卒都是通过调配的。

  手下有这三名将领,赵云当然也会人尽其用,在北海,重要的城池除了他驻扎的平寿之外,就是最靠近前线的剧县,以及把守着平寿侧翼的朱虚,再加上在平寿后面一点,拱卫后方的营陵。

  北海再大,在前线的位置上,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县。

  所以赵云让魏越带三千人守在剧县,陈武带三千人护卫朱虚,李丰在勇力上不如魏越陈武,却更全面一些,运送粮草什么的也算是勤奋忠心,所以派他率领三千人驻守营陵。

  剩下的八千人由他率领,驻守在平寿。

  这四个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拱卫着整个北海。

  赵云对整体防御,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四县之间,道路纵横,任何一处的环境,赵云都是熟记于心,只要在这一片地方,就算是一倍的敌人,赵云也自信能够守得住。

  就别说各县的城墙都是加高加固过的,防守器械充足。

  虽然其他地方打得热闹,北海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陈武魏越都派人来问,是不是分拨一部分军队去琅琊那边协助一下,都被赵云断然拒绝了。

  “我等任务就是驻守北海,天大的事,都没这个重要!北海除了是半个青州的门户之外……也是徐州的门户!”赵云如是回复这几个不安分的副将。

 

第310章 袁绍的机会

  “阿瞒这次倒是直爽,说开战就开战。”

  邺城,大将军府上,相貌堂堂,极有威仪的袁绍,看着面前的一封情报,满意的道。

  “主公,曹司空也是朝廷重臣,此时又是我军的盟友,此处又非私下,如此称呼,不太妥当。”刚直的田丰立即拱手道。

  “元皓说得是,是孤不稳妥。”袁绍点点头。

  沮授站了出来:“主公,既然曹司空和刘荆州都已经出兵了,那么刘备的注意力,应该都已经被吸引过去了。我军在青州的行动,也要开始了。”

  “不错,鞠义将军率领他的部下,进入齐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吧?再加上张郃的清河兵,拿下北海,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可都是本将军麾下的精锐啊!”袁绍大笑了起来。

  “主公,鞠义将军虽然堪称我军的第一大将,然而性格刚愎,不善和其他人合作。张郃将军为副,我担心二人之间会出现矛盾,还是让张郃将军作为第二梯队,让阎柔去协助鞠义将军为好。”沮授想了想之后道。

  “鞠义一直跟着孤,他的性格,孤是清楚的。张郃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阎柔还要在幽州安抚鲜卑,军师就放心吧。”袁绍不悦的道。

  沮授叹息了一声,退了回去。

  “正是,对麾下诸将的性格,又有什么人能比主公更熟悉呢?军师与其如此担心张郃将军和鞠义将军发生冲突,还不如用心将作战计划更好的安排啊!”郭图尖声笑道。

  “军师尽责罢了,郭公则又何必出言讥讽?”审配怒道。

  眼看双方又要吵起来,袁绍做了个手势:“够了,大战在前,与其吵架,不如多想想其他的!公则,兖州一线如何?”

  郭图得意的看了审配一眼,然后才回复道:“主公,探子回报,黄河一线,曹司空守得依旧很严。程昱在东阿,曹洪在东郡,曹仁在白马,刘延在延津,这都是曹操麾下的精兵强将,扼守天险,除非出动大军,否则很难靠突袭得手。”

  “曹操还是很忌惮孤啊,不过也难怪,看来只能专心拿下青州,然后一鼓作气拿下徐州,这样才能够全据整个北方啊。”袁绍叹息道。

  “正是如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虽然看起来见效慢,然而却能够很好的扩展实力。鞠义将军和张郃将军各三万人,都是我军最精锐的先登营和清河兵,一旦拿下北海,淳于琼将军的十余万大军就可以顺势而进,横扫半个青州和徐州,将刘备在江北的力量彻底的击溃!”沮授道。

  “到时候,我军占据关东最富裕的五州之地,兖州豫州的天险,就将和曹司空共有,我们可以从徐州出兵,直接攻击许都,然后从冀州出兵,攻打官渡,两面夹击许都!曹操到时候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抵挡不住!等我们统一整个北方之后,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抵挡我们了!”田丰断然道。

  袁绍哈哈大笑了起来。

  积蓄了这么几年的实力,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在青州这种地方,他就可以出动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同时还有不下于这个数字的大军,在冀州威压着曹操。

  就算这样,在幽州、在冀州其他地方,他还有不下二十万的预备队。

  超过六十万的正规军!

  这就是袁绍作为天下第一大诸侯的底气。

  这还是没有穷兵黩武的结果。

  真要是穷兵黩武起来,将这些年积攒的粮草和军械都用上的话,袁绍可以足足正儿八经的百万之众!

  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之前如果不是担心曹操刘备在压力之下联手的话——这两家加起来,就算是明面上的正规军,加起来也有六七十万人了——袁绍早就挥军南下,把曹操刘备刘表刘璋张鲁这些乱臣贼子全部干掉了!

  当然现在也不晚。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块肉,三家联手进攻刘备,看起来三家都不算吃亏,可是实际上呢?占最大便宜的,还是他袁绍。

  出最少的力,拿最大一块份额。

  这样的好事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可是曹操之前就不断的派满宠来进行外交,表示刘备现在的做法才是天下的大敌,再加上荆州来的那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天下大敌是刘备,联军虽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不齐,可是荆州愿意担负起这样的重任,率先用绝大部分的力量展开进攻,这样一来,曹公会放心,袁公也会放心!

  事实上,果然就像诸葛亮说的那样。

  荆州的大军先动。

  他们甚至将驻守在新野,防范曹操的文聘部,都抽调到了进攻庐江的战线上,让荆北的门户保护在曹操的兵锋之下——这可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足以见到他们的诚意。

  而曹操做的也很到位。

  他没有偷袭荆州,而是在四个战线上,动员了整整二十万正规军,这是他正规军的一半了——对刘备的多个关键城池展开了进攻。

  曹操亲自去对付九江的关羽,夏侯惇对付下邳的张飞,于禁乐进李典等大将分头牵制太史慈高顺黄盖……刘备在青徐之地的那些名将、悍将,基本都被曹操的精锐给牵制住了。

  只留下一个守北海的,名不见经传的赵云。

  而且就连留在青徐之地的预备队,吕布、陈宫和陈登率领的那些精兵,他们的注意力,也都在曹操攻击的那些地方上。

  这么好的势态,就好像东成西就里洪七公说的那样——你这姿势摆得太好了,我不踢你一脚都对不起这样的姿势。

  这种战不打,什么时候还打?

  所以早就预备在青州和冀州之间,袁绍麾下最精锐的两支兵马,就要开始动了。

  鞠义的三万先登营,张郃的三万清河兵。

  这是袁绍麾下最精锐的步兵了。

  以精锐破局,然后大军一拥而上,这是袁绍习惯用的作战方式。

  在这两队人之后,则是淳于琼率领的十五万主力。

  拿下北海,顺势拿下整个青州和徐州,至少也要先占据徐州的门户琅琊和城阳,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59 , Processed in 0.04198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