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作者:外城发火 - 第 82 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

  没错,刘铭这个时候,真的是非常生气,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气。

  之前在石头城的时候,看到前后居然有数万饥民逃来,他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毕竟丹阳这地儿,水网纵横,就算大旱,民众多少也还有点活路的,而且夏粮收割不久,老百姓手里也应该有点粮食,怎么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呢?

  整个丹阳郡人口不下百万,可是在丹阳北部的,无非就是不到四十万人而已,现在就有差不多五万人跑去了石头城,也就是整个丹阳北部的八分之一的人口缺乏粮食而逃荒,这是什么概念?

  而看到秣陵城里的守军之后,刘铭就确定了。

  雷薄和陈兰,一定是收缴了所有能够收缴的粮食,这才要固守秣陵,要守到刘铭军粮尽而退——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自信?要知道刘备手里可不缺粮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丹阳北部的百姓们,手里已经没有了粮食!

  从石头城到秣陵城,这一路没看到饥民,是因为这一路的饥民已经都跑去石头城了,得到了刘备军的照顾。

  “先扎营,接下来,我们要好好的盘算一下。”刘铭对徐庶道。

  徐庶点了点头。

  五万大军要扎下营盘,当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而刘铭则是叫上了所有的将领,开了个小会。

  “一直以来,我带兵希望做的事情,是征战疆场,斩将夺旗,奈何到现在为止,我带兵一直做的事情,都是接济饥民,安抚一方,也真是无奈啊……”刘铭苦笑道。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少使君的仁义之名,才传遍了整个天下。”徐庶道。

  他这话倒不是拍马屁,刘铭迄今为止没怎么正儿八经带兵打过仗,可是他干的那些事儿,却堪称活人无数。

  如果按照军功算的话,他的军功很少,可是刘备治下现在能够拥有这么多的民众与士卒,刘铭却功不可没。

  现在刘备治下的人口,不下五百万,虽然现在牵扯了刘备军太多的粮草与其他资源,可是一旦这些人稳定下来,刘备就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兵源!

  要知道,曹操治下,现在也不过三百万人,除了袁绍治下现在人口比刘备多之外,大概只有刘表治下人口要多一些,那也是因为太多的人从北方逃过来的原因而已。

  刘铭做的事情,很多人也许都忽略过去了,可是徐庶这样的天下智者眼里,这些事情,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丹阳数十万民众,一旦缺了粮食,那就将是饿殍遍野。我建议分兵去占据各县城,然后以县城为基础,招纳流民,让他们疏通河道,修筑城墙。诸葛子瑜在淮南的以工代赈之法,非常有用,分兵占据这些县城的时候,记得多派一些文士过去,协助治理地方,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就好了。”徐庶道。

  刘铭点了点头,丹阳南部也就那么几个县城,以县城为核心,能救多少人,是多少人。

  而江宁江乘这两个地方又更有优势,挨着长江,可以从徐州直接运粮食过来。

  当下刘铭立即开始分拨了。

  关羽率八千人,去取句容,句容挨着吴郡的丹徒曲阿两地,是吴郡进入丹阳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丹阳进攻吴郡的桥头堡,这种地方至关重要,就算没什么防守的力量,也得关羽这种名将前去镇守。

  周仓与徐盛各率三千人,分别去取江乘与江宁,取下这两个地方之后,修建码头,和对岸取得联系,获得粮草。

  裴元绍率三千人,去取湖熟,作为丹阳南部这几个县城的中转站,裴元绍此人能力不算特别出色,可是办事却一根筋,让他做这种单纯而简单的事情,他就能做的很好。

  而乔蕤,刘铭则给了他五千人。

  “去取溧水,然后死死守在那里,不管什么人,都不让他们过。不管是孙策的人马北上,还是雷薄的人马南下,都得阻挡住他们,明白了吗?”刘铭对乔蕤说。

  乔蕤点点头。

  “你的压力会很大,因为情况不妙的时候,雷薄一定会退走,丹阳南部也许会有人来接应,你只有五千人,所以一定要守住溧水这个要点。溧水城池低矮,防御不是很好,可是我希望你能够守好。”刘铭继续道。

  “那我需要大量的资源。”乔蕤想了想之后说。

  “辎重营的东西,你随便挑。”刘铭微微一笑。

  “那就太好了,有那些东西,我有信心短时间里把溧水的城池修高一倍。”乔蕤大笑了起来。

  “你真要能做到这一点,我就组建一个工匠营,让你专门负责,从你手中进出的所有东西,造价的半成,作为你的回扣。”刘铭笑了起来。

  “君子一言?”乔蕤来了精神。

  “驷马难追。”刘铭对他伸出手去。

  “大手笔啊少使君。”等乔蕤出去之后,徐庶忍不住说了一句。

  “乔蕤也是人才,他善于用各种物资来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会精打细算,给他半成不算什么,他只要把他的能力用出来,那类似的守城与攻城,以及各地需求的东西,他能够节省出来更多,而且分配得更合理。”刘铭笑了起来。

  “分兵本来是大忌,不过丹阳北部现在这种情况,也只能分兵了吧。”徐庶叹息了一声。

  刘铭点了点头:“不过还好,我军是以泰山压顶之势进入的丹阳北部,就算分兵,我手中依旧有两万八千人,精锐程度也要胜过对方,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也就是了。”

  徐庶点点头,刘铭这么做,除了分头攻略丹阳各地之外,还可以起到一种引诱对方出来的作用,就那么在城下等着,有本事,你雷薄陈兰就离开城池的保护!

