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20 页

  “听你这一席话,为父茅塞顿开,之前总觉得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倒是你,给为父指点了将来之路啊,不愧是光武帝指点过的。”刘备笑着对刘铭道。

  “父亲大人过奖了。”刘铭微笑。

  对自己这个儿子,现在刘备是越看越爱:“你也快十四岁了……过几天为父给你找个好老师,然后行冠礼。”

  “行冠礼还要找好老师吗?”刘铭一愣,这一点他倒是真不知道。

  “如果没有天下闻名的大儒,又如何能够让天下知道你的名字呢?儿子,这个天下,还是世族的天下,为父当年若不是成了卢公的记名弟子,只怕连这点微薄的名声,都不会有。”刘备叹息道。

  刘铭默默点头,确实,现在是门阀的时代,就算所谓寒门,那也是世族的一份子,只不过比较低而已。

  就连这样,曹操重用寒门人士,也引起了许多世族的不满。

  而接下来的几百年,这种情况到了变本加厉的地步,反而深深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一直到科举大兴之后,门阀的年代,才真正的过去。

  垄断知识,是门阀最大的优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想到这里,因为自己拥有外挂而自信十足的刘铭,对前景,也开始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三十三章 曹氏父子

  七月。

  刘备破袁术,擒获乔蕤,与吕布达成协议,重新掌握徐州大权,名闻天下。

  之前一个月的战争中,刘备是不被所有的看好的,毕竟和袁术比起来,刘备军力不足,又刚入主徐州,各方面都非常不利,更何况还有吕布的偷袭。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军破了袁术七万大军,最终能够跑回淮南的,只有主帅张勋和万余人马,其他的全部被刘备军擒获,接下来刘备军挥军北上,与吕布军达成协议之后,刘备徐州主人这个位置,算是已经坐稳了。

  有句话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刘备军取得了军事上如此辉煌的胜利,当然会让其他人也嘀咕两声,暂时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

  而实际上,以徐州现在的情况,虽然刘备只占据了徐州一半的土地,然而能够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势力,却几乎没有了。

  袁术对此自然是非常不满,据说要砍了逃回去的张勋的头,最后在其他文武的劝告之下,才放过了张勋,然而就算袁术想要再进攻刘备,暂时也做不到了,这一个多月里,他们消耗掉了接近五万斛军粮,还被刘备军缴获了十几万斛军粮,十万主力部队损失了接近三万,这样大的损失,就算是袁术,短时间内也缓不过气来。

  刘备军名动天下的同时,刘铭的名气,也慢慢的传开了。

  年方弱冠,就孤身一人,调动刘备军的所有潜力,设下计策,大破袁术七万大军——这样的成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虎父无犬子!

  相比起来,大概只有此刻在江东大出风头的孙策,才能够和刘铭相比了吧。

  可是孙策毕竟已经二十岁出头了,刘铭十四岁还不到!

  “刘玄德的儿子居然如此出色,昂儿,你可要争气啊。”远在许昌的曹操,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曹昂现在已经成年了,前几年被举为孝廉,当然在军中暂时还没有获得什么功劳,看到同年的孙策在江东纵横披靡,比自己还小的刘铭运筹帷幄,也不由得生气了雄心。

  “孩儿也希望在军中取得功绩。”曹昂恭敬的回答。

  “那下次出兵,我就带你去!”曹操哈哈一笑,对这个长子,他是满意的,有孝心,为人仁厚,有长者之风,武艺智谋也过得去,作为接班人,可谓是相当的合适。

  “前日里听说,刘铭拜了大儒郑玄为师。”曹昂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来。

  “那是刘玄德为他儿子铺路呢。毕竟他们家的那个出身……没大儒师傅点门面,那还真上不了台面。不过刘玄德运气不错,郑玄躲避战乱这才到了徐州,不然的话,他现在应该在青州,郑玄的名声,对刘铭小儿的帮助可也不小。”曹操叹息道。

  当今天下,能称得上大儒的,并不多,三君之后,无非就是卢植、蔡邕、郑玄等区区几人,卢植曾经是刘备的师父,更何况他两年前就死了,蔡邕之前就被王允砍了,马日磾前年死在袁术的禁锢之下,真正能够名动天下的,也就已经即将满七十岁的郑玄一人了。

  刘备给刘铭找的这个师父,堪称天下能够找到的,格调最高的老师了——哪怕刘铭不会在郑玄身上学到什么,然而有这么一个身份,那就足够让他在世族中,取得一席之地。

  这种身份,哪怕在乱世中,也是极其难得的。

  更何况郑玄年纪这么大了,未必还会收徒,到时候刘铭就是传说中的关门弟子啊!

  想到这一点,就算曹昂老成持重,也不由得羡慕。

  “区区敲门砖而已,刘铭是缺乏这样的敲门砖,所以才算运气好,你本来就在门内,用得着羡慕吗?”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态,曹操忍不住骂了一句。

  曹昂惊醒过来,讪讪的笑了笑,他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拜在一个名师的门下,总归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他虽然二十多岁了,可是这样的虚荣心,倒也从不缺乏。

  “刘备暂时不可攻,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和吕布达成了协议……现在吕布占据小沛,小沛乃徐州门户,想要攻下邳,就必须先攻小沛,吕布手下兵虽然不多,可是都是精兵,要对付起来可不容易,更何况如果攻打小沛的话,刘备一定不会坐视,他可不像吕布那么短视!”

