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95 页

  刘铭恍然大悟。

  这就说得通了。

  刘子初就是刘巴,后期蜀汉的重臣,他一直讨厌刘备,躲着刘备,最后却还是无奈投入了刘备的麾下,他在蜀国一路做到尚书令这样的高官,虽然当时投入刘备麾下完全是不甘愿的,可是出仕之后却做到了最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才能。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备入蜀之后,整个政权经济接近崩溃,刘巴就出了著名的蜀三条“铸百钱通行,统一物价,官市平卖”,数月内,府库充盈,民间和官府的用度都相对充裕,为刘备接下来取汉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蜀国的法律《蜀科》,也是他和诸葛亮、李严、法正、伊籍等人共同起草的。

  诸葛亮此时就和他有过来往,从他身上学到经济方面的知识丝毫不出奇,诸葛亮这人的学习能力堪称恐怖,不管是治政还是带兵,他一开始都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前两次出祁山,其实打得并不好,第一次借助着曹魏的力量都在南边的情况下,用兵和用人都有错误的地方,所以才无奈的退回,第二次出去又被郝昭以少量兵马驻扎陈仓,诸葛亮久攻不下,还是只能退回。

  这两次作战,充分的暴露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短处,可是在吸取了这两次教训之后,他接下来的用兵就开始神出鬼没了,不管是据曹真、杀张郃还是破司马懿,用兵都让这些身经百战的名将们焦头烂额,五丈原病死退兵之后,司马懿观看蜀军的阵营,发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叹。

  从贤相到名帅,诸葛亮一直在进步,虽然不如演义中那样多智而近妖,却更加的真实,让人感叹这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学习能力就能这么快?

  想到这里,刘铭心中突然一动。

  诸葛亮这人虽然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是这人也是喜欢捣鼓杂学的,传说中的连弩和木牛流马都是他创造的(也有说是他妻子黄月英和他一同创造的),换而言之,这人也是一个文科世界的理科奇才啊。

  “孔明先生,可曾见过水车?”刘铭问道。

  “自然见过,此物运水极有效果,任何作物都需要水,有此物在,可节省大量人力,田中产出,自然就多了。”诸葛亮道。

  刘铭点点头,你知道这个就好。

  “水往低处流,高处的田地,是没法有水自动流过去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水车,让低处的水浇到高处的田地之中,才能够更好的灌溉高处的田地。”刘铭道。

  诸葛亮点点头,却不知道刘铭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可是孔明先生是否想过,为何水会往低处流?”刘铭问。

  诸葛亮张了张嘴,突然发现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出来。

  是啊,水往低处流,人都能够看到,所有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呢?没有人想过啊。

  所以诸葛亮只能说:“此乃天道。”

  “没错,天道,天地之间自然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把它称之为规律。”刘铭笑道。

  “何为规律?”诸葛亮神色微微一动,继续追问。

  “规律,是规则和律法。人生在世上,有规则和律法来约束,所以人的行动,就是有规律的,那些规则和律法,大家需要共同遵守,天下才能够稳定,不乱。一旦大家都不遵守了,就是天下大乱。”刘铭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刘铭这个解释倒是很有新奇的意思。

  “而天地之间的规律,就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要遵守的东西。”刘铭笑道。

 

第346章 主观与客观

  对刘铭的话,诸葛亮倒是一听就懂。

  “我们人类社会的规律,是靠我们自己来布置,然后执行的,所以是主观的,这种规律,可以叫主观规律,因为是我们设定的,那么我们也可以破坏,可以更改。就好比一条律法不合时宜了,我们就不能因为它存在了,就不将他改变。只要我们想去做,就可以改变它,这样的规律,就叫主观规律。”刘铭道。

  “唔……好比亮每日都要泡一壶茶,这就是亮的主观规律,若有一天亮不饮茶了,就可以改变这项规律。”诸葛亮道。

  “正是如此。”刘铭欣然道:“而有些规律,却不是靠人力能够改变的,这样的规律,就叫客观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它,却如同客人不能对主人家的事情指手画脚一样,我们只能看,没法改变。”

  “就比如水往低处流。”诸葛亮笑道。

  “正是如此。”刘铭摘下自己的佩剑,然后往地下一扔。

  “看,任何东西,都会掉在地上,这是因为,地面有一种吸力,会将所有的东西都吸在地上,这就是大地自身的重力。”

  “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地面上行走,而不漂浮起来吗?”诸葛亮眼中冒出了好奇的光芒。

  接下来诸葛亮就开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智力确实极高,所以联想能力也很强,问的问题虽然稀奇古怪,却隐隐符合了各种物理规律……

  刘铭知道的,就会解答,不知道的,就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这一谈,就足足谈了一下去。

  “亮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熟知天下之事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事情,是亮所不知道的。”诸葛亮叹息道。

  “世间的道理太多,哪怕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尽数知晓。然而一人智短,两人智长。我们如果能够将我们这一生思索到的一些东西,留给后人的话,那么后人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然后在我们留下的东西的基础上,思索出更多的东西。文明,就是这么积累下来的。”刘铭道。

  “所以孔圣堪为万世师。”诸葛亮点头同意。

  “孔圣让天下人,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有教无类的重要性,自此寒门子弟才有了学习的机会,官职才有了流通的前提。虽然我父在徐州扬州推行了更好的政策,却也不过是在孔圣的基础上,多走了一步罢了。”刘铭道。

