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74 页

  这样的人不能说人品有问题,可是对于上位者来说,对总是摇摆不定的下属,总是会不太满意的。

  刘晔晚年在曹睿那里失宠就是因为这样,曹睿一开始是非常重视他的,可是因为刘晔太善于揣摩人心,且不坚持自己的态度,天子说什么都奉迎——被人指出这样的毛病之后,曹睿就试了几次刘晔,发现刘晔果然如此,要知道曹睿可是一个聪明的皇帝,这样的人往往反而讨厌会曲意奉承自己的人,因此就疏远了刘晔,刘晔因此郁郁而终。

  不过作为汉室宗亲,刘晔能够一直在曹家立足并且作为重臣,不多揣摩一下上意,又怎么能活得自在呢?曹睿之前的曹魏两代君主,曹操多疑,曹丕寡恩,也难怪刘晔会这样了。

  放下对刘晔性格的思考之后,刘铭收起了那封信,当下就带着一行人,朝着舒县前进。

  来到舒县之后,刘铭并没有多做别的什么,只不过是让乔蕤和其他护卫,带着马匹和长兵器住在附近的村子里,他则带着徐盛徐庶,只是佩剑走向舒县,现在虽然是乱世,可是佩剑的士子四处游历也是非常常见的,并不会引人注目。

  在舒县内游荡了一天之后,刘铭等人汇合了乔蕤,朝着居巢行去。

  “刘勋治下还可以,舒县内人流汹涌,商业繁荣,看来刘勋治理得还不错。”徐盛一边走一边说。

  “城内可以,城外就不一样了,百姓大多数面有菜色,田地的产出也不够。舒县内的繁华是商业带来的,整个庐江的农业,看来发展得并不好。”刘铭笑道。

  “嗯,庐江一直以来都比较繁华,是江南到北方的商品运输的必经之路,所以商业向来都不错,粮食则要依仗淮南的补充。”徐庶点了点头。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庐江现在这样的情况,再繁华也不过是水面的浮萍,一点根都没有。如果不是四周的势力复杂的话,单独要拿下庐江,我们甚至都没有兵不血刃,减少对庐江粮食的运输,整个庐江,就会落在我们手中。”刘铭道。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徐庶眼睛一亮,将这两句话来回的念了两遍,欣然道:“少使君这两句话甚是在理,说出了农业与商业的本质,没有农业,商业再繁华,也是虚的,没有商业,农业就算不错,民众依旧会显得困苦。管仲治齐,在商业上就有着极多的举措,这才让齐国迅速的富强起来啊。”

  刘铭微微一笑,其实这话是刘铭改过的,本来应该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然而这年头对工匠是非常轻视的,现在这么说,反而没什么意义。

  等到徐州和江南的工业真正的发达起来,让刘备集团变得更强大的时候,再把这完整的三句话说出来也不迟。

  而在看了一下舒县之后,刘铭对攻下庐江,又有着更大的自信了,刘勋虽然练兵能力不俗,带兵的水准似乎也不差,不然也不会成为袁术麾下独当一面的大将,可是这人和袁术其他将领的特点一脉相承,依托着城池,他们也许能够打得很好,可是离开城池之后,就一般了。

  就好比刘铭打过交道的张勋和乔蕤一样,如果给他们一座坚城,那他们可以守得很出色,甚至一点漏洞都不给你,包括出城下寨,也能够做得井井有条,之前不管是攻打徐州的时候,让刘备的部队没有一点机会,还是后来防守淮南的时候,张勋和乔蕤布下的营寨,都没有露出太多的破绽。

  守城的时候,他们就更有本事了。

  如果不是刘铭一直用侧翼进攻的方法拿下了袁术的重要城池,同时更多的是用计谋和攻心战,不然的话,想要拿下袁术的这些地盘,还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要消灭刘勋的话,就要想办法让他离开经营已久的舒县,那就不能在一开始打草惊蛇,得用个什么计策才行。