  想到这里,曹操就有点烦躁,如果刘备和吕布的位置换一下的话,他就放心了,吕布再能打,也不过是能打而已,当时几乎占据了整个兖州都被他赶出去了,现在就算让他占据徐州,也没什么用,稍微挑拨一下,刘备吕布相互进攻不要太简单。

  可是现在,吕布在小沛,自己要攻徐州,首当其冲的就是打吕布,然后刘备在后面支援,徐州难打的程度,不知道多了多少。

  “本来想取下徐州作为后方,现在看来,徐州仓促间,不可取啊。”曹操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兖州豫州都是四战之地,不过如果我们和刘备关系好一点,那徐州也等于是我们的后方了。”曹昂想了想之后说。

  “说得不错,能看到这一点,你进步不小,可是我担心的是,刘备坐大。此人非同小可,一旦有了稳定的基业,有个机会,他就能够一飞冲天!”曹操赞赏的点了点头。

  “可是我军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对付刘备。”曹昂道。

  “没错,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主次……袁绍与我们是盟军,徐州急切不可下,袁术虽然受挫,可是在淮南,也依旧难以攻打,我们最好的进军方向,反而是关中之地!”

  曹操的手,指向了洛阳。

  “陛下今年年初逃到了洛阳,我们逢迎天子之后,就可以为天子报仇的名义,不断的进攻宛城的张绣,长安的李、郭,关中沃野千里,取下那里,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和袁绍一决高下!”

  曹操的手指,重重的点在了地图上,眼中,则是强大的自信与野心!

  现在虽然和袁绍是盟友,可是曹操知道,曹袁之间,迟早——必有一战!

 

第三十四章 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叫刘铭,有一个便宜老爹,还有一个便宜师父。

  我这师父据说是当今天下最有名的大儒,所以拜在他门下之后,他就给我行了冠礼,还给我起了一个字,叫“明世”,说是《礼·祭统》云: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所以以后我就是刘铭刘明世。

  不到十四岁行冠礼,现在其实挺正常的,刘铭在行了冠礼之后,并没有在郑玄身边学习——毕竟郑玄是经学大师,刘铭也不需要学习这些东西,郑玄收刘铭为徒,无非是这段时间隐居在徐州,也算是欠了徐州不少人情,认现在的徐州少使君为徒,也算是报答了。

  要知道郑玄这个年纪,这个地位,他真没什么可要求的,即将年满七十,名满天下,之前因为黄巾之乱,弟子们都四散了,现在无非就是求一个安稳的地方,好好的做做学问罢了。

  刘备对他没什么要求,只有这么一个要求,他当然乐于答应。

  从这方面来说,刘备比袁绍这些世族出身的诸侯们,要更加的讲究一些——袁术之前囚禁了和郑玄同门的大儒马日磾,就是为了让这样的大儒在自己门下,能够更好的装点门面!

  而历史上几年后,官渡之战之前,袁绍为了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叫袁谭逼迫当时已经七十四岁的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最终死于路途。

  老袁家四世三公积累下来的名望,十年内就全部丧尽,老袁家这哥俩做的不当人子的事儿,着实有点多。

  刘铭行了冠礼之后,就继续待在东海,整天与太史慈徐盛等人在徐州内四处乱窜,对此刘备也不去管他,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儿子都有光武帝指点了,自己也不必要再去告诉他做什么。

  于是乎,徐州境内,或者说刘备治下的三郡,老百姓啊,士卒啊,官吏们啊,总是能看到刘铭骑着马,带着一群人,在官道上呼啸而过,在阡陌之间漫步,在荒郊野地打猎……

  看着就象一个纨绔子弟的做派,可是这一个月来,刘铭和太史慈等人却是屡屡打抱不平,各地的地痞流氓还有一些流贼什么的倒了大霉,整个徐州为之一清。

  少使君把各地县尉们的活儿,基本上都干了。

  “我当年听卢子干(卢植,刘备之师)说,尔父不甚好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杰,看来你也是有乃父之风啊。”

  偶尔去看望老师的时候,都会被郑玄黑一把。

  刘铭却不在意,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黑你两句怎么了,更何况还是师父,刘铭每次去看郑玄,都带点自己打的野味,然后让郑玄的独子郑益恩下厨,自己跟着蹭一顿。

  虽然和师父一家相处的时间不多,可是刘铭却觉得师父这一家也都是奇人,郑玄虽然是经学大师,可是说话却不古板,风趣得很,不是那种道德君子。

  而郑益恩就更有意思了,他今年才三十岁不到,郑玄快四十岁才有了这个独子,郑益恩读书不太成器,却有一手好厨艺,也乐于下厨。

  剿匪、打人、做好事、蹭饭……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

  原野,篝火!

  刘铭、太史慈、徐盛,还有十余骑,此刻都围在篝火旁边,一边烤着干粮,一边聊天。

  “少使君,咱们这是过郯县了,再往西边走,就到兰陵了。”徐盛看着地图,然后说。

  “没事,我二叔正在那里练兵呢,安全得很。”刘铭笑道。

  心里想的却是,东海下邳那些安全的地方,地图自己都差不多全部点亮了,接下来把郯县以西的地方再点亮的话,那么刘备实际控制的徐州区域,刘铭就全部在全球地图上点亮了。

  虽然刘铭的堪舆技能只是初期,点亮的只是山川、河流这些最基本的资料,可是用在军事上,已经足够了。

  这种事情,只有刘铭自己去做,别人都帮不了。

  不过刘铭倒不觉得苦,四处走走,了解一下民情,多向下看看,总归是有好处的。

  现在天下十三州一部的大汉土地上,还算平稳的地方不多,徐州就是一处。

  可是因为前任刺史陶谦管辖不是很有力,所以徐州也是盗贼四起,刘备上任之后,情况好了一些,可是那些不是城市的地方,乡野之间,不好的情况,依旧很多。

  刘铭这一个月来,不断的往荒郊野地跑,把那些作奸犯科的,小偷小摸的,欺行霸市的,全部都打击得苦不堪言。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23 , Processed in 0.026531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