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81 页

  江东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都不得不出了不少的血,对孙策,也就更加的怨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策带着大军,前往吴县,征讨盘踞在那里的严白虎与许贡。

  会稽郡,暗潮翻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冬季攻势

  除了孙策已经出兵,与严白虎许贡相持于太湖边之外,曹操也出兵了。

  淮南大旱,兖州和豫州却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几年曹操在兖州豫州干得很不错,每年的屯田生产都没有受到过什么影响,虽然因为治下的人口不算特别多,导致每年产的粮食也就是将将够用,可是支撑他东讨西征,也足够了。

  这次他还是去攻打张绣。

  这可不是为了出自己长子和爱将战死那一口气,而是因为宛城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宛城在张绣的治下,那么许都,就会一直受到他的威胁,一个势力的治所都不能得到安全的保证,那日子还怎么过?而且曹操麾下也没有比许都更合适的地方了。

  所以必须要拿下宛城,这样许都才能够在宛城等地方的拱卫之下,稳如泰山。

  这次曹操也是冒险,带出了自己治下几乎所有能带的兵马,连兖州空虚都顾不上了。

  这并不是曹操没有吸取教训,而是他赌一把,赌刘备的注意力,都在江南,而吕布没有这个能力,趁着他空虚的时候,夺下兖州!

  曹操在靠近吕布地盘的地方都布下了不少的人马,而挨着袁绍地盘的简直就是放空了,就是要以全部的力量,一举拿下宛城!

  因为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曹操和郭嘉还有荀彧荀攸等人,讨论了又讨论,地图看了无数次,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现在他们的前景,反而还不如刘备了。

  之前刘备是困顿于徐州之地,周边不是曹操就是袁绍,再要不就是吕布袁术,似乎一点出路都没有。

  而现在呢?借助着曹操大败,袁术称帝那么一个关键时刻,他们联合吕布突然出兵,然后短时间内就打垮了袁术,占据了淮南之地,这个关键位置一拿,那就是天高任鸟飞,他们可以南下江南,取得一个坚实的后方,可以联络刘繇刘表和刘璋,在江南打造一个汉室宗亲的联盟,取得大义名分,还可以继续在徐州和淮南囤兵演武,借助徐州和淮南这两个大粮仓,源源不断的出兵和曹操对抗……

  三个方向,都是不错的活路。

  而曹操呢?

  青徐之地,是不能打的,随着刘备和吕布的关系变好,这两个地方打下来的难度太大了,而且曹操也知道,青州残破,徐州因为自己的杀戮,肯定是不欢迎自己,就算打下来,也不过是得到了一个不太稳定的后方,完全是得不偿失。

  淮南之地被刘备拿下来了,他再要打,也只能打汝南、安丰、戈阳这些地方,可是这三个郡现在加起来,能有十万人不?

  北方是袁绍,现在更加不敢惹,没看到曹操把大将军的位置都让出去了吗?

  所以只有宛城。

  宛城虽然也是被黄巾蹂躏过的地方,不过这地方占地极大,是荆州的门户,同时也是之前大汉冶炼业最发达的地方,拿下这个地方,除了能够获得当地大量的人口之外,还能够获得一大批优质的铁匠与打造兵器农具的设施。

  这次曹操,足足带了十万大军。

  这可是他的全部家底,同时出征带的将领与军师也堪称豪华,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于禁等将领尽数随军,只有夏侯惇镇守许都输送粮草,军师中除了程昱守在兖州防备吕布,荀彧坐镇许都协助夏侯惇之外,郭嘉满宠荀攸董昭等智谋之士全部随军,力图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拿下张绣!

