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96 页

  要知道诸葛亮这种淡泊名利的人,无非就是有着自己的追求罢了,治国是一方面,而追求更多的学问,同样如此。

  “昨天说到客观规律,不知道先生有没有什么想法?”刘铭问道。

  “客观规律,就是天道,就是天地运行的一些规则。如果我们能够更熟悉和了解这些规则,就能够利用这些规则,让我们能更容易做到一些事情。比如行船,借助风势,就可以开得更快,大体如此。”诸葛亮想了想之后道。

  “正是如此!天地之间的这些规则,就是力量。风力、重力,都是力量。这样的力量,往往是人类无法拥有的伟力,可是我们却可以利用这些力量,来创造更多的东西!”刘铭击节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却不知道刘铭为啥这么激动。

  驱使自然界的力量来获得利益,这是人类早就开始做的事情。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本书,名为物理。物,就是天地间的万物,理,就是道理。这本书,讲述了天地之间万物客观规律的一些基础道理,铭愚钝,只能看个大略,不求甚解,孔明先生大才,自然能比铭看得更加深入。”刘铭笑道。

  “哦?”

  诸葛亮眼睛一亮,昨天和刘铭聊了一下午,诸葛亮只觉得自己过去思索的一些问题,隐隐有要解开的样子,毕竟他确实从小就对什么都感兴趣,固然经典学了不少,可是对器械什么的杂学,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只不过这些东西只能靠自己琢磨,就算他再聪明,又能琢磨得多深入呢?

  昨天刘铭和他聊的,固然只是后世一些数理化中的常识,然而对这个年代的古人来说,无疑是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方向。

  对诸葛亮这种聪明人来说,尤其如此。

  这是一个善于学习,同时知道什么东西更有用,什么东西大概知道就行了,不用详细了解的人。

  就好比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治经典,从不皓首穷经,只是观其大略,吸收其中的道理,抛弃掉所有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够变成一个在治政、军事、理财、法家与杂学上,都有着极高造诣的全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记忆也是有限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学得太多,难免就会没法深入去学那些最有用的东西,诸葛亮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精准的抓住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看到简化字之后,他立即就知道了这些东西会让教学变得多么的容易,同时标点符号的出现,也避免了后世对经典的争议与辩论。

  而现在,对物理的基础学说,他也本能的察觉到,这是极其重要的知识,而且是前人所不知道的。

  光武大帝的传承……光武帝有这么牛吗?

  诸葛亮有些恍惚,可是事实摆在面前,不由得他不信。

  简化字就不是哪一个人能够捣鼓出来的——这一点诸葛亮是绝对可以肯定的,就别说标点符号了。

  而这物理……

  看到诸葛亮又是茫然又是兴奋的接过这本基础物理知识,刘铭在心中暗笑。

  也不知道诸葛亮能看出点什么来。

  如果他真的能够融会贯通这些数理化的知识的话,那么诸葛亮也将会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存在。

  他不再是一个千古贤相。

  而是一个千古以来光芒无人能比的大科学家。

  他会是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和现代化学的奠基人。

  哪怕他没有什么动手能力,只要能够学习这些东西,然后将这些东西教授出去,流传出去,他的光芒,就会超过所有人。

  就算万年之后,他的遗泽,也会帮助人类飞快的发展。

  当然,在那之前,诸葛圣人还得经过一段最痛苦的经历才行。

  “十日之后,我再来寻诸葛先生。”刘铭对诸葛亮道。

  “那亮先送少使君出门了。”诸葛亮将物理基础书放在桌上,对刘铭道。

  刘铭倒不是很介意,出门之后行了个礼,然后转身想着,也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看不到这个看起来风度翩翩的诸葛先生了。

  接下来诸葛亮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手工X那样的技术宅?还是干脆就变成谢耳朵?

  当真是让人期待啊……

  知识是容易让人沉迷的,越是聪明人,就越容易沉迷进去。

  那些基础课本刘铭也看了,完全能看得懂,他不信诸葛亮会比自己差。

  里面用的,可都是这个年代的文人,能够理解的词儿。

  “你们十个在这附近巡视,不要让有人打搅到诸葛先生了……三餐用度,记得给童子,让童子去给诸葛先生送饭。”刘铭道。

  然后他就结束了对诸葛亮茅庐的第二次来访。

 

第348章 三顾茅庐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刘铭就忙着做给将领们培训的事儿了,实际上这事儿也不麻烦,十几天后,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基本上就了解到了刘备军的作战方式,以及士卒的精锐程度,对于习惯了在前场征战的将领来说,他们能够率领这样的精兵作战,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而刘备对军官的待遇,也让他们都很高兴——那可是公开的收入,不像以前,想捞点什么,还得吃空饷或者克扣军粮之类的,那种钱说实话,拿得烫手,查出来就是一个死字。

  不过所有的军官在上任之前,还得经过考核——武略上他们问题不大,文韬的考核却难住了不少人,毕竟文韬不够的话,最多能当一个军司马,也是刘备军中的铁律,当到校尉一级,就得通过兵法的考核才行。

