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56 页

  至于徐州的刘备和吕布……那都是什么人啊,凭什么和我比?

  吕布还好,出名的天下名将,而刘备何许人也?要不是运气好生了个好儿子,早就被我灭掉了!

  不过吕布占据了彭城,还有半个青州,虽然和淮南隔着兖州,然而如果他和刘备一起来进攻的话,是还要差一点。

  对此,袁术倒是想了个办法。

  曹操在舔着自己伤口的时候,袁绍再次准备出兵了,他的目标依旧是公孙瓒,和公孙瓒在幽州冀州青州纠缠了好几年的时间,他早就不耐烦了。

  灭掉公孙瓒,统一北方,然后挥军南下,击灭其他小的诸侯!

  到时候以曹操为前驱,自己在后面扫荡,整个天下,还不是我的吗?

  袁术,我虽然是婢女生的儿子,可是我现在依旧是袁家最长的那个嫡子,能代表袁家的,依旧只有我!

  带着这样的信念,袁绍展开了自己的进攻。

  而公孙瓒虽然这一年多来处于下风,可是作为北疆最能打的武将,在人力物力都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公孙瓒的士卒,依旧能够发挥出最强的水准。

  这样的对手,总是难缠的,袁绍占据上风,却总是不能把公孙瓒打死,而公孙家在辽东的潜势力是很强的,虽然公孙瓒和公孙康的关系不好,只要消灭了公孙瓒,那么幽州就会平定下来,可是如果不能消灭公孙瓒,对他不搭理几年,他立马就能够死灰复燃。

  这也是士族的底蕴了,有那么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顶在前面,那么各种物资人员,就会源源不断的补给进来。

  所谓的诸侯混战,只不过是各家族,想要分一杯最大的羹罢了。

  要么自己出头去打天下,要么依附强者去帮着打天下,士族的各家族,每到乱世,就是这么做的。

  袁绍的出兵,似乎就引起了连锁反应一般。

  除了曹操没动之外,天下的诸侯,似乎都准备动了。

  当然,在所有人还没来得及动的时候,袁术在淮南,爆了个大新闻,一下子就把他哥的风头,都给抢了。

  建安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袁术在淮南称帝,以寿春为都,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任命还闭门不出的阎象为司徒,金尚为太尉,韩胤为司空,刘勋为大将军,张勋虽然之前吃了败仗,可是还是很被他信任的,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纪灵被任命为淮南校尉,掌禁卫军,立冯方女为后,立子袁耀为东宫,行诏书遍天下,称汉室无德,仲家乃继汉室之后的新王朝,望天下英才都来匡扶新君,平定天下云云。

  要说袁术的组织能力,那真不是盖的,他之前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在登基为帝之后,几乎所有的大诸侯,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为他在每个诸侯的治所里,都安排了人,当然主要是关东这些诸侯,蜀中和西凉那些地方太荒凉,没有派人去,不过那些也影响不了大局。

  当其他诸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假的吧……

  当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还有这种人啊?

  他怎么就敢这么做?

  当下,几个汉室宗亲,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且要表示结盟击败叛贼,蜀中的刘璋,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刘繇,当然也少不了徐州的刘备,他们都纷纷上表,表示要为天子击杀叛逆。

  而正在攻打公孙瓒的袁绍,不由得一口老血要喷出来。

  “这个竖子!”

  在营帐里扔了好几个自己心爱的杯子之类的东西之后,袁绍用最快的速度上表,表示要以袁家家主的身份,开除袁术这个叛贼和逆子!

  不急不行啊,虽然老袁家的野心,现在也算得上是路人皆知了,可是远远没有到可以这样做的地步!

  在这方面,袁绍可比他弟弟袁术要清醒多了。

 

第九十六章 求贤令的效果

  袁术称帝,天下汹汹。

  对于许昌小朝廷来说,这是除了渔阳人张举、益州人马相、下邳人阙宣之外,又一个自称天子的叛贼。

  可是和那三个人不一样的是,袁术是真正的士族后人,而那三个人呢?张举不过一太守,马相不过一黄巾,阙宣也就是个当地豪强,毫无自知之明,自称天子,然后没多久就被歼灭,影响不大。

  而袁术呢?老袁家四世三公,袁术自己也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这样的人称帝,严重性比那三个要大多了!

  那三个称帝的时候,就算朝廷已经威信全无,也只会认为他们是沐猴而冠,实际上也是如此,不管是一度攻破三郡,拥兵十数万的马相,还是一度围困公孙瓒与管子城,大败公孙瓒的张举,都没有坚持过后来的打击,甚至是轻易的就被击溃了。

  可是袁术这样的人称帝,是真的有可能会动摇整个大汉的统治的!

