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53 页

  又聊了几句之后,相师自称张鮍,河内人,这个名字袁术也听说过,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道家之人,要知道张角乱后,朝廷对修道之后都非常的警惕,然而这个张鮍却从来不对平民施恩,只是偶尔在富豪之家行走,轻易不为人看相,然而言无不中,在关中一带,有着极大的名气。

  而在董卓之乱之后,张鮍就不知所踪。

  “董卓乱起,天下之事不再可为。修道之人只能隐居山林,以待天时。而张鮍此番出山,则是因为真龙气已现,真龙却自己不知,被遮掩了天机。为替天行道,张鮍这才出山。”张鮍淡然对袁术道。

 

第九十章 真是高人

  张鮍这话,说得袁术心头,一片火热。

  他能找上门来,这真龙气,天子气在哪儿,还用说吗?

  “董卓之前,天子气是在益州。”张鮍道。

  “刘焉那老贼是不是也知道这点?”袁术立即问。

  州牧制度,是刘焉在黄巾之乱后力主推行的,而且推行之后,立即就为自己谋求了益州牧的位置,这一点,堪称天下皆知。

  有传闻说是因为刘焉听信了益州有天子气的说法,现在和张鮍的话一验证,那简直就是昭然若揭啊!

  “正是如此,然而凡事皆有天命,凡人又岂能强求?刘焉谋求益州牧之位,还让张鲁占据汉中,堵塞朝贡之路,这一切的作为,不过是惹有识之士发笑罢了。”张鮍道。

  “愿闻其详。”袁术正色道。

  “将军有没有学过五德终始?”张鮍问。

  “那是自然。”袁术点头,他既然信这些东西,那就不可能没学过。

  “五德,代表天下的气运,一德在,其他四德便隐匿起来,以待天时,一德衰,后一德便起。汉以火德起,终代秦之水德。而接下来,就是土德的大贤,取代汉室了。”张鮍道。

  这番话听得袁术心中火热,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不是他,还是谁?

  “故五德流转,天子气,亦会流转。不得其人,便是占据了天子气,亦是无用,应天命之主,便是不去占据天子气所在之处,天子气也会应运而来,依附天命之主。”张鮍继续道。

  袁术欣喜的点头,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注定的,什么叫注定的啊!

  “山人在终南山隐居,两年前正见到天子气自益州离去,心动之下,跟随前来,却被蒙蔽天机,一时查不到天子气在何处,一直到近日行来寿春,才心有所感。”说到这里,张鮍正色道:“敢问将军,一年多前,将军是否得到了什么东西?”

  袁术的笑容开始不自然起来:“先生说的什么话,我哪里得到过什么东西。”

  张鮍叹了口气,然后站了起来,看了看袁术,摇了摇头,接着转身就要走。

  袁术连忙一把拉住:“先生往何处去?”

  “将军既然不想说实话,那张鮍也就只能回归山林了。”

  “先生别走,是袁术的不是。”袁术满脸堆笑的把张鮍拉回位置上,四处看了看,然后挥了挥手,遣散了附近的护卫,这才低声对张鮍道:

  “实在不是想要瞒过先生,此事非同小可,乃是……”

  “传国玉玺罢了,有什么非同小可的?”张鮍淡然道。

  这下袁术真的惊住了!

  之前对张鮍的话,他其实还是将信将疑,毕竟他也自认是混过江湖的,知道江湖术士的那套话术,然而江湖术士,可是不会把什么事都说得很清楚的,而是含含糊糊,让你自己去脑补,这样才能够故作神秘。

  可是张鮍呢?

  人就不跟你遮掩,直接说,我就知道传国玉玺在你手上!

  这种事情,别人可能会知道吗?

  一年半前,孙策可是偷偷的单独来见自己,才将传国玉玺献给自己的!

  而根据孙策的说法,这传国玉玺,是他父亲当年进入洛阳的时候意外得到的,并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而献给袁术,是因为孙策知道自己不足以掌握这种宝物,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他的主君!

  当然,袁术也给予了孙策足够的回报,封官不说,还给了他几千兵马,让他去经营江东,不然那有孙策现在会稽太守这么风光。

  当然这不是重点,现在的重点是,自己拥有传国玉玺这种事情,难道全天下都知道了吗?

  “传国玉玺,乃天子之象征,也是真龙气最浓厚的宝物。平时还不起眼,一旦天子气融合进去,两者相交,就能产生出属于王者的大气运!凡夫俗子肉眼如盲,可是在我等修道之人看来,就如同暗夜中的灯火,再起眼不过了。若不是被传国玉玺的五彩云霞所惊动,将军以为,山人为何要进寿春?”张鮍淡然道。

  “是袁术小心眼了。”

  袁术汗颜,张鮍的话,他未必全信,不过他也相信,其他人是不知道传国玉玺在自己手里的,既然张鮍知道,那么似乎自己可以坦诚的询问一下他。

  “将军有了传国玉玺,那还有什么好问的,天命在将军罢了。将军祖上四世三公,连续四代都忠诚的供奉汉室,汉室却自身失德,这德,除了应在将军之上,还能应在谁的身上?”

