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197 页

  “亮乃愚钝之人,少使君却三顾茅庐,赐我这三本奇书!从此粉身碎骨,也要为少使君贡献出我自己的力量啊!”诸葛亮的声音颤抖着,无比真诚的道。

 

第349章 天下第一大诸侯

  对诸葛亮的安排,刘铭这段时间已经考虑好了。

  设立研究院,提供足够的人手与器械,让诸葛亮专心的研究。

  一边研究,一边教授。

  教授的对象,除了那些已经在骠骑将军府任职的那些技术官之外,还有一些善于教学的老师。

  告诉这些在实践和教学中,已经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匠和老师们,让他们把理论和实践对照起来,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重复实验,将那些实验的步骤,全部都记载下来。

  而在教授的过程中,诸葛亮则会分辨什么人是只顾埋头研究,不擅长教学的,什么人比较擅长教学一些,然后分开来,将他们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

  诸葛亮的官职也安排好了,那就是技术院的院长,享受两千石的待遇。

  这是刘备现在这个骠骑将军,能够拿出来的最高级别的官位。

  当然,也是因为诸葛亮是技术官,才能够直接就担任这样的位置,在刘备现在的体系内,行政官和军事官,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的积累功勋提拔,这样更公平,只有技术官是可以越级提升的,毕竟技术方面的水平,强就是强,弱就是弱,没有一点水分的。

  诸葛亮依靠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头脑,第一时间就震慑住了所有的技术官,坐上那个位置,他也是毫无争议。

  对于其他的官员来说,一个技术官骤得高位,虽然也许会有不少人嫉妒,可是却也不好说什么,因为那已经是另外一套体系了。

  只是有些官员在说酸话,比如什么“以前以为技术官低人一等,现在才知道,技术官才能一飞冲天啊”之类的话,这种怪话哪儿都会有,诸葛亮不在乎,刘铭不在乎,刘备也不在乎。

  于是乎,在刘铭的操作之下,诸葛亮从历史上的千古第一贤相,突然就变成了……可能的未来华夏科学鼻祖与奠基人。

  中国古代当然不缺乏科学元素,却缺乏科学沉淀下来的条件。

  按理来说中国这么多聪明人,就算是一代代瞎想,也能想出很多有用的科学知识来,实际上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然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些了解科学的士子文人,往往脱离实际,而在一线制造的工匠们,却又不懂文化,所以理论和实践往往不能结合在一起,少数科学发展都是靠偶尔有人两者能够相结合,然后可以碰到开明的官员推行下去,这才可以发展一两项技术。

  之前刘铭让人教授工匠们学会简体字,就是让工匠们在实践之余,有可能创造理论。

  现在诸葛亮参与进来了,以他的能力,加上学了这么多的科学理论,和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工匠在一起,必定能够改变很多的东西。

  未来什么样子,刘铭也许看不到,然而他却打好了一座宏伟的科学大厦,所必须要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诸葛亮安排在这个位置上,倒真不算浪费。

  他历史上能干的事儿,别人都能干。

  他现在干的事儿,别人则干不了。

  刘晔也许行,可是刘晔更习惯做一个政客。

  也只有宁静致远的诸葛亮,才能安心的做这样的研究,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做这样的研究。

  “此乃万世之事。和这件事情比起来,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成了俗务。亮平生所求的是什么,连亮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终于知道了,我就是在等着少使君给我送来这些奇书啊!”

  看着像个宗教狂热份子一样的诸葛亮,刘铭就知道自己做对了。

  他没这个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当然就需要找更合适的人去做。

  现在他找到了这个人,诸葛亮的形象也不会比历史上失色,也许会更加的高。

  孔圣的圣人地位,是来自他的有教无类,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普及到了平民身上。

  而诸葛亮接下来的圣人地位,只怕就来自他真实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铭带着诸葛亮来到了江陵——江陵是个好地方,处于荆州的保护之下,极其的安全,而且刘表在江陵的势力不算很强,现在又有刘备镇守在这里,再安全不过了。

  而且这里水路纵横,也有平原,各种地形都有,诸葛亮要做试验,也正常得很。

  现在总算是什么事情都算尘埃落定了,荆州基本稳定下来,诸将也重新学习完毕了,各地太守的安排也稳定了下来,陆逊协助程秉安抚交州,吕蒙则是去了荆南,与抽调到荆南的张昭一同,和当地的五溪蛮进行良好的合作,推行屯田制度,改善五溪蛮的生活——这件事之前就是吕蒙一直在做,他和五溪蛮王的儿子沙摩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前五溪蛮起兵,就是吕蒙深入五溪煽动起来的。

