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造超级帝国_从北美开始_1-505_[] - 第 363 页

时刻注意前线动向,准备举事!.

 

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不来!沙皇就亡了!【求订阅】

 

欧洲大陆西边,普军和法军正在开片,而后方巴嚟的皇汉党则正在等待时机。

东欧这边,则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波澜,奥地利,奥斯曼等国家相应了沙皇的请求。

分别派兵进入沙皇国境内。

波澜的部队直接开进了处于沙皇国控制下的利陶腕地区。

而奥地利的部队则是长驱直入,直接进入了乌克阑地区。

奥斯曼帝国的部队则是从黑海出发,渡过黑海之后,奥斯曼帝国的部队在克里米娅地区登陆了。

三个国家的部队加在一起,数量着实不少。

也将近百万人。

但是,沙皇前线和大明帝国的军队打生打死,沙皇国军队一路败退,差点就已经败退至圣彼得堡了。

而这三个国家的部队却是一点都不着急的,优哉游哉的,就好像是来春游一般。

面对这种情况,沙皇自然是无比的着急。

娘的,你们三个国家的部队,加在一起都近百万人了。

这么多的部队,你们快点行吗?

老子这边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沙皇现在的情况十分的不好。

不到一个月的地区,硕大的一个帝国,整873个鲜卑利亚地区已经快被大明帝国的部队占领完了。

目前沙皇国就剩下临近欧洲的主体部分,正在苦苦的坚持。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拼了命的在国内征兵。

拼了老命的全力开动自己国内本就不算很多的工业力量。

一批又一批的征兵。

一辆又一辆的装甲车被艰难的生产出来。

本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为,再怎么着,他沙皇帝国也是一个硕大的帝国,也是一个欧洲强国。

别的不提,人还算是多的。

再怎么着,也能够用人命去拼死拖住大明帝国的部队,等来援军。

然后,沙皇国就发现。

就他们国内的那些工业力量,拼了老命,十几天的时间,生产出来一辆装甲车。

然后上了战场,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直接被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空军部队直接点名。

当场报废,另外在搭进去一些士兵的性命。

从开战到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

沙皇帝国已经从国内多征兵了上百万人。

 

 

 

 

 

 

 

 

然后,亚历山大二世惊奇的发现,他征兵来的这一百多万人,上了战场,但凡有一点战斗力,那也不至于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甚至有的时候还能起到反作用。

比如最近发生过的一场战役。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场战役。

乌拉尔山脉战役。

那个时候的明军已经控制了整个西鲜卑利亚平原地区。

三十万明军部队马上就要长驱直入,通过乌拉尔山脉,直接进入东欧平原。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阻止了超过五十万人的部队,防守乌拉尔山脉。

要阻止明军进入东欧平原。

这五十万的部队当中,只有二十万人是原来的正规军,剩下三十万人都是最近才强征来的新部队。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

将新兵大量的编入老兵部队。

本来如果时间充足一些,这么做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问题就是,沙皇军没有那个时间。

甚至这些新兵入伍之后,直接就上了乌拉尔山脉的战场,那是一点的训练都没受过。

于是,在战斗开始的时候,这些新兵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妨碍了老兵的战斗力。

老兵过于分散,整个乌拉尔山脉,竟然没有一支能称得上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存在。

短短一天时间,乌拉尔山脉全面宣告失守。

五十万沙皇军伤亡过半,三十万明帝国军队长驱直入,直接进入东欧平原。

在东欧平原之上,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那叫一个如鱼得水。

广袤的东欧平原,大明帝国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长驱直入!

如今,已经打到莫斯克了。

而大明帝国的陆军进展快速,另一边大明帝国的海军也没闲着。

大明帝国太平洋第三舰队全体从东瀛都护府出发,已经打通了太平洋至北冰洋,巴伦支海的海上道路。

沙皇帝国的海上力量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在是不值一提。

这条海上道路畅通之后。

大明帝国的太平洋第三舰队和一些运输舰,从北冰洋进入了西鲜卑利亚平原北部的鄂毕河。

将五个师,六万人的部队运载上,然后进入巴伦支海。

在摩尔曼斯克进行登陆。

摩尔曼斯克登陆行动。

明军再进行摩尔曼斯克登陆行动的时候,路上这边这个时间乌拉尔山脉战役刚刚开打。

那边明军陆军用了一天时间打通了乌拉尔山脉的同时,大明帝国的海军也成功的将五个师运送至了摩尔曼斯克。

明军这边已经逼近莫斯克了,而北方,海上的明军也已经再摩尔曼斯克登陆。

很明显,是想要直接进攻圣彼得堡。

甚至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经能够想象,一旦圣彼得堡被明军攻破,那身为沙皇的他被明军俘虏会遭受到怎么样的羞辱了。

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万分焦急的催促着波澜,奥地利,奥斯曼等国的援军快点。

不然就等着看他的葬礼吧。

而三国援军这边一看,亚历山大二世已经急眼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28 , Processed in 0.03945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