  这一点,和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曹操因为徐州的吕布,淮南的袁术都是很大的威胁,所以没能全力进攻张绣,只是以一部分兵力进攻张绣和刘表的联军,最终也不过是将张绣的势力从许都以西驱逐了出去,保护了许都的安全而已。

  而这次,就不一样了。

  曹操出兵多,而且极其快捷,刘表的援军还没到来,张绣就被曹操率军从许昌以西的地方给赶出去了……

  虽然有贾诩出谋划策,同时张绣核心的那些西凉军很难打,可是这段时间张绣招募的兵马,却被曹操的精锐打得大败,被俘虏了不少人,曹操也没有杀俘虏,除了从中间挑选了一些精壮加入自己军队之外,其他人全部送去后方,参与屯田。

  曹操现在手下的田地要多少有多少,只愁人不够罢了。

  而接下来,曹操挥师西进,继续进攻张绣的地盘。

  在这个时候,张绣军的战斗力开始展现了出来,双方在鲁阳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曹操军固然占据了上风,可是张绣军也是死战不退。

  看到曹操出兵之后,袁绍也没闲着,虽然北方天寒地冻,不太好出兵,可是在青州还是可以打一打的,得到了支援之后,袁谭开始猛攻田楷,田楷抵挡不住,率军退入北海,得到了孔融的庇护,吕布则同样率军进入北海,展现出了要保护孔融和田楷的架势——实际上在陈宫的协助之下,吕布很快就取得了北海的控制权,同时收编了孔融和田楷手下的那万余人马,让自己的嫡系增加到了三万多人,和泰山贼的五万多人比起来,也不算特别的弱了。

  袁谭无奈,不过他占据了剩下半个青州,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个冬天,除了西北方向比较安静一点之外,中原和江南大地上,再次展开了战火。

  刘铭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淮南大旱,可是他手里依旧有着足够的粮食,将丹阳的灾民运往淮南之后,刘铭就开始率军出发了。

  以徐晃率两万人守石头城以及牛渚渡口,同时负责接纳四处来的流民以及给前方大军运送粮草,刘铭和关羽徐庶,率领五万大军,开始进攻丹阳北部的其他重镇。

  刘铭并没有率军沿江而上,虽然这是最好的进攻方式,毕竟丹阳北部重要的县城,都是沿江的,可是刘铭却清楚,如果这样做的话,雷薄和陈兰多半会率军退往丹阳南方,丹阳本来就遭遇了灾祸,如果这些军队散入乡野的话,那么对丹阳来说,是更大的灾难。

  “我们直接去打秣陵,切断他们退往南方的路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刘铭生气

  “丹阳虽然不是地广人稀,可是也占地颇大,攻城为下,破敌才是上策。”徐庶建议道。

  “没错,所以找到雷薄陈兰的兵马,才是关键,他们手下不过两万兵,就算到处拉壮丁,以丹阳现在的情况,他们也拉不起多少人,我们先攻秣陵,然后以秣陵为核心,四处撒出人马,去查询他们的主力所在。”刘铭点了点头。

  带着五万大军,去打一个并不大的城池——现在秣陵确实不算很大,秣陵,也就是日后的南京,其实是在孙权定都秣陵,改名建业之后逐步的修建起来的,而现在,将来的南京还分成好几个地方呢。

  只不过这块地方,确实是丹阳郡最精华的位置了。

  秣陵、石头城、江宁……这些地方加起来,就是日后的南京。

  对雷薄和陈兰,刘铭并不是太熟悉,只不过这两人在历史上就曾经占据过丹阳,并且拒绝接受袁术的命令,算是很著名的二五仔了。

  不过这两个二五仔一直活跃到孙策快死之前,才被孙策先后击败,这两人用兵不怎么样,却很能跑,一直逃窜在湖海之间,仗着自己地形熟,让孙策都抓不住他们。

  对付这种对手,刘铭也是很头疼的。

  不过他打算用另外一种更稳妥的方法,那就是步步为营。

  从秣陵开始,一路占领过去,反正他手下人马足够多,丹阳北部无非就是秣陵、江宁、江乘、句容、湖熟、溧水这六个县而已,一个县派几千人驻守,以烽火为号,足够将雷薄他们赶出整个丹阳北部了。

  到时候如果他们往南逃窜,那就无所谓,反正是孙策的地盘,往东逃窜的话,那刘铭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手,伸到吴郡去。

