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37 页

  两个仁义点技能突破卷,让民心和堪舆这两个仁义点技能,同时突破到了中级。

  【民心·中级】:占据一地之后使用,可无视仁义点来处,让一地民众产生对主角势力的归属感,消耗仁义点一万点。

  【堪舆·中级】:使用之后可详细了解一地的地形,以及地下隐藏的可开发矿产,收集进全球地图。

  “我靠,之前堪舆的都白做了吗?要重新跑一趟?可恨……不过能开发矿产倒是很好,铁矿啊什么的……要是接下来黄金级抽奖能弄点这方面的资料就好了……”

  刘铭在心里想着,仁义点技能升级,算是给了一个很大的惊喜,不管是民心还是堪舆,民心的升级,可让刘备军打下一地之后,迅速的获得民众的认同,这让接下来的统治可以推行得很顺利,堪舆升级就不用说了,除了打仗的用处之外,还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效果。

  “赚了,感觉比青铜级抽奖要好。”

  刘铭想着,用掉了四次白银级抽奖。

  武力丸、智力丸、统帅丸各一枚,再加一个技能突破卷。

  嗑药,嗑药,嗑药。

  刘铭没想到的是,当吃掉那颗武力丸之后,他的武力只上升了五点,到了92,而他76的智力,吃掉智力丸之后也没有提升到他以为的96,而是只提升到了91,看来接近90就是一个界限,再要升级就很难了。

  不过想想也是,三国中武力七八十的武将虽然不算特别的多,可是也不少了,然而武力上了九十的就非常少了,智力也是一样,嗑药总归还是有上限的。

  倒是他的统帅之前因为很低,现在就一下子涨上去了,变成了48点,潜力上升到了65点,起码可以当个曲长了……

  “还是看看黄金级的奖励吧。”刘铭在心里想着。

 

第六十二章 又吃又拿

  “主角属性:武力92、潜力100;智力91、潜力100;魅力88(注:魅力无潜力,随机增长或减少)统帅48,潜力65。四项属性极限均为100。技能:满级骑术、顶级话术,满级枪术,满级弓术,初级水性,满级刀法,满级戟法。仁义点技能:民心中级、堪舆中级。”

  看了看自己的属性,然后看了看两次黄金级抽奖获得的两本书,刘铭陷入了沉思。

  《近海航海术》,《高炉炼钢术》。

  抽了这么多次奖,刘铭慢慢的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青铜级和白银级,都是提升他自身的,增加他的武力啊智力啊统帅啊,还有各种技能,这都是让他可以在这个乱世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能力。

  而黄金级和钻石级的奖励,则是真正能够争霸天下的大杀器。

  之前的练兵之法,益农之法,足够让刘备势力要兵有兵,要粮有粮,钻石级奖励的全球地图,当然也是用来扩展势力的大杀器。

  而现在这两本书,当然也非常有用。

  这年头水军的概念还是在南方河流中,在相对狭窄的环境下,船只的大小,是否经得起风浪,水军在船上能够有多少的战斗力,这是关键,而在江湖中的船只,和海洋中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经验,只怕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拥有。

  徐州正好靠海,如果能够将这种技术推广的话,将来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那些陆地上的天险、关隘,都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从海上出兵,你漫长的海岸线,还能守住吗?

  “有了这个技术,关东的这些北方诸州,我们可以随时来去了!”刘铭在心里想着。

  同时掌握近海航行技术之后,不光是对军事上有颠覆性的帮助,对民生上,同样是有帮助的。

  危险来自海上,财富也来自海上——这是郑和的名言,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道理的。

  现在哪怕是近海,也有无数的鱼,可以改善徐州百姓的生活。

  这年头普通百姓可能连饭都吃不饱,就别说补充肉食了,在近海打渔,毫无疑问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让徐州的百姓吃得更有营养,身体更加的强壮。

  大量的鱼肉,也是可以取代粮食的。

  食物增多,就能够养活更多的子民。

  徐州一带,尤其是刘备现在占据的,听从他吩咐的三个郡——东海、下邳和广陵,就是后世苏北一带,这一片地方,在现代有三千万人居住,而现在,这三个郡加起来的人口,也不过百万人出头。

  当然这有乱世的原因,黄巾之乱和被曹操杀了一通,可是就算没有这些,徐州的人口也不过是三百万左右,只有现代的十分之一。

  以这一片土地的潜力,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而另外一本书就更不错了,高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虽然在现代被认为效果差钢质差污染严重,然而在现在铁器才刚刚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炼钢之法,简直就是大杀器。

  要知道,百炼成钢这种说法是现在这个时候才有的,出自陈琳的《武军赋》,这证明了现在的冶炼铁矿石的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是还处于要铁匠不断的捶打淬炼,才能够得到好的铁器的地步,而高炉炼钢法则摆脱了捶打的局限,在技术层次上并不算多么的深奥,却能够极大的增加炼钢的效率!

  人家出点钢,得捶捶打打好多次,你开一炉高炉,呼啦啦就出几百斤钢,这怎么比?

