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242 页

  袁熙从小体弱,性格懦弱,不受袁绍喜爱不说,也在袁绍的麾下没有组建什么属于自己的势力。

  袁绍一倒,他在幽州能不能立足稳,都是个问题。

  所以冀州还有可为吗?没有了。

  “二位公子想要保住袁氏的苗裔,就应该和我军合作,让冀州和幽州平稳的纳入朝廷的统治之下才行。不瞒二位先生,就在十几天前,天子秘密派遣国舅董承到了荆州……”

  刘铭详细的将天子禅位的事情说了,当下田丰和沮授两人都是一脸震惊。

  这是他们哪怕再有智慧,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甚至以为刘铭是在骗他们。

  可是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没这么骗的。

  所以现在实际上刘铭,已经算是预备太子了?毕竟刘备当了天子,刘铭作为他的嫡长子,还是麾下第一大将,未来的太子,肯定是他的,跑都跑不掉。

  他甚至连竞争对手都没有,刘备虽然这些年又生了不少孩子,比如刘禅、刘永、刘理,前两个是甘夫人生的,后一个是糜夫人生的,然而最大的刘禅,现在不过五岁,和刘铭完全没得比。

  “故此,此番刘铭带兵前来,并非是诸侯混战,而是带着天子大义,来平定北方。冀州现在已经是刘铭的囊中之物,所以希望两位先生能够协助刘铭,更好的稳定冀州。冀州数百万生民,一旦战乱不休,那就是生灵涂炭!”刘铭诚恳的道。

 

第420章 田丰和沮授

  听了刘铭这话,田丰和沮授就知道,袁家真的没啥戏了。

  不光袁家没什么戏了,就连曹操,也没什么戏了。

  之前说过,天下三分,曹操得天时,袁绍得地利,刘备得人和。

  现在看来,天时地利都是虚的,人和才是真的。

  天子禅位,刘备即位,天时到了刘备那里。

  刘铭海上偷袭冀州,拿下邺城,地利也到了刘备那里。

  接下来刘备只需要稳扎稳打,把冀州和冀州这两个超大的州消化了,然后就是三面夹击,曹操还能支持多久?

  更何况刘备接受禅位,前天子在许都反而成了个烫手的山芋。

  在这么大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面前,曹操就算再强悍,只怕也没什么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公袁绍已经死了,想办法保住主公的这几个儿子,才是正理啊。

  按照刘备之前的做法,他是不会赶尽杀绝的,如果袁家能够蛰伏下来,还能够好好的延续下去,而不至于灭族。

  参与了争霸天下这种游戏之后,才能够延续自己的家族,已经算是天幸了!

  而刘备现在已经是天子了,还打消了……至少是打消了沮授的顾虑。

  为刘备效力,不算是换了主子。

  而是回归了朝廷啊!

  这能算是三姓家奴吗?当然不算!

  沮授和田丰本来就不一样。

  田丰刚直,对袁绍也是忠心耿耿,从一而终。

  沮授对袁绍固然忠心,可是那却是知遇之恩,不存在什么从一而终,毕竟袁绍并不是他的恩主,他的恩主是韩馥才是。

  韩馥投降袁绍,他就很自然的投过去了,并不以此而感到耻辱。

  当然,沮授本人的人品是不差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被曹操抓了之后依旧想要回归河北,可是那是在袁绍还在的情况下。

  现在袁绍不在了。

  而且投降刘备,也不算背弃大义。

  沮授当下就有些心动了。

  他是天下有数的智者,允文允武,文能出谋划策,武能带兵打仗,他和陈宫其实很像,介于谋士和将领之间,都能干。

  这样的顶级人才,当然不甘心平淡的过一生。

  所以当看出来韩馥不是值得辅佐的主公的时候,虽然沮授也进言让韩馥不要投降袁绍,可是当韩馥选择了投降之后,他也就很自然的当了袁绍的属下,为袁绍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袁绍和韩馥比起来,确实是个更好的主公。

  而且那会沮授也年轻,有着极其远大的理想。

  之前有些心灰意冷,是因为对于他这样的大儒来说,改换门庭一次不算什么,就好比荀彧也是先在袁绍麾下效力,然后去了曹操那里,也没人喷他改换门庭。

  可是现在四五十岁了,还要改换门庭,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一次尤可,两次就嫌多了!

  不过要是为朝廷效力,那就不一样了。

  毕竟袁绍也没自立为帝,说穿了,大家都是大汉的臣子,沮授之前认袁绍为主公,可是袁绍也不是天子啊。

  现在为朝廷效力,不过是从地方到了中央罢了。

  沮授一身本事,确实也不愿意就此平凡的过一生。

  刘铭看得出来,沮授已经心动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田丰。

  河北之地,每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人都是人才,而且人品也值得信任——人品不好的那几位,郭图,逢纪,都已经在乱军之中死了,剩下的人,都很珍贵。

  之前审配自杀,已经让刘铭觉得心痛了,这样的人才,本来就应该安定地方的啊。

  沮授田丰不管是出谋划策,还是治理地方,甚至是带兵打仗,能力都不在庞统、沮授、刘晔、陈宫、陈登这些刘备麾下著名的军师之下,年纪也都不是很大,四十出头,还可以为国效力很长的时间啊。

  “河北之地,是北方最重要的地方。河北稳定了,北方就稳定了。只有北方稳定,草原上的那些异族,才不可能对大汉造成什么威胁。如果河北战乱下去的话,被袁公几乎已经平息了的草原之患,如果再度起来,那对大汉的子民来说,毫无疑问又是一场浩劫!所以刘铭在这里,希望二位先生能够帮助刘铭,去说服袁家的两位公子,让冀州更好的平定下来!冀州被纳入朝廷的管辖,是已经注定了的,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刘铭不希望看到太多人死亡!”

  听着刘铭的话,田丰叹了一口气。

  他这样刚直的人,认死理。

  然而思想真要是转变了,那也是很快的。

  之前效力袁绍,是因为袁绍对他有知遇之恩。

  而现在,袁绍死了,可是袁家的人还在。

  为了回报袁绍的知遇之恩,田丰怎么也要想办法保住袁谭袁熙袁尚等人的命才行。

  可是如果他们继续强硬下去,或者是被什么有野心的人利用他们的名字,来煽动冀州地面不平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只有他们旗帜鲜明的表示代表袁家的力量投入朝廷的麾下,才能够让冀州更快的平定,也可以更好的保住他们自身。

  如果二袁没有被抓,那都好说,既然被抓了,为了保住袁家的香火,他们还是老实一点比较好。

  当然这个弯是不太好转过来的,毕竟之前袁绍出兵的时候,气势如虹,大有一举拿下曹操,然后和刘备分庭抗礼之势。

  袁绍真要是得了天下,这几个儿子那还不是水涨船高,就算当不了太子,至少也能当几个亲王。

  结果现在呢?成了阶下囚。

  尤其是袁尚,他还年轻,不到二十岁,正是心高气傲的时候,在袁绍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也没受过什么挫折。

  所以田丰和沮授就得好好的去劝一下袁尚才行。

  这也是田丰回报袁绍的最后机会了。

  “袁尚公子是很有骨气的,所以我们抓了他之后,也没对他如何,只是监禁了起来,如果袁公还在,各为其主,我也只能把他继续监禁下去,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劝劝为好。”刘铭最后对田丰和沮授道。

  田丰沮授对望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

  刘铭也松了一口气。

  你们两个别一心求死就行,还是要留着有用之身啊!

 

第421章 袁家的功劳

  当被软禁的袁尚看到田丰和沮授的时候,他一开始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毕竟田丰沮授是在官渡前线,怎么突然就到邺城来见他了?

  就算袁尚再能脑补,一时之间,他也脑补不出什么合理的故事出来。

  对田丰和沮授,袁尚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这两人是冀州派的中坚,虽然一直没有明确支持过袁尚接位,可是对袁尚一直也是比较友好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15 , Processed in 0.03667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