  “可是天下诸侯众多,我的势力,并非最强的那个。”

  “云从龙,风从虎,有了龙虎,才有风云汇集。将军你现在屈在淮南,自然如龙入浅滩,虎落平阳。可是只要将军你能够挑选一个好的日子,登基为帝,昭告天下,那么天下英雄,自然如同风云汇聚在龙虎身边一样,汇聚在您的身边。将军想要做大事,就要顺大势。天下大势是什么?是汉室气数已尽,不可复兴。然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现在这只鹿,汉室也已经丢失了,如果您不让天下人看到您的雄心,天下人又怎么会为了迎接新的王者,而聚集在您的身边呢?”张鮍继续道。

  这一段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让袁术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一直苦恼的事情!

  是啊,你不展现出你想干什么,别人怎么知道你有这样的雄心呢?

  你不想当皇帝,别人为啥要投奔你呢?

  就是这个道理啊,名正言顺啊!

  名正了,才能言顺!

  “先生说开大计,袁术如茅塞顿开!愿先生入我军中,待我登基之后,愿聘先生为我朝国师,代享荣华!”袁术激动的说。

  “我为顺天应人而来,岂为自身富贵?世俗荣华,与山人我何干?休得妄言。”张鮍脸色一变,作色道。

  “是袁术唐突了。”袁术敬佩的说,此刻他心中最后的疑虑也消失了,能当一国国师,对江湖骗子来说应该是至高的成就了,可是张鮍却对此不屑一顾——还能说什么呢?这是真正的有道之士啊!

  “还请先生告知,袁术何时称帝为好。”袁术恭敬的问。

  “待我卜算一番。”张鮍道。

 

第九十一章 刘铭的计划

  张鮍走了。

  正如他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很简单。

  在袁术那里待了一夜,除了喝过一点蜜水之外,张鮍滴水不沾,什么都不吃,甚至晚上都没睡,就在那里盘膝打坐,早上起来还是精神奕奕。

  袁术知道这些之后,就更加钦佩张鮍是个有道之士了。

  他来得突然,去得突然,这也正常,毕竟对于一个有道之士来说,在尘世间,毕竟不如在山林里来得自然。

  如果是为富贵的话,留下来当他仲氏帝国的国师,岂不是更好吗?

  所以对张鮍走之前说的那些话,袁术就越发的当真了。

  明年三月二十四,乃是黄猪遇虎,改朝换代的最好日子,那一日正午,乃是吉时中的吉时,那时候登基,自然是气运所钟,风云汇聚,天下的人才与财富,自然而然的会不断的汇聚到袁术手中,平定天下,也就是简单的事情了。

  有了气运,一切都是可以获得的,正如昆阳之战中,光武帝固然英明神武,然而以不到两万人大破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还有各种野兽,他是怎么赢的?

  挨个去砍,四十二万人也足够累死你了!

  可是呢?

  天降火雨!将王莽大军的营盘变成一片火海!王莽大军立即崩溃,那些野兽为了夺路而走,开始无差别攻击,这样才一战打垮了王莽的主力部队,有了光武帝中兴汉室的二百年江山!

  现在气运又要转变了,你袁公路如果不按照气运的指点来,那王莽就是你的下场!

  按照张鮍的说法,当时王莽代汉,其实也是天意如此,汉室二百年一到,基业已经到了要坏掉的地步了,王莽代汉,正是顺天应人,所以都没有动刀兵,就建立了属于他的新朝。

  然而当了皇帝之后,王莽倒行逆施,搞得天下不安宁,那气运自然就从他身上离开,从而附到了刘秀的身上,不然光武帝本来不过是一个种地的平民,哪来的本事一统天下?

  有光武帝这么一个让所有聪明人都想不明白的例子在前面,袁术不信,也得信。

  所以接下来,他开始不断的和手下接触,让他们去准备各种礼节,一定要在明年三月二十四日那天,按时进行最辉煌的登基典礼,然后昭告天下!

  先登基,再昭告天下,这也是必须的流程。

  他手下的文武,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反应不一。

  武将们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刘勋张勋雷薄纪灵陈纪陈兰这些人反正只要有兵带,他们就无所谓,袁术当了皇帝,他们说不定还挺高兴的,因为自己的军职又可以提升一些了。

  而文官们则意见不一,阎象杨弘是坚决反对,金尚韩胤则是坚决支持,两派本来就关系不好,因为阎象名声大,智谋高,又深得袁术信任,还是淮南本地人,所以金尚这个从南阳跟过来,又水平有些捉急的,就被打压得不善,现在看到自己可以重新获得袁术欢心的机会,那就一个劲的开始奉迎。

  要说袁术的脑子,还是清醒的,至少他知道阎象确实对自己最忠心,智慧也更高,然而他却坚信自己一定要在明年三月登基,阎象反对,也是不行的。

  连续死谏无果之后,阎象只能无奈的放弃,闭门不出表示自己的态度——他毕竟也不是真的想去死,无非就是觉得这么做真的不行罢了。

  可是袁术坚持,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看到阎象放弃抵抗,袁术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对阎象动手,可是明年三月,他一定要登基!

  最大阻力阎象闭门不出了,整个寿春,就开始动员了起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13 , Processed in 0.03517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