  这年头,想要拿下专心把守的城池,实在是太困难了,曹操打邺城打了好几年,吕布几乎拿下整个兖州,却拿不下几个文官把守的三个县,以至于让曹操有了落脚处把他再次赶出了兖州,就连无比腐败的袁术,也在曹操刘备孙策吕布等人联手进攻之下坚持了一两年,攻城,没那么容易的。

  一边想着要怎么对付刘勋,刘铭一边赶向了居巢。

  居巢是一个小县,然而却又是舒县和皖县之间的交通枢纽,这两个地方先后能成为庐江的治所,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庐江最繁华的地方,拿下这两个县,就等于拿下了整个庐江。

  要知道,现在整个庐江不过五十万不到六十万人,舒县和皖县都有二十万人,整个庐江的精华,都在这两个地方了。

  而居巢和这两个县比起来,就显得很小了。

  继续让乔蕤和其他护卫们在城外守着马匹,刘铭和徐庶徐盛,一同进入了居巢。

  进入居巢的时候,他们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盘查,这是在舒县都没有的,很显然当地官员的治军,要比刘勋还要严。

  “周瑜就在此地当居巢长。”过了城门之后,刘铭低声笑着对徐庶说。

  “难怪盘查比之前严那么多,看来此人治军确实严谨。”徐庶感叹了一句。

  “那我们现在是要去见他吗?”徐盛问。

  “人家堂堂一个居巢长,没那么容易见的,我们先去见另外一个人。”刘铭笑道。

  “鲁肃是吗,好对象,他是白身,和周瑜又关系亲密。”徐庶点了点头。

  “最关键的是,他这样的人,交游广阔,我们以路过游学的士子身份去见他,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虽然我们都很能打,可是我也不想在居巢被当地驻军围攻啊。”刘铭笑了起来。

  徐盛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点点头。

  跟在刘铭和徐庶身边,徐盛觉得自己总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

 

第一百二十八章 在下刘铭

  鲁肃在当地确实是个大名人。

  他虽然不是居巢本地人,可是素来乐善好施,交游广阔,来到居巢之后,他本家的财富缩水了不少,可是他这个本色,却保持了下来。

  所以刘铭在街上一打听,就打听到了鲁肃在居巢的居所。

  一路行过去之后,刘铭在街上买了点小礼物,然后敲开了鲁肃家的大门。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符合礼节的,在汉朝,不认识的士子之间要求见面,有着极其繁复的礼节,如果不去做,就表示不重视对手,甚至算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当然,现在乱世之中,也没有那么多规矩,直接拎着礼物上门,也不算失礼。

  鲁肃的家丁显然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而且鲁肃的家风多半很好,所以在看到刘铭等人敲门之后,立即就请进了客厅,奉上茶水,然后去禀报老爷。

  “都没问就把咱们放进来了,看来这鲁肃还真是好客。”徐庶低声笑道。

  “出身富豪却交游广阔,有豪侠之态,且谨慎低调,这样的人在乱世中无法出头,是袁术不配用他啊。”刘铭叹息了一声。

  “真正有眼力的人,又怎么会看上袁术呢?尤其这几年,他在淮南骄奢淫逸,不事生产,征伐之事都交给孙坚与孙策,这样已经失去雄心了的诸侯,表面看起来再强大,也不过是一块肉罢了。”徐庶低声笑道。

  就在这时候,一名身材高大魁梧,却一脸诚恳忠厚的士子,身穿长衫,来到了前厅。

  “来者可是此间主人,子敬先生?”刘铭抢先行了一个礼。

  “不敢当,正是鲁肃,不知道诸位是?”

