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281 页

  她不愧有雄狐之称,颇豪气干脆地便答应下来,倒省了薛白许多口舌。

  “那我就去办了。”

  “嗯?”杨玉瑶轻哼一声,“不如,先办些别的?”

  “三姐,你我如今关系不同了,还是都自重些为好。”

  杨玉瑶见他这般正经模样反觉有趣,探手过去,问道:“好个妖怪,这便是你的自重?”

  “心里自重。”

  杨玉瑶更觉好笑,却没想到闹了一会,薛白竟似把昨夜的结义当了真,她不由渐渐着急,担心帮他一把反而亏了。

  “你别闹了。”

  “该是三姐别闹了,姐弟之间不可逾矩。”

  “好吧。”杨玉瑶有些不甘心地咬了咬唇,凑到薛白耳边柔声道:“真别闹了好不好?好哥哥。”

  中秋节过后,月亮似乎更圆了。

  三两日之后,薛白回到杜宅。

  中秋御宴上发生之事已在官员中传开,造成的具体影响虽不可知,却能从一些小事上稍稍感受出来。

  比如,卢丰娘做媒的热情更高了。

  “亏得是这孩子争气,我兄嫂特意来赔了罪,说之前误信谣言,误会了你。

  如今他们还是想将女儿嫁给你,总归是看你的心意。”

  “伯母一番好意,侄儿感激不尽。只是义姐们都说过,要替我安排婚事,怕是不好再擅自说亲了。”

  卢丰娘好生遗憾不能与薛白亲上加亲,事已至此,也只能骂兄嫂太不争气,痛失了这等好女婿。

  另外,虽有心想问薛白与虢国夫人之间是否清白,这种事却不好开口。

  更难开口的,则是两个女儿依旧是喜欢跑到薛白屋里。

  “书坊?”

  杜妗听了薛白的打算,首先是微微蹙眉。

  她忙不过来,丰味楼正在飞速扩张之时。

  薛白却早有考量,问道:“书坊之事交由媗娘来办,如何?”

  杜媗每次听他这般称呼都有些慌神,尤其是在妹妹面前。

  但就正事而言,她对书坊之事很感兴趣。

  “也好。”杜妗道:“丰味楼我倒也管得过来。书坊草创,还可让达奚帮大姐。”

  之后,薛白便说对此事的想法。

  “此事我们不求赚钱,甚至亏钱也无妨。

  重要的是提升造纸、刊印工艺,降低读书的成本,利益短期内或看不到,我的长远目的在于渐渐能控制舆情。

  另外,会有更多的寒门学子因此而受益,读书不再是世家的特权,长年累月,这些寒门士子能成为一股新的势力……”

  杜妗隐隐察觉到了此事所图不小,此时却也没多想,只觉他竟这般高尚。

  杜媗则没想这许多,仔细听了薛白所言,问道:“我明日到东市打听,直接买下几间书铺、造纸坊,如何?”

  她看着温温柔柔,其实一直管着丰味楼的账目,手底下过的都是大钱,真做起事来,气魄倒也不俗。

  薛白这才刮目相看,道:“好,工艺之事,我略有心得。接下来我会指出工艺提升的路子……”

  先是商定了这计划的大概,杜家姐妹便回了房,是夜,她们却没有再过来。

  但只在次日中午,杜媗竟已对书坊之事有了头绪。

  “我使人在东市打听过,能开书铺的往往颇有背景,却正好有一户商贾打算将铺子盘卖。一道去看看可好?”

  “这般快便打听到了?”

  “二娘昨日傍晚便送了食盒让达奚派人打听。”

  杜媗领着薛白上了马车,一路细心说着。

  “这商贾名为姜澄,乃川蜀人士,以制纸起家,在东市开了铺面,后院有间作坊。

  他原本供应朝廷的公文所需的白藤纸,近年朝廷数次减少纸张用度,他生意一落千丈,遂决定变卖长安产业……”

  说着这些,马车颠簸了一下,两人坐得本就近,杜媗倒在薛白怀里,他便顺势抱住了她。

  她今日穿着一身男装,却只是为了方便出行,能很明显看出是个温柔美丽的女子,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因不习惯在白日里这般亲近,她低下头。

  “昨夜怎没过来?”

  “别说这个。”杜媗一慌,本想躲开,犹豫了一下,却是倚在薛白怀中,轻声道:“我又不是只贪欢娱才来找你,是因为……心里有你。”

  相识以来,她只有过这一句情话,心意却表达得很明白。总之不愿让他太累,希望能多帮他一些忙。

  之后,她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握住薛白的手,继续说起来。

  “朝廷之所以年年减少纸张用度,因公文、诏书只用白藤纸,纸坊砍伐古藤,原料愈稀,价格愈涨,故而纸荒。

  如今则多用婴州、杭州等地进贡之白编绞、排绞、藤纸,价格依旧高昂。而民间则多用黄麻纸、葛纸、竹纸。”

  “已有竹纸了吗?”薛白疑道,“我却不常看到。”

  “有的,只是竹纸粗劣,难登大雅之堂。

  要刊印书籍,还是得选昂贵的白藤纸为佳……”

  两人说着话,马车驶入东市、拐向卖书籍的曲巷。

  薛白掀帘看去,凡是来买书的几乎都是携婢带仆的高门子弟。

  这年头寒门都读不起书,更何况平民。

  也该开始一点点地改变了,过程会很慢,和风细雨,但天下事本就需要极大的耐心。

 

第 140 章 改变

  东市曹门以西的小曲间有一排书铺,其中一间名为澄心书铺,卖的除了书籍,还有纸。

  马车在铺门前停下,薛白与杜媗走进书铺。

  卷轴装的书籍摆在搁子中,另一侧的柜中摆着各式纸张,越往里纸质越好,越白。

  铺中已无伙计,唯有一名老者正伏案写着什么,眉宇间有些愁态,听得动静抬起头来,道:“客官可要买书?”

  他的川蜀口音很重,说话时双手笼在袖中,显得有些拘谨。

  薛白问道:“敢问东家可在?”

  “鄙人姜澄,正是此间东家。”

  “可有竹纸?”

  姜澄一愣,暗道他们气度华贵竟只买竹纸,引着他们到货柜前,道:“有,客官请看。”

  薛白拾起一张竹纸摸了摸,确实是不如他平时所用的白藤纸,纸面浅黄,柔韧性差,纸质脆弱易碎。

  “可有更适宜书写的竹纸?”

  姜澄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鄙人是川蜀夹江人,说句夸口的话,长安城中就没有比我更会造竹纸者,鄙店的竹纸尚能用来书写,字不能密集,别处的竹纸却是只能用作纸钱。”

  薛白问道:“可方便领我们看看你的作坊?”

  姜澄这便明白过来,他们是打算来盘下他的铺面。

  他却是叹息一声,抬手,请他们往后院走去。

  绕过照壁,中堂上摆着几张桌案,上面都放着笔墨纸砚,该是用来抄书之地……

  薛白见了,心想此间没有用雕版印刷术。

  他知道如今有这个工艺,只是还不流行。

  后院的制纸作坊远比想像当中大,庑廊中摆着大量的原料,桑麻、褚皮,也有竹子。

  薛白只对竹纸感兴趣,但看了各种造纸材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个门外汉,与杜媗所说的指出工艺进步的道路确实是太夸口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1:50 , Processed in 0.04177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