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317 页

  王忠嗣微微叹息,身上的威风气也稍消了一些。

  “殿下真是病了?”

  “是啊。”李亨苦笑道:“病得厉害……义兄上前来。”

  他嘴唇毫无血气,显得十分苍老而虚弱,挣扎着起来,想看看王忠嗣。

  王忠嗣见此情形,亦是心软,走上前去。

  “义兄也老了啊。”李亨喃喃道:“我记得是开元二年,你九岁到了宫城,我四岁,每日就跟在你身后,我不懂事,你刻苦练武,我却要你陪我玩闹。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我数年不见义兄……都添了满头白发啊。”

  说着,他潸然泪下,握住王忠嗣的手拍了拍。

  “殿下竟比我还老了?”

  王忠嗣一句话说出口,亦感悲凉。

  他从小身材高大,性格老成,一直是把小他几岁的李亨当孩子看的,转眼,李亨是真的比他还老了。

  “这位置不好坐啊,旁人不知,义兄却是知道,当年我是真不愿坐上来。”

  “我知道。”

  话到这里,其实王忠嗣已经不太想问后面的话了。

  然而形势所逼,他还是道:“我本不宜来见殿下,但有几件事不得不问清楚。”

  “义兄但问无妨。”

  “天宝五载,皇甫惟明罢职,殿下为我谋得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

  “不是我。”李亨道:“河陇形势,除了义兄还有谁能镇守?”

  “既如此。”王忠嗣直指关键,问:“圣人为何一定要罢皇甫惟明?”

  李亨默然片刻,道:“我可以回答义兄,皇甫惟明并非想要造反。而是想查王鉷压榨战死士卒之家小一事,被索斗鸡陷害了。”

  “那皇甫惟明留下的陇右老卒?”

  李亨眼睛一瞪,有些惊讶,道:“义兄是听了旁人的怂恿之词,疑我?谁在胡言乱语?索斗鸡或杨党?”

  “请殿下明示。”

  “皇甫惟明一死,那些陇右老卒就被杨慎矜收买了。”

  李亨有些无力,但还是勉力支撑,慢慢地,低声给出解释。

  “杨慎矜是隋杨后裔,一直居心叵测,暗中准备。

  他是薛白的义父,又与杜有邻长女有私情,想借柳勣案搅乱大唐,于是命令义子薛白……勾引杜二娘。”

  王忠嗣眉头一挑,有些惊讶。

  张汀也很惊讶,她还是初次听李亨说这种丑事。

  “此事不难查,义兄若不信,一查就知。”李亨无奈而悲伤地闭上眼,“我不会拿这种事骗义兄。”

  杨慎矜已死无对证,王忠嗣若查,还得从薛白的身世查起,需时间不说,首先就能查到薛锈,那所有事也就说通了。

  王忠嗣问道:“那些死士?”

  “杨慎矜事发之后,薛白迅速改换门庭,投奔杨党,转头揭发杨慎矜,那些死士,也都投奔到了他的手上。”

  “他只是一个少年,无权无势。”

  “他是薛锈之子,背后有我二兄的故人支持他。”李亨低声道:“他们想扶大兄继位,我可以让的,唯恐储位再移,国本动荡……

  义兄,你了解我的,我当年真不想当太子……”

  王忠嗣皱眉不语,依旧没从这些消息中缓过神来。

  “我说的都是真的。”李亨道:“是薛白指使了陇右老卒杀裴冕,先嫁祸杂胡,逼索斗鸡妥协,推杨党上位,他们再合力对付我,为的就是废储,这些事你一查就知道。”

  “查得清,可说得清?”王忠嗣问道:“圣人岂能信你与我?”

  “咳咳咳……”

  李亨闻言悲哭,喃喃道:“无可奈何啊,无可奈何。”

  王忠嗣道:“殿下,我有一个办法。”

  “义兄请说。”

  “殿下所言之事,我会去查,此事听得荒谬,反而很可能是真相,唯恐……圣人不信。”

  王忠嗣听过两种真相,相信哪边不谈,对局势已清楚了些,思忖着破局之法,忽然想到元载提出的办法。

  那办法若稍做改变,或能让圣人消除一些猜忌。

  比如,由他王忠嗣提出杀李静忠,不如让太子亲自提……

  代价是有,且很大,但四大边镇全落入他人之手,他真的不放心。

  “殿下,我不是为了兵权。”王忠嗣沉吟着,缓缓开口道:“我观殿下身边那李静忠从来不是良善之辈……”

  “义兄疯了吗?”

  李亨震惊不已。

  他当然愿意把李静忠推出去顶罪,如果李静忠顶得住的话。

  王忠嗣这主意与李泌所言有何区别?

  “李静忠不过是一个可怜人,圣人岂信他有甚能耐?

  推出我身边最亲密一人来顶罪,与说这些事全是我指使的有何区别?义兄被人利用了啊!”

  “至少名义上……”

  “名义上坐实了东宫有罪,你我岂有好下场?”李亨道:“谁在怂恿义兄?可是杨党?元载?义兄难道不知吗?你这女婿眼里只有功名利禄,根本不在乎国本动荡……咳咳咳……与其如此,不如让我病死,如此,改立太子还不至于太过危险。”

  他话都这般说了,王忠嗣只好安慰道:“殿下不必如此,待养好病再谈如何?”

  唯有张汀在旁听着,忽然心念一动。

  若能保留太子之位,哪怕废了太子之兵权,她其实是能接受的。

  只是条件还得再谈,关键在于一定能确保太子最后能继位。至于李亨损失了威望之后能否掌权,能否稳固大唐边陲?待她有了儿子且成了储君再谈不迟。

  杀李静忠?她一点也不在意……

 

第 157 章 切割

  长安城一天比一天冷。

  薛白在宣阳坊杨銛宅门前翻身下马,立即有仆从迎上来替他撑着伞。

  一路入内,石阶两侧站着守门的是金吾卫,庭院装饰富丽堂皇,不逊于右相府。

  步入议事厅,迎面有暖意熏人,两个美婢乖巧上前,给他脱了身上的锦裘,引着他绕过屏风。

  “薛郎来了。”堂内坐着的众人纷纷起身。

  放眼过去,这些杨党官员,大多都身穿无花纹的浅青官袍,只在前列有寥寥几个绿袍官员,包括杜有邻、元载,唯一的红袍重臣则是杨钊。

  随即,软壁后传来了朗笑声,杨銛从后方转出,招薛白在上首的侧席坐了。

  “听闻阿白近日要纳妾,可喜可贺啊,为兄略备了一些薄礼,晚些送到府上。”

  “多谢阿兄挂怀了。”

  眼下薛白既有圣眷又有作用,莫说纳妾了。哪怕是在路上绊了一跤,旁人都能想出理由给他送礼。

  今日杨党众人议的不是什么大事,商议怎么普及竹纸而已。

  “过了冬便是春闱,如今已有不少乡贡随着秋粮解运提前到达长安备考,其中一些寒门举子正是我们可招纳的。”

  “这些都是有可能入仕为官的人才,当使他们知晓该把行卷投到国舅府上。”

  “可结社、赠书,举子结诗社乃常有之事,我等可引导寒门举子抱团,发放竹纸与书籍。

  这些出身贫寒的人才多曾因纸贵而受困,与我等志气相合……”

  元载出身贫寒,对这些事极为感慨,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在附和薛白,并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0:24 , Processed in 0.03850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