  鲁肃也行了一礼,然后问了一句,刘铭这三人看起来搭配得很合理,一个年轻士子,一个年长一点的长辈在旁边随时提点,一个身材魁梧的护卫,这都是那些有点家底的家族子弟出行的标配。

  当然有的奢侈的还会随身带着书童什么的,刘铭没有带着,看起来就比较正经一点。

  鲁肃当下看着心里就有点喜欢,他对这样的士子本来就欣赏一些。

  “在下姓刘,贱名不足挂齿,此番前来,是为先生带来旧识的书信的。”刘铭笑道。

  然后他拿出了刘晔的那封信,交给了鲁肃。

  鲁肃告了一声罪,就拆开信看了起来,他和刘晔确实是旧识,当时选择离开家乡去居巢,也是和刘晔讨论之后才定下的,他鲁家不过是个小家族,搬迁起来容易,刘晔家就难了。

  搬来居巢,首先是这里有周瑜,其次就是因为从这里去江东,要更加的容易一些。

  要知道现在天下大乱,江东算是一片难得清静的土地,中原战乱的情况下,泗淮之地的这些豪杰们,也在想着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行。

  乱世中,有能力的,都要依附强者,鲁肃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对孙策,他是很欣赏的,可是孙策是否能够在江南站稳脚跟,同样是一个问题。

  袁术他当然不会投奔,可是现在江东似乎也不会太平,刘备在徐州,对江南那可真叫一个虎视眈眈。

  如果换了之前,有远见的豪杰是不会看好刘备的,因为此人在士族中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他就算占据了徐州,也不会长远。

  然而这一年多来……情况变化得很快,不少士族子弟都开始在刘备军中出仕了,像诸葛瑾、吕岱、严畯、步骘、崔琰、程秉这些人,他们的出身都不算是什么小家族了,尤其崔琰还是出自清河崔家,虽然他是因为被困在青徐之地回不了家才出仕刘备的,可是却也算是一个风向标了。

  这个时候,刘晔来了信,正在对前途有些迷惘的鲁肃,当然希望能看到刘晔是不是会给自己出一个更靠谱的主意。

  打开信之后,鲁肃认真的看了起来,越看,他就越是心惊。

  原来刘晔已经投到了刘备的麾下,而且还出谋划策,帮助刘备更快的平定了淮南,至于治理地方,刘备展现出来的能力比袁术可要强多了,收割夏粮之后,马上就抢种了又一茬粮食,就算是接下来出现灾祸,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淮南是个多么好的地方,鲁肃清楚得很,之前如果不是袁术乱搞,不治理地方,淮南也不至于逐渐的荒凉下来,鲁肃离开淮南,就是因为察觉到淮南再这么下去,可能会有大的灾难——毕竟很多基础设施是要不断维持的,如果年久失修,一开始还看不出来,一旦出点什么问题,那就是大的灾难。

  为什么王朝末年往往经常可以看到灾难频频,还比平时要大得多,造成的损失也大得多?

  就是因为之前的统治已经腐朽了,对一般的民生设施管理得不够,所以明明可以抵挡的灾害,就抵挡不住,才变成了大的灾害啊。

  一个强盛的王朝,就算碰到了大的灾害,也可以顶过去,然后各级机构发挥出作用,让灾民们多少还有点饭吃,不会出现造反的情况。

  而王朝末路的时候,往往就是小的灾害,都会造成大的损失,同时又没有足够的措施让灾民活下去,那当然就是揭竿而起,更多的破坏生产,更沉重的打击统治。

  之前东汉的统治,就已经快腐朽了,中原各地的基础设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有远见的诸侯都在恢复生产,袁术却没这么做过,淮南也风调雨顺不少年了,眼看大灾就在眼前啊。

  现在刘备既然已经开始恢复淮南的生产,那么之前被破坏的,多半会逐渐的恢复元气,就算有灾害,淮南变得赤地千里,可是有徐州在后面作为后盾,淮南的元气,就不会丧失太多。

  这样沃野千里的地方,只要基础设施不出问题,很快就能够焕发出新生。

  光是这,还不足够让鲁肃觉得吃惊,可是这封信蕴含的其他意思,就让鲁肃足够吃惊了。

  刘晔既然已经投入刘备麾下,那么给他带信来的,会是什么人呢?

  看到鲁肃吃惊的抬头看着自己,刘铭就笑了起来。

  “在下刘铭,字明世。”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有一枚鸡蛋

  “不知是少使君当面,罪过罪过。”

  看着已经恢复了平静的鲁肃,刘铭就更欣赏这人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21 , Processed in 0.03003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