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164 页

  “哈哈。”杜甫洒脱收下,揽过杜五郎的肩,笑道:“到时请你喝酒,喝好酒。”

  “诶,好。”

  四人出了号舍,离开太学馆。

  今日不必再等待晨鼓,金吾卫和街坊使提前把务本坊的坊门打开,长街上到处都是举子,正是麻衣如雪,纷然满于九衢。

  晨曦微露,仿佛给远处的皇城披上了一件轻纱。

  举子们很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是粗布麻衣、风尘仆仆;

  一种是锦锈衣冠、轻裘肥马,此时此刻难得地汇聚在一起,在皇城的安上门前等候。

  三四千人汇聚一堂,热闹无比。

  春闱并不只有进士科,还有明经、律、算各科,这些都是常科,即常例每年都有。

  天宝六载与往年不同,多了一个制科。

  乃是圣人心血来潮,下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可到京师就选,为风雅古调科。

  这次春闱,寒门布衣非常之多,参加风雅古调科的举子们不需要通过州县的贡试。

  薛白几次路过那些成群结伴的布衣举子,都隐隐听到了一些相似的话。

  “我必以诗文谏圣人,斥奸臣之恶!”

  “今科我不求登第,只求让圣人知晓,因韦坚桉牵连,黄河沿岸死了多少漕吏、船夫!”

  薛白吸了吸鼻子,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嗅到了躁动的气息。

  气氛不对。

  开春以来,天下举子们汇到长安,在日复一日的文会中抨击时政,有种愤怒一直都在蔓延。

  像是一个个小火苗在今日汇聚起来,隐隐地有些燎原之势。

  “次山兄。”

  “你也听到了?”

  “莫要声张。”元结拉着薛白避到街边,低声道:“各地举子有怨气。”

  “书生意气,做不成事的。”

  “我明白,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安抚他们。”元结道:“今日之前,你没听到风声吧?”

  薛白点点头,心里对元结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这是结为朋党的好人选。

  “走吧。”

  两人跟上同伴。

  正听得前方几个锦袍举子在议论着什么。

  “听说了吗?今科取消了殿试,省试之后,圣人不会亲试,仍委尚书省及左右丞诸司,委御史中丞更加对试。”

  “不可能,大唐开国以来,圣人不亲临制举考试,还从未有过!”

  “我阿爷与我说的,不可能有假。”

  “御史中丞?王鉷?”

  “对,最后一场,由王中丞审查。”

  像是石头投入水中激起涟漪一般,关于圣人不临殿试的消息,并不止这一处在说。

  其中还有人听到了薛白的名字。

  “虢国夫人之面首薛白,献骨牌于圣人,使圣人沉迷嬉戏,无心国政,连科举取才这等大事也不理会了。”

  “裙带祸国!”

  杜五郎听得愣愣的,拉过薛白,安慰道:“你莫听他们的,斗鸡比骨牌好玩多了。

  他们怎不说圣人是为了神鸡童才不来的。”

  不远处,有个披着轻裘的生徒想必也是听到了议论,哈哈大笑,高声喊道:“我早便说了,骨牌最是好玩!”

  前方那几个锦袍举子转头看向这人,议论起来。

  “那蠢货是谁?”

  “杨护,二王三恪的旁支,捡了个弘农郡公一系的大 便宜。”

  “嘘,他堂弟杨齐宣是右相的十一女婿……”

  忽然,皇城鼓响。

  “卯时已到!”

  “依准例,安上门放开!”

  厚重的安上门缓缓而开。

  薛白向杜甫、元结拱手,道:“预祝两位兄长蟾宫折桂。”

  “来日一块到雁塔题名,痛饮一番。”

  杜甫、元结爽朗应了,理了理衣袍,随着举子的洪流,走向皇城。

  今日国子监无课,杜五郎急着去丰味楼,薛白则打算回家。

  挥手道了别,薛白才转身,只见郑虔正负手站在不远处。

  “老师。”

  郑虔正以忧虑的目光眺望着皇城内的屋檐,闻言回过头来,见是薛白,颔首道:“既遇到了,一块饮杯茶吧。”

  国子监静谧无人,两人回到太学馆坐下。

  “今科春闱,卧虎藏龙啊。嵩山书院有个举子名为刘长卿,字文房,五言写得极好,向老夫投行卷,还以你的诗用典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郑虔一边摆弄着茶具,一边随口说着。

  “还有一位皇甫冉,字茂政。聪颖好学,十岁能文,乃张曲江公的学生。

  进京路上耽误了,否则老夫当为你引见,不急,春闱后也就见到了。”

  薛白默默听着,心知大唐真是不缺人才,这些都是能结为朋党的最好人选。

  但前提是自己的实力得够,否则往后也只能给这些人当个幕客、以求受他们庇保了。

  郑虔微微叹息,问道:“子美、次山、文房、茂政,皆状元之材,你认为能中榜几人?”

  “学生不了解科举,正想向老师请教。”

  “开考之前,名次就已经定得差不多了。”郑虔道:“今科主考官乃礼部侍郎李岩,此人还算公允。”

  这样的科举非常不公平。

  大唐科考不湖名,主考官若想点谁中榜,大可以直接找到他的卷子。

  可相对而言,它也没有听起来那么不公平,举子们在开考前投行卷,才学、名望如何,世人与考官心里早有一个大概,据此先列出名次。

  换言之,大唐科举要考的并不仅是考场上的几个题目。而是整个应试前后举子所能展现出来的一切,出身贫寒、死读书、清高之人不会有出路,举子们得出身高贵、交游广阔、声名远播、才学服众、长袖善舞。

  “李侍郎拟的名单上,这些才子都是在榜的?”薛白问道。

  他有些讶然,因为他隐约记得杜甫没有考中过进士。

  “才望有目共睹,今科考官们若敢不取这些有才之士,是要被万世唾骂的。”郑虔道:“此事,李少保已打过招呼了。”

  薛白才想到,这场春闱比原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李适之还在,虽罢了相没有实职,但太子少保对朝堂的影响还在。

  “敢问老师,李少保如今还有这般威信吗?”

  “杜子美诗曰左相日兴费万钱,李少保性情疏阔,本就不宜为相。但你可知,圣人为何要让他拜相?”

  “请老师赐教。”

  郑虔道:“经武周一朝,宗亲惨遭迫害,甚至于河东世族也敢轻视天家,为此,圣人必须优握宗亲,宗亲有才干,大唐方能安稳啊……”

  薛白原本不了解这方面的时政,仔细一想方明白过来。

  他听卢丰娘说过,五姓子弟打心里就不愿娶李家的公主,既是因为公主往往品行恶劣,也是因心里根本看不上李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2:19 , Processed in 0.03321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