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91 页

  正是因为清楚的了解到这一点,曹操才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这次会盟。

  更重要的是,刘表一服软,一加入刘备麾下,那么在其他几个方向进攻的他,就很尴尬了。

  七路进攻刘备的大军,倒有四路是他的。

  虽然都是牵制为主,可是面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啊。

  关羽、张飞、太史慈、高顺……这些熊虎之将,可都是他在牵制啊。

  依靠着人数的优势和麾下猛将智者同样不少,曹操拉了个均势,可是一旦扬州的刘备军抽出手来……

  甚至刘备从荆州出兵,过南阳,直攻他的许都的话……

  想到这一点,曹操就有点坐不住了。

  他先是给前线发命令,让四路大军缓缓回撤,必要给刘备可乘之机,然后给许都的荀彧发消息,让他以朝廷的名义下一道命令,就说之前朝廷出兵惩罚刘备,是因为刘表上书告了刘备,既然双方已经冰释前嫌,那朝廷也不会继续因此而攻击地方重臣,之前都是误会云云。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算他再为了鞠义和先登营的覆灭而恼火,也只能一边骂着“阿瞒小儿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一边让前线的淳于琼大军撤回来。

  先登营三万人的损失已经足够让他心痛了,要是淳于琼这一路人再被消灭的话,就等于他的三分之一的力量被消灭了,就算袁绍家大业大,这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啊。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蔡瑁的大军被击溃之后,刘表就掌握了权力。

  当刘备的反扑让刘表屈服之后,曹操和袁绍的大军,也只能无奈的退去。

  这是战争的胜利,当然也是政治的胜利。

  借助着战场上的胜利,刘备集团拿下了依靠战争也许要花好几年才能拿下的荆州。

  会盟之后,刘备这个节制徐荆扬三州的骠骑将军,才能真正算是名副其实啊!

 

第339章 盟约

  建安九年六月。

  随着持续了足足三个月的联军进攻刘备地盘大战的落幕,汉室宗亲在江夏的会盟,也得到了全天下的关注。

  乱世以来,汉室宗亲第一次真正的团结起来了。

  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团结过,就好比北方打得一团乱麻的时候,其实南方已经基本稳定——除了江东刘繇和孙策打得一团乱麻之外,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都已经稳定了自己在地盘上的统治,都是带甲数十万,地方富饶。

  如果这些人真的是少私利而重大局的话,只要联手起来,就能够全据南方,寻找机会,逐步的蚕食北方的地盘,恢复汉室希望也不是没有,毕竟当时天下人心还是向汉的。

  可惜的是,从来没有靠会盟就能选出老大来的,只有打,才能打出一个老大出来。

  现在刘备才算是打出了老大的地位。

  江夏。

  长江边临时筑起的高台上,四面旗帜飘扬,在江风之中,猎猎做响。

  高台之下,数万旗帜鲜明的大军静静的站在台下,虽然没一个人做声的,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那是刘铭带来大军中挑选出来的两万精锐,加上刘备从庐江带来的两万正规军。

  高台有三层,仓促间能搭成这个样子,也是刘备治下现在建筑水平高,钢筋混凝土加上砖石结构,可以轻松的搭建出几层的高台出来。

  而这个时候,参与会盟的汉室宗亲们,就在这上面。

  参加的人不少,毕竟刘备也不打算只和刘表两个人喝杯酒就算完了,这事儿的政治意义也是很大的,当然不能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

  还好,刘备治下别的缺,汉室宗亲,倒是真不缺。

  黄巾董卓之乱的时候,天下的汉室宗亲确实是很吃亏的,因为一般来说他们都稍微富一点,所以黄巾之乱中,他们也都是乱军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样,和很多士族一样,他们都跑到了没有黄巾肆虐的南方来避难,荆州有不少,扬州的也就更多。

  所以现在高台上下,呼啦啦的汉室宗亲,也有数百人,看起来气势还是很充足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高台中央的那三个人。

  骠骑将军、司徒、持节节制徐荆扬三州、领扬州牧、合肥侯刘备。

  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表。

  振威将军、益州牧刘璋之子刘循。

  代表着长江以南,三个大州的主人。

  刘铭站在父亲的身后,却在不断的打量这两个人。

  刘表当然是大大有名,不过六十多岁的他,确实已经有些苍老了,虽然现在天气炎热,可是在高台之上被江风吹着,他也得披上披风,这才能够让自己不至于禁受不起。

  能够答应来这样的会盟,之前私下里,是早就商讨过很多次了,刘备承诺让刘表继续担任荆州牧,不过荆州的权力要交出来罢了,军政方面,刘备会全部接管,然而荆州需要的大量官位,也会让荆州的士族得到满足,刘备承诺,现在他拿出来的那些官位,只允许荆州的人来参与考核,当然,将来的官职安排什么的,权力就会全部收回来。

  倒是那些将领们问题不大,统统进军校去学习,然后根据他们之前的官职来安排军中的职位,接下来的晋升,就要靠他们去战场上去了。

  在这样的谈判中,荆州,顺利的就融入了刘备的治下。

  当然会有很多不满意的,可是他们没什么选择,治下战火四起,最重要的是,刘表需要保住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会牺牲一部分士族的利益。