  当然五溪蛮会听从他的指示,除了他和沙摩柯关系好之外,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吕蒙承诺的接下来的好日子,让五溪蛮人深深的被打动了。

  承诺了,当然就要做到,刘铭之前安排了这样的计划,后手当然也要跟进才是。

  人无信不立。

  一路诸侯如果没有信义,就算暂时能获得一些好处,接下来也会有很大的弊端。

  除了吕蒙陆逊两个后起之秀在交州和荆南做着策应工作之外,周瑜鲁肃两个水军都督也进驻了荆州——荆州是扬州的门户,现在荆州既然已经拿下来了,他们当然要守在荆州。

  所以鲁肃在江夏,周瑜在南郡,他们手下的水军,足够通过长江沿岸密布的水网,达到荆州的任何一个地方。

  经过整编和新招募士卒之后,刘备麾下的正规军和之前比起来,暴涨了一倍,然而战斗力却并没有下降,六十万的正规军,已经足够展现出了可以和袁绍对抗的表面实力——内部隐藏的实力,还不知道有多少。

  这也是刘备军内部,对一统天下已经没有任何疑问的原因。

  拿下荆州之后,刘备不管是明面上的势力还是潜势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诸侯了!

 

第350章 水涨船高

  拿下荆州,刘备的势力暴涨,这是天下都能够看到的事情。

  自此,刘备跃居天下第一诸侯,拥有着这个天下最强大的潜力,同样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事情。

  当你的实力足够庞大之后,很多事情,就显得很容易了。

  比如刘璋在进行盟约之后,就派长子刘循带着两万川中精锐进驻上庸城,表示要和荆州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甚至表示,如果刘备出兵的话,川中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协助。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臣服。

  刘璋虽然暗弱,可是那是要看和谁比。

  都说他懦弱,可是在他父亲和兄长都去世之后,是他稳住了益州内部,继续坚持着扶持东州士,打压益州本土士人的策略,让整个蜀中极其的稳固,已经足以证明他并不是什么蠢得什么都不知道的人。

  他是有着相当不错政治头脑的诸侯,不是什么政治小白。

  所以他自然看得出来,刘备现在的潜力,很大了。

  首当其冲刘备兵锋的,是曹操。

  刘备现在可以从襄阳出兵,可以从九江出兵,可以从徐州出兵,从各处去攻打曹操,依靠着自己兵马的优势,让曹操疲于奔命。

  而能够和刘备抗衡的袁绍,却只有青州方向能和刘备纠缠。

  所以刘备的战略态势就很有利了。

  在这样的地形状态下,曹操不可能和袁绍联手。

  这两个最大的诸侯没法联手,就只能等着刘备去消灭他们。

  在这个时候释放出自己的善意,总比将来刘备兵临益州的时候再释放要好得多。

  也不失富贵!

  刘备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很到位的。

  之前得了徐州,稳定了徐州之后,老徐州刺史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虽然都不成器,可是刘备还是把他们养下来了,一人给了一个爵位,至少也是衣食无忧,老实一点的陶应还在徐州当了一个书佐,也算是平安的活了下来。

  而举豫章投降刘备的刘繇,除了刘备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之外,他的三个儿子,刘备也安排得很妥当,长子刘基在骠骑将军府任职,深得刘备喜爱,次子三子也都得到了爵位的供养。

  刘表就不用说了,他现在还是荆州牧,两个儿子也都过得不差。

  不管怎么说,都是同宗兄弟!

  刘璋不作出这种反应,那才叫见鬼了。

  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自动的依附在你的身边,你之前做的一些不起眼的举措,都会被人认为是打好了基础。

  所谓水到渠成,就是如此。

  只不过在那之前,刘备真的很危险。

  三大诸侯同时进攻,七路人马,加起来超过五十万的大军,刘备的正面防线,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当然也有不少人立下了功劳。

  五虎将之外,其他的不少中郎将都立下了大功,这样的功劳,当然是需要好好的得到提拔的。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那些杂务之外,刘备的骠骑将军府,也是对参战的将领们的表现,都给予了肯定。

  低级军官好办,有他们自己一套晋升的方式,累积功勋到了,就是升级,到了军司马那一级之后,就是进军校学习考核,考核出来就能够升校尉……就算考核不过,该发的待遇和钱财,都是不会少的。

  而高级军官的晋升,当然就更重要一些。

  校尉升中郎将就已经很隆重了,只不过现在刘备治下数十万大军,看的都是中郎将晋升将军。

  之前刘备军中,只有五名将军,分别是龙骧将军关羽,虎威将军张飞,鹰扬将军太史慈,横野将军徐晃,讨逆将军孙策,也就是俗称的五虎将是也。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57 , Processed in 0.03814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