  反正过句容之后,丹徒和曲阿这两个地方,就是吴郡的门户,刘铭也是一定要想办法拿到手里的。

  “如果我们先扫平雷薄陈兰,那么丹徒和曲阿,就很容易落在我们手里了,如果是孙策先扫平许贡与严白虎的话,那么他也一定会率先拿下丹徒和曲阿。我们的优势在于后方稳定,他们的优势在于对江南熟悉,同时吴郡算是孙氏的故地,能不能先扫平自己的大患,就是接下来的对战是否能够占据先机的关键了!”刘铭长笑道。

  “少使君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徐庶微笑。

  “当然,能和狮儿在江南争锋,岂不快哉?天下既然都把我和孙策看成未来的霸主人选,那我当然要好好的展现一下我的能力了!”

  刘铭的长笑声远远的传出去,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似乎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刘铭大军的前进速度,似乎又快了几分!

  秣陵城内。

  雷薄与陈兰相对苦笑。

  他们是袁术的麾下,可是袁术对手下的控制力其实并不强,孙策只不过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实际上不管是刘勋还是雷薄陈兰,都有着很大的独立性,对袁术最忠心耿耿的,则是死在关羽刀下的纪灵,因为他是袁术家仆出身,是没有别的力量的。

  “刘铭小儿大军前来,秣陵,也不知道能守多久。”雷薄叹气道。

  “我们也有万余大军,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刘铭的部队比我们也就多了不到五倍,我们守城,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秣陵是我们防守的最好地方,其他那几个地方,要么太靠近孙策的地盘,要么就是沿江……江那边可就是下邳了,容易被两面夹击的!”陈兰道。

  “是啊,我们只能守秣陵……不过秣陵水路四通八达,真到了不行的时候,我们带着人跑就行了,别去北边,那里是死路,去南边,还是可以的。”雷薄想了想之后说。

  陈兰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们两个没有太大的野心,能够占据州郡,自然是最好,不能占据州郡,就带着人往南边山林里一钻,干他们的老本行盗贼去。

  秣陵算是丹阳北部最坚固的大城了,而且水网四通八达,不然孙权也不能在秣陵的基础上,把整个南京的雏形给捣鼓出来。

  当刘铭的大军到了之后,就看到了秣陵城头飘着的旗帜,以及守城的那些人。

  “哟,雷薄陈兰居然没跑?这是给我机会吧?”刘铭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其实不算太好的结果,如果他们真的分散进入田野,我们只要分兵和以粮食将田野间的民众弄到县城里,四处多设烽火台,就能赶绝他们。可是现在,他们固守秣陵,甚至放弃了其他的地方,想要打下秣陵,就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了。”徐庶叹了口气。

  “那我们就困死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搜刮了多少粮食,才有信心守住秣陵城,可是其他的地方,想必那些民众,会更加的困苦吧,我不能视而不见。”刘铭叹了一口气。

  徐庶点点头,关羽点点头,周仓点点头,裴元绍点点头,乔蕤也点点头。

  没错,乔蕤这次也跟着刘铭来了,淮南这帮降将里,乔蕤算是最早投降的,也是信任度更高的,刘铭就把他带在了身边,而张勋乐就李丰这三名淮南降将,则都被刘备带去了徐州,反正徐州地方大,各地也是需要将领镇守的,他们干别的不行,各带一支人马守在东海,防备一下吕布和臧霸,总归是有用的。

  乔蕤善守城,所以对城防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

  “秣陵城不好打,这座城池,护城河是活水,同时连着四条支流,水网密布,如果有援军的话,不可能被困死。同时秣陵城城防虽然不是很高大,却异常的坚固,守城的器械也很充足,这万余人马,如果是让我指挥的话,哪怕是少使君的大军,我也有信心抵挡至少一年。”乔蕤道。

  “仲华将军善于守城,我是知道的,可是雷薄他们……不可能有什么援军了,我也不会让他们得到一粒米,一根柴的补给。”刘铭笑眯眯的说:“他们搜刮了丹阳那么多的粮食,那么我不会在他们身上耗费太多的力气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刘铭的笑容,乔蕤心中有些发冷。

  因为他发现,刘铭这个时候,可能是真的生气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45 , Processed in 0.03415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