  对于这一点,天子清楚,朝堂上的百官清楚,曹操也清楚。

  可是他们同样清楚,曹操现在……挺惨的,已经没有力量出兵了。

  还好,这天下的大汉忠良,归根结底也是不少的。

  “大将军自幽州上书请罪,并以袁家家主之名,将袁术逐出宗族。”

  “孙策上书宣布与袁术脱离从属关系,自立为会稽太守,并希望朝廷能命令他攻打袁术。”

  “刘表上书弹劾袁术。”

  “刘繇上书弹劾袁术。”

  “刘备上书,向朝廷申请发兵淮南,且有平东将军、青州牧吕布一同上书,愿与刘备一同出兵淮南,攻打叛逆袁术。”

  许昌朝堂上,郎官念着各地的上书,曹操站在臣子的最前面,若有所思。

  在郎官念完之后,曹操出列,行礼道:“臣有本奏。”

  “司空请讲。”献帝道。

  自从把大将军的称号让给袁绍之后,曹操就当了司空,兼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车骑将军——名号也很长,比刘备还长。

  “各地的诏书,可分别对待,袁本初下旨训斥一下即可,不能寒了忠臣之心。各地汉室宗亲心意可嘉,然而益州路远,荆州也被张济所阻隔,刘繇困顿鄱阳,无力讨贼,下旨夸奖一下即可。”曹操道。

  “可。”献帝点了点头——当然,曹操说什么,他都是这句话。

  “可给孙策加官为会稽太守,领骑都尉,讨伐袁术。孙策原为袁术手下大将,他的反戈,可震慑敌胆,同时也绝了袁术逃去江东的路线,如此叛逆不击杀的话,不足以戒惧天下。”曹操继续道。

  献帝点头,这话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左将军本来就有节制徐荆扬三州的权力,淮南之地出现叛逆,正是左将军应该出力的时候,还请陛下下旨,命令刘备出兵剿灭袁术,吕布协从。”

  “皇叔与平东将军素来忠心,朕亦是知道,下旨令二位爱卿剿灭叛逆,功成之日,再有封赏。”献帝欣然道。

  曹操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这道旨意一下,刘备的势力又要膨胀了,然而他也没有别的办法,谁让他现在无力出兵呢?

  所以他还是打了个补丁,也给了孙策一些权力,如果孙策能够从刘备手里抢点东西下来的话,江南就没那么容易平定,刘备的精力如果更多的放在江南,那接下来曹操就更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不得不说,在宛城的这场失利,对曹操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不然的话,淮南这块肥肉,他怎么都要吃上几口,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有可能一口气将整个淮南都吞下,怎么想都不爽。

  现在也只能用驱虎吞狼之计,给孙策一些空间,争取让他在江南,牵扯刘备的注意力,这样让曹操在中原一带,能够有更多的休生养息的时间。

  曹操现在占据的地盘其实不算小了,整个兖州,再加上半个豫州都在他手上,对地盘的渴望他并不大,主要还是人口。

  豫州是人口大州,可是黄巾之乱让豫州的人口减员极其严重,兖州也是人口大州,然而吕布曹操来回杀了一波之后,也是损失不小,如果不是曹操收编了三十万青州黄巾,他现在的日子,绝对没那么好过。

  “明公现在可以一部分军力,前去经略汝南,汝南虽然残破,却也还有一部分黄巾,此等贼人又易攻破,又能取得一部分粮草,就算取不了多少粮草,也能够择其精壮从军,老弱屯田,弥补人口上的不足。”

  郭嘉给曹操出了个主意,曹操深以为然,可是就算是少部分军队出击,那也是要粮草的,现在军中粮草严重不足,就算要出击,也只能等到夏粮收割了,才有机会。

  一边经略汝南,一边伺机看能不能打一下淮南——这就是郭嘉给曹操出的这个主意的精妙之处。

  可是就算郭嘉鬼才……也万万没有想到,现在汝南的整个黄巾,都已经在刘铭的控制之下了……

  徐州。

  当朝廷的旨意到达之后,刘备恭敬的接了旨,然后请天使去休息,接着才召开了会议。

  要说之前,刘备的求贤令发出之后,虽然响应的不多,可是还是有一些人才远远的前来投奔的,经过简雍的考核之后,他们中间有才华的人,还相当不少。

  琅琊人诸葛瑾字子瑜、彭城人严畯子曼才、淮阴人步骘字子山,这三人都是徐州人,因为徐州战乱,避在江东,因缘际会之下相识,成为好友,而现在江东乱起,孙策下江南之后连场大战,他们在这个时候得知刘备招贤,现在的徐州当然比江东要稳定一些,又是他们的家乡,当即就前来投奔。

  广陵人吕岱字定公,为当地县吏,因做事得力,被陈登推荐到左将军府。

  汝南人程秉字德枢,曾在郑玄门下学习,得郑玄推荐投奔而来。

  清河人崔琰,字季珪,同为郑玄门下,郑玄遣散门人之后,他困顿于青、徐、兖、豫四州郊野,无处可去,听到求贤令之后前来投奔。

  这六人现在都进了刘备的左将军府,作为刘备的掾属,简雍称这六人都至少有百里之才,能够治理一方,刘备打算多考察他们之后,再对他们安排去处。

  毕竟现在刘备手下,值得信任的文官,也不算很多。

  求贤令的效果,现在终于逐渐的展现了出来。

 

第九十七章 刘备的计划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44 , Processed in 0.02996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