  在没有反抗能力的情况下,士族们总是很知趣的,更何况本身蔡家蒯家倒了之后,腾出来的那些利益空间,他们也能够获得不少的利益。

  刘表接下来就是一块招牌罢了,他的两个儿子水平有限,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好好的对待一下就是了。

  刘铭的注意力,倒是更多的放在刘循的身上。

  这个刘璋的长子,在历史上不算很有名,然而却也算是很优秀的,在刘备入川之后,正是他守在雒城,抵挡了刘备的大军足足一年,在刘备张飞黄忠魏延这样的名将围攻之下,还能够坚持这么久,也算是了不起了。

  这样的年轻人,少年英武,也是懂得兵法的,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也是个将来的名将。

  天下的人才总是很多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选拔体系,人才就会那么逐步的冒出来。

  这一点从来都是如此,不会有什么变化。

  高台上,刘备开始念一片很长的祭文。

  大意就是天下崩坏以来,刘氏子弟饱受屈辱,现在终于算是站稳了脚跟,南方诸刘联起手来,要复兴祖宗的基业,还望祖宗在天有灵,能够好好的保佑一下。然后就是昭告天下的向汉之士,多多为朝廷出力,不要和那些乱臣贼子混在一起,否则的话,天兵一到,绝不饶恕云云。

  念完这篇祭文之后,一群汉室宗亲就开始焚香祭拜上天,整个场面极其隆重。

  拜祭的过程中,刘备站在最前面,刘表在他身后稍微后面一点的地方,再后一点就是刘铭和刘循以及刘繇的长子刘基,再往后才是其他的汉室宗亲们。

  将这篇祭文投入香炉中,齐声念诵让祖宗保佑云云,然后这场仪式,才算是完结,同时也意味着荆州,正式的纳入了刘备的管辖之下。

  而刘循的到来,也意味着益州在表面上的臣服,不管怎么说,就算益州占据了长江的上游,从上往下进攻似乎要容易得多,可是就算刘璋失心疯了,也不会蠢到觉得自己可以以一州之力,去触怒已经全据长江中下游的刘备势力。

  现在的情况对于刘璋来说其实也挺好的,他完全可以继续割据,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都不会轻易的率先对付他,等到天下局势差不多定了之后,把益州卖个好价钱,也是可以的。

  就好像现在的刘表一样。

  就算不能够割据一方,也能够保住这个家的富贵啊!

 

第340章 一郡换一州

  虽然刘表臣服了,可是要吞下整个荆州,还有交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员的调配,士卒的换班,还有各种事情,都不是随便就能够搞定的。

  毕竟那是一个总面积比刘备所有治下都小不了多少的大州,而且还是相对和平接收的,一些调配,可谓是千头万绪,难以梳理。

  还好刘备手下,现在有的是大才。

  而且和平接收荆州,也是刘备集团考虑了好几年的事情,面对各种情况都推演过,所以接收的时候,就显得从容不迫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对朝廷发出的一封信函,就显得很是肃杀了。

  刘备并没有说之前朝廷为主导攻击刘备治下有什么不对的,而是围绕着南阳郡,做起了文章。

  南阳郡是荆北的第一大郡,整个荆北无非就是南阳、南郡和江夏三个郡,而南阳郡的地盘就比南郡和江夏加起来还大,就别说还有若干个重要城市了。

  之前南阳郡一度被袁术占据,并且派遣孙坚攻打荆州,刘表抵挡孙坚的进攻,并且借助埋伏,射杀了孙坚,接下来刘表不断的袭击袁术的粮道,迫使袁术前往淮南,从此不再踏足荆州的地盘,南阳归属到刘表的治下。后来关中大乱,张济前来攻打南阳,中流矢而死,刘表不计前嫌的接纳了张绣,并且把宛城借给张绣暂居,自此张绣和刘表的联合,屡屡击败曹操的进犯,一直到后来,曹操全军攻打张绣,击溃刘表的援军,这才迫降了张绣,自此南阳就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依旧被张绣所占据。

  这次刘备上书,不谈别的,就谈南阳的归属。

  表示南阳是荆州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之前刘表看在张绣的叔父战死,孤苦无依的情况下,这才将南阳借给张绣暂居,可是现在张绣既然接受了朝廷的职位,那么再占据荆州的地盘,就不太合适了吧,豫州有的是地方,还请张绣去别的地方吧,南阳,荆州是一定要收回来的!

  这封信说得有理有据,毕竟刘备的权力就可以节制整个荆州,就算朝廷,也要讲道理的。

  最主要的是,现在刘备的势力,已经大到朝廷不能不讲道理的地步了!

  刘备的要求也合情合理,自古以来南阳就是荆州的一部分,刘表之前也是全据南阳的,只不过后来失去了,现在找到了更大的靠山,刘备以这个理由把南阳要回去,难道不应该吗?

  可是曹操,是不可能放弃南阳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8:08 , Processed in 0.040496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