  考核成绩出来之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仇,刘铭就顾不上这些人了,他在襄阳教授这些将领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他就要去见刘备,和刘备一同讨论各地兵马调动以及军方人员安排的问题,还有下一步战略要怎么走。

  在那之前,他要先解决诸葛亮的问题。

  理政、治军,甚至是布局天下,刘备集团现在都不缺乏这样的人手。

  诸葛亮再来,也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雪中送炭。

  而且刘铭觉得把这样的大才,放在后勤的位置上,放在参谋的位置上,甚至是在某一处让他独当一面,都是浪费了他的能力。

  出谋划策,庞统、刘晔,都可以做到。临阵指挥,徐庶、陈宫、陈登,都可以做到。大局的推演,谁还能比了解三国以及了解后世历史的刘铭更有战略高度?在有了这些人才之后,诸葛亮的重要性,居然就这么削减了,这当然是力图想要做到完美的刘铭不愿意看到的。

  而在和诸葛亮的聊天中,刘铭却发现……似乎可以让诸葛亮将他的学习能力,发扬光大。

  和其他那些智谋之士不同的是,诸葛亮反而是一直在学习和进步的,他这种能够迅速的提炼出有用的东西,然后学以致用的本领,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

  这样的人去搞政治,就浪费了哇!

  必须要让他去搞科研才行!

  正好刘铭拿到了全套的数理化学科。

  从基础操作,到最高深的理论推演,全部都有。

  这是足够很多人学一辈子的东西。

  如果诸葛亮能够整理出一套东西来,然后集中教学,那么诸葛亮的重要性,才真是彻底的展现出来了!

  就不知道诸葛亮能不能完成这样的重任。

  刘铭第三次去了诸葛亮的草庐。

  这也算是三顾茅庐。

  “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了,三顾茅庐也有了,这历史是不是也算回到正轨上了?”

  去草庐的一路上,刘铭有些无聊的在心里想着。

  十几天过去,守护在草庐外的士卒已经换了几拨,不过都是刘铭的亲兵,自然也不会阻挡刘铭。

  童子上来行礼,刘铭问:“你家先生呢?”

  童子有些无奈的道:“公子,也不知道我家先生出了什么问题,最近茶不思饭不想的,好像是中邪了,我说去请个大夫来瞧瞧,却被我家先生骂了几句,先生一定是中邪了,他以前从来不骂人的。”

  刘铭忍不住笑了起来,宽慰了童子两句,塞给他一串钱让他去买糖吃,这才让童子开心起来。

  刘铭进了草庐,然后就看到了一点都不英俊潇洒的孔明先生。

  他穿着一件大褂,头发随便用一根布条扎着,就那么躺倒在榻上,眼睛死死的盯着手中的书卷。

  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扬州出产的纸张以及刘铭发明的鹅毛笔,不少纸张上都写着诸葛亮那凌乱却依旧看得出笔锋的字体。

  案几旁边,还堆着几个碗,里面的菜肴米饭也就动了几口,看起来这段时间诸葛亮是别的都没管了,就在看这书。

  刘铭咳嗽了两声,这才惊醒了诸葛亮。

  看到刘铭之后,诸葛亮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少使君,奇书啊,真是奇书,天下的规律,居然尽在此书之中!孔明真是茅塞顿开!过去观察到的一些东西,亮不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看了此书,才能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与道理!物理物理,这个名字,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啊!”诸葛亮扑了上来,抓着刘铭的手,激动的道。

  “是啊,天地之间的至理,了解了之后,同样可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利益!了解到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可以以更小的力气,创造更大的利益,利益多了,出产多了,天下,自然就更加的安定,更加的富饶!古人打猎为生,终日奔波,也只得温饱,所以上古那些圣君们,纵然为天下之首领,也要亲自参与狩猎,才能够获得食物。后来我们开始种地,以五谷的产出,来获得果腹之物,所以人类才能够更好的繁衍,同时有能力供养那些聪明的,有能力的,让他们去创造更多的东西,来让其他人过得更好,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和要做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啊。”刘铭道。

  诸葛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光武大帝赐我的,不光有武力,还有数学、化学,这三部典籍中,有天地之间所有秘密的基础,是开启天地之门的关键,铭愚钝,自认不是能掌握这三部典籍的人,诸葛先生,以你的才华,足够可以将这三部典籍融会贯通,教化世人!成为古往今来又一圣人,让天下,都得到孔明先生你的恩泽啊!”刘铭继续趁热打铁。

  “数学?化学?”诸葛亮眼睛再次亮了起来。

  “数学乃是计算天地规律的方法。物理是观测天地规律的方法。至于化学,则是运用天地规则的方法!此三部,独立成册却又可融为一体,若天下有人能够从中感悟到什么,非诸葛先生莫属了!”刘铭诚恳的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18 , Processed in 0.04058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