  “那也非常的了不起了。”诸葛亮诚心诚意的道。

  “后世万丈高楼,也是因为前辈典籍,才能平地而起,因果不能颠倒。”刘铭道。

  诸葛亮点点头。

  刘铭想了想,然后才道:“铭本愚钝之人,十年来都是浑浑噩噩,然而在数年之前,却大有改观,在我父虎踞东南的过程中,也算是有了一些微功。”

  “少使君自谦得过头了!天下谁不知道少使君力挽狂澜,才让刘皇叔在徐州能坐稳,接下来不管是取淮南、定江东,少使君都是刘皇叔麾下第一大将,名将之名,天下皆有耳闻。若少使君只是微功的话,那么刘皇叔麾下,还有功臣吗?”诸葛亮摇了摇扇子,然后笑道。

  刘铭哈哈一笑:“功劳自然是要承认的,可是铭在那之前……确实就是一普通人,远不如诸葛先生思维敏捷,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祖先庇佑,光武大帝入梦来,教了我很多的东西。”

  诸葛亮神色一动。

  实际上在展开舆论战之后,刘备和刘铭,就已经有意思的向外传达光武大帝入梦指点刘铭这个传闻了。

  两汉之间,各种神秘学其实也是大行其道的,各种神神道道的事儿,很多时候,那些有智慧的大贤也容易被人忽悠瘸了,例子可不是一个两个。

  袁术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罢了。

  所以在魏晋之际,催生了玄学——那算是中国古代那些神神道道的神秘学的巅峰了。

  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因为不管民间还是朝堂之上,都有大量吃这一套的,而现在刘备地盘已经稳固,是可以造势的时候了,于是通过舆论战,刘备也开始不断的派人,在天下遮遮掩掩的说一些刘铭是因为得到光武大帝指点,才变得这么出色的之类的传闻。

  之所以遮遮掩掩,则是刘铭要求的——他可是懂这些的——知道你越是遮遮掩掩的去传,大家反而越相信,传播起来就越快!

  所以诸葛亮当然也是听说过。

  对于他这样的智者来说,对流言的分辨能力当然很强,只不过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也不由得不相信这一点。

  最初听到刘铭那套鬼话的,不过是刘关张加上简雍这几个人罢了,可是刘铭这近十年来的表现,确实让天下吃惊,尤其是刘备地盘上各种技术的运用,都是一些闻所未闻的技术,怎么不能让其他人好奇呢。

  所以刘铭是得到了光武大帝的指点,才让刘备的势力得到了这样的膨胀和发展,这种说法,也是有很多人相信的。

  毕竟传言有事实为基础,那就显得很真实了!

  诸葛亮则是将信将疑。

  不过现在,刘铭现身说法,就更加的有说服性了。

  不光说,刘铭还直接掏出了一本书,递给诸葛亮。

  “这是光武大帝托梦交给我的,简体字对照表。这种简体字,可更方便的让天下人,都识字,从而知道很多的道理。”

  诸葛亮神色一动。

  刘备地盘上在大规模的教授平民学习简体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士子对此都是痛心疾首,却毫无办法,诸葛亮对简体字也是很好奇的,他当然知道,简体字如果能够和隶书一脉相承的话,这意味着教育的成本会大幅度减少,士族对教育的垄断,也就更加的困难了。

  现在有简体字对照表在手上,他当然要迫不及待的看一看。

  “此书乃是光武大帝托付给我的,世间只有我手上有。”刘铭对正在看着这本印刷精美书籍的诸葛亮道。

  诸葛亮恍然大悟,难怪不像刘备治下印刷出来的书籍那么粗糙,原来是光武大帝给的啊。

  “诸葛先生可耐心的看看,我明日再来。”刘铭笑道。

 

第347章 物理

  回去之后,刘铭也没干别的,而是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出了襄阳,继续往隆中而去。

  等他到了诸葛亮的草庐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等在那里了。

  “少使君留下的这本简化字对照表,初看似乎简陋,细细思考的话,则是大有玄机。字体简化却不失原来的本意,更好辨认与理解,尤其是那其中标注的标点符号之法,更是足以为万世使用之法啊!”

  诸葛亮的脸色虽然有些疲惫,却依旧眉飞色舞的道。

  “孔明先生没睡好吗?”刘铭笑道。

  “无妨,昨日亮一直看到四更才勉强入睡,不过亮秉烛夜读的次数也不少了,正常,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能看到这种奇书,别说是少睡两个时辰,就算是死了,又有何妨?”诸葛亮笑道。

  “那可死不得,天下间能了解到规律的人,越多越好。”刘铭笑道。

  两人坐定之后,诸葛亮依依不舍的将那本书还给了刘铭,刘铭则是摆了摆手:“此书我甚多,徐州扬州当地都有不少教书的先生有这原本,没有原本的也有新打印出来的,算不得什么秘密,先生留着时时观看也行。”

  诸葛亮道了一声谢,这么多简化字的对照以及释义什么的,加上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是一晚上就能看明白的,诸葛亮再是大才,也只能看个大概,现在可以慢慢的琢磨,也让诸葛亮不由得很开心。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2:22 , Processed in 0.04208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