  真要是野战的话,以刘铭部队的精锐程度,足够在人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完胜雷薄与陈兰的部下。

  要知道他们的部下,本来就只是袁术的二线部队罢了。

  守城,依托着城墙,他们可以表现得很勇猛,可是真要是离开城墙的保护,和刘铭手下部队比起来,那就是弟弟。

  当然,刘铭觉得雷薄陈兰不会出城来和他野战,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将兵力全部都集中在秣陵城,并且还将丹阳其他百姓不多的口粮,全部都搜刮干净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驱民

  十一月,刘铭率军入丹阳,雷薄陈兰聚集全部兵力,囤于秣陵。

  刘铭分兵,关羽等将分头攻城略地,丹阳诸地闻风而降,然而丹阳北部,不下三十万民众无粮过冬,刘备军以工代赈,招纳乡野间所有流民来各县城,以劳动换取食物,丹阳遂安。

  原本打算以饥民牵扯刘铭军的注意力,从而消磨刘铭军的战力与粮草,让他们被迫粮尽而退的雷薄陈兰打错了算盘,看着城外的刘铭大军,他们开始觉得不妙了。

  刘铭并没有将整个秣陵城围住,实际上就算有十万大军也围不住,到处都是河流围绕着秣陵城,随便找一条河道,就可以偷偷的离开。

  然而刘铭四处都安排了侦骑,堆了烽火,只要雷薄的军队离开秣陵城,那么他手下那三千骑兵,就会立即追上去,然后就是大军围杀。

  所以雷薄陈兰不敢离开秣陵城。

  要说守城,他们是有信心的,秣陵城城墙高度不错,又有活水,粮食储存足够,实在不行城里还有数万百姓,就算吃人肉也能多顶一阵子,他们有信心,靠着城墙,他们这一万多不到两万人,起码可以击杀刘铭军三万人马。

  这样的损失,是刘铭军承担不起的。

  然而刘铭就是不攻城。

  就围着。

  大军集结在一起,骑兵每天绕城巡查,四周布下侦骑与烽火台,用这种方式,把雷薄和陈兰的军队,锁在了城里。

  不但不攻城,还对他们很好。

  毕竟城内士兵加上百姓,也有六七万人了,粮食固然不缺,水也不缺,可是每天生活做饭,总得要出城砍柴,刘铭还特地让人冲着城内喊,每天有四个时辰开放,可以放百姓出城樵采。

  于是乎,虽然每天围困,可是每天出城进城的百姓,那叫一个络绎不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刘铭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和城内友好互动呢。

  天气一天一天的冷下来,刘铭的大军,却依旧驻扎在城外,甚至不断的修建好更好的营盘,保证士卒们不会被冻伤。

  在有着充足的补给的情况下,刘铭军的士卒,天气冷了,反而越发的兴奋。

  这下子,雷薄他们就有些觉得不妙了。

  坐吃山空,总归粮食是要吃完的,而马上要是新年了,接下来天气会越来越热,这个时候,丹阳之地的天气还是相对暖和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都是雪都不下,只要补给跟得上,想要指望刘铭的军队会因为受冻而损失退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雷薄和陈兰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刘铭的部下,一直在不断的换防。

  丹阳北部各县,在刘备集团的治理下,早就平稳下来了,各级官府的以工代赈的方法,让各地稳定,所以各县的部队都是轮番到刘铭的部下换防,在县城里休息几天,养好了身体,再来执行围城的任务,别说现在天气不算特别的冷,就算真的很冷,他们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围困,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每日都让城内的百姓出城樵采,虽然每次雷薄的军队都很认真的盘查了,可是随着日复一日的盘查,他们也都开始懈怠了,刘铭的部下,有不少人都是淮南当地的降卒,口音方面毫无问题,一点点的,慢慢的,就混进去了不少人。

  刘铭本来打算再过几天,等到城内混进去的士兵达到数百人之后,再突然发难,打开城门发起进攻的,可是就连刘铭也没有想到,还没等他发难,雷薄和陈兰就已经先跑了。

  当南方的烽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刘铭和徐庶同时一愣。

  这烽火燃烧起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雷薄和陈兰,一同带着军队跑了!

  “集中骑兵,准备追击!”刘铭吼了一声,就让亲兵们给自己穿甲,他准备亲自率领骑兵去追雷薄的逃兵。

  “对方顺河而下,乔蕤将军把守的溧水,是必经之路啊。”徐庶同样一边穿甲,一边对刘铭道。

  “没错,不过溧水那里我之前去过了,乔蕤干得很不错,将整个城池的防御,起码提高了一倍,他手下有三千人,抵挡一天的时间,绝对能够做得到。”

  徐庶点点头,对这一点,他还是信任的。

  “不过雷薄陈兰突然逃窜,南部肯定有人接应他们。未必是孙策的人,孙策现在在吴郡打得也很苦。”徐庶分析道。

  “那可能是……江东的那些宗族。”刘铭严肃了起来:“江东宗族如果联合起来,足够凑出万余人马了,如果北上接应雷薄与陈兰,就是希望他们能去在丹阳南部立足,然后抵挡孙策和我们的进攻……看来我们在淮南等地屯田,让江东的士族,对我们很不满啊,对孙策他们就更不满了,之前孙策可是要收缴了他们不少的私兵的。”

  “很有可能,雷薄陈兰都是山贼出身,江东这地方,到处都是山贼与宗帅,他们是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的,当地的士族也希望他们来统治,因为雷薄陈兰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一定集中了人马准备进攻溧水,可恨,溧水那里一定有内奸,不然怎么正好挑我们换防的时候?不然的话,乔蕤手下应该有五千人的!”徐庶拍了一下大腿。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立即就把事情分析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刘铭军的整个大营,都已经开始动了,训练有素的士兵们纷纷穿好了自己的皮甲,拿起兵器,在什长屯长们的率领下,准备出发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02 , Processed in 0.03229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