  钢这玩意可是什么地方都有用的,不光打造兵器有用,兵器盔甲精良了,士兵的损伤就会下降,少损伤一些士兵,就多一些农夫,经济就会更好。

  同时钢铁多了,打造农具也可以用上更多的钢铁,而不是用大量的木头,现在可还没有什么速生林之类的,木头砍掉了,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让田地变得贫瘠。

  如果多用钢铁打造农具,农业的效率也会更高一些,别的不说,耕田的犁如果用铁打造犁头,就比用木头打造的更省力,收割的时候用镰刀,也同样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

  高炉炼钢法配合农具打造大全,徐州的农田生产能力,毫无疑问又会上一个台阶!

  “这些……都是高科技啊。”刘铭感叹了一句。

  虽然放在后世,这些都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科技,同时也没有超越这个年代,都是这个年代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可以制造和打造出来的东西,然而却能够让生产效率,提升无数倍!

  收好这两本书之后,刘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争霸天下,有着如此的雄心。

  不光是要一统天下,还要争取让整个中华大地,摆脱生产力不足的束缚,为接下来的腾飞,打下更好的基础!

  当然,在那之前,饭要一口口的吃,仗要一个个的打。

  一夜无话。

  次日起来之后,刘铭手下的人马早已经准备好了,三千五百骑兵,五百步兵,放在哪儿,都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再找曹操要了二十船的干粮之后,刘铭就带着大队人马出发了。

  来的时候是刘铭带着关羽太史慈徐盛孙乾以及一千人马,走的时候刘铭带着关羽太史慈徐盛孙乾徐晃以及四千人马,还找曹操要了那么多天的粮食,刘铭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

  这一路来送的粮食,这段时间他们算是全吃回去了,还带上了二十船的粮食路上吃,简直就和走亲戚一样。

  对刘铭的无耻,曹操也无可奈何,人家是功臣,找你要点粮食也正常——不过也是曹操这一年来在兖州屯田的效果不错,粮食暂时不缺,不然的话,曹操那是一点粮食都不愿意给刘铭的。

  “好了,在回到徐州之前,我们先去一趟汝南!”刘铭意气风发的说。

  “汝南?”所有将领都愣了。

  从鲁阳回徐州,最好的路线当然是走颍川、陈留、谯郡这条路线,这一路上都是曹操的地盘,作为徐州的使节,一路上都可以得到补给,也很安全。

  走汝南是为什么?

 

第六十三章 和平与战争

  “汝南现在的情况很复杂。曹操虽然也占据了豫州的大部分,然而现在汝南却是近乎无主之地。各地豪强据坞堡自保,遍地黄巾,四处劫掠……可是这样的地方,却也是英雄辈出之地!”

  “黄巾之中,固然许多是没什么能力的反贼,可是被挟裹的良家子也并不在少数,他们中间许多都有自己的能力,更何况汝南残破,不少民众都流离失所,他们缺乏的是组织,而不是人力以及军力。若我们能够在汝南将他们组织起来,囤粮演武,作为一支精锐的力量,到时候一旦和袁术发生冲突的话……”

  听了刘铭的话,关羽等人全都傻了。

  他们没有想到,现在刘铭居然就在为将来和袁术的冲突,做准备了……

  “既然我父节制徐荆扬三州,那么和袁术之间,必定会有一战。袁术虽然手下没什么人才,自己也荒唐暴虐,然而淮南之地太过富足,他手下的士兵也确实都很勇猛,要击败他也许不难,可是要消灭他,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汝南准备一支精兵的话,在和袁术相持不下的时候,从侧后方袭击,我军必胜!而淮南对我军的扩展,至关重要!拿下淮南,下江东才有了跳板!拥有淮南,才能将徐州荆州扬州紧紧的连在一起!所以淮南之地,我军必须要拿下!”

  “少使君说得没错。”孙乾点了点头,他战略眼光虽然不算很出色,可是也能够知道淮南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片堪比关中平原的王霸基业所在!

  为了这样的一块地盘,提前开始做准备,当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我们现在就去汝南吗?”关羽问。

  “那是自然。我们现在有四千五百人马,虽然不算很多,可是都是精锐,黄巾那些残留的虽然也算是悍匪,可是和我们比起来,差远了。能谈的,就谈,不能谈的,我们就打!对付这些悍匪,光是怀柔,那是没有用的,把他们打怕了,他们自然就听话了!”刘铭笑道。

  太史慈等人都是连连点头,这话,符合他们的胃口。

  就连徐晃带来的那些前白波军,也同样挥舞兵器怪叫起来。

  “不过在进入汝南之前,大家可要节制点,接下来我们是离开鲁阳,顺着汝水南下,过昆阳、定陵、郾城,然后再进入汝南地界。别的事情都好说,不过我有一条军规,那就是不得骚扰地方百姓,明白吗?如果我们粮食不够的话,那些豪强的坞堡,足够我们取用了!”刘铭冷然道。

  原白波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多说什么。

  他们未必对刘铭服气,然而很显然的是,他们服从的徐晃和惧怕的关羽太史慈,都对刘铭言听计从!

  这也是一种能力。

  “走,出发。”刘铭挥舞了一下自己的长枪,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沿着汝水出发。

  五百水军,押送着船只。

  三千五百骑兵,则在济水的一侧不断前进。

  关羽坐镇在船只上,和孙乾一起。

  徐晃带着一千骑兵,在前方开路,太史慈带着一千骑兵,在后面压阵,而刘铭则和徐盛一同,带着剩下的一千五百骑兵在中路压阵。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45 